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帐的时候,黑夫笑道:“莫非来的恰好是都尉旧识?”
  “何止是旧识。”
  对黑夫这样的心腹,李由也不必隐瞒,低声道:“他是我父发现的人才,推荐到少府为吏,在咸阳时,也时常出入我家……”
  说话间,一人也随短兵亲卫来到跟前,黑夫瞧他虽生得高大魁梧,颇似武夫,面相却十分斯文,好像个文吏,头上戴着双板冠,爵位起码是官大夫,因为连日负责土功扎营之事,黑色的官服灰扑扑的。
  此人几步上前,朝李由作揖,用一口纯正的关中口音道:“下吏见过都尉!”
  “少荣,你我是何关系,称什么下吏?”
  李由哈哈大笑,扶起了这位军司空,指着黑夫,为他们二人相互介绍。
  “此乃本都尉最得力的率长,黑夫!”
  “这位是来自咸阳少府的军司空,章邯!”


第0259章 章邯
  “久仰章司空大名。”
  听说来者叫章邯,黑夫愣了愣后,这句话不由脱口而出……
  然而,他却不能将自己久仰的章邯事迹说出来,因为那些事都还没发生。
  李由不会想到,连章邯自己恐怕都不曾料想,他眼下虽只是个官职不大的军司空,十多年后,竟会是秦军最后的名将,在秦末挑大梁的人。一手镇压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军,是新六国最大的敌人,若非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打垮了友军,最终结果尤未可知。
  但在此之前,章少府有何事迹?黑夫便一无所知了,看来混得也一般,但已经入了李斯的眼,日后前程无量。
  章邯只以为是黑夫谦逊,不以为意,也笑道:“邯亦久仰率长之名。”
  此人笑起来给人一种容易亲近的感觉,令人惊讶的是,章邯不止是说说而已,他对黑夫的事迹的确知之甚多,作为“李斯党”的一员,章邯与李由年龄相仿,关系不错,故听说过黑夫在上一次战争的表现,甚至还记得,黑夫的姊丈叫“橼”。
  “郡县工师都归少府管辖,安陆县献上的踏碓便是由我经手的,如今已在关中随处可见。听说近来又做出了连机水碓,我在汝水上见来自南郡的工匠在架设,其设灵巧机关,役水而舂,其利又十倍于踏碓,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有了此物,兵卒们吃饭食前,再也不需先舂半个时辰谷米了……”
  经过半年使用,水碓已经成熟,除了在南郡广为传播外,也被带到了军中,在军队扎营的溪水边设立,这东西在中原还算新鲜玩意,十分瞩目。
  章邯是个聪慧睿智的人,黑夫虽然只是个小率长,但能让秦王亲赞“荆栎之中,亦有梓材乎”的人,能让李斯之子李由信重的人,又岂会怠慢呢?所以也不吝赞美之辞。
  一通寒暄,李由让二人与他一同入帐内,并让人去把书佐冯敬也喊来,好记录南郡兵对壁垒工程的计划和人手分配。而在冯敬未到时,三人却聊先起了兵事。
  李由道:“少荣乃是关中人,早在数年前,便在军内供职,参与了叶郡守灭韩之役,又随王老将军收赵有功,得封公大夫。”
  “哦?”
  黑夫有些惊讶,看着章邯才三十不到,原来他在军中资历这么老,且与自己爵位相当。不知为何却进了少府为吏?此番征兵也没有直接当上军官。
  章邯虽然生得魁梧,却样貌斯文,说话也慢吞吞的,不急不躁,他解释道:“我家三代人都在少府做事,也算是延续父、祖之职吧,征兵时也缺擅长与土功木工打交道的军司空,王老将军便选中了我。”
  李由则为章邯惋叹:“少荣亦精通兵事,在咸阳时,我没少与他谈论军争兵法,不做军吏确实可惜了……”
  说到这里他眼珠一转道:“少荣,眼下王老将军令三军高筑壁垒,依你来看,接下来将军会如何打这场仗。”
  章邯笑道:“军司空妄议军务,不大好罢。”
  “这里又无外人,但说无妨!”
  李由一副已将黑夫看做自己人的架势,章邯也不好推脱,沉吟片刻后道:“兵法有云,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我想老将军打的,也是这样的主意罢,秦以镒对铢,占尽优势,故此战不需要多花哨的兵势,只需要耐住性子,先胜而后求战,必得全胜!”
  李由听罢,哈哈大笑起来,指着黑夫道:“少荣,你的见解,与黑夫率长的看法竟不谋而合。早在一月前,他在南郡就料定,说此战急胜为下,王老将军必谨慎行事,徐徐图之,以正合,以奇胜,还说这叫……防守反击!”
  章邯看向黑夫的眼神多了点兴趣,黑夫则谦逊地说道:“我经历过一年前李信、蒙恬将军的大败,故以为不可仓促寻战,今岁南郡丰收,多出了粟稻六十万石为军粮,其余各郡亦粮秣充足,又有汝水等河流以船运粮,先在前线扎稳脚跟要紧。”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而上一次李信却偏偏极力追求这两样东西,动作花哨,反被项燕将计就计,为天下笑。
  王翦就稳多了,这老头打算用最无耻也最有效的战术:以国势压垮你!
  黑夫是知道这场仗的大致过程的结果,章邯则是深受王氏用兵之法的影响,日后他所打的仗,不论是戏水之战,还是定陶之役,都是先守后攻,并对军粮辎重极其重视。
  不同的原因,却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一番言谈后,章邯对于黑夫,颇有种“所见略同”之感……
  ……
  自从那天被李由相互介绍后,黑夫与章邯也算相识了。
  反正王翦铁了心高筑墙广积粮,楚军也不敢贸然进攻,这场仗一时半会打不起来,黑夫便向李由讨了监督民夫的任务,与章邯多了些打交道的机会。
  在此期间黑夫发现,章邯虽不掌兵,但他的工作,亦与打仗息息相关,并且有自己的一番独到见解。
  当次日,黑夫再次感慨章邯不做军吏可惜时,章邯却道:
  “任命军吏,管理士卒兵甲,编订行伍什伯,明金鼓旗帜,率军陷战阵,克敌营,此都尉之官也。”
  “知前后百里险易,查敌军之虚实,此军候之官也。”
  “使军赋分配公平,赏罚分明,此军法之官也。”
  “使道路通畅,营帐安稳,壁垒坚固,军灶水井俱全,此司空之官也。”
  “使辎重运输及时,协助大军收容断后,转移驻扎时无人离散,军资无流失,此军舆之官也。”
  一席话,就把秦军一部的都尉、军侯、军法官、军司空、军舆五官的职责都道明了。
  说完这些后,章邯比了比黑夫:“率长属于都尉之属,而我是司空之官。以上五官,对于将军而言,犹如身体与眼睛喉舌、股肱手足的关系,缺一不可。”
  这五官各司其职,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师长,侦察营长,军法官,工兵营和后勤部,分工已十分精细得当,如此才能保证一支上万人大军的正常运转。
  黑夫听罢反而赞道:“能有这种全局的认识,少荣果然如都尉所言,有为将之才!”
  难怪十多年后,章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几乎以一己之力挽回了秦朝的覆灭!
  但眼下,章邯依然只是一个整天在工地上跑,身上随时沾满灰土的军司空,他的职责,都与土工作业有关:大军行进时他要带着民夫们铺路架桥,保证路况良好,使运输顺畅。
  而后,还要根据根据地形和人数多少,来确定营地规模,立下坚固的营寨,作为大军立足之地。
  再次,掘井立灶,以保证驻军的饮食饮水供应,毕竟这年头,讲究“垒合而后敢处,井灶成而后敢食”。
  这时候章邯似乎也没什么远大的志向,跟黑夫熟识后,他甚至指着那些在军营旁住着简陋小帐的民夫,有些自得地说道:“再说了,别看军司空不掌兵,可有将军之命,这万余民夫,却要听我号令!”
  黑夫有些好笑,看来章邯是要在少府干到头了,他暗暗道:“一万人?这不算什么,今后,你还要管七十万刑徒民夫,为始皇帝修陵寝,做秦朝最大的包工头呢!”
  ……
  PS:章邯早年事迹,参考马非百《秦集史》人物传记四之章邯:章邯,字少荣,收赵灭韩有功。


第0260章 商功
  朔风来时交孟冬,景色萧条万物空,十月上旬的上蔡东郊,这天却多了几乘车骑,章邯与秦墨程商乘车,黑夫则骑马,在上百兵卒的保护下,离开了营地,往东而去。
  御者驾车的速度很慢,好让军司空章邯仔细观察周围的地形,待到驶到一处地段后,章邯便大喊一声:“停!”
  扎营讲究择地,而建造壁垒亦是如此,黑夫见此地左有草泽,右有流泉,背小丘之险,面向东方的视野却十分平坦,且有道路经过,数里外亦有林木草地可供樵牧,可谓四备之地。
  黑夫瞧了瞧后道:“这不就是李都尉说的东郊野地么,听说当年廷尉父子数人,常牵黄犬逐狡兔于此,的确适合扎营建垒。”
  眼下要做的修筑壁垒工作,亦是章邯的“处军辑”之职。
  “处军辑”之“辑”为安辑之义,是指壁垒筑就后,不怕敌人来偷袭或强攻,军队得以安心驻扎;施工任务分配得公平合理,就不至于因此而发生混乱和矛盾。
  说话间,章邯也和众人下了车,开始手持准、规、矩、绳等器具,在一望无际的上蔡平原上,开始进行施工测量。
  章邯举起垂着重物的“准”,下了车试了试平直,比较地势之间高低的差别。而程商则拉着步绳,在地面上一步一步地认真测量,旁边还有一位书佐在记录距离。
  至于“规”,是校正圆形的用具,“矩”画方形的用具,也就是曲尺。章邯和秦墨已经把这种简单的工具玩出了花样,既可以定水平、测高、测深、测远,还可以画圆画方,使用时安放的位置不同,还能测定物体的高低远近及大小,至于误差有多少,便全看操作者的经验了。
  看黑夫面带好奇,章邯还解释道:“据说大禹治水时,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撵,左准绳,右规矩,载四行,以开九州,通九道。”
  这虽然是传说,但多半是世人将能工巧匠发明的器具归功于圣王,就这样,他们花了半天的时间,便测量完了筑垒的段落,每隔百步,还将染黑的木杆深深插入地里作为标记。
  待傍晚回到营地后,带着今日测量到的数据,章邯又让几个精通算术的上计吏来计算工程量,好分派给民夫大队来施工。
  黑夫有幸见到了这年代让人眼花缭乱的工程量计算。
  只见营帐空地上,大量算筹被摆在地上,这东西黑夫并不陌生,因为秦国规定,地方官员都必须备有算筹,以应对不时之需。数学乃春秋君子六艺之一,秦吏必备的技能,在地方为官,方田、粟米、均输、赋税,都必须进行大量数字计算,若一个人不识数,连做斗食吏的资格都没有!
  而在咸阳和郡城,亦有专门的“计吏”计算各郡县每年户口、赋税、垦田、钱谷、盗贼、狱讼等情况,借资考绩,称为上计。这些人相当于后世的会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与数字打交道,会计员们战时也会被征召,作为专门的人才,作为军司空或军舆(后勤官)的佐吏。帮忙测山坡高度,量河流深浅,统筹辎重粟米,调度师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