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羌璜口中,黑夫得知,秦律里,对这些归附的“臣邦君长”是有优待的,让他们和子弟都享受“上造”爵位的待遇。
  若因不懂律令犯了下罪,应判处耐刑以上,可使出钱赎罪。又因为这些羌戎之人生性喜欢相互剽掠,若发生抢劫其他君长的“群盗罪”,也从轻发落,从死刑判为鬼薪。若要处以腐刑,考虑到这是极大的羞辱,也可以判为“赎宫”,出钱赎罪,若没钱,就把部落里的牛马抵债吧。
  当然,若不要命地劫掠了秦人,那法官和典属国的官吏就要板下脸,从重判罚了……
  普通羌、戎属邦之人,则视为黔首,无法律上的特权。
  这些优待像是诱惑山羊入圈的青草,一旦入圈,就别想出去了。
  律令又规定:臣属于秦的少数民族的人,对其主长不满而想去夏的,不予准许。什么叫“去夏”?想离开大秦属境,称为“去夏”。
  这相当于限制了羌、戎属邦之人迁徙的权力,你不愿意臣服于豪酋,申请做秦的编户齐民亦可,官府会安置你到别处,从一个雇农做起。但就是不能离境,若举族迁徙,更视为反叛!会被当做群盗剿杀。
  除了缴纳牛羊马匹作贡赋外,当战争来临时,羌、戎属邦还必须出骑兵加入秦军作战。
  其实羌璜家,也是北地郡的羌人臣邦君长,但已入秦四代人,语言饮食均被同化,他祖父羌瘣更率北地羌戎骑兵从军,作为王翦副将,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大上造。如今全家都已视自己的为秦人,而非羌人。
  这么一想,黑夫发现,秦朝筑长城,除了防止境外戎狄内侵扰民外,还有羊圈篱笆的作用啊,必将境内戎狄畜而养之,使之与秦人长期为伍,从生戎变成熟戎,最终彻底同化。
  “毕竟有父母双方只要有一个秦人,子女便是秦人的‘夏子’制度,随着移民通婚,秦人只会越来越多,境内的羌戎翟人则越来越少啊……”他看着那些赶着牛羊,远远畏惧地看着秦军的戎人,暗暗想道。
  这个制度,早在多年前,黑夫就听巴忠提及过了。目前看来,秦的同化政策是成功的,关西三郡驻军里,有大量秦化的戎人,他记得前世参观兵马俑时,也有好多有异族容貌特征的秦卒在展览。
  不过,在这长城之外的地方,羊圈篱笆没圈过来,臣邦君长若想逃离秦的统治,应不算难吧?
  “走?他们可不想走。”
  黑夫发问后,羌璜指着芳草萋萋的洮河河谷道:“氐羌以射猎为事,但也畜养牛羊马匹,种点谷子,塞外多山,不宜五谷,唯独洮水沿岸,有些平坦的谷地,不但能种植五谷,还方便放牧牲畜,彼辈可不想离开这片丰饶之地,去河湟、羌中与更蛮横的氐羌诸部争食。”
  黑夫了然,从这里开始,越往西,地势越高,自然条件就越发恶劣,能养活的部众就越少,而富饶的河西走廊,又被强大的月氏占据,四分五裂的羌戎小部落,根本不是对手。
  与其去穷山恶水,还不如继续留在这,给大秦当狗……
  更何况,陇西郡还以贸易为饵,让臣邦君长们更不舍得离开。
  黑夫听羌璜说,早在开春时,李信已派人在大河与离水交汇,一个叫“枹罕”的地方设置了哨所,并同意周边未归附的氐羌戎部可以在春夏时赶着牛羊,来枹罕贸易。
  “所以后面才驮了不少布帛、盐糖、粮食……”
  黑夫明白了,也难怪李信极为赞同黑夫提出的“西拓”之策了,这本就是他一年多来在做的事,而且类似的事,秦人已经玩的很娴熟。
  不多时,在一通顶礼膜拜后,知道李信不是带着大军出塞来“打柴”的,那个臣邦君长才松了口气,指着他们称之为“碌曲”的洮河发誓绝不叛秦后,还送了秦军五头牦牛劳军……
  ……
  是夜,在洮水西岸扎营休憩时,秦军士卒架起篝火,宰杀后大块大块的牦牛肉串在木棍上,烤得七成熟,撒上带来的青盐,亦是一道美味。
  一边大快朵颐,黑夫也与李信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主要是关于高鞍与马镫。
  “我虽是南人,只打过步战,但也听说,秦军选拔骑士的标准是,选取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在七尺五寸以上者。必身强力壮,行动敏捷迅速超过常人;能骑马疾驰并在马上挽弓射箭,能在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应战自如,进退娴熟;能策马越过沟堑,攀登丘陵,冲过险阻,横渡大水。如此,方能在战场上追逐强敌,以寡敌众,这种人称为武骑士!”
  在没有高鞍和马镫的年代,骑士只有更强化的训练才能弥补,所以才有如此苛刻的标准。
  “敢问将军,此行数百骑中,能当得起‘武骑士’之名者,有多少?”
  李信当然知道自己的手下人都是什么水平,不假思索道:“不超过五十人,均为骑吏以上。”
  秦军制,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而在冠绝天下的陇西骑兵里,大概只有十分之一是精锐的“武骑士”,其他人的骑术也不算差,至少要比黑夫好……
  车兵也有类似的选拔标准,称之为“武车士”,黑夫知道,赵高就是武车士出身,也是个武艺高强的家伙。
  按这两个标准算,黑夫再练五年也不够格,成年后才学骑马的南人,是永远无法同少年时就在马背上滚爬的北人相提并论的。与三岁骑羊,八岁骑马,人人皆能挽强弓的胡儿,更没法比了。
  黑夫又问:“但若装备高鞍马镫,将军以为,麾下有多少人能成武骑士?”
  李信今天已感受过高鞍马镫的便利了,高鞍让他骑乘时更为舒适、稳固。马镫则让他双脚像踩在地面上一般,不必再像过去一般,双腿在马腹的两边空荡荡地悬垂着,没有任何支撑,要双腿用力夹住猛烈颠跛的马,才能保持自身的稳定。
  双手得以完全解放,过去做起来很困难的驰骑彀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也容易了不少。
  可以想象,若此物由他手下的骑从们使用,亦有相似的功效。
  略为沉吟后道,李信道:“那样的话,五百骑中,至少有一半可称得上武骑士!”
  “正是如此!”黑夫拊掌,果然,让李信试乘过一次,比他空口白话描述强多了。
  除了让强者更强外,在训练时,高鞍马镫亦能让秦骑训练周期大大缩短,三年后,数万骑兵入河西,取河套并非梦想。
  西拓不比南征,肯定是要车步骑协同作战的,尤其是对河西、河套的战争,需要动辄千余里的长途行军,没有高鞍马镫,几乎无法做到。
  这也是黑夫向李信展示这两物的目的。
  “我想请将军与我一同上疏,提议于陇西、北地、上郡、内史,各建一支骑兵,募关西娴熟弓马的良家子入伍,使之装备高鞍马镫,在内县秘密训练,必使人人皆为武骑士!三五年后,必有大用!”
  黑夫这个南方人举着高鞍马镫去提议的话,恐怕会被人说成是“南人言马,北人挥楫”呢!就算被皇帝认可了,那些傲娇的三郡骑从,说不定还会想羌璜一样,因为对自己骑术的骄傲,排斥使用,平白闹出些麻烦来。
  但与李信联合上疏就不一样了。
  天下最擅长玩骑兵的将军都说好,谁还能有异议?
  这种如虎添翼的好东西,李信当然乐见其成的,不过,他却注意到了黑夫说的“秘密训练”四字。
  “右庶长是觉得,此物不可轻泄?”
  “然!此乃国之利器,不可以轻示于外人!必藏而后用,三五年后,再打胡戎一个措手不及!待高鞍马镫大放异彩后,秦的羊圈藩篱,便能延伸到千里之外,将河西、河南、河套统统圈进来,丰饶牧场皆为秦所占,开荒屯田,移民驻军,建立城郭!”
  黑夫道:“到那时,便只有两个选择摆在胡戎面前。”
  李信了然,将军眼中溢满光彩,将一块牦牛肉递给黑夫,笑道:“是在圈内当待宰的羊,还是去戈壁滩涂做饿肚子的狼?”


第0374章 血泪之路
  枹罕并不是一座城,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哨塔,屹立在离水与大河交汇的地方。但好歹不是黄土夯成,而是用更为坚固的黑色石头砌起,抬头望去,黑夫能瞥见几张满是杂乱胡须的脸孔从雉堞间向外窥探。
  那是李信一年前控制洮西地区后留下的守卒,人不多,一屯五十人,不过,等屯长来拜见李信时,却说只剩下四十八人了。
  “五日前,二人一同外出狩猎,便再未返回,下吏一什人去搜寻,却一无所获,或是碰到了猛兽,或是遭遇湟中生羌,被擒杀了……”
  李信却不说话,对羌璜点了点头。
  羌璜气不打一处来,制止了屯长的讲述:“不必猜了,其中一人确实是坠崖而死,至于另一人,他做了逃兵!”
  说着一挥手,士卒便将一个双手被反缚,浑身脏兮兮的秦卒带了上来。
  原来,此人见同伴不慎坠崖而死,心生怯意,加上已在这苦寒边地戍守近一年,有些受不了,遂心生逃亡的念头,但也算他倒霉,沿着洮河行走时,竟遇上了李信的队伍,斥候见他形迹可疑,遂将其捕捉,很快就从他的衣裳、验传判断出,这是逃亡的秦卒。
  按照军法,逃亡者死,且按照连坐之法,一人逃走,则加刑于其同伍四人,其同伍还剩下的三个人,也遭到了鞭笞,之后还会去逃兵家中,追责其父母家人……
  正是靠了这种严苛的军法,这些戍边的秦卒才不至于逃亡大半。
  李信也知道戍边士卒的苦,所以在打了一巴掌后,立刻给了他们一颗甜枣吃。
  “本将此番来,除了赐汝等衣食犒劳飨士外,便是来更换戍卒的。”
  听说很快就要结束戍边的苦日子,枹罕塞全屯四十八人都欢呼雀跃。
  让大军在哨塔外围安营扎寨后,李信对黑夫说起了在边外之地设哨戍守之难。
  “枹罕距狄道一百八十里,沿途无路,只能顺着洮水缓缓而行。兵卒们戍守于此,衣食都要仰仗狄道每月供应,我虽每月派人过来,但总有接济不上的时候,尤其是入冬之后……”
  或是觉得,南方人无法体会羌地冬天的可怕之处,李信让屯长过来,向黑夫展示寒冬留下的战果——一只被冻烂的耳朵。
  “还有一根脚趾,下吏这算是轻伤了,那逃兵,直接冻掉了两根手指,一只耳朵只剩肉团!”
  虽已入夏,但屯长想起上个冬天就瑟瑟发抖,那时候枹罕塞才刚建好,御寒能力较差,因为大雪封堵了路,狄道三个月无法过来,他们只能省吃俭用,靠射猎充饥,将动物皮毛披在身上,在火堆边挤在一起取暖。
  黑夫颔首,他能够理解,越往西,海拔就越高,冬天也越难熬,盛夏时节,在这里只能算凉爽,入秋后,便要披上冬衣了。枹罕已是青藏高原的边缘,偶尔能见到牦牛之类的高原物种,牛尚且需要厚厚的皮毛御寒,何况人呢。
  这么苦的条件,方圆百里内,都是言语不通的羌戎部落,日子也乏味至极,呆久了,的确会出现精神崩溃的情况。
  黑夫也问出了自己的不解:“狄道长城以北,洮水以东地区,膏腴之地不少,洮西虽也有些牧场,但多为山壑苦寒之地,难种五谷,驻军也不易,将军为何非要在枹罕建塞?”
  以黑夫这个后世人的眼光看,洮水以西地区,直到两千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