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他徐兴夏接手整个陕西,自给自足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陕西境内,人口的数量太多了,军镇的数量也太多了。这么多的人口要吃饭,土地就只有那么一点,他就算是有逆天的本事,都不可能创造奇迹。粮食是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的。除非是土地的亩产量,能够大放卫星,达到每亩十万斤以上。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既然不可能,那还是先别去陕西了!
从发展畜牧业的角度来说,向北发展也更加的有利。相对于宁夏镇的北部而言,巴彦淖尔草原,更加适合于养殖牲畜。这里水草丰美,气候宜人,无论是马、牛、羊,在这里,都能找到合适的生存空间。在以前的朝代,这片地区,一直都是中原王朝重要的战马产地。一旦丢掉了这里,战马的供应,就要出现问题了。
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说,巴彦淖尔草原的地理位置,也有巨大的优势。它的北面,就是大漠,鞑靼人的老巢。东面,则是蒙古大草原,蒙古人的老巢。西面,可以到达哈密、叶尔羌等地,沟通西域。只要占据了这里,就可以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权。
唐代的朔方节度使,就是设置在这里。后世的五原誓师,也是发生在这里。现在,朔方节度使的遗址,还可以在黄河岸边找到。只要在合适的时候,在五原又或者是其他适合的地方,建立一个据点,驻扎军队,白衣军就可以有效的控制整个巴彦淖尔草原。只要白衣军在巴彦淖尔草原站稳了脚跟,宁夏镇就安全了。
当然,要一下子在巴彦淖尔草原建立据点有点难度。估计北面的鞑靼人,还有东面的蒙古人,都不会轻易让白衣军进驻这里,从而近距离的威胁他们。但是,白衣军可以沿着黄河西岸,建立多个据点,一步一步的逼进巴彦淖尔草原。每个据点之间,都使用道路相连,骑兵可以快速的机动增援。每个据点都配备一定数量的火枪队,即使有游牧民族的骑兵大举来攻,也能坚守一段时间。
后世的乌海市,就是在宁夏镇和巴彦淖尔草原之间建立起来的。可见,这种依靠据点不断延伸的办法,是切实可行的。游牧民族最怕的是什么?就是汉人的据点。只要汉人军队建立了坚固的据点,他们就会感觉到非常的无奈。如果白衣军使用水泥作为基本建筑材料,修建起大量的烽火墩,只怕游牧民族会很受伤。
“大人!”明昊忽然到来。
“说。”徐兴夏点点头,随口回应。
“大人,黄河东岸有些情况……”明昊谨慎的报告说道。他说,白衣军的斥候队,在例行巡逻的时候,发现黄河东岸,来了大批的逃亡百姓。他们是从东面的戈壁滩过来的,似乎走了很长的道路。经过盘查以后,发现他们居然是来自延绥镇的军户。
那些逃亡的军户还透露,延绥镇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情况比较混乱,后面还会有大量的军户逃亡过来。数量虽然不会很多,三五万人可能还是有的。如果延绥镇内部混乱的情况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军户试图逃亡到宁夏镇。
“延绥镇的军户?”徐兴夏心思微微一动。
现在的他,最盼望的东西,一个自然是金钱,另外一个就是人口了。黑山营目前的人口数量,还大大不够。没有充足的人口数量,就没有充足的劳动力。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就没有强大的生产力。因此,想方设法的增加人口数量,是当务之急。
但是,宁夏镇的其他卫所,愿意逃亡的军户,基本上都逃亡到他的地盘上来了。能拐卖过来的,也基本都被拐卖过来了。剩下的,都是有点不太情愿逃亡的。除非是他加大吸引人口的力度,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否则,短期内,黑山营周围的地区,人口数量是不可能快速增加了。但是,如果政策太优惠了,给出的好处太多,他本身又要入不敷出了。这本来就是很矛盾的事情。
没想到,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延绥镇的军户居然救急来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麻痹的,宁夏镇这边不好动手,延绥镇倒是不妨考虑啊!我接受逃亡的军户,谁也没有办法攻击我吧?要说到军户的数量,延绥镇要比宁夏镇更多。宁夏镇才十个卫,延绥镇可是有足足的十三个卫。只要随便逃亡一两个卫的军户,他就很满足了。
“走!”
“夏可舞!”
“咱们去看看!”
徐兴夏站起来,兴致勃勃的说道。
说干就干,很快,徐兴夏带着龙骑军的五六百人,出现在黄河东岸。龙骑军的统领,正是夏可舞。他可以说是白衣军中最年轻的统领,比徐兴夏还小三个月。他也是各位统领中,表现最活跃的,经常将火枪当做肉搏工具。同时,他还是文化水平最高的。他居然懂得三百多个汉字,在白衣军里面,算是非常了不起了。
那些被拦截下来的逃亡军户,都被暂时集中起来。徐兴夏随意的观察了一下,发现他们的成色很复杂,三四百人里面,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携带有不少的杂七杂八的家当。看来,他们都是全家一起逃亡过来的。其中,还有两个军户家庭,似乎是小旗级别。不知道延绥镇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居然连小旗都逃亡了。
这样的逃亡方式,徐兴夏是最欢迎的。整个家庭都搬迁过来,是最稳定的,成本也是最低的。只要他们到达黑山营地区,就可以进入农庄,给白衣军干活了。同时,他们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赚取到足够的报酬,养活他们自己及家人。
第365章 一路南下,一路清扫!
要说明朝的九边重镇,最苦的是哪一个,肯定是甘肃镇。据说那里是连鬼都生存不下去的地方。由于甘肃镇的条件实在是太艰苦,到明朝后期的时候,朝廷基本上都放弃这里了。要说第二苦的是哪个,估计就是延绥镇了。
延绥镇的位置,在今天的陕西榆林地区。从人类有历史以来,榆林就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在大部分的朝代,都是有军队驻守的。但是,有史以来,这块区域,也是相当干旱的。后世统计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三四百毫米。它的北面、西面都是沙漠地区,可以说是受风沙侵袭非常厉害的区域之一。
在明朝以前的大部分朝代,战线都是在黄河北岸,阴山、大青山一线,延绥镇的地位,还不算非常的突出。但是,明朝自己放弃了塞外,导致防线收缩,延绥镇的地位,就非常的重要了。黄河岸边的鞑靼人,又或者是蒙古人,都可以从这里南下,洗掠陕西内地,甚至是直接威胁西安府。朝廷不得不在这里设置了专门的军镇,派遣大量的军队驻守,以防止鞑靼人或蒙古人南下。
没有足够的水源,就没有足够的耕地。没有足够的耕地,就没有足够的粮食出产。加上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延绥镇自身的粮食产量,是肯定不可能满足需要的。内地运输过来的粮食,又成本太高,无法承受。各种各样的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隶属于延绥镇的军户,几乎一辈子都处于饥饿的状态。不要说打仗,能活下来就算是不错了。延绥镇每年逃亡的军户数量,仅次于甘肃镇。
明末的农民起义率先从延绥镇爆发,不是没有原因的。延绥镇的军户,的确是太穷苦了,穷苦到自己的生命,完全不值得珍惜。就好像是后世的人肉炸弹,不可能找有钱人来做一样。只有极端藐视自己生命的人,才会做出如此惨烈的举动。军户们既然连性命都不珍惜了,走投无路的时候,只有起来造反了。
其实,所谓的农民起义,是不准确的。准确来说,应该是军户起义。因为,最开始闹将起来的,都是一些军户。三十六营的首脑,大部分原来都是军户出身。只是后来情况变了,军户的数量逐渐被消耗光了,大量的民户补充进来,才构成了以民户为主体的起义军。其实,李自成严格说起来,也不是民户,他是驿卒呢!
后来的陕西起义军,之所以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坚持了很长时间,始终没有被剿灭,和起义军的骨干是军户出身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军户和民户相比,多少有些基本的军事常识,还懂得一些基本的作战技巧,比较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单纯就打仗而言,比一般的农户肯定是要厉害一些的。
由于有这些骨干的存在,无论起义军的人数曾经削弱到多少,只要有机会,又立刻好像滚雪球一样,在很短的时间里,又聚集了数万人,甚至是数十万人,基本上恢复元气。比如说在车箱峡,李自成他们就被打得只剩下几百人。在商洛山,更是被打得只剩下几十人。但是,最终,李自成还是成功入京,逼死了崇祯皇帝。
说到这里,又必须提到陕北人的另外一个特点。延绥镇的军户,穷苦是穷苦了,却又有个特点,就是民风比较强悍,凶勇斗狠,全民皆兵。这里提到的延绥镇,包括整个陕北一带,如米脂、绥德、延安、延川、清涧、吴堡、安定、保安、安塞等地。这里的民众,都是比较彪悍的,一言不合,就要动手。李自成就是米脂人。所谓米脂的婆娘绥德的汉,那都是流传很久的。
“我是宁夏左屯卫后千户的千户!我代表宁夏镇的各位弟兄,欢迎各位延绥镇的兄弟来到宁夏镇!如果大家暂时没有更好的去处,我负责接收你们!大家放心,没有人会追究你们逃亡的罪行,也没有人会将你们潜返回去!从此以后,你们就是宁夏镇的军户了!”徐兴夏言简意赅的说道。下意识的,他就将宁夏镇的巡抚大人,还有总兵官大人,以及其他各级官员,都全部代表了。
“谢谢大人收留!谢谢大人的大恩大德!”那些逃亡的军户们都感激不尽,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他们一路上从延绥镇到来这里,中间经过大漠戈壁,缺水缺粮的,早就筋疲力尽了。如果在宁夏镇得不到收留,估计他们就要饿死在路上了。
另外,在他们的内心里,也始终压着一块大石头,那就是逃亡的罪行。军户逃亡,无论在哪个军镇,都是重罪。如果被抓回来,轻则坐牢,重则当场斩首示众。他们谁也不知道,在逃亡到宁夏镇以后,会被宁夏镇的高层如何处置。要说他们不感觉到担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现在,有徐兴夏的话,他们总算是可以松口气了。
在徐兴夏的指引下,那些逃亡的军户,纷纷向黑山营等地转移。徐兴夏等人,则在那些军户的后面,担任警戒。其实,也不是说单纯的警戒,而是试图发现更多的军户。徐兴夏希望,延绥镇所有逃亡过来的军户,都全部进入自己的地盘。
“大人,有情况!”明昊忽然又匆匆的到来。
“什么情况?有更多的军户到来?”徐兴夏随口问道。
“不是,是彭峰、张秋庆。”明昊低声的点了两个人的名字。
徐兴夏立刻提高警惕,下意识的看看四周。这两个家伙和他有仇,一直在想办法整他。如果有机会,他是毫不介意干掉对方的。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手下留人,绝对不是徐兴夏的性格。和他有仇的人,他都要想办法彻底的灭掉。
好像电视剧里面,好人因为仁慈,留下仇人一条狗命,最后受伤的反而是自己。这样的蠢事,徐兴夏是绝对不会做的。以前,彭峰和张秋庆两人,一直窝在平虏城没有出来,他是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他当然不能轻易的错过。
“他们在南边……”明昊急忙说明详细的情况。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