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匠,只要是有真本事的,只要是愿意投靠白衣军的,都可以毫无阻力的成为白衣军的正式的一员。他们的地位或许不是很高,权力不是很大,钱粮待遇却是很好。
以前的明王朝,掌握奇技淫巧,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经常是被人看不起的。但是,在白衣军这里,你能掌握一两门的奇技淫巧,绝对是发家致富的好办法。别的不说,光是木工就很抢手。一个熟练的木匠,每个月赚取五两银子,根本上不是什么难事。技术特别好的木匠,有的一个月就能赚取十两以上的白银。
赵南星和叶向高,当然不可能投靠到白衣军的旗帜下。他们也不可能将自己的残生,都寄托在南明朝廷的手里。作为南明朝廷的顶梁柱,目前的南明朝廷,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俩是最清楚的。因此,他们现在最盼望的事情,绝对不是徐兴夏会高抬贵手,放过南明朝廷,而是希望有一个相对规范的,相对公平的经商环境。
东林党的诸位大人,都是敛财的高手。在过去的日子里,无论是叶向高还是赵南星,都聚敛了不少的钱财。这些钱财如果投放在商业贸易领域,还是很有作为的。东林党本来就是一群大官僚,大地主,大商家的集合体,他们对于商业贸易,还是很熟悉的。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们应该可以保证自己的资产,继续稳定的增长。而这个意外,是否会出现,就要看徐兴夏的意思了。
说来也是搞笑。如果要说这段时间,南明朝廷的两位重臣,研究的最多的是什么,答案就是白衣军的政策。涉及到自己的核心利益问题,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几乎白衣军方面,有什么新的政策出台,他们两个,都会仔细的进行研究的。如果发现其中有什么契机,他们还会非常小心的记录下来,看看是否可以利用一番。
他们两位朝廷重臣,领着朝廷的俸禄,干的事情,却和朝廷几乎没有关系。如果将真相说出去,只怕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但是,两人丝毫没有改变的意思。他们并不惧怕泰昌皇帝诘问。事实上,泰昌皇帝根本不会诘问。这位皇帝,现在正被别的事情给烦恼着。今天两人在柳苑这个地方碰头,也是为了商量对策而来的。商量的主要内容,还是如何搭上徐兴夏的这般末班车。
徐兴夏这个人,他们两个都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阴险毒辣,凶残狡诈,刚愎自用,自把自为之类的词语,用在徐兴夏的身上,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他们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凌厉的对手。如果说,他们对徐兴夏不忌惮,那绝对是假话。须知道,正是因为徐兴夏的出现,将偌大的明王朝都完全给推翻了。
在徐兴夏的引导下,白衣军在对南明朝廷保持军事压力的同时,也积极的开拓商路,鼓励商业贸易,不断的扩展商圈。白衣军最近新出台的政策,将东南半壁都完全囊括到了其中。按照白衣军方面的说法,东南半壁的商家,只要愿意接受诚实经营,依法纳税两个条件,就可以获得和白衣军商家平等的地位。
毫无疑问,这个新政策的出台,对于东南半壁的商家来说,绝对是一支强心针,一支兴奋剂,完全一扫他们的担心和阴霾。夸张一点来说,就是在最黑暗的时候,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几乎是得知白衣军新政策出台的瞬间,东南半壁的各大商家,就急忙聚集在一起,商量着要不要立刻公开宣布接受白衣军提出的两个条件了。
诚实经营,依法纳税,这两个条件如果是在以前,估计他们是不愿意接受的。东南半壁的商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是纳税了。他们更愿意将所有的商业利润,都纳入自己的腰包,而不是上缴部分给别人。他们之所以屡屡抨击万历皇帝与民争利,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拒绝向朝廷缴纳任何的商业赋税。
但是,现在,时过境迁,情势完全不同了。在白衣军的威慑下,他们如果不接受这个条件,估计连自生自灭都做不到。白衣军一定会想办法,找借口,将他们直接拿下来的。到时候,他们的所有资财,都要全部化作白衣军的缴获。对于这一点,他们绝对不怀疑。因为,徐兴夏本身,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
其实,就算徐兴夏不亲自出手,也不动用武力,东南半壁的商家,也是死路一条。现在,跟随白衣军的商人团体,可是非常的活跃,他们几乎掌控了东南半壁的大部分市场。他们的人数很多,销售的力度也很大,只要是有利润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商业市场上的蝗虫。如果东南半壁的本土商家,还不反击的话,估计全部的市场份额,都要被白衣军的商家给抢走了。
比如说,赵南星和叶向高目前正在品尝的葡萄酒,就是投靠白衣军的商人,从遥远的吐鲁番地区贩卖过来的。白衣军拿下吐鲁番以后,第一个得到好处的,当然就是那些紧紧跟随白衣军的商家了。老实说,他们早就眼红吐鲁番地区的葡萄酒了。只是以前没有机会插手而已。现在有机会插手,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徐兴夏对于支持自己的人,可是很大方的,大笔一挥,就将所有的葡萄酒,都卖给了支持自己的商家。那些从西域来的商家,只有空手而归了。可想而知,从现在开始,西方的庞然大物,还有西洋列强,想要品尝到吐鲁番地区的葡萄酒,只怕是要有点困难了。
如果是以前,来自西域的葡萄酒,价格可是不低,一桶至少也要五十两银子以上。如果是品质好一点的,价格甚至在每桶一百元以上。现在,随着白衣军进入西域,控制了吐鲁番地区,葡萄酒的价格,马上就降低到了二十两银子一桶。不少的商家,都拼命的囤货,准备贩卖到海外去,转手大赚一笔。
这是接近一百五十年来,再次有来自西域的葡萄酒,大量的涌入内地,立刻引来了很多消费者的争抢。葡萄酒带来的,不仅仅是美味的享受,还有中原王朝对西域地区的真正统治的恢复。消息传开,就连江南的很多商家,都开始对白衣军刮目相看。本来犹犹豫豫,优柔寡断的他们,基本上都下定了决心了。
本来东林党人,对于白衣军的敌视,都是很深的。他们最忌讳的,就是自身的利益被侵犯。但是,在好东西的面前,他们也无法抵制。再说,他们想要抵制也抵制不了。好东西,从来都是抢手的。就算他们不买,也有大把人买。现在的东林党,早就没有以前风光了。
随着白衣军的不断扩张,南明朝廷目前能控制的,也就只有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等四个布政司了。而且,江西目前能不能保住,也很难说。就这么点地盘,这么点财政,想要挡住如日中天的白衣军,白痴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南明朝廷之所以能够苟延残喘到现在,无非是徐兴夏不希望动用武力,解决东南半壁而已。
第788章 袁崇焕信心不足
在南京朝廷的眼里,白衣军都是最狡猾的。他们一般都不正面出击,而是通过煽动当地人起来造反,故意将局势搞得非常的混乱。他们故意将一些淘汰下来的,又或者是从明军那里缴获来的装备,暗中送给当地人,助长他们发动骚乱的实力。
当地的官府无法控制局势了,只好向白衣军求助。于是,白衣军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大摇大摆的插手了。事实证明,只要白衣军插手,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这片地区,彻底的落入白衣军的掌控,和南京朝廷,再也没有丝毫的关系。这个办法,屡试不爽。
甚至,在很多时候,地方官府为了投靠白衣军,主动的争取宽大处理,干脆自己弄点小骚乱出来,然后请白衣军进驻。这等于是变相的投敌,变相的出卖朝廷。但是,朝廷面对白衣军,也没有丝毫的办法。就是抗议,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哪怕是小小的抗议的声音,都有可能激怒白衣军,从而给南京惹来天大的祸事。
现在的南京朝廷,正借助徐兴夏和朱以蓝的大婚,拼命的维护和白衣军的良好关系,务求不能得罪白衣军。否则,白衣军集中兵力,横扫江南,南明朝廷估计不用三个月的时间,就要彻底的垮台。到时候,某些人就真的要学陆秀夫,抱着末代皇帝跳海了。
由于南明朝廷的顾忌,白衣军更是肆无忌惮,不断的向四周蚕食。到泰昌元年的七月份,白衣军已经控制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大半个西南地区,白衣军都是使用这样的方法拿下来的。作为背后主使的白衣军,几乎没有浪费一枪一弹,就将大量的地区纳入康中。
没办法,白衣军的政策,的确是太具有鼓动性了。明朝末年,贫富分化的情况,已经十分的严重。全国九成以上的财富,集中不在不足一成的人手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乃是普遍的现象。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日子过得是非常艰难的。
这一点,从当初威镇堡徐家的情况就能看出来。当初的徐家,就是明王朝底层百姓的普遍写照。否则,徐兴夏的横空出世,也不会吸引到这么多的穷苦人了。最初的白衣军,几乎全部都是由饿的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穷苦人组成的。
白衣军的成功,先进的武器装备,当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是,成功的挑起了一整个阶层的怒火,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须知道,这个阶层的人数,可是占据了全国人数的九成以上啊。
在一些遭受了灾荒的地区,当地官府救灾不力,灾民们更是卖儿卖女,易子相食。他们是真正的除了一条烂命,一无所有。可想而知,白衣军的到来,会给当地的穷苦百姓,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已经没有选择的他们,不拿起武器,跟着白衣军干就怪了。
以前,在朝廷的威压之下,那些老百姓不敢起来武力反抗,生怕会被冠上造反的罪名,抄家灭族,只能是忍气吞声,一再退让。现在,有白衣军的撑腰,他们想干什么都行。抄家灭族的罪名,逐渐的转移了主体,转移到了当地官府的身上。
事实上,随着白衣军的插手,当地的官府,也的确不敢对底层的百姓进行欺负打压了。他们生怕白衣军来了以后,会被反攻倒算。话说,白衣军方面,对反攻倒算这四个字,的确是体会的太深刻了。这完全是很有可能的。之前,就有些典型的例子。
某些冥顽不灵的地方官府,对闹事的百姓进行了镇压,着实是杀了一些人,用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当时,杀人的官府大员,的确是过了一把杀人瘾。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血淋淋的屠刀,忽然改变了方向,落到了他们头上。
白衣军来了以后,将这些杀人凶手都全部抓了起来。白衣军也不直接杀人,只是将他们都交给新成立的自治委员会处理。而那些自治委员会的成员,就是那些闹事的百姓。他们都说有亲人死在那些官府大员的手里的。可想而知,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有过这样的教训,地方官府是说什么都不敢轻举妄动了。
不要说地方官府,就是南京朝廷,也不敢说什么,更不敢做什么。面对白衣军的步步紧逼,他们只有装作什么都没有听到,什么都没有看到。他们不能和白衣军翻脸。如果和白衣军翻脸,徐兴夏一道命令下来,白衣军就会直接向南京进军。
到那个时候,如果南京朝廷不想学陆秀夫那样,抱着小皇帝跳海的话,就只有投降了。一旦投降,他们就连最后的一点点作威作福的机会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