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德明还不想去,挣扎着说道:“将军,请……请向中丞大人进言……”
校场上正在站队的军卒看到这一幕,都有点吃惊。离得近一点的人,则听到了那人的说话,顿时眼神中就带了佩服了。
卢大手中拿着带血的匕首,看着李德明被抬远,皱着眉头想了会。按他的本意,他是不愿他人来左右自家老爷的。可这人竟然敢豁出自家的命,也多少是条汉子。虽然看他衣服穿得厚,似乎死不了,但这份意志……
想了一会,他决定还是据实传达,相信老爷自有决断。
正在这时,卢大忽然听到中军帐方向传来鼓声,这是击鼓升帐了。他连忙赶回去,在众将到来之前,向卢象升禀告了刚才的情况。
卢象升听了,看了眼魏木兰叹道:“朝鲜朝廷无能啊!”
听到这话,卢大不管,他有点关心地问道:“老爷,我们出兵么?”
卢象升听了点点头道:“那些粮食决不能让建虏都运回去,还有,我们东江也需要粮食!”
一听这话,卢大吃了一惊,连忙提醒道:“老爷,可义州有五千建虏!精锐之军,不是靠数量能打得过得啊!”
这也就是卢大作为卢象升的心腹之人,才敢当面这么说。
卢象升笑了笑,没有回答,只是缓缓地吐出了十六字真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卢大听了一脸懵逼,不知道老爷说得是啥。不过他见卢象升似乎很自信,便也放心了,反正跟着老爷干便是。
魏木兰一听旁听了整个过程,而后简略地把主要情况在聊天群中做了禀告。崇祯皇帝看到,不由得很是赞赏,那就拭目以待,看卢象升在辽东能不能玩出什么花吧!
第279章 边军军饷之难题
从聊天群退出来,崇祯皇帝想想朝鲜的事,其实归根结底也还是一场粮食战争。不管是建虏入朝鲜的初衷,还是朝鲜硬抗着建虏的原因,或者卢象升不得不战的根源,粮食就是个关键词。
目前国内来说,其实也是在进行一场粮食的战争。要解决西北民乱,就是要有足够多的粮食,能让西北老百姓能活下去。京畿之地也是如此,一定要有粮食。还有各地灾害,其实都是因为粮食紧缺与否的原因。
然而,眼下还处在小冰河时期,并将一直持续十多年以上。气候的反常,对于粮食的减产,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可以想象到,以后会一直缺粮。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由得牵挂起南洋那边的情况如何,有多少国家能运来粮食!呵呵,要是不给粮食,信不信朕为了粮食发起战争,直接先抢了,至少不能让国内因为缺粮而大面积地造反!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自然又想起了重灾区陕西。之前朝议答应三边总督杨鹤的钱是该拨出去了。
如今户部库房差不多有三千万两白银,曹化淳从苏州抄了马家还有知府、知县相干人等,差不多也有一千万两。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由得暗叹一声,大明的大盐商比起范永斗这般大走私者,财富甚至还要多,真是让人羡慕啊!
现有国库中,看着银子会是多少年来的最多,可要用的地方也多啊!这其中至少有三千万两要成为中国建设银行的股本。这是能生金蛋的鸡,钱是越多越好,希望能借助银行这个金融工具,来全面带动大明的内政建设。不过也只能给三千万两。剩下的钱,必须要救急了。
想起救急两字,崇祯皇帝的头就又疼了。就陕西来说,救灾的事儿还相对容易,就按之前议定的,给钱,在周边购粮,集中使用,集结灾民之力进行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
但边军的军饷呢!是给钱还是给粮?这个问题其实是老大难的问题了。
在最开始的时候,边军除了自足之外,朝廷所发,乃是折本色,也就是给粮这些。但这些因为路途遥远且险峻,消耗太多,后来就改成了折银,就是直接发放银两了。
但在嘉靖九年,许多官员如户部官员议履侍郎张琏,总制王琼,给事中张润身和陈侃等人,就上奏指出,陕西灾荒之年,折银的话,有银无粮,官军不得实用,要废掉折银之法。
甚至更激进的是,崇祯皇帝刚刚在前些天接见过的茅元仪,这人不愧是写有《武备志》的人,军事理论很有一套。那天谈到这个问题时,茅元仪激进地认为:折银之法是陕西边军的军饷严重不够用造成士卒诸多问题的元凶。
崇祯皇帝记得很清楚,当时茅元仪激动上奏:“今足边储之法,如开屯田、中余盐、催民运、严仓收之外,尚有折银一法。正德间户部侍郎冯清奏改,西安、延绥、庆阳等府粮草皆征折色银两解边。夫以三钱一石之粮,即以三两一石折之,而银不可食,究竟粮必贵至四两五两,即不至四两五两,而衣金玉死者比比矣,此作俑者当追戳也!”
对于他的这个观点,崇祯皇帝不是很认同。就征纳本色而言,有佥报牛车、夫役起解、廒司仓给、收领刁难等诸多不便和弊累。再从历史进程来看,实物改为货币支付,也是历史趋势。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不可置疑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但灾荒之年,茅元仪也没说错。这就是矛盾,崇祯皇帝想着,不由得就头疼。归根结底,还是大明的生产力不发达啊!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也无心办公,信步走出了大殿。
“陛下,外面冷,还是……”轮值的太监高时月恭声劝谏道。
崇祯皇帝摇摇头,迎着扑面而来的寒风道:“无妨,冷他一冷,脑子反而清醒些!”
高时月一听,就知道陛下遇到难题了。他犹豫了会,最终还是没开口,只是让手下拿来一件披风,给皇帝披上。
崇祯皇帝也不管他,心中想着陕西的事情,只是信步走着,慢慢地便到了御花园。
站在结冰的湖边,看着严寒肆虐下的御花园,没有一点生气,这鬼天气啊!
崇祯皇帝正在感叹,忽然远处一条小道传来轻碎的脚步声,有两名宫女的说话声同时传来。
“姐姐,你的手炉就给妹妹用用吧,妹妹的手都快冻僵了!”
“谁让你懒,自己不知道……呀,你还想来抢!你个死妮子,以为姐姐打不过你么……”
正在吵闹着,两名宫女走出了小道,忽然看到皇帝站在那里,边上的太监高时月更是冷眼盯着他们时,吓得一激灵,连忙双双跪倒在地请罪,有一个手炉就掉在了一边,滚动了下不动,倒也没坏。
崇祯皇帝自然不会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怪罪别人,他正待示意平身时,眼睛盯着那手炉忽然不动了。
“你们两个贱婢,是谁教你们的,吵吵闹闹,以为这是哪里……”高时月冷着脸,大声喝斥道。
那两个宫女伏在那里,身子都有点抖了,显然都很害怕。
忽然,崇祯皇帝大步上前,他这异常举动,让高时月反应不过来,不得不闭了嘴。
只见崇祯皇帝上前,捡起那个手炉,握在手里感觉暖暖的,而后看着那两名宫女,笑着说道:“都起来吧,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高时月一听,稍微无语。皇帝都这么说了,他只好跟着道,“还不谢恩!”
两名宫女听了,连忙谢过起身,不过还是很紧张,低着头不敢看皇帝。
崇祯皇帝笑了下,伸手把手炉还给了那名年纪大点的宫女,而后微笑着说道:“朕不喜欢宫内太严肃,只要宫规范围内,欢乐点是好事。下去吧,今日之事不用放在心中。”
高时月听得又是无语,不过回头一想,似乎皇上从去年十二月份后就变了好多,再多这么一个改变也没什么奇怪的。
他正想着,却见崇祯皇帝带着笑容,对他说道:“传内阁辅臣,兵部尚书马上到文华殿!”
第280章 不拆长城非好汉
没多久,众臣赶到文华殿。好多人的心思都集中在即将举行的大明建设银行股份拍卖会上,不知道皇帝突然召见,是为了何事?
崇祯皇帝也不拖拉,开门见山地说道:“朕召集诸卿前来,是想商讨下秦地边军的军饷问题!”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感到棘手。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着朝廷,然而,多是无解。
温体仁和崇祯皇帝接触久了,自然比别人更了解,心中一动后躬身奏道:“不知陛下有何方略?”
“嗯,朕就是有个想法,召集诸卿,就是想看看这个想法如何!”崇祯皇帝点点头回答道,“边军军饷,主要在于折本色则运耗甚多,而折银则在于有银无粮。根本原因,在于秦地物资不丰。”
“陛下圣明!”温体仁附和,小小拍了个马屁。对于这点,大家都有共识。要不然,也不会有路途遥远险峻而耗费钱粮了。
“秦地唯汉中富裕,然朝廷所收汉中赋税却甚是有限……”温体仁沿着崇祯皇帝的思路说到这里,忽然心中一动,当即有点诧异,抬头看着崇祯皇帝道,“陛下之意,该是和秦地诸王……”
崇祯皇帝明白温体仁的意思,他以为自己是想向秦地藩王和官绅下手,把汉中平原的田地清理出来,多一些朝廷能收税的田地。不过这不是自己的意思,之前就说过,要动他们,还未到时候,因此,他立刻摇头打断了温体仁的话道:“不是,朕的意思是黄河九曲,唯富一套!”
“……”听到这话,群臣顿时都呆住了,他们没想到,皇帝竟然把目光盯向了河套之地。
确实,河套富饶,如果加以开垦的话,有黄河之水可以灌溉,当能产出甚多,养活一个秦地足足有余。可问题是,河套不在大明手里啊!
“陛下,我大明曾经占据过土默川,可很难守住啊!”辅臣闵洪学进言道。
兵部尚书申用懋也跟着奏道:“陛下,土默川部人数上万,如今又新来林丹汗,人数之多,我大明怕……怕是难敌!”
“是啊,陛下,如今我大明东有建虏,西有土司叛乱,各地还有灾旱频发,这种时候该是休养生息之时,再动刀兵,几面开战,难堪重负啊!”温体仁跟着也奏道,这一次,他持反对意见了。
崇祯皇帝见底下群臣多是反对,他也不恼,继续讨论道:“朕知道你们的意思。但如果打仗是能赚钱呢,那打仗是不是就可以了?”
“打仗赚钱?”群臣听到这话,互相看看,都被这新颖的说法搞糊涂了。从来打仗都是费钱费力的事情,什么时候变成赚钱的了?
崇祯皇帝见了,眉头一皱,便举个例子道:“建虏虽是我们的敌人,可他们的打仗,却是赚钱的。”
“……”群臣无语。
过了好一会,温体仁身为首辅,不得不奏道:“陛下,我大明乃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岂能学建虏抢掠民间?”
“错了!”崇祯皇帝当即否认道,“不是抢掠民间,是战利品!土地,财富,人口皆是打赢了仗后的战利品而已!而且,朕也没说,要允我大明军队劫掠民间百姓之财富为战利品啊!”
温体仁看了看同僚,脸上都有一点无奈。皇帝最大,他要这么说,可实际差不了多少吧!
反倒是指挥过打仗的申用懋和闵洪学,听了之后若有所思。可能普通儒家学者会比较迂腐,但位居高位者,很少会真得迂腐。
崇祯皇帝一想,便摆明态度道:“这么说吧,他国百姓和我大明百姓,孰轻孰重?是让我大明百姓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