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克善一见,又是摇摇头,也去忙着准备开拔了。
天近傍晚之时,有二十多名骑士带着一路的尘土,飞驰在路上。终于,这一行人减慢了一些速度。其中一人便凑到为首那人身边,大声说道:“别乞,过了前面关口,就进入草原了,我们是不是该歇息一下了?”
说完之后,她心中纳闷,自己跟了别乞那么久时间,也很少看到别乞这样匆忙赶路的,难道别乞真是归心似箭?
要真是这样,那为什么不走直路,非得拐个弯,从这边的关口出关!自己伺候的这位别乞,最喜欢的就是去外面疯玩,那是喜欢待在家里的主!想想觉得有点不可能!
海兰珠听到侍女的建议,正想说话时,却听到前面好像有马蹄声传来。不止是她听到了,其他人也听到了。
她那二十多名护卫立刻警戒起来,望着前面做好了戒备。
不过没一会,就看到有一骑飞驰而来,他们看得清楚,应该是大金探马。
海兰珠一见,挥手示意,马上有护卫上去拦住了去路。那名建虏探马虽然很急的样子,不过却从他们的服饰上认得身份,便大声说道:“快快让开,我有重要军情!”
“什么军情?”海兰珠心中隐约知道,却还是拦着不放,只是追问道。
其他人也好奇,都盯着那建虏探马,想听听怎么回事。
“明国骑军从这关口破关而出,从草原往回逃了!”那建虏探马很急地说道,“其他人已经跟着踪迹追下去了,我必须马上回去禀告军情!”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没想到明国骑军之所以找不到,竟然是蹿入了草原,从草原往回逃了!
不过海兰珠的想法却有点不同,她暗叹一声道:“大金探马果然还是厉害,这么快就被发现了!”
她想了想,便一挥手,放开了去路,看着建虏探马火烧屁股似的驱马狂驰,消失在远处。
“别乞,我们怎么办?”护卫头领看着海兰珠请示道。
海兰珠一听,凤眼一瞪道:“怎么办?凉拌!”
说完之后,她驱马先行,往关口而去。在刚才的时候,她其实也想过,要不要杀了那个建虏探马,给明国骑军多争取点时间。
可她想了想,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没敢横生枝节。明国皇帝交代的事情,先做好了再说,至少能表明自己的立场,已经是够了。
她其实不知道,崇祯皇帝之所以早上的时候才联系她,还是不大相信她,为了以防万一,硬是耽搁了一晚上的时间后才联系她的。
第494章 奇葩的接头暗号
海兰珠一行人到了关口,发现这里驻守的大金国士卒横七竖八地死在那里,血迹早已干涸。甚至不少尸体上,已经有苍蝇什么的在爬了。之前的建虏探马甚至都来不及收拾这些大金国士卒的尸体,不是回去报信,就是追踪明国骑军的踪迹去了。
这些蒙古人看着这些,他们也没有动手,只是跟着前面的海兰珠走着。就这样,默默地出了关口后,踏足草原之后,以他们的经验自然看出来了,确实有一支骑军是往西南方向,也就是往山海关那边去了。
不少人在盯着那些马蹄印的时候,海兰珠忽然开口说道:“你们这次应该看到了吧,大金并不是所向无敌的,明国虽然连年打败仗,可他们一旦认真起来,就只是东江明军这么一部分而已,就已经让大金焦头烂额了!”
听到她说话,所有人的注意力便集中到了她身上,想着这次进入辽东之后,看到的、听到的那些事情,不由得深有同感。
“明国是个庞然大物,他们的疆域,至少十倍大金国都不止,他们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就算以前连年打败仗,可对于他们来说,却打得起败仗。”海兰珠缓缓地扫视每个族人,认真而严肃地说道,“而看大金,经过这次这么一折腾,你们觉得怎么样?大金是不是也没所谓?还是说,再这么多来几次的话,大金还能不能扛得住?”
还是没有人说话,他们以前觉得大金太强大,所向无敌。可如今看来,好像以前的时候,过于乐观了!
海兰珠一边说一边盯着他们看,基本把握住了他们心中的想法,就又说道:“我们科尔沁族如今和大金关系很深,如果有一天,明国真得打败了大金,那我们科尔沁族还能不能独自挡住明国的兵锋?”
“……”所有人还是没法说话,只是愣愣地看着他们的别乞。一时之间,他们的心情都有点沉重。
海兰珠看看差不多了,便抬头看了下天色道:“我要做点事情,为我科尔沁族找到另外一条出路!”
说完之后,她一夹双腿,轻磕胯下马腹,就在草原边上,沿着东北方向而去。
其他人一时想不明白,别乞到底怎么做,才能给科尔沁族找到另外一条出路。正想着,就见海兰珠动了。于是,他们不得不放弃了思考,连忙跟上,随着海兰珠远去。
大概骑马奔驰了三里路左右,在这边的山脚,有一块特别突出的石头,犹如鹰嘴一般的地方。海兰珠便勒马停了下来,转身对跟在后面的护卫说道:“你们先等下,我去去就来!”
护卫们一听,以为海兰珠是要去方便,就听话地翻身下马,顺便让马也休息一下。
海兰珠则自己骑马到了那处鹰嘴的下方,看看山上的林子,一边驱马缓慢地沿着边缘走动,一边大声喊道:“洞妖洞妖,我是东二,收到请回应!”
她一边喊着一边觉得很别扭,崇祯皇帝给的这个接头暗号真是太特别了。不过别扭归别扭,这么奇特的,肯定不会接错人。
当她喊出第三声后,就见林子里有了动静,只见一人从林子里走了出来,稍微带着点疑惑回应道:“我是东三,你是东二?”
这人正是孔有德,昨晚时候,他们报上名字后,卢象升便低声吩咐他们来到这个地方,等待一个女人来接应他们去疗伤。并且告诉了他一个奇怪的暗号,要对上才能跟着走。
“对,我是洞妖!”海兰珠说完,松了口气,总算把这个奇怪的暗号对完了,应该没问题。
她一边想着一边调转马头迎了过去问道:“孔有德?”
“正是在下!”孔有德点头。
海兰珠一听,便又问道:“其他四个人呢?都叫出来吧,我们要连夜离开这里!”
孔有德听得点点头,转身面对树林,使劲吹了三声口哨。
不一会,有四个人牵着五匹马出了树林,往他们这边过来。月光明亮,海兰珠能看清,他们并没有穿明军军服,便吩咐他们道:“你们一路上都不要说话,就当哑巴好了,一切都由我来安排!”
“好的,中丞大人也是如此交代,说皇上吩咐过,要一切听从姑娘的安排!”孔有德点头同意,说完之后还道谢道,“一切麻烦姑娘了!”
当海兰珠领着五骑出现在护卫面前时,顿时让这些护卫都感到很是惊讶。那护卫头领正想问什么时,海兰珠已经先开口说道:“走了,连夜赶回部族去。有什么事,等明天再说!”
别乞都这么说了,他们自然没办法,不过瞧向新来的五骑时,脸上都是疑惑之色,特别是看到他们身上包扎着伤口时,特是疑惑不已。
在他们连夜赶回去的同时,奴酋皇太极也领军回到了沈阳。如果是大军凯旋,就会在离沈阳还有一段路的时候扎营,等到天明之后再入城。
可如今这种情况,谁都没有这样的心思。深夜进入沈阳后,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睡觉,哪怕他们从朝鲜回辽东,就没有好好休息过一下,一样要扛着疲惫去议事。
殿中主位上,皇太极的脸色很差,阴沉着脸不说话,听着代善和其他人在禀告,说着他走之后辽东发生的事情,还有初步统计出来的损失。
可以说,这是建虏起兵反明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了。不管是物资粮草,还是族人损失,或者汉奴逃逸,全都创下了新高。不但皇太极的脸色难看,在场的每个建虏的脸色都极其难看。
四大贝勒中,其实是有两个贝勒,也就是代善和莽古尔泰留守国内的,按理来说,应该不会有什么差错。至少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样已经可以了。
皇太极听着听着,突然一拍案几发怒了:“本汗就只是一段时间不在,就搞成了这样一幅局面,你们……你们对得起父汗所定下的规矩么?呵呵,八王议政!你们还有脸议政么?”
第495章 废除八王议政
其实,建虏此时的八王议政已经名不副实。一般来说,都是四大贝勒主政。不过自从皇太极领军绕道蒙古草原,劫掠了一番京畿之地后回来,威望高到了其他几个贝勒根本没法与之比的地步。特别是在年轻建虏一辈中,更是到了只认皇太极的地步。
这次的事件中,其实皇太极是要负责任的。毕竟建虏的大部分事物,其实已经是他在做主了。可如今他先发制人,这么一说之后,别人都沿着他思路去想,顿时就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
如代善,他是坐镇沈阳,其实是监国的权力。可在这个期间,发生了这么大的损失,他难辞其咎吧?
还有莽古尔泰,只是让他去对付关宁军而已,又不是去攻打宁锦坚城,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抽调国内兵力,以致国内兵力空虚,给了东江明军以可乘之机。这次的事情,他也难辞其咎吧?
至于阿敏,虽然他不在辽东,可他在朝鲜时连续打败仗,竟然让东江明军歼灭了两千来人,这样的败仗,也是建虏很少有的。这样的和硕贝勒,说起来合适领导大金么?这也得打一个问号了!
但莽古尔泰不这么想着,他见皇太极竟然想把责任全都推他们身上,脾气暴躁地他,正想反驳时,代善先开口说道:“这些年来,诸多事情证明,大汗才是我大金的英主,八王议政,不提也罢,我愿以大汗为尊!”
他这话一说出口,顿时惊呆了在场的不少人,更是把莽古尔泰想说得话直接憋了回去,有点不可思议地盯着代善,似乎想看透代善的内心,想看看代善到底是什么时候被皇太极收买了的?
其实,代善从入关之后,就已经意识到皇太极确实比他们更为合适领导大金。也因此,这一次开会之前,皇太极私下找他时,他便一口答应,要拥护皇太极成为大金唯一之主。
莽古尔泰见代善不看自己,直接向皇太极臣服了,就和阿敏对视了一眼,正要反对之时,却见到代善之子岳托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对阿玛说得对,我们大金必须得靠大汗才行!”
岳托是皇太极的铁杆,哪怕他爹原本还想和皇太极争一争的时候,就态度鲜明地听皇太极的话。不但是他,年轻一辈中的建虏头目几乎都和他一样。
“我也愿大金由大汗来统领!”济尔哈朗跟着大声表态道。
“没说的,肯定是大汗说了算才好!”阿济格也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他也是皇太极的忠实拥护者,哪怕当初他的同父同母的兄弟多尔衮和皇太极争汗位时,他就是支持皇太极的。也因此,他虽然在昌黎打了个大败仗,可在降级处罚之后不到三个月,又被皇太极找了由头升回来了,只是损失了一些人口和良田而已。
随着他们这些人都站出来表态,其他年轻建虏头目纷纷跟着表态,强烈要求皇太极作为大金唯一的当权者,不要再搞什么八王议政。
没多大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