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东海一脸土色,带着疑惑说道:“江南怎么会有骑军?真是怪事了!这……这不可能是锦衣卫一伙的吧?”
边上的王东磊连连点头,或者是安慰以前的老对手,又或者是安慰他自己道:“肯定的,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也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多锦衣卫一起出动的,他们肯定不是锦衣卫!”
广行大掌柜却没有一点安心之意,他带着惶恐之色道:“这支骑军,总不可能是我们的人吧?就算是地方上的骑军,既然来了,那我们也麻烦大了啊!”
以前闹民变的时候,就比如说近在咫尺的苏州民变,之所以会成功,是官府中有人,地方官吏拒绝出兵镇压民变,就是眼睁睁地看着收税太监被暴民打死。而后等事情都闹完了,才抓了几个所谓为首的人明正典型,算是给朝廷一个交代而已。
这一次,他们的背后那些人既然同意了他们的方案,自然也会和以前那样,招会相关人等,不可能刚开始闹事的时候就派出了军队,还是骑军前来的。
“要不……要不是就当那些人是假冒锦衣卫处理……”王东磊的话还没说完,一直盯着那支骑军的京行大掌柜忽然一屁股跌倒在地,顺带着他身边的广行大掌柜也被他给带到了地上。
碰到的桌椅,又带着桌子上的菜肴酒杯丢了下来,不但噼里啪啦地掉了一地,甚至有些酒菜都淋到了广行大掌柜的头上。
这么大的动静,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广行大掌柜连忙用手去拍自己的头发,同时很是生气地看向京行大掌柜,愤怒地说道:“你搞什么?怎么如此惊慌失措……”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说不下去了。因为他看到京行大掌柜,面如死灰,精气神似乎一下被抽走,只剩了一个躯壳一般。胯下更是湿了一片,还能看到有水渍在蔓延。
而且,他们还听到京行大掌柜在喃喃自语道:“错不了,错不了,黑色飞鱼服,全是黑色飞鱼服,来得都是锦衣卫,都是锦衣卫啊……”
一听这话,陈东海等人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探头出去查看。
这时候,那支骑军已经离得更近了。身在高处的他们,已经能比较清晰地看清那支骑军了。果然如京行大掌柜所言,或者说是得了京行大掌柜的提醒,这一次,他们一看就看出了那支骑军,竟然全是身穿黑色飞鱼服的锦衣卫。
这一下,就不止京行大掌柜一个人吓得跌倒尿裤子了。这高档酒楼的二楼,酒菜香气中混上了屎尿味。
在陈友明家门口,此时那些冲击的暴民也不知道从那里抬了根巨木过来,七八个汉子抬着开始冲撞紧闭的大门。其他人见了,都停在近处,拿着棍棒乐呵呵地看着撞门。
就一座民宅的大门而已,能有什么防御力。只是撞了一下,发出一声巨响之后,就见那门已是摇摇欲坠。只要再来一下,那门连同门后堵着的东西将全部撞掉。
在一次轰然叫好声中,抬巨木的那些壮汉就更起劲了。齐心协力地后退,准备再用力撞一次。
于是,所有人都敛声屏气,就期待着那一声撞击声再次响起。
这时候,他们中有不少人听到了隆隆地声音。有的人以为是打雷,就抬头看天,可别说乌云了,连白云都看不见几片,天气好得不能再好,哪来的雷声啊?
倒是靠镇外一侧,又站在外面的那些人感觉到了声音来处,就转身看去,却见不远处有一支高速奔跑的骑军,高举着反射太阳光芒的亮闪闪的刀,携雷霆之势,不可阻挡的冲锋威势扑了过来。任何人,只要脑子还正常的人,在面对这一幕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自己迎面站在这里的话,绝对十死无生!
于是,他们都压根来不及管这支到底是什么骑军,发一声喊,不管其他,慌忙逃离官道。
而在此时,“轰”地一声响,巨木把陈友明家的门撞了个稀巴烂。门口那些暴民全都大喜,也不管什么打雷不打雷了,呐喊着抄着棍棒冲进门去,和守在门后的锦衣卫便衣交上了手。
锦衣卫的本职其实是一支军队,还是天子亲军,其次才是干些侦缉审讯的工作。随行护驾南下的五百锦衣卫,就是这支天子亲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
门后守着的锦衣卫虽然人少,可暴民因为地形的关系,也没法在数量上形成优势。加上锦衣卫便衣是结阵厮杀,远非这些暴民平时街头打架可比。
于是,这些暴民不但没能杀进去,反而被杀得连连败退,甚至被杀得退出了大门。
“兄弟们,点子太厉害了,分些人手翻墙进去杀他娘的!”一名陈氏族人,在这门口领头的,看到情况不妙,仗着人多,大声发号施令。
可他马上感觉到身后好像情况不对,转头一看,顿时呆住了。
只见他身后那么多的人,全都在四散而逃,似乎比遇到大虫还惊慌。甚至不少人被冲撞之下,河道边上犹如被下了饺子一般,全都被挤到了河里。
从他们空出来的空当中,他看到了一支骑军,他这辈子第一次看到了威风无比的骑军,携泰山之威,冲到了近前。
只是两百多骑军杀到,还没交锋,三千多暴民就一哄而散了。这支骑军没管那些逃了的暴民,四散而开,护住了狼烟升起的宅子。
有一些人则簇拥着刘兴祚上了酒楼二楼,这里已经有混在暴民中的锦衣卫便衣看守着。一见刘兴祚出现,一个个立刻行军礼,其中一人禀告道:“指挥使大人,这次叛乱的贼首皆在此处!”
陈东海听到抬头一看,不由得恍然大悟,难怪出现这么多锦衣卫,原来是锦衣卫指挥使被围在了里面!
第885章 好狠
刚想到这里,他忽然又愣住了。不对啊,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好像不是宅子里面为首的那位啊!为首的那个人,不就是一个年轻人么?这位中年的指挥使大人,看着更像是那位年轻公子的跟班。
一得出这个念头,陈东海顿时感觉自己哪里搞错了?就算是当朝首辅,也没资格让锦衣卫指挥使当跟班吧!当今世上,有这资格的,也只有紫禁城里的那一位!
忽然,陈东海犹如醍醐灌顶,一下想到当今皇上不就是一个年轻人么!围在屋子里的那位为首的,恰恰就是一个年轻人,不正好对上了!
此时此刻,一想到自己参与并主持了谋害皇帝的事情,陈东海只觉得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
刘兴祚扫视了下会屎尿现场,只是眉头一皱而已。尸山血海都看过,锦衣卫诏狱里也见过,对此已是免疫了。他抬头看向自己的手下问道:“可有搜身?”
“属下还未来及搜身。”
刘兴祚看着自己的手下,立刻吩咐道:“立刻撬出他们的背后主事之人,要口供物证!另外也要搜他们住处,查他们账册!”
“是!”他的手下连忙答应一声,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而刘兴祚则踱步到窗口处,抬头看出去,外面还有不少暴民在四散而逃,不过更远处,剩下的锦衣卫步军却也散布着,正在缓缓逼近镇子这边,抓捕遇到的所有人等。而在其中某处一角,那边在拦截的人却是戴着高帽。刘兴祚对此也非常熟悉,只是一看,就认出他们是锦衣卫的竞争对手,东厂的番役了。
东厂的番役当然不是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安排的,应该是皇帝亲自下旨给东厂提督王承恩的。如此一来,这次的功劳,也不只是锦衣卫所有了。刘兴祚心中想着这些,却也没多大在意。毕竟这事还有可能会被人攻击,说保护皇帝不利什么的,厂卫共当责任也就罢了。
与此同时,在陈友明家,他们这些普通人看到大队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威风凛凛的进入,在各处增添人手护卫,便知道他们真得安全了。要知道,之前那撞门和喊杀声,就算皇帝在他们身边,都吓得他们以为这次危险了。
此时,他们看着那些一丝不苟站岗着的锦衣卫,全都咧开嘴笑了。真是打死也没想到,自己会遇到当今天子,还一起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从此以后,和儿孙辈没事提提这个炫耀炫耀,真是死也瞑目了!其他乡里邻人听了,估计也会羡慕地妒忌死了吧!
不说他们在傻乐,就说崇祯皇帝看到增援到了后,就知道南浔镇已在控制中,如今就等着刘兴祚回报了。于是,他便进入聊天群去看看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
果然,就见首辅温体仁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皆有私聊过来,内容不少。稍微查看了一番,是之前让他们草拟有关限制奢华风的奏章。总体来说,两边的方案差不多。相对来说,曹化淳给出的处罚会重一些,比如,穿着出行的礼制,每多提升一挡,所缴纳银子的数目至少是温体仁这边的两倍有余。
如果是换了之前的话,崇祯皇帝或者会选温体仁的这份草案,不想太过重罚,容易引起反弹。但此时看到,他毫不犹豫地就在内心定了曹化淳这份。
再看其他私聊,他又发现,不管是温体仁,还是曹化淳,且有提醒,说这些事情如果突然宣布并在全国范围进行实施的话,他们担心会引起反弹,会有比较强的阻力。北方那边还好,朝廷接连打了好几次胜仗,官府的威严恢复了很多,应该没有多大障碍。但是在江南这边,奢华之风最甚,平时只有风花雪月,北方的战事打了那么久,也没见他们有过什么关心,因此他们这两位内外相皆估计,按朝廷目前的威信,怕是难以一下执行到位。他们两人,都恳请皇上最好是择机再宣布。
崇祯皇帝看了,不由得笑了。看来南浔镇这次的布局,还刚好就是个引子,能解决温体仁和曹化淳的担心了!
于是,他便索性把温体仁和曹化淳都拉了个临时群道:“朕在这几日刚好遇到了个事,且与卿等说说。朕微服到了南浔镇之后,发现这边确实非常繁华,年交易额都能上到千万银两的级别。不过其中行霸横行,还正被朕遇到了行霸欺凌蚕农之事……”
崇祯皇帝把这两天发生的事情简要地说了一遍,说实话,对于事情就按他心中所导演着走,他还是有点得意的。不过没等他说完事情来最后说出他的结论,就见曹化淳和温体仁先后冒泡,连续发了信息过来刷屏。
“陛下可安好?那些天杀的刁民,竟然敢惊扰到陛下,该死,该死,该死!”
“陛下,速速调派周边卫所军队护驾,可千万不能有事了!”
“陛下,奴婢恳请领御马监人马南下护驾!”
“陛下,速速回京,老臣就担心会有不测之事,果然……”
“……”
看着这两个左膀右臂如此紧张自己,崇祯皇帝也就不怪他们打断了自己的话,心中倒也欣慰,当即说话道:“没事,朕一切都好,贵妃也没事,这次的事情,从头到尾都在朕的掌控之中,朕真是一点事情都没有!”
发出这些信息后,他不想再纠结他的安危问题,立刻又说道:“卿等无需紧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朕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打算以此立威,让江南这边能明白,江南不是法外之地!江南是大明的江南,更是朕的江南。谁若还敢闹事,这南浔镇的事情就是他们的榜样,朕绝不会姑息,更不会轻饶……”
看到皇帝说得这些话,温体仁和曹化淳都是人精,顿时就明白过来了。江南那边向来有抗捐抗税抗赈的风气,以前为此多次闹过民变,更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