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李明带着满脑袋的疑惑,推开军委会小会议室的大门时,发现董事局的几个常委都到了,还有情报部的三大特务头子,以及远东军总参谋长林华等几个军委会的委员。
而且此时军委会的小会议室里,气氛非常压抑,高建国的脸已经阴沉似水,王和与其他人也是满脸凝重,让李明的心也不免沉重了起来。
高建国看到李明来了,连忙沉声说道:“李明,就差你了……”
李明冲屋里的众人点了点头,走到高建国的身边坐下,接过王和递过来的烟,点上抽了一口,然后问道:“哪里出问题了?”
对面的周比利淡淡地说道:“西南……”
李明听了周比利的话,顿时就明白了。估计是西南那帮土司又不老实了,毕竟这个时代因为远东的到来,历史上沙普之乱并没有发生。
目前长江以南形成了军阀、流贼割据的局面,南明政权的政令已经出不了浙江、江西,别说西南诸蛮了,就算其他地区的军头,也未必没有自立的野心。
毕竟他们心里明镜似的,远东公司早晚会南下。何不趁着现在这段时间,尽情的当几天土皇帝呢,再尽情的捞点银子,等远东公司南下的时候,把自己控制的地区双手奉上,然后拿着捞足的财富,找个山清水秀的对方做一个富家翁。
在如此的背景下,西南滇、黔、蜀、楚等省偏远山区的各地土司,必然会坐不住。其实每到中原王朝内外交困的时候,也是边疆地区最混乱的时期。
尤其是从明中期开始的改土归流政策,触动了西南各地土司的核心利益。不管未来那个王朝执掌中原,改土归流也是必然的趋势,所以这些土蛮不闹才怪呢。
高建国看到李明好像长出一口气的样子,苦笑着把西南的情况,向他说了一番。也让李明刚刚舒缓下来的心情,又变得沉重了起来。
李明也没有想到,西南的局势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变得如此糜烂。怪不得大家的脸色这么差,若是西南滇、黔、蜀、楚等省偏远山区的众多土司蛮兵大部叛乱,首先遭殃的就是西南诸省的汉族百姓。
这个时代西南诸省有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等十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偏远的山区,那里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反正日子过得非常苦逼。
这要是他们都从山上杀下来,整个西南诸省还不知道死多少人呢。现在长江以南因为各方割据的态势,各个势力只求自保,根本无法像大明,或是历史上满清政权那样,集中数省兵马集中进剿。
第1615章 我去一趟西南吧
高建国狠狠的抽了口烟,然后将手中的烟按在烟灰缸里,沉声说道:“情况就是这样,现在时间紧急,我们要尽快拿出一个计划来,大家都谈谈想法吧。”
王和想了下道:“不管怎么样,我们也不能坐看西南局势糜烂,当年奢安之乱历时十七年,波及黔、川全省。两地巡抚均死于战祸,省府贵阳、成都均长期被困。尤其是贵阳,被围了整整一年之久,城中军民男妇四十万饿死几尽,仅剩余二万人。黔、川两省据说死难的人数达到百万,我估计这个数字,现在看来还是保守了。”
旁边的李玉坤也点了点头道:“中原历代皇朝的边疆地区,经常发生叛乱的一直是西北,西南地区相对平静。其实也不是不乱,只是西南属于偏远地区,再加上西南土司本身就是当地的土皇帝,无法动摇中原王朝的统治基础。
西南土司上层之间通过相互联姻,结成了地方势力集团,一旦中原王朝发生混乱,各地土司也会发动叛乱,致使西南陷入一片混乱,形成了‘无夷不动,无地不扰,大者屠城杀官,小者焚村打寨’的局面。
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造成边疆地区土司割据,横行不法的局面,成为了国家统一的障碍。
到了明朝中期,朝廷开始施行改土归流政策,西南土司为了维护的特权和利益,维护已趋向没落的旧势力不至于崩溃,只有增强自身实力,才能和官府对抗。
从播州之乱,到后来的奢安之乱、沙普之乱,虽然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但其根源还是明朝改土归流的政策所致。其实这也是未来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必须拿出一个办法,才能让西南长治久安。”
李明冷笑了一声道:“还能有什么办法,土司制度就是西南混乱的根源,如果不彻底砸碎土司制度,西南早晚会出问题。土司世官其土,世有其民,对所属人民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主仆之分,百世不移’。土司统治下,人民生活艰难,同时也严重的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西南各地的土司对中央没有归属感。一旦形势有所变化,这些地方的分裂就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中的外蒙就是这样独立的。新疆、西藏、内蒙在形势、地理、以及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才没有独立出去。但现在国内依然还有疆独、藏独,原因就是那里一直不是中国历届封建王朝有效统治的范围。”
高建国转过头,对旁边的林华沉声说道:“西南野战军的几个师目前都部署在什么地方?”
“西南野战军的山地一师和山地四师分别部署在安南的升龙、四川的重庆,距离贵阳和成都距离较近,山地二师和西南野战军司令部驻扎在缅甸,山地三师在澜沧,这两个师经过一番准备,也可以迅速的进入西南。”
听了林华的话,高建国点了点头,然后冲周比利说道:“小周,你们情报部在西南的力量怎么样?”
周比利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成都和贵阳这样的大城市没问题,一般城镇也算够用,可是像安西这样的土蛮山区,虽然一直在努力渗透,但是成效不大,主要是难以融入当地的环境,只是培养了一些彝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二线情报员,但是以目前的情况看,西南局势这么乱,应该没什么利用价值了。”
听了周比利的话,大家都沉默了下来。像西南滇、黔、桂、川、湘、鄂这些偏远山区,公司虽然未来也有计划,但是没想到事情发生了变化。
桂、湘、鄂三省的情况好一些,四川长江以北比较繁华的地区,都在远东的控制之下,目前最严重的地区就是滇、黔两省,局势已经彻底糜烂了。
高建国想了下,对林华说道:“你们参谋部,马上制定一份计划,一定要快……”
林华点了点头,转身和参谋部的一帮人离开了会议室。
李明沉声说道:“我去一趟西南吧……”
高建国看了眼王和,看到对方满脸凝重的点了点头,于是就说道:“你自己去不行,四川、缅甸都要有人主持,这样吧,我去安南,你去四川。”
李明笑着道:“这样最好,我带领山地四师去解贵阳之围,你去安南负责昆明方向。”
王和深吸了口气,然后说道:“你们去吧,我会让公司在四川、湖广长江以北,以及中南半岛等地区进行动员,全力进行支援你们。”
李明想了下道:“西南环境恶劣,几个山地师向战区行进的速度,势必会受到影响,是不是让特战队也进行动员,乘坐飞艇先期机降至西南地区纵深地区进行侦察。”
高建国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估计参谋部制定计划的时候,也会考虑到这一点。至少也要支援一下贵阳和昆明,贵阳和昆明绝对不能有失,如果城破了,那我们这辈子都别想安心了。”
他说到这里,又对旁边的李玉坤说道:“老李,你们后勤部,一定要部队后勤工作。”
李玉坤苦笑着点了点头道:“我们后勤部的压力很大啊,西南那里你们也知道……我会尽全力保证部队的后勤支援,尽可能的把物资在第一时间送到前线。”
高建国和李明听了李玉坤的话,全都无奈的摇了摇头,西南到处都是恶劣的山地环境,山高林密,几乎没有道路,就算训练了几年的山地师,在这样的山地环境里都非常艰难,何况是后勤部的官兵。
第1616章 紧急动员
远东公司军委会的小会议室,以及参谋部灯火彻夜通明,一帮董事局的常委和军委会各个部门都在加班加点的熬夜,整个远东军指挥系统迅速的运转了起来。
一道道电波从北京发往西南地区附近的驻军部队,西南野战军、远东军后勤系统、远东军长江舰队、远东军空军部等单位,纷纷接到了来自军委会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总动员。
西南野战军驻扎在各地的部队营地响起了一阵阵刺耳的集结号声,分别驻守在缅甸、四川、澜沧和安南的四个山地师,以及各级战斗、后勤分队,全都忙碌了起来。
各个山地师的特战、侦察等突击穿插小队,已经纷纷乘坐飞艇机降至西南纵深地域,或是搭载内河甲板驳船,利用各个河流向西南地区开始渗透。
远东军后勤部设在中南半岛和长江以北的各个后勤物资集散地,也都像开锅了似的,大批后勤系统的官兵,打开一座座战备仓库,将各类战备物资装上野战四轮马车、飞艇和内河甲板驳船,然后纷纷驶离战备仓储区。
部署在印度、波斯、中亚、南洋和中原各地的空艇分队,纷纷接到了远东空军部的命令,正全速向西南地区运动,越来越多的飞艇在滇、黔、蜀、楚各省的空域聚集。
先期赶到指定空域的一艘艘通讯中继飞艇,在西南地区空域,组成了一个严密的无线通讯网络,让远东军的无线通讯在整个西南地区畅通无阻。
还有大批飞艇深入西南局势糜烂的地区,与地面的侦察特战小队密切配合,将西南地区各种实时的情报传回部队,并为确定前进路线,引导后续的主力部队快速的向西南纵深地区突击。
军委会几乎将各个控制区的特战部队,都紧急调往了西南地区,准备组成成一支支精锐的特战小队,乘坐飞艇机降至昆明、贵阳等局势糜烂的地区。
与此同时,中南半岛、长江北岸的远东军驻军部队,也都进行紧急动员,就连武装警察都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渡过长江进入西南地区。
各地的民兵也阻组织了起来,准备在各地驻军部队和武装警察部队过江以后,担负起地区的警备和治安工作。
远东公司各部门也纷纷行动了起来,连夜组织各种物资,运送到长江沿岸。并从各地基层抽调了大批基层干部,在长江北岸地区集结,做好过江收拢汉族难民的准备。
面对远东军如此大规模的调动,把江南的南明政权以及各地军阀吓得都快尿了,他们还以为远东军要过江。
就连中原北方的那些士绅地主也被吓坏了,由于去年他们对公司的两项改革进行抵制,现在看到远东军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还以为远东公司要对他们进行清算呢。所以各地也出现了极度的恐慌,简直风声鹤唳。
远东军可不管这些,都到了这个时候,哪还顾得上这些,公司各个部门都在争分夺秒的进行准备,西南野战军的几个山地师,仅用了十几个小时的准备,先头部队已经冲出了营区。
按照军委会参谋总部的作战计划,西南野战军的山地四师乘坐内河蒸汽甲板驳船,沿着红河直接逆流入滇,在元江府登陆,然后北上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