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业的了。
  按照陛下的方略,我们必定能在三四十年内取得工业革命的胜利。但除此之外,陛下,微臣认为还有几点对我们中华帝国的工业发展有所帮助。
  一是结合贸易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行业。陛下,从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水运,特别是国内的运河水运和国外的海运,对他们的贸易都是极大的助力。而后,英国的马路建设,让他们的四轮马车运输极为便捷,如今的铁路建设更是让人员和货物的流动进入一个崭新的局面。
  我们帝国国土太过辽阔,要想加速贸易的进程,马路官道的建设和铁路的建设必不可少。虽然朝廷已经大力发展,但微臣认为这还不够,要投入更多地发展,尤其是东部和中部南部人口稠密之地。
  二是便是新的技术,特别是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这从英国的工业发展过程可以明显看出来,有了蒸汽机并且在各行各业投入应用之后,整个国家的工业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第1282章 惭愧的李鸿章
  冯云山难得地点点头,他对沈桂芬的看法深以为然,很是赞同。
  在后世中,有句耳熟能详的话,叫做“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非常直白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交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如今的话,要想工商业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就离不开贸易的流通。而这个贸易,除了与洋人之间的国际外贸之外,最为主要的,其实还是本国的内部消费产生的内部贸易,而这内部贸易的兴旺发达,又离不开交通。即便是后世的现代社会,交通的发展,物流的促动之下,也能让内部货物的流通加速,有效促进物价的下降和消费的展开,这就让经济活跃起来。
  因此,交通对于贸易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
  而后世更加有一句话,叫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冯云山自小就能倒背出来,而长大之后,也深深地感受到这方面的威力。几乎好点的实业公司,尤其是制造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一方面是专利或者技术的掌握,另一方面是核心人才的掌握和培养。对于这一点,冯云山自己就是一名企业的技术人员,自然深有体会。
  在后世叫科技,放在当今,就是沈桂芬说的新的技术。而关于这一点,几乎整个帝国高层都明白。自从帝国建国开始,到连续几次击败英国远征军,无一不证明武器的先进性远超兵力的多寡所起的对战争的作用。而当初满清时期,英国的洋布质量比土布优良,价格却还低廉许多,而且,满清王朝的上千万的织布百姓,生产出来的布匹却没有几十万英国纺织工人的几分之一数量,根本原因还是纺织的技术和机器,尤其是纺织机器,先进的机器,赛过几十号手工纺织工人。
  “沈爱卿说的很好!”冯云山褒奖道:“交通方面,朕已经让交通部做了详细的规划,官道的马路,铁路,以及内河航运和海路航运,都已经热火朝天地在修建了。而新的技术,这方面,似乎还没多少眉目,爱卿是如何想的?”
  “陛下,我们要向工业快速发展,必须重视技术的应用!似乎英国人曾经提出过技术立国、资本立国的概念,微臣觉得很有道理。而这技术方面,首先要加强教育,培养大批的技术人才。这方面,帝国在陛下的谕旨之下,已经着手开始实行基础教育,而高等学堂方面也纷纷建立起来。只是因为时间太短,培养的技术人才还不够多而已。随着后续的继续推进,想必帝国的技术力量会越来越强。
  陛下,微臣觉得,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效仿美国,实行产业和经济的专业化布局。比如江南一带,是传统的丝绸产业带,可以大力集中发展缫丝业;而沿海港口一带,可以大力发展造船业;铁路沿线和河港地区,基础工业方便发展,可以集中发展基础工业;福建的茶叶产区。类似这样的布局,可以慢慢形成了。
  而朝廷的政策方面,已经建立了几大银行,发行纸币,吸收民间资本,特别是地方乡绅的资本,投入到工业实业;同时鼓励科技进步,在帝国范围内实施专利法,等等。特别是我中华帝国的垄断专项产业,比如瓷器业、石油圣油炼制业、圣肥业、茶叶、丝绸业等等这些,目前整个世界完全是由我们中华帝国所掌控,我们就可以充分发挥一下,将其他的国家的竞争对手全部击败,掌握定价权。
  如今来说,我中华帝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国,必须充分参与整个世界的经济贸易,占领世界市场。特别是帝国在击败英国之后,携带余威,挤占欧洲市场,至于其他的,依照帝国如今的势力,北美、印度、波斯等地的市场,我们完全可以抢占大头。
  这是国际贸易,国内方面,更加可以充分挖掘市场。这么多的人口,如今乡民都有些少量余钱,带动他们的消费,将资本集中起来再次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去,必定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尤其是如今,微臣注意到,设立的矿产冶金部,还有交通部,以及微臣所在的工业部,这些重工业必定迎来极大的发展。
  采矿、钢铁冶炼、石油开采和提炼、化肥、铁路以及机械制造、船舶制造等行业,需求都十分旺盛,只要有资本投入,必定迎来飞速发展,整个帝国的重工业将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而轻工业方面,别的不说,光是帝国的五亿人口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便足以支撑纺织业等轻工业的基础发展。”
  冯云山没想到沈桂芬能想得这么深,这么透,尤其是对方刚刚接到命令才出任工业部部长,便将工业发展这一块的功课做得如此之足,可见在出任福建巡抚期间,沈桂芬便已经对工业有足够的重视与研究了。
  对于沈桂芬的这段见解,冯云山也很是赞同。他看向旁边的李鸿章,问道:“沈爱卿说得很好!李爱卿,看你的样子,应该很受启发吧?李爱卿有什么要说的?”
  李鸿章赞道:“回禀陛下,微臣汗颜!微臣出任内阁副总理,虽然日日思索,但太过愚钝,竟然完全没有沈部长想得这么深远,真是惭愧啊!听完沈部长的分析,微臣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同时又羞愧难当。的确如陛下说的这样,微臣很受启发,深有感触。感触沈部长说的,微臣都已经记下,下来便制订详尽的计划,充分实施下去。微臣只补充一点,做好边疆、边远国土的大开发,以此来促进工业的发展!一是掀起铁路建设的高潮,通过铁路建设,一系列的修铁路、制造客货机车,为钢铁产业特别是钢轨轧制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倒逼的动力。二是应用新技术,迅速投入内燃机、发电机的应用,带动石油炼制、电力产业的巨大发展。”


第1283章 帝国工业长足发展
  沈桂芬就任工业部部长之后,帝国的工业果然有了些变化,就像他在与冯云山应对的时候说的那样,开始大力发展工商业,特别是优势行业。
  而此时,皇家科学院也再次传来好消息,格拉姆院士带领着一帮人,将他自己发明的鼓形电驱式直流发电机和高频交流发电机一同推了出来。同时,格拉姆和皇家科学院的副院长、内燃机专家奥托院士两人一同相互配合,在皇家科学院的角落里,用内燃机带动直流发电机的转子转动,进行发电,新建了一处利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的小型发电厂。
  而实际上,这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个小型火力发电厂了,只不过,这个火力不是用煤炭烧锅炉产生蒸汽的方式,而是直接以汽油在内燃机器中燃烧的方式驱动机器的转动。
  而冯云山得知整个消息之后,欣喜若狂。他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些丝毫不用自己提醒的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便将内燃机和发电机两大发明联系到了一起,虽然搭配不是特别合理,实际上,要是冯云山来建议,他自然要求还是以蒸汽机作为发电的动力,这样最为划算。但在这个时代,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
  他直接下令,在原本皇宫大内的御林军基础上,再增加一支秘密特种部队,直接驻防在皇家科学院的围墙之外,日夜驻防守卫皇家科学院,避免一切奸细可能破坏或者解密皇家科学院内的秘密。
  同时,在皇家科学院的角落内,设立一处蒸汽机厂房和锅炉房,燃烧煤炭以蒸汽机带动鼓形电驱式直流发电机的转动进行发电。蒸汽机发电虽然效率很低,但架不住蒸汽机技术成熟一些,带动的直流发电机功率达到37千瓦,而另外一台交流发电机,功率也有16。5千瓦,在这个时代来说,这个功率已经不算低了。
  不过,因为变压器和测试电压的电压表还在研究阶段,这台交流发电机的电压还难以捉摸,便暂时没有使用,而是投用直流发电机进行发电。
  并且,在格拉姆院士半个月前便已经根据皇帝冯云山的提示,研制出来了白炽灯电灯泡。
  这些灯泡,虽然经历了一些试验,但那是冯云山故意让格拉姆他们这样做的,他不想让人知道他从一开始就知道白炽灯选用什么材料作为灯丝,从碳化的竹丝、钢丝到钽丝,到最后的钨丝,最终,选定了钽丝作为灯泡内的发光的灯丝,根据预测,直接可以使用超过5000小时。
  实际上,冯云山一开始是想直接用钨丝作为灯丝的,但他没想到这个时代,虽然已经发现了钨,并且有了一名英国化学家发明了钨酸钠、钨酸和金属钨生产方法并申请了英国专利权,但实际上还是钨的混合物,而且金属钨熔点太高又太过坚硬,根本无法拉成钨丝,无奈只得放弃,退而求其次,用钽丝作为灯泡丝。
  这些钽丝,也不是纯净的钽,依照皇家科学院现在的水平,根本就还没办法研制出纯净的钽。而只是用铌钽矿和钢材融合加工,变成一种实际上含钽不到三分之一的混合物,但因为钽有良好的拉伸性能,便于制造成灯丝,而且这种混合金属虽然杂质多,但却罕见,因此,皇家科学院便直接采用这种材料作为最终的灯丝。
  当然,这些研究,都是秘密进行的。冯云山下令严格保密,并且,将所有生产的灯泡全部编上唯一的号码,一一对应,以防止被偷窃或者遗失出去。实际上这样罕见的材料,就算偷窃出去分析灯丝,一时半会也难以剽窃到制造灯丝的窍门。
  不过,冯云山知道钨丝最终才是白炽灯泡最好的灯丝材料,他利用皇帝的身份还是下令,不惜代价研究将金属钨融化或者拉成丝的方法,并且,冯云山毕竟是从后世过来的,他直接提供一种方法,降低熔化的难度,便是将金属钨磨成粉末再熔解的思路,让皇家科学院的化学家们去研究。
  如今持续供应的电有了,这些电灯也派上了用场,便正式拉接电线投入使用,整个皇家科学院的一栋小楼安装了30多盏电灯,在发电机的驱动下,电灯十分地明亮,将整栋小楼照得灯火通明,一时间成为一处天堂般的所在,似乎连让人有些厌恶的蒸汽机刺耳的轰鸣声,也变得动听起来。
  望着夜空中犹如明亮的星星般的盏盏灯泡,冯云山嘿地一声笑了。多么熟悉的电灯泡,他仿佛又回到从前的时光。
  而这几个月,冯云山一直关注的钢铁产量,持续大规模飙升!
  其他的中小型钢铁厂抛开不说,单单那几家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