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搞的旁边的左宗棠也一脸愕然地看着冯云山,仿佛不认识一般。再看看姑娘的脸蛋,想到刚才圣王好似早就认识她,左宗棠又仿佛明白了什么,点点头,暗自盘算着。
  “你?……”“周彗敏”有点无语,这长毛贼首领看起来像个读书人,原以为上次是误会他了,没想到还是这样?当下就想转身便走。但又想想姨妈没了玉手镯的失魂模样,便咬咬嘴唇,一狠心,道:
  “好!本小姐便给你当二个月丫鬟。不过这玉手镯得先给我,让我拿给姨妈。”“周彗敏”激愤地说道,连称呼也从“小女子”变成了“本小姐”了。
  这回轮到冯云山愕然了!他没想到这“周彗敏”竟然会答应下来。原本依着她的脾气,该甩手一跑才是,看来,她姨妈对她很重要。
  “那不行!你当我傻子啊?给你手镯,你跑了怎么办?到哪儿找人去。”冯云山哈哈一笑,道:“这样吧,反正你刚才说的,你姨妈也没地方住,就也到我府上和女兵们一起住吧。这样有你姨妈在,你没办法一走了之,我便可以放心将手镯交给你姨妈。”
  “你?”“周彗敏”无奈,只得答应下来。
  一旁的左宗棠见圣王如少年般和那女子斗嘴,不由暗暗发笑。
  这时,罗大纲和林凤祥率领上百圣兵急匆匆地赶来。
  “圣王,左先生,可算找到你们了!陈开义军那边有重要军情来报。”罗大纲喘着气,忽然看到旁边的一名美貌女子,说道:“左先生,此女是谁?”
  左宗棠朝圣王这边努努嘴,低声道:“圣王新收的……丫鬟。”
  冯云山已变得严肃起来,朝罗大纲和林凤祥道:“走,先回去再说!”说完,领着众人大步离开。
  左宗棠唤过几名圣兵,吩咐他们将那女子及她家什么姨妈,随后也送至巡抚衙门。
  ……
  巡抚衙门内,冯云山打开地图看着。
  原来,陈开义军前几天从广州城外一路南下,经过东莞境后,又“打捐”了一些太平圣军还未控制的村镇,抢夺了上千艘小船只。
  之后,义军趁着陈玉成、梁培友他们正攻夺虎门、沙尾等珠江口沿线炮台的机会,沿珠江边沿绕过交战区,进入伶仃洋的宝安县境岸边。
  冯云山看了看地图,应该是后世九龙半岛叫屯门的地方。
  就在这里的海域,陈开义军被从香港维多利亚港赶过来的英军二艘木帆快船和二艘木帆炮船警告拦截。义军不顾警告继续往香港进军,英军三艘军舰向义军船队炮击,一场大战下来,打了二三个时辰,义军三百余艘船只被击沉撞沉。
  而英军一艘木帆炮船也被拼死的义军迂回到上风向,上百艘小船同时一拥而上,给俘获了。
  两军都觉得损失很大,都停战各自后撤。
  被击沉的船只上落水的义军,虽经过其他船只的义军尽力搭救,还是损失了三千余人。
  而英军损失一艘木帆炮船,船上的60多名英军及水手,也只逃出十余人,其余的大半被打死,小半被俘虏。
  英军愤怒了,同时也害怕义军继续向香港挺进。
  香港副总督乍畏少将决定,派遣在港的“泰利亚号”巡洋舰为旗舰,再加上返回的三艘军舰和六艘划艇,协同八百名陆战队员前往宝安,阻截义军。
  但刚刚逃回香港的英国驻广州领事包令劝阻了乍畏少将。
  兼任商务总监的包令认为可先与这支义军谈判,要求他们离开香港。义军不答应,再行开战。
  一方面,也可以拖延点时间,以便调集上海、厦门两地停靠的军舰,集中兵力。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事情是太平军叛军,已经攻陷了两广。此时再与这帮民间义军发起战事很不合适。毕竟总督文翰爵士不在香港,万一香港岛上的华人再趁机闹事起乱,香港会闹得一发不可收拾。
  乍畏少将本是军人,对华事务并不熟悉。便听从包令劝阻,只是要求义军将缴获的那艘木帆炮船交还英军。
  “消息是陆顺德偷偷派人送来,就到这里为止了。英人的态度,也是陆顺德他们向香港的华人打听和推测的。估计香港的英人已经与义军谈判了,就是不知道结果如何。”罗大纲最后说道。


第140章 急火攻心的咸丰(上)
  “顺德兄弟办事,本王还是放心的。我圣军要加紧速度占领珠江沿岸所有炮台。”冯云山提醒道。
  他稍微沉吟,又接着说:“另外,派人通知顺德兄弟,想办法控制那艘木帆炮船。不行,估计陈显良、林洸隆也会抢着要,这样,你让何禄派人与陈开联系,以何禄的名义买下那艘炮船,价格高点没关系。”
  冯云山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缺水师和战舰了。也不知道彭玉麟那边的水师练得怎么样?
  不过,在那小小的湘江上游训练的水师,估计也就是小打小闹地练个水性了,真到海里,根本就不顶用。现代海战,都是拼炮利船坚,再不是以前的甲板厮杀了。
  得赶紧与洋人通商,早点采办工业设备。自从看到那台蒸汽机后,冯云山的心便提了起来。再不奋起直追,只会像历史上那样,备受凌辱。
  又让人将伍崇曜请来,问南洋公司何时开业。伍崇曜回答,只要将一干洋人请来,便可以开业了。
  接着,他还自告奋勇地准备亲自送请帖给香港和澳门那些熟悉的洋人,邀请他们来广州参加南洋公司开业。
  冯云山顿时大喜!他将陈开义军和香港英军交战的事情告诉了伍崇曜,又让刚刚养好身体的刘胜邦跟随他一道去香港那边。同时,授权伍崇曜作为太平圣国的代表,去香港一方面调停义军和英军之间的战事,另一方面,摸清英国对太平圣国的立场。
  ……
  皇宫,养心殿内。
  咸丰皇帝抓起手中的茶杯,砰地一声,摔碎在地,然而,心中的怒火不仅没有得到释放,反而更加积聚起来。
  “下旨,将逃离的柏贵抄家,一家满门发配伊犁!查许祥光、崔大同等一干降贼的罪官是否有亲戚族人在朝为官,全部革职查办!”咸丰怒道。
  登基快二年了,他本满坏雄心壮志,准备历经图治,想要将逐渐衰落的大清重新强盛起来。为此,登基不到一年,他便罢黜了庸碌贪渎的军机大臣穆彰阿。他每天早起晚歇,勤奋地处理政务,甚至连刚入宫的兰贵人都忍住没怎么碰。
  没想,南边的广西长毛贼起兵造反愈演愈烈,如今竟然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就在刚才,八百里加急信报送来一个让他无法接受的消息:七天前,两广总督署治所、广州将军府驻防的广州城,被长毛贼攻破。
  两个多月前,湖南省城长沙被长毛贼军攻破,他便气得暴跳如雷,当初将案头的一叠奏折摔落在地。幸好,前不久,在他的运筹帷幄下,调动邻省数万兵力,收复了长沙城。
  一个半月前,广西桂林城又被长毛贼兵攻占后,紧接着,广西大部,广东一半府县被长毛贼攻陷。
  因为有了长沙城失陷的事情在先,他觉着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变强了很多,还算勉强能接受这个噩耗。
  经过与群臣的一番商议,他决定,还是先消灭北逃的这股有数万之众的长毛贼军主力,抓住那个叫什么洪秀全的天王东王,凌迟处死,方解心头之恨。然后,再调集兵力,像收复长沙城一样收复两广之地。
  就在前几天,他又收到广州将军穆特恩和署理巡抚柏贵传来的六百里急报,言广州城外有十数万乱民起兵造反,急需调派兵马前去救援。
  可眼下到了围剿长毛贼兵主力的关键时期,已经将南方各省兵力调动在湘北一带,哪还有兵力可派?而且,本就紧缺的军饷,更是难以凑拨。咸丰还寄希望江浙一带和广州今年能多缴纳点税银,缓解紧缺的饷银。
  于是,咸丰帝只是将广东救援长沙城的那五千兵力回援广州,另外又从福建调遣三千兵力支援广州城。
  未曾想,派出兵力的命令还没达到军营,广州城失陷的消息便传来!广州将军穆特恩战死,署理巡抚柏贵跟随洋人逃至香港,那个消失二三个月的署理总督叶名琛就更别提了。
  堂堂两广治所之地,城防森严的广州城,竟然会陷落!?城里的五千八旗兵和二万绿营兵干什么去了,都是饭桶!每年划拨那么多银两修葺城墙,就是这样被长毛贼一举攻下吗?
  想到跟随广州陷落的五千八旗兵全军覆没,咸丰便心如刀绞。
  想到跟随广州陷落的十三行不向大清缴税,咸丰更是痛彻心扉。
  想到自己成为自三藩叛乱以后,第一个因暴民叛乱而丢城失地、连陷两省的皇帝,咸丰更是出离愤怒!
  但事情已经这样,无论如何,要保持镇静!镇静!咸丰暗暗告诉自己。
  “皇上,奴才已将军机大臣祁寯藻、御前大臣兼署銮仪卫事僧格林沁、内务府大臣文庆以及内阁学士肃顺带来了,都在殿外候着。”御前总管太监沈兰玉禀报。
  “快宣!”
  “喳!”沈兰玉赶紧往后退爬了几步,出殿引着四名咸丰的亲信大臣觐见。
  “奴才参见皇上!”四人跪下行礼。
  “都平身吧。”咸丰显然急于商议如何处置广州城的陷落问题。不等三人起身,便开口道:“想必你们都知道朕宣你们所为何事。”
  “看看你们出的好主意!你们前些日子,不是说先剿灭逃离长沙的粤贼主力,广州那边城池高大火器犀利,不会有事吗。如今粤贼主力没剿灭干净不说,连两广之地都被粤贼攻占大半,现在竟然连广州城都已陷入贼手。”咸丰怒火又开始提上胸口。
  “都是奴才们的错,奴才罪该万死!”刚起身的内阁学士肃顺连忙又重新跪爬在地,回道:“皇上不必心焦,小心急火伤了龙体。”
  “奴才想,这粤贼都是一帮泥腿子,一帮四处流窜的盲流,到处烧杀抢掠,当地官绅富户必然仇恨。不如就令地方官绅大力组建团练,自行招募训练护卫勇壮,朝廷再将他们联合起来,必能剿灭粤贼。”
  咸丰皱皱眉头,令地方组建团练,这是旧话重提,他也知道是一种办法,只是一时之间哪会立即有效果出来?
  “万万不可!皇上,肃大人此议,导致大清各地大肆兴兵,必将累及百姓!况且,团练之举,若是尾大不掉,更是危急朝廷根本,以此法灭贼,无异于饮鸩止渴。”军机大臣祁寯藻出言说道。
  他是咸丰登基后,亲自任命的体仁阁大学士兼太子太保,又是工部尚书,兼管户部三库事宜,位高权重,深得咸丰信任。
  一旁的肃顺见他反对自己,一脸阴狠之色。


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丰(下)
  见咸丰皱眉头不语,御前大臣僧格林沁进言道:“皇上,不如调遣北方的兵力南下,尤其是八旗旗兵,马步一并集中围剿,一举剿灭粤贼。”
  “不可!皇上,北方也是刁民众多,需有兵力震慑。何况一旦调兵,饷银耗费巨大,户部和内务府都是库银紧缺,实在是难以支付兵饷。还是令地方官绅自行组建团练为好。”内务府大臣文庆赶紧进言,他又身兼户部侍郎,对大清国库和内库底细一清二楚。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你们怎么做大臣的?朝廷每年给你们那么多俸禄,就是让你们这样为朕分忧的?”听到四个亲信大臣的回答,本竭力克制着心中怒火的咸丰,不由更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