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勋睿看着地图,迟迟没有开口,中军帐里面很是沉默。
杨廷枢对军事方面不熟悉,不过他关心的重点,还是泽州州城,尽管说洛阳府城的地位是远远高于泽州州城的,要知道李自成麾下八万流寇,老回回麾下六万流寇,郑勋睿麾下只有四万将士,必然只能够进攻一个方向,分兵作战是不明智的做法。
沉默半刻钟的时间之后,郑勋睿终于开口了。
“老回回和李自成在两个地方同时展开进攻。他们的野心很大,也许认为这样的进攻,会让朝廷大军无法兼顾。同时洛阳距离泽州州城不是很远,两路流寇还可以互相兼顾,一旦某一路的流寇遇见危险,另外一路流寇就可以增援,两路流寇联合起来,人数达到十四万,这是让人恐怖的兵力。”
“按照常规的安排。郑家军要么朝着阳城方向而去,进攻老回回,要么朝着新安方向而去。进攻李自成,可我不这么看。”
“郑家军需要保住洛阳府城和泽州州城,不能够让流寇拿下,若是四万大军分兵直接对决李自成和老回回的两路流寇。基本是没有多大胜算的。唯有集中兵力,打击其中一路流寇,同时震慑另外的一路流寇,这才是明智之举,才能够真正保证洛阳府城和泽州州城的安全。”
“不知道诸位注意到济源这个地方没有,杨贺刚刚说到的情报里面,老回回和李自成麾下的流寇,分别都在朝着洛阳府城和泽州州城集中。但是驻扎在济源的流寇没有动,这部分流寇是老回回的麾下。是九条龙在统领,他们为什么不动,难道不参与攻城拔寨的战斗吗。”
“显然不是这样的,济源的地理位置诸位需要注意,济源距离洛阳府城一百三十五里地,距离泽州州城一百三十里地,也就是说正好处于洛阳府城和泽州州城的中间,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管是李自成还是老回回,遭遇到朝廷大军围剿的时候,处于济源的九条龙,不仅仅能够支援任何一方,还能够沟通消息。”
“老回回和李自成麾下的流寇,一旦集中到攻城拔寨的战斗,就不可能兼顾到其他的事情,身在济源的九条龙,承担的就是居中协调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泽州州城和洛阳府城形容为扁担的两边,承载重担,而中间的济源,就是这个支撑点。”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明白意思了。
杨廷枢有些吃惊,忍不住问了一句话。
“难道郑家军主要进攻济源吗。”
郑勋睿看了看杨廷枢,微微点头。
“郑家军要进攻济源,但绝不是仅仅去进攻济源,四万大军兵分两路,郑锦宏、杨贺率领一万郑家军将士和一万榆林边军,剿灭九条龙极其麾下的流寇,其余两万郑家军的将士,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泽州,围剿老回回及其麾下的流寇。”
“郑家军的重点是剿灭老回回,想要真正打击老回回,可剿灭济源的九条龙是重中之重,一旦郑家军占据了济源,就等于是砍断了扁担,切断了流寇之间的联系,就算是李自成得到了消息,想着救援老回回,也要看他是不是有这个本事了。”
“所以说,郑锦宏和杨贺,你们的责任重大,你们的两个任务,都非常关键,一是必须干净利落的剿灭九条龙极其麾下的流寇,占据济源,其二是必须阻止李自成对泽州的驰援,从河南进入山西,济源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流寇人数太多,足足八万人,翻山越岭根本不现实,速度太慢不说,也无法实施救援,所以你们要在济源死死的顶住。”
“我们必须预判最坏的情况出现,那就是老回回朝着济源的方向撤离,李自成进攻济源,两路流寇想方设法的会和,这种情形一定存在,郑锦宏,杨贺,你们要阻止两路流寇的会和,应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但这是你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虽说郑家军在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获取过太多的胜利,但是流寇已经出现明显的变化,由不得我们轻视,若是过于轻视,洪承畴大人的教训就在眼前,我可不希望郑家军出现这等的失误。”
“诸位切记,剿灭流寇不是短时间之内的事情,去年可能还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如今是绝无可能了,流寇每遭遇到一次打击,就会从中吸取教训,就会学到不少的东西,就能够更加从容的抵御朝廷大军的围剿,老回回、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可谓是身经百战,若不是他们麾下流寇的战斗力太过于孱弱,早就不是目前的情形了。”
“基于这一点,诸位作战的时候,要有充分的耐心,不急不躁,每一次具体的战斗,事先要有详细的计划,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要考虑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抓住战机非常重要,可也不要仓促行事。”
“此次郑家军负责剿灭流寇事宜,我的考虑是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将流寇嚣张的势头完全打压下去,接下来才有可能考虑到彻底剿灭的事宜。流寇的兵力总数超过二十万人,而且其部署和要求也出现了诸多的变化,他们从无序逐渐发展为有序,这就不是我们猛冲猛打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的。”
“诸位切记,剿灭流寇和民生是结合起来的,短短两年时间,为什么流寇在屡次遭遇打击之后,都能够在最短时间之内扩充兵力,就是因为北方各省遭遇到诸多的灾情,百姓生活无着,流离失所,他们挣扎在死亡线上,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还能够活命,这就为老回回等人扩充兵力,提供了足够的兵源。”
“我虽然是五省总督,但只能够管辖剿灭流寇事宜,至于说各地的民生,都是诸位巡抚大人直接负责的,所以我会在剿灭流寇之余,给各省巡抚写信,恳请他们以民为重,让老百姓能够安定下来,只有双管齐下,一边安抚百姓,一边剿灭流寇,才能够真正有作用。”
众人离开中军帐,前去准备,唯有杨廷枢和徐望华留下来了。
杨廷枢已经知道了徐望华的身份,所以说话也没有多少的顾忌了。
“清扬,这民生事宜,哪里是短时间之内能够解决的,若是将剿灭流寇事宜和民生事宜揉合到一起,不知道朝廷是什么态度啊。”
“淮斗,你的意思我明白,怕是朝廷等不得如此漫长的时间,可我必须这样做,流寇肆掠已经有九个年头,为什么屡次的剿灭,都不能够取得实际的效果,流寇往往能够死灰复燃,我不相信朝廷没有想到其中的原因,任何的事情,治标不治本,最终的结局就是死灰复燃,就算是老回回、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被剿灭了,还会出来下一批的流寇,朝廷既然要求我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那么我就要提出来要求,若是朝中有大人认为我不行,那么他们尽管派出能够更好更快剿灭流寇的大人前来。”
徐望华也对着杨廷枢抱拳开口了。
“杨大人,大人所言说到了根本,若是北方各省还是流民遍地,那么流寇的肆掠就不能够避免,就以陕西来说,几年时间过去,流寇基本绝迹,百姓也暂时安宁了,流寇不敢进入到陕西,他们很清楚,进入陕西就要遭遇被剿灭的命运,若是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等地,能够让百姓安宁下来,那就无人愿意支持流寇了。”
杨廷枢点点头,这个道理他是明白了。
“清扬,徐先生,你们说的道理,我都是明白的,可惜朝中有些人不这么看,他们急于求成,而且目前的局面有些特殊,郑家军负责剿灭流寇,在朝中还引发了不少的争议,若是郑家军不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取得成绩,怕是朝中有人又会跳出来嚷嚷了。”
郑勋睿点点头,他知道杨廷枢是好心提醒,但事实摆在眼前,他很清楚,想要彻底解决流寇的问题,必须要从根子上动手,一味的依靠战争和厮杀,效果绝对不好。
第二百六十八章攻其不备
二月十六日,两万大军距离济源只有五十里地了。
芮城到济源五百二十里地,两万大军用四天时间行军,应该说行军速度是很慢的,但这一切都是从保密的角度出发,一路上,郑锦宏和杨贺两人是非常小心的,这是他们第一次率领大军承担单独的作战任务,郑锦宏是郑家军的总兵,杨贺是副总兵,两人指挥大军作战,从表面来看没有什么,可实际情况两人自身是清楚的,以前他们都是按照郑勋睿的要求,一步步的实施,很少考虑全面部署的事宜。
斥候已经侦查清楚了情况,济源县城被流寇占领,河南府鞭长莫及,一门心思包围洛阳府城,根本顾不上,但九条龙没有驻扎在济源县城,而是在距离济源县城五里地左右的郊区安营扎寨,驻扎在济源城内的流寇不足千人。
九条龙麾下的流寇两万人左右,这个规模不算小了。
九条龙如此的驻扎,是经过认真考虑的,济源县城不大,若是遭遇到官军的突然围剿,那么两万大军都被围困在县城之中,没有逃离的机会,驻扎在县城外面就不一样了,就算是遭遇到战斗厮杀,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撤离。
郑锦宏和杨贺一直都在仔细的思索,全歼九条龙麾下的流寇是不现实的,但必须要一口气剿灭绝大部分的流寇,能够逃走的流寇只是小部分,这些人肯定会给李自成和老回回通风报行,老回回那边不用担心。郑勋睿已经率领大军准备展开进攻,相信老回回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被打垮,就算是得到消息也没有作用了。可李自成那边,必须要注意,不能够让消息很快泄漏出去,让李自成能够迅速的行动,毕竟洛阳府城距离济源只有一百三十五里地。
认真思索之后,郑锦宏和杨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以一万郑家军骑兵作为进攻的主力,以八千榆林边军的步卒埋伏在济源前往洛阳府城的方向。以两千步卒埋伏在济源前往泽州的方向,流寇朝着泽州的方向逃离,不用赶尽杀绝。流寇朝着洛阳方向撤离,必须坚决予以剿灭。
李自成得到的消息越晚,对剿灭老回回越是有利。
杨贺率领一万郑家军的将士,对九条龙极其麾下的流寇展开进攻。取得胜利是在预料之中的。毕竟流寇的战斗力不可能与郑家军比较,加之老回回和李自成的主力,都在准备进攻洛阳府城和泽州州城,九条龙率领的不是流寇的精锐。
从人数上面来说,九条龙麾下只有两万余流寇,骑兵很少,最多千余人,其余都是步卒。这样的力量,不可能抵挡一万骑兵的进攻。
崇祯九年二月十七日。卯时。
战斗打响了。
这是郑勋睿重新开始负责剿灭流寇之后的第一战,关系到了整个的战术部署,这也是一次不能够出现失误的战斗。
初春的季节,清晨的气候还是寒冷的。
骑兵冲锋的距离,最佳为五里地。
蓄势待发的郑家军,早就等候杨贺冲锋厮杀的命令了,面对流寇,他们有着绝对的自信,可以说他们根本没有将流寇放在眼里,就算是流寇有所准备了,他们也不会在乎的,数次和流寇作战郑家军都是获得完胜,没有出现过意外。
杨贺的神情严肃,斥候禀报的情况非常详细了,九条龙很谨慎,每日里卯时都会集合麾下的军官训话,接着军官会召集流寇训练,当然这种训练,不算是很正规,无非是集合起来,而杨贺需要把握的机会,就是流寇集合起来之后,这个时候给与流寇突然的进攻,会取得最好的进攻效果。
战斗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极尽可能绞杀流寇。
杨贺的战刀高高举起。
大地瞬间开始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