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孩儿真的很犹豫,孩儿在郑家军之中好些年,感受不同意一般,郑家军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彻底剿灭了张献忠及其麾下的十多万流寇,要是郑家军真的准备征伐白杆兵,孩儿知道无法抵御,四川境内的诸多土司,同样无法抵抗,如此就很有可能出现血流成河的局面,可孩儿真的不想看见这样的场景啊。”

秦良玉再次微微叹气。

“麟儿,你是不是想着归顺王爷了,说实话就是了,我不会怪罪你的。”

“孩儿的确有这样的想法,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孩儿想到了父亲大人。”

秦良玉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

屋子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一刻钟的时间过去,秦良玉终于开口了。

“王爷的确是厉害,我自愧不如,其实王爷已经知道我的选择了。”

秦良玉说的很是艰难,似乎在做什么重大的决定。

“王爷知道我不可能反叛皇上和朝廷,所以选择了你,王爷更是知道我不会阻止你,所以才放心大胆的让我们母子见面,王爷此等的人杰,我真的怀疑这江山让王爷来坐,老百姓的日子恐怕真的好过很多啊。”

“母亲的意思是让孩儿答应下来。”

秦良玉瞪了一眼马祥麟。

“我说话的时候,你不要打断。”

马祥麟低下头不说话了。

“麟儿,跟随王爷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北面已经大乱,李自成占领了河南与山西,攻克了开封府和太原府,后金鞑子正在北直隶肆掠,其实松山大败之后,面对这些局面,朝廷已经无能为力,若不是郑家军剿灭了张献忠,湖广和四川的局势也乱了,这样的情况之下,皇上和朝廷还如何的维持,想来想去,王爷说的是对的,最终遭殃的还是老百姓。”

“我曾经在南直隶各地仔细看过了,王爷推行的官绅一体纳粮的事宜,给我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按说南直隶的士大夫、士绅富户势力是非常庞大的,可面对王爷,根本不敢反抗,有些士绅富户选择离开南直隶,前往北方,可最终还是回到了南方,在南方他们只需要缴纳赋税,在北方就很有可能失去性命。”

“这些年以来,大量的士绅富户进入到南直隶和浙江等地,按说他们都应该是忠于皇上和朝廷的,应该是留在北直隶的,可惜他们的选择都是保全自身的性命和富贵。”

“从这些事情上面,我感觉到了,王爷治理地方的确有着独到的能力,这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大量的人进入南直隶了,同时我也感觉到了,就算是王爷准备登基做皇帝,支持的人也是很多的。”

“王爷麾下的郑家军战斗力无比的强悍,凭着郑家军的能力,王爷是可以征服大明江山的,不过王爷没有如此的选择,想到的还是天下的苍生,就凭着这一点,我就服气了。”

“土司掌控军队的事情,真是有些说不通的,后金鞑子就是最为明显的教训,白杆兵是忠于朝廷的,可谁能够保证其他的土司忠于朝廷啊。”

。。。

马祥麟已经明白了母亲的意思,这个时候他也做出了决定。

“孩儿,跟随王爷去吧,多年前我曾经将你委托给王爷,现在也是这样的态度。”

终于明确意思之后,秦良玉不再说话。

这个时候,马祥麟开口了。

“母亲,王爷请孩儿带一句话,请母亲在南京安享晚年,不要想那么多事情,也不要到京城去了,孩儿一旦投奔了王爷,母亲到京城去,很有可能遭遇到不测。。。”

秦良玉微微苦笑,她只能够感慨,郑勋睿什么都想到了,凭着这样的能力,掌控大明天下,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第七百八十八章不着急

马祥麟表述归顺,这一切都在郑勋睿的预料之中。

接下来的事情,郑勋睿交给了李岩前去办理,凡是涉及到四川的诸多事宜,基本都是要求李岩拿主意,而且李岩的绝大部分建议,郑勋睿都是完全赞同的。

首先郑锦宏会同李岩和马祥麟,对白杆兵进行了重新的整编,其中年龄超过五十岁的人,一律安排到各级官府,进入到巡捕房或者其他机构,五十岁一下的人进行综合的考核之后,编入到郑家军的序列,这些人不会继续驻扎在四川,要跟随大军离开,驻守四川的则由苏蛮子率领五千郑家军的将士留守。

其次是郑勋睿给朝廷写去了奏折,言秦良玉将军年纪大了,自愿辞去四川总兵之职务,同时举荐郑家军的参将苏蛮子出任四川总兵,至于说四川巡抚,则是遭受到了弹劾,张献忠占据夔州府城那么长的时间,四川巡抚没有任何的表现,听之任之,明显就是不行的,四川巡抚的人选,郑勋睿则是直接举荐南京兵部右侍郎李岩出任。

最后就是解决四川境内土司军队之问题,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要求马祥麟出面给诸多的土司做工作,要求他们主动放弃护卫和军队,另外一方面要求苏蛮子率领郑家军的将士,对于那些不听从劝阻的土司,找准中间的顽固分子,毫不留情的打击和剿灭。

说白了,就是文的和武手段一并使用,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平定四川的局面。

民生方面,郑勋睿提出了很多的建议,这是稳定四川的重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毫不犹豫的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和征收商贸赋税的政策,二是耗费大气力救助贫困的百姓,三是让洪门钱庄进入到四川各地,掌控四川的经济命脉。

当然具体的事情还有很多,郑勋睿需要抓住的就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他很清楚。官府需要有钱才能够办事情,否则什么都稳不住。

做这些事情需要的是时间,郑勋睿好像一点都不着急,很是耐心细致的予以多方面的指导,不过郑锦宏等人倒是有些着急了,毕竟张献忠麾下的流寇尚未彻底剿灭,艾能奇还驻扎在湖广的郧阳,张献忠写给艾能奇的信函,被郑家军缴获。信函之中,张献忠要求艾能奇迅速撤离郧阳,抵达顺庆府,一起杀向成都府城。

十二月初九,郑家军抵达夔州府城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

李岩已经和苏蛮子、马祥麟等人直接到成都府城去了,尽管说皇上的圣旨尚未下来,不过凭着五千郑家军的将士,四川巡抚也必须乖乖的到京城去复命了。再说郑勋睿也没有指望皇上能够下旨,如此的事情。皇上下旨才是怪事了。

李岩抵达成都府之后,也写来了信函,他已经上任,开始大力调整各级的官吏了,情况比预想之中的要好很多,官吏之中有很多人愿意听从命令。至于对于那些不服从命令的官吏,也只好采取强制措施了,李岩在信函之中还说了,他已经杀掉了十余人,都是一些冥顽不化且背后说怪话的人。

苏蛮子和马祥麟已经率领两千郑家军的将士。准备出发前往播州了,播州是土司最多的地方,想要解决土司军队的问题,必须从播州下手。

一切看起来都在慢慢的走上正轨,这个时候,郑勋睿决定要离开四川了。

将四川交给李岩等人前去折腾,郑勋睿想到的是整个的南方,包括湖广等地,他不可能在四川长时间的逗留了。

进入四川的时候,郑勋睿率领的郑家军将士一共三万人,其中五千人留在了四川,由新任的四川总兵苏蛮子率领,离开四川的时候,郑家军将士已经有四万五千人,这里面就包括整编进入郑家军的两万白杆兵,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白杆兵消失了。

大军的目的地是湖广的武昌府。

郑勋睿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做,他已经给了湖广巡抚方孔炤足够的时间,现在该是去找方孔炤算账的时间了,或许方孔炤还什么都不知道。

郑家军剿灭张献忠及其麾下十五万流寇,在战斗之中斩杀了张献忠和刘文秀等人的奏折,郑勋睿已经呈奏给朝廷,不过他拖延了时间,在郑家军离开四川的时候,才写去奏折,这件事情对于郑勋睿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南京方面的情报源源不断的传来。

阿巴泰率领的后金鞑子,已经攻破了北直隶的六个府城,至于被攻破的县城,则难以统计,内阁首辅钱士升率领的卫所大军,根本不敢抵抗,眼睁睁看着后金鞑子肆掠,京城早就戒严了,皇上只能够眼睁睁看着,也不敢调动山海关的大军,松山之战后,除开山海关,锦州和宁远等地全部都丢失了,若是山海关出现危险,那京城就无法保全了。

李自成率领的流寇,已经开始在山西各地征伐,试图控制除开大同之外的山西全境,而且李自成的战斗进行的非常顺利,其号称麾下的军士人数已经达到百万,这个数字肯定是夸张的,不过几十万人还是有的。

山西巡抚魏呈润阵亡之后,朝廷暂时没有派遣新任的山西巡抚,其实这个时候,也没有谁愿意到山西去,不要说山西的巡抚,就说河南巡抚张溥,已经向朝廷提出了辞呈,他这个巡抚可谓是悲惨,上任之后就没有进入到河南的境地,先是在山东稍作停留,后来索性回到了北直隶,后金鞑子在北直隶肆掠,张溥禀报了内阁首辅钱士升,得到皇上准许之后,直接回到了京城。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李自成基本掌控了河南与山西两地。

北方其实已经大乱了,皇上和朝廷可以控制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了。

这也预示着,大明朝廷即将倒塌,取而代之的将是不断崛起的郑勋睿和郑家军。

前往湖广武昌府的时候,郑勋睿与郑锦宏等人经过仔细分析之后,给驻守在郧阳的杨廷枢和徐吉匡下达命令,准备彻底剿灭艾能奇及其麾下的流寇,同时派遣刘泽清迅速赶赴郧阳,指挥此次的战斗,不过什么时候开始战斗,还要等候下一步的命令。

此外就是命令调查署,更多的摸清楚北方的情况,越具体越好。

大军进入到湖广,郑勋睿感觉到舒畅了很多,从大山之中进入到平原地带,这种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李岩、苏蛮子和马祥麟等人,已经在四川展开了行动,眼看着四川已经被牢牢的掌控,说明战斗是完全达到目的了。

四川的战斗,已经立下了一个模子,后面的都依照此等的办法办理就是了。

之前郑勋睿还不好大规模的动手,现在他没有什么顾忌了,皇上和朝廷已经是日薄西山,谁都能够看的清楚了,皇太极的实力眼看着扩充起来,李自成也是愈发的嚣张,他们之中随便谁都可以剑指京城。

历史是不是按照原来的轨迹,让朱由检遭受煤山之痛,这一点郑勋睿不敢断定,不过他感觉到,朱由检已经在走向末路,就和已经被他斩杀的张献忠一样。

朝廷之中的那些大人,郑勋睿的确没有看在眼睛里面,特别是以钱士升为代表的东林党人,都到了这样危急的时刻了,钱士升依旧没有忘记算计,当初陈新甲的选择是正确的,一方面和皇太极议和,一方面集中精力剿灭流寇,让内部首先稳定下来,可惜陈新甲被钱士升算计了,皇上和朝廷失去了最后苟延残喘的机会了。

郑勋睿可不会辅佐朱由检,在他看来,朱由检扶不起来,尽管说朱由检异常的勤俭,对自身的要求也是严格的,可朱由检缺乏能力,性格扭曲,根本无力掌控天下,更好笑的是,在他郑勋睿尚未想着反叛的时候,就采取了各种手段来算计和打压,也不想想自身的能力。

掌控天下的条件基本成熟,郑勋睿不需要藏着掖着了,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也让他的心开始变得冷酷一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