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新马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马超却是笑笑,看着周麦田和郑浑说道:“两位,难道只想造福雍州一方?须知,此物不仅仅可用于雍州,而在菏泽密布的东吴,甚至整个大汉有水的地方,均可使用。两位就不想让这翻车、筒车成为大汉最靓丽的一景?”
    郑浑和周麦田对视一眼,纷纷拜服说道:“主公心怀天下,某等不及也。”
    而此刻马超看着那筒车模型,他突然想到,似乎教科书当中,还有许多农耕用具,可拿来所用。如此一来,再加上明年他的新型作物推广至扶风、乃至整个雍州种植,那大汉岂还会再有饿死之人?
    这一刻,马超虽然未在战场,心中却也燃起了熊熊斗志。似乎那雍州无数亩地的农田,就是他要征服的敌人
    

第四百二十六章 耧车
    由筒车带来的思想迸发,马超脑中闪现了不少古代农耕器具的杰出代表。筛选一遍之后,马超认为,有两种工具是可以用在雍州明年的农耕事业上的。
    “入长安之前,某观农场当中,播种作物种子,居然还是最原始的手播。难道,这个时代,还没有耧车吗?”
    事实上,如今马氏的兵工厂的范畴,已经不仅仅是兵械制造。更实际一些说,这个兵工厂已经是马家的科研中心,无论是军事上的、农业上的、甚至是政治涉及到的一些建设,都由兵工厂进行研发制造。
    在马家农场、兵工厂、牧场、商铺这些马氏产业当中,马超始终将兵工厂放在第一位。因为他知道,科技永远是推动社会生产的第一要素。
    “耧车?”郑浑先是一愣,后接口说道:“可是武帝时期,赵过做耧,予代田法,增产旱田的耧车?”
    “不错,也正是崔寔《正论》上面就提到过的、一天可播种六百六十七公亩的利器,名曰耧车。”说到这里,马超脸‘色’有些沉重,盯着郑浑缓缓说道:“武帝至现在,不过两百年,这利器不会也消失了吧?”
    郑浑羞愧无言,只是默默点了点头。而马超看到郑浑这神情,也是深深叹了一口气:他猛然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智慧,可又有多少智慧的光辉湮灭在战“乱”的铁蹄之下,每一次中华的社会发展到极致,都会遇到战“乱”来袭。
    战“乱”这个恶魔,用铁蹄、马刀还有鲜血肆意的蹂躏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善于从废墟上建立华厦,这是它的骄傲,也是它的悲哀。因为善于创造的民族却不善于固守,上苍之主就在它最辉煌的时候,又让战“乱”来侵夺它的一切。中华民族文明智慧如同韭菜被一茬一茬的割,每割一次,它就得从头再来,每割一次,先人的智慧财富就被伤害一次。珍贵的书籍被当作引火之物,奇巧的农具就此湮灭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马超甚至不用思考,就知道耧车的失传与王莽篡政有直接的联系。因为,他太了解战“乱”对中华民族的伤害了。
    “耧车只需一个曲架,几把犁刀,以及几个用于播种的种‘腿’足矣。如此简易而有效的器具,为何兵工厂没有提议恢复?”耧车的原理,非常简单,几乎可以说它根本没有原理。只是靠着犁铧的力度和人力畜力的速度,来进行种子的耕种而已。而听了郑浑的解释之后,马超知道他有些错怪郑浑了。
    “主公,非是某等没有想到这点,而是恢复耧车容易,但推广应用却需要主公来办。那些时日,您又在长安,所以,报呈‘交’道‘门’下省审核后,您还没有责令中书省拿出切实的推广法令”郑浑这人,有些热心官场,但这同时也是他的优点。而马超让他辅佐韩枫管理兵工厂的技术方面,就是看重他比那些纯粹的工匠要多懂一些人情世故。
    而这番回答,也确实很符合古代的农民的思想。他们就是这般勤劳,宁愿亲手播种,让发芽后长成植株的作物,聚集在一起互相争夺水分、阳光和营养,而且还要忍受无法除草的困扰。却也不愿意去寻找先贤的智慧光芒。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显示了他们的心诚、付出了劳动,上苍会给予他们丰收的。
    想到这些,马超真切感觉自己融不入这个时代当中。因为,他与古人的确有太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却不是道理和事实能证明的,而是必须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才能融合到一起。
    幸好,卑微的中华民族大众,还有一个很低劣的心理,就是服从强权政治。马超现在身为雍州牧,代表的正是雍州的最强权,只要马超用强权推行雍州的农业改革,那雍州的百姓,绝对会因为这个无法拒绝的原因,而去实践下去。而这个,就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事实。
    “文公,如今已经进入深冬季节,有了雍州各地推广的新政改革,想必明年需要开垦的荒田会增长很多。而我对兵工厂的要求,就是在保证马家兵械的产出质量外,大力发展农耕器械。至少,这耧车和筒车,务必在今年年底研制完毕!”说到这里后,马超还是不想让郑浑沾染太多的官场风气,于是接着说道:“至于推广方面,你不用担心,我自会责令中书省发出方案,由尚书省推行。”心情恢复之后,
    “卑职遵命!”对于这个请求,郑浑只觉心中澎湃不已,丝毫没有任何的犹豫便答应下来。毕竟,他从骨子上讲,还是一个工匠,为百姓谋福利和留下千古名声,才是他的追求。
    可这个时候,马超却有些难受了,因为,他突然想起来,貌似自己的第二个工具还没来得及说出来。由此,他便又含沙‘射’影地说道:“雍州的耕牛,因为汉羌贸易所的关系,已经基本上可以合到一里一牛。若是一牛便可耕犁农田,那便更妙了。”
    东汉的编制,县以下的行政单为有乡、亭、里三级,大体是百户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乡的长官为秩、啬夫,令有游徼掌治安、乡佐收税、三老掌教化的职责;亭设亭长主管治安,由亭侯、亭卒负责;里的长官为里魁,主要是按地域和宗族推举的出来的自治长官。乡、亭的官员一般由郡、县等上级机关任免,唯独是里魁,是村民自选出来的。
    而在耕种农忙时间,都是由里正这些人组织分配耕牛农具进行有序耕种。而马超之所以提出一牛耕种的想法,是因为这个时候,百姓们还是采用二牛三人的“耦犁”,即两牛合犋,共拽一犁,一人牵牛,一人压辕,一人扶犁耕地,据说可耕汉亩五顷。
    可雍州虽然已经是拥有耕牛的大州,却仍不满足农忙及时耕种的需要。有时甚至因为两里相互有隔阂的原因,而导致错过最佳的播种时期。这个情况,是马超偶尔下地头时儿,亲眼所见的。
    “主公,播种若有耧车,则一户人家便可‘操’作。只是那耕犁翻土,却需两头耕牛同时拉犁,您的想法虽妙,却难以实现。”郑浑摆了摆手,正如马超预料一般,说出了这番话。
    而马超自然神秘一笑:“假如我还能发明一种犁刀,使之一牛一人便可翻犁五顷,还可深翻土地,达到‘精’耕细作的目的呢?”
    

第四百二十七章 曲辕犁和改良战车
    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不过,它跟这个时代的江东没半点关系。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而它的出现,是中华民族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
    “我们此时采用的是这种长直辕犁,”在兵工厂,别说拿出一架耦犁,就是啥时候拿出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马超也丝毫不会感到奇怪。毕竟,如今兵工厂实在包罗万象了。说着,马超便蹲下身来,指着长直辕犁的犁刀继续说道:“此等长直犁刀,导致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所以,效率不很高。”
    “主公是想改良这犁刀?”周麦田对耧车和犁刀没什么兴趣,还沉浸在筒车的试验当中。说这句话的,是思想比较包容的郑浑。
    “不错,”马超这个时候又指着周麦田模拟的河流说道:“我刚才说过了,上善若水,沛然无锋却可流传坚硬的名川大山。文公可知道此乃何故?”
    郑浑脸‘色’开始凝重了,他仔细盯着周麦田一遍又一遍端着那破盆倒水,眉头紧皱,最后却还是颓然答道:“卑职才疏学浅,难及主公之万一,还望主公明示。”
    “水流不争,则浸润万物。而这翻土犁地,也是同样一个道理。只要我们可以将这长直犁刀模仿成水流的形状,则便可在‘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
    听到马超说这些,郑浑似乎有所感悟,他起身跑到周麦田,从盆中舀起一碗水,浇在地上,想看看水到底是什么形状。而马超心中此时却有些负罪感:虽然,曲辕犁确实跟江东的水田有那么一些关系,但自己这么忽悠人家郑浑,是不是有些太可恶了?
    果然,郑浑洒了几碗水之后,还是愁眉苦脸走了过来,羞愧说道:“主公,卑职真不知这水的形状”
    “水流本无形,某等又岂能模拟出来。但只要将这长直犁改为曲形短犁,便可大大增加翻土效率。而且”马超又一次蹲下身来,指着长直辕犁底部说道:“此处,还可增加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时,则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则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耦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
    听着听着,郑浑已经对马超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主公莫非真是天宿下凡?为何您不仅知晓宿铁、‘精’盐提纯、玻璃之奥妙,居然还对农耕之术如此了解”
    马超的脸皮,早已经如扶风的城墙一般厚实,丝毫没有脸红。反而带着一种惆怅和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略显痛心般说道:“文山,天下万物,皆有可学改良之处。我不是天宿下凡,只是比你多了一双爱观察的眼睛以及一个爱思考的大脑罢了。而你,身为兵工厂白银大匠,却只在这十里之地闭‘门’造车,实在”
    “主公教训得极是,卑职铭记于心。日后,定然多看多思,不负主公的期望。”郑浑叩首自责,那神情,相当的虔诚。
    “嗯,非但是你,所有的兵工厂工匠,都要有这个创新改良的念头儿。我们兵工厂的晋级加薪制度,可不是写出来让大家望梅望之无物的。”一得瑟,马超差点连“”这个成语也说了出来,幸好及时想到曹老板这个时候还没有忽悠过他的属下,便及时改了口。
    “卑职晓得了。”这番话,虽然平淡至极,但马超相信,郑浑已经深记在了心中。而通过他这个技术大主管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想必整个兵工厂的创新思维会渐渐提升起来。由此,马超心中又是得意一乐,开口说道:“嗯,耧车、曲辕犁这两物,你务必在明年‘春’耕之前制造出来,以供雍州百姓只用,工匠人手不足,尽管找韩枫去要。至于筒车,便先建立两个试点,以后我自然会让新成立的工部去负责此事。”
    说完这些,马超本就是打算收功回去。可郑浑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似的,使出不亚于周麦田的擒拿手,抓住马超的袖口说道:“主公,您前几日送来的战车,兵工厂已经钻研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