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新马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马超他再耀眼,嗓音再洪亮,面对着十几万的灾民,他的声音也根本传不出一里:与灾民告别的心伤之情,只能在悲悯的目光当中,留下一次最后的祭奠。
    此次全体出动,配合钟繇的官员们,为这些灾民分发了五天的口粮。而同时,马家军所有兵士还磨亮了手中的刀枪:这个时候,才是最危险的时刻。故土难离,尤其是古人的地域情节,更难以估量的。纵然马超三番四次保证,这只是暂时的别离,但马家费尽千辛万苦将这些灾民聚集在一块儿,可不是希望他们在最后一刻,一同反了马家的。
    幸好,淳朴的黎庶没有马超预料地那般愤青,他们在马家军的维持下,表现出了极其超卓的纪律性,当外围警戒的马家军敲起大鼓的时候,马家官吏们吆喝着肃静的口号粉墨登场。无数灾民都背着马家刚刚发放给他们的糟粑饼子,用一丝祈求和希冀的眼神看着能给予他们最后活命希望的人。三三两两的马家军象征性的手持水火大棍,清理出一些小小的空地,让官员们宣讲此次迁徙时的政令安排。
    值得庆幸的是,马家这次前期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宣讲过程当中,灾民潮当中并没有任何恶化的迹象,当马家的官吏们声嘶力竭的把所有的律令解释清楚之后,十几万灾民用默然表示了顺从。
    直至此时,马超悬在半空的心顿时落到了实处:能得到这样的效果,与钟繇卓越的行政能力是分不开的。他发现所有灾民其实是靠地域宗族自动聚集的,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排外性非常强。而掌握那些灾民的,大多是宗族里的老人或是里正。
    由此,聚集之前,马超便下令马家军和官吏尽量同那些宗老和里正打好关系,支持那些宗老里正自由管理他们的灾民,而马家军在其中,只扮演维护公义的角色。
    同样这次迁徙活动,马超还是依靠那些宗老和里正。在官吏们宣告完律令后,那些宗老和里正一个接一个的站了出来,当众跪地接受了马家的暂时任命,然后指挥着宗族的青壮扶老携幼,按照马家铁骑的指示引导,朝雍州方向进发。
    司隶地区的编组工作,整整进行了三天三夜。而在这三天三夜当中,马超没有合过一次眼,眼睁睁看着浩浩荡荡的灾民浪潮,按照宗族地域整整齐齐排出无数层梯队,一波接一波的离开了长安野外。而这一活动当中,没有出现一次骚乱和暴动,有的,只是灾民那麻木无助,以及不知明日为何的浑浊眼神。
    无数牲畜被民夫驱策,无数灾民拖着简陋的独轮车,装载着食物和各种破烂木板行走在长安官道。从长安开始至函谷关,马家控制区域内的所有郡县,仅存的大户人家都被勒令建立粥棚,备好井水,提供力所能及的安家援助。
    当最后一波灾民潮消失在马超眼中之后,马超不禁潸然泪下。他紧紧握住一直陪在他身边貂蝉的手,哽咽问道:“我这么做?到底是对了,还是错了?”
    这一路上,貂蝉亲眼目睹了不少灾民倒在路边的惨景,也看到了那些灾民踏着同类尸骨铺就的生存之路继续前行。而那些默默死去的人们,为了防止成为瘟疫的源头,还得被马家军焚烧掩埋,抹掉他们在这个乱世生存过的一切痕迹
    “夫君,蝉儿也不知道你到底做得对不对。但蝉儿知道,你至少拯救了百万黎庶的性命”貂蝉对马超倾情一吻,最后开口说道:“你不是神,你已经尽力了”
    “对,我已经尽力了”马超恍然,默默对自己说道。随即开始一步步开始向回走去,脚下踩着的,是焦黑没有生命的土地。
    

第六百三十六章 声望日隆
    百万多人的有计划迁移,对于汉朝任何一个诸侯来说,都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而马家在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下,发挥了异乎寻常的工作能力。
    根据事后的统计,除却意外事故,在这场大移民运动中,马家有近两千马家军和六十多名官员患病身亡。而路途中死亡和安家过程中死亡的灾民更是不计其数。人类在生存的挑战中变得极为坚忍和英勇,大面积的死亡并没有消减掉他们哪怕一丝一毫的生存希望,灾民们在漫漫长路上,只为了一个活命的信念,便死死忍下悲痛,踏着同类尸骨铺就的道路继续前进,直至精疲力尽躺在马家提前为他们安置好的临时居住点
    新平郡苏则、北地郡游楚、安定郡傅巽、南安郡傅干、陇西郡姜冏、天水郡尹奉、广魏郡赵昂以及扶风郡的张既,对于此次流民潮的涌入,真是又喜又悲。喜的是,雍州各郡一直地广人稀,纵然想开垦荒地或发展畜牧或商业,都急缺大量的劳动力。这次灾民的涌入,正好填补了这块空白;而悲的则是,各郡陡然增加了这么多灾民,无论是从粮食、住房、还是协调本地和外来灾民关系等等方面来说,都极大挑战着郡守能力和郡县承受力。
    不过这些问题,对于马家来说,一直存在着。无论是新政的推行还是科举的选拔,抑或是这次流民的大迁移,对于马家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马家上下,全是在马超的纲略一下之后,殚精竭虑使出浑身解数解决所有难题。在一次次试验挑战当中,取得这个时代从未有过的胜利和辉煌。
    便如此时,司隶那些灾民从极有可能产生瘟疫的地区转移出去之后,马家获得了司隶地区所有存活百姓空前的、毫无保留的支持,而马超本人的政治声望更是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冀州、幽州、并州、青州、兖州、兖州等大汉所有州县,诸侯们都在为他们的私利而大打出手的时刻,马家这样一个具有卓越政治能力且爱民如子的政权显得醒目非常。事实上,在灾民被转移之后,留在长安的各式各样的文人墨客当即弹冠相庆,在各大酒楼妓院组织了声势浩大的词赋会,热烈歌颂沉着勇敢的马家将士和“大汉中兴”的马大将军。一时之间,人文荟萃佳作无数,如果忘却了那一路上的遍地尸骨,恍如太平盛世又临长安。
    直到现在,马家治下的司隶地区的政治局势才真正稳定下来。马家在得到刘表十万石军粮的资助后,又陆续收到刘璋、张鲁、韩遂、曹操等诸侯的友好表示。之前被谣言压得不得翻身的马家一时炙手可热,市井街坊当中,到处都是宣扬骠骑将军丰功伟绩溢美之言。
    这是马超的胜利。
    而这种政治声望的胜利,也大大加重了远在荆州谈判的砝码:刘表在晾了秦羽等人十几天之后,又一次邀请三人前去会面。这次,会面的地点,是镇南将军府的议事厅。
    这次,是正式会面,不再是上次那种私人式的拜会。而秦羽看完慕远峰刚刚传递回来的信件,抿嘴笑了:他觉得,这次已经不用自己再虚张声势了。只要这封信摆在刘表文臣武将的面前,刘表便会求着马家入主荆州北部。
    “三位请坐,”刘表延手让韩嵩、荀悦、秦羽三人入座,仿佛那次不愉快的会谈,根本没有发生一般:“马家忧心社稷,骠骑将军更是天纵之才,为了使司隶百姓不至于饿死病死,竟以区区十万铁骑便完成了迁徙百万灾民的壮举。如此惊天大事,实自古未有之”
    看得出来,刘表的信息网还不差。只是在灾民迁徙完毕的第三天,便得到了消息。只不过,在得到了暗影密报的秦羽来看,刘表的信息网还需更完善一些。
    不过,听刘表此时的口气,仿佛对马家很是感兴趣。秦羽悠悠啜饮了一口茶,静心听着刘表的高谈阔论——他在等,等刘表最后说出他真正的意图。
    果然,在刘表不遗余力夸赞了马家及马超几乎有一炷香的时间后,刘表才停下了口,看了三人一眼,继续说道:“三位使臣奉骠骑将军之命,来与某荆州结盟,实属荆州之幸。今日黄道吉日,不若便签了盟书,共扶社稷,为汉室尽忠!”
    “如此说来,将军是答应了将荆州北部作为司隶灾民入驻之事?”韩嵩听刘表说道结盟,眼睛立时亮了,站起身来说道:“将军识大义、秉仁德,马家与将军结盟,也是天大的幸事啊!”
    “嗯?德高怎如此恬不知耻?!”左首一人,听完韩嵩的话后,直言说道:“主公仁德,感念马家忠义,已送十万石粮秣与马家,示荆州与马家友好之意。如今荆州接受马家请求,与之结盟,德高怎谈起什么灾民入驻荆州北地之事?!”
    韩嵩回头一看,见是蔡瑁出口,不由又有些气急起来,开口道:“我家主公心系苍生,欲借荆州北地以活灾民,为此,更愿交恶袁术,为荆州北部屏障。如此合则两利之事,难道要换来蔡将军诋毁攻讦不成?!”
    “合则两利?”蔡瑁从鼻子底下哼了一声,讥蔑道:“我怎么竟看到了马家的好处,而荆州却要白白丧失四郡富庶之地?莫非马家,便是要以那仁德宽济之名,从某等荆州换得四郡实地?”
    “蔡瑁!”荀悦此时也有些忍不住了,与刘表后续洽谈之时,三人已经将结盟之事讲得很清楚,如今荆州看到马家名望已隆,便要从中分一杯羹,如此龌龊之事,又岂能让人不怒?由此,荀悦直接便站了起来,叱喝道:“马家已迁百万灾民入司隶,纵然再迁五十万灾民,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今日某等离去,便是马家与荆州彻底决裂之时!”
    “荀大家好大的口气”右首一人,看到荀悦作色,不由冷下了面容,开口道:“著作论经,当静气为先,如荀大家之此刻胸襟,似难以下笔成《申鉴》啊。”
    《申鉴》一书,是荀悦在马超示意下著作的一本书。荀悦在其中抨击谶纬符瑞,反对土地兼并,主张为政者要兴农桑以养其性,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体现了他与马家一致认可的社会政治思想。
    而荀悦听到这人说到《申鉴》,知晓也是关心时事之实用大才。再观那人魁杰而有雄姿,不敢怠慢,收敛了一些脾气,开口问道:“阁下何人?”
    “南郡蒯越。”那人拱手,道出了自己的名字。而秦羽听到这人名字后,微微皱了皱眉:他记得,自己来荆州之前,马超交代过,荆州刘表并不难缠,唯有蒯良、蒯越两兄弟,最有谋略。
    由此,秦羽不禁看了蒯越一眼,而这时,他便察觉,在蒯越侧位,有一同蒯越面容身形几分相似之人,正用一种温和、饶有兴致的眼神打量着自己
    

第六百三十七章 谈判是要底牌的
    蒯良足智多谋,乃蒯越之兄。兄弟二人辅助刘表,佐其成业。蒯良精通天文,为刘表定下安抚荆楚的政治方向,被刘表誉为“雍季之论”。不过,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
    重要的是,秦羽从马超口中还得知,蒯良极善相马,并对此乐此不疲。而此时秦羽被蒯良那双看马的炯炯神光看着自己,他总感觉很不对劲
    幸好,这一念头,也就在一瞬便结束了。因为当蒯良发现了秦羽觉察自己之后,便微笑了一下,举樽示意。秦羽同样回礼后,饮下了蒯良遥敬的那樽酒。不过,秦羽此刻心中却已对蒯良刮目相看了:难道,此人在静默无声间,便已经看出,自己才是出使荆州的主使?
    不错,纵然韩嵩与刘表有旧,而荀悦声名在外,但这次出使荆州,马超还是敲定了秦羽为主使。在马超看来,韩嵩太过耿直刚硬,不懂变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