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看出,李严被废的经过,其犯罪动机相当不明——李严向众人及刘禅的解释,自相矛盾,令人生疑;而作案手法也极其低劣——只是空口白话,在阴谋如海的朝堂上,这根本就连小儿把戏都不算。
而引来的结果,却是单凭诸葛亮的一面之词,便有当时蜀汉重臣魏延、杨仪、邓芝、刘巴、费祎、姜维等二十余人一同联名上书,要求罢黜李严,流放梓潼。
李严被废一事,也为历史留下了一个疑案。如同蜀汉当中的孟达叛汉一般,俱成历史的不解之谜。
直至此时,史学家对于李严之案,仍旧没有一个盖棺定论的结果。但丝毫不用怀疑的是,与孟达叛汉一般,李严被废之事,有近因,有远因,有表面原因,有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虽然是益州、东州、荆州三股政治力量构成的蜀汉政权内部矛盾相互倾轧,但直接原因却是李严同孟达一般,一个性自矜高、难以共处;一个恃才好术,旁人难近;说白了,两人都是骄傲惹的祸。
然而,马超知道,直接原因永远敌不过根本原因。此时马超忧心的更是,马家这两年步子迈得太大,手下文臣武将愈发庞大汇聚,其派系矛盾,也渐渐显露出了一丝苗儿头:马家扶风起家,其贾诩、法正、张既、杨阜、庞德、马岱等人,俱可以说是马家起家班底;随后马家司隶扬名,荀攸、李儒、钟繇、徐晃、张辽、高顺等人,可以算是马家后起新贵
而此时再回头看看徐庶和石韬两人,以及李严、魏延两将,甚至还可能要算上日后的黄忠、文聘这荆州一派欲在马家占据一片江山的事实,显然指日可待。
而这一切,对于一个年仅十七岁,勉强算一个合格政客的马家之主来说,确实是一个难以规避且艰难漫长的挑战。历史上袁绍、曹操、刘备等英雄之姿,俱未逃离这派系之争的内部矛盾,更甚者还祸起于萧墙,使得庞大鼎盛的家族瞬间分崩离析
那马超这个穿越人士,能彻底逃离或者扭转古代这一弊端吗?
马超以手轻揉太阳穴,凝眉哀思:这个问题,虽然自己一直关注。但这犹如达克斯之剑的无解利器,始终悬挂在头顶,终非长久好事儿啊
第六百七十七章 驯虎?
而让马超烦心的,还不仅仅只有这一件事儿。此时的他,非但没有静心去思索预防自己麾下的派系之争,反而还在徐庶的陪同下,向着颍川学院的路上前行。
司隶一带的灾后重建,以及马家这一年的休养生息;甚至还有北方匈奴、西方曹操、南方刘表之事;再加上逼得不愿去应对的那件那件后院之事;林林总总烦忧袭来,使得马超根本无心在宛城安坐下去。恰好,宛城距颍川学院只有一天路程,加之从徐庶口中得知荆州的崔州平正好滞留颍川学院,马超便出来透透气,看看颍川学院这颗大枣树上,还有没有几个剩枣子能落自己筐里
“主公,卑职观您今日愁眉不展,想必忧心杂事。可否告之卑职,允卑职参赞一番?”一路无聊,徐庶看着马超满腹心事的样子,开口问道。
马超闻言一愣,随即满脸复杂的神色望着徐庶,眼神似乎在说:你开什么玩笑?!你小子在我心中,也是要防范整治的对象!这种派系之争大事,我连老狐狸都不知道能不能找来商量,你一新来的家伙,凑个屁热闹啊!
“主公已经屯两万余马家军于宛城,阳人县、宜阳县、永宁县也俱有梁兴、杨奉、樊稠三人率兵镇守,南阳一郡,更是已委任广元为郡守。如此一来,马家只要撑过今年,待明日秋收之时,则又是马家大展拳脚之刻。然属下观主公近些时日,似乎在宛城还逃避着什么人?躲着什么事?”徐庶见马超神色,丝毫没有退缩,反而一番大论,似乎非要与马超聊一些什么才甘心。
而马超此时的神色也转缓了,不是因为徐庶说对话了,而是马超突然想到,派系之争不能跟徐庶商量,但一件事儿,却可以当做一路上的闲谈。想至此,马超的眼神又多了几分幽怨,从怀中掏出一封血书,递给了徐庶,开口道:“先声明,看完之后不许笑。否则,以藐视主公之罪论处”
徐庶听马超说得这般奇怪,不由起了好奇之心。而翻阅一番之后,他的脸色立时变幻无常,整张脸因为想笑而不敢笑而憋得通红,平日飘逸如白鹤之态,再不复存在。而马超先是羞恼瞪了徐庶一眼,后见徐庶实在忍得难受,不由开口道:“想笑就笑吧,这种事儿,换作我是旁人,也要笑掉大牙。只是想不到”
话未说完,徐庶直接便直接捧腹大笑。在这个君臣礼节甚为严酷分明的时代,徐庶胆敢这般玩笑马超,除了马超之前一丝君主风范也没有戏弄于他的关系外,更因这封信的内容,实在让徐庶保持不了一贯的严谨和睿智。
当然,徐庶为人,尺寸把握的自然很好,在笑得肚子也开始痛。而马超神色也越来越黑的时候,他终于止住了笑声,轻咳两声缓住笑意之后,才开口向马超说道:“怪不得,主公那般轻松就降服了臧霸,原来还有这层因素在身。只是,庶不知,主公为何会那般处置吕布,还如此不小心成了吕布女婿?!”
“我怎么能想到,吕布答应我的条件,居然以他女儿为抵押?!”想到吕绮玲那副刁蛮更甚韩英的样子,马超心中哀怨直如黄泉弱水:不错!自己是好色,是想调戏吕绮玲。但调戏暧昧跟成婚可是两码事儿!尤其还是这种纯粹的政治婚姻!!
吕绮玲不从,那是用脚都能想得出的。而自己不愿,更是不用说的:自家后院,已经有五颗葡萄架摇摇欲坠了!尤其是貂蝉、刘玥两个聪明顶天的女人!一个得知了后世一夫一妻之制,欲让自己也当三国第一好男人;一个还不能彻底放不下汉室公主的架子,不肯让自己再动花花肠子还有那韩英,说不定更会直接动手!而蔡琰、伏寿两人纵然嘴上不说,心中能好受吗?
想到这里,马超就有些偏头疼,只如太监上青楼一般痛苦。在得知吕绮玲已经三番四次寻找自己,询问他老爹的行踪你说马超他能在宛城呆得安生?
惹不起,他只有躲。虽然知道自己躲不过十五,但能躲过初一,也是好的。毕竟,在牛逼的男人,摊上这事儿,除了躲之外,还没别的好办法。
可徐庶丝毫体会不到马超的悲痛心境,作为一个标准的汉末男人,他对马超这件事儿,只当做笑谈捧腹一番便一扫而过。而心中更执念的,则是马超放走吕布的用意:“主公,吕布贪婪无义,世人皆知。纵然武艺天下无双,却更难驾驭甚至,主公与他,还有三次生死之战,如此恩怨,主公为何竟然放了他安然离去?”
“想问我到底啥打算,就直接问吧。老徐,咱们都是聪明人,你拉什么屎,我就知道你会脱什么样的裤子。”马超狠狠瞪了此时一脸公事公办神色的徐庶一眼,随后将头一扭,又开口道:“反正你问了,我又不会告诉你”
“可是?”徐庶有些着急了。他保证,马超虽然是他第一任主公,但绝对是最没品、没不可捉摸的一位主公!
“想知道我跟吕布定了什么条件吧?”马超这次没看徐庶,反而抬头望去,只见平原上颍川学院的轮廓,已经依稀可见了。
“卑职确然想知晓,此时不仅关于主公声名,更关于马家日后发展”徐庶已经被马超弄得没脾气了。唯有使出自己揣摩出来的、马超向来吃软不吃硬的脾气,软言相求。
果然,这句话,还是有些作用的。马超闻言后,伤感一笑,开口道:“世人皆知吕奉先贪婪无度,无情无义。然世人知道的情形,又是几分是真的?孰不知,在某等眼中,凡是做大事者,必有贪婪之心。而无义手段,更是速成之道!贪婪天下之王道,无义天下之小人,正是一代霸主之特质啊!”
“更何况,吕布真的是贪婪无义之人?若他真贪婪,早已图谋天下;若他无义无情,又岂会至死不忘阳翟长公主和他的女儿吕绮玲呢?”马超再回头,静静看着徐庶,静静说道。
“由此,主公是说,吕布可”徐庶闻言愕然不已,此时的他,又感觉到了当日阳人县城头之上,马超一眼戳破自己心防的枭雄洞察冷厉的本性。
“真想知道我跟吕布到底做了什么交易?”令徐庶气恼的是,那种战惧的感觉还未恢复多少,马超竟又露出了厚颜无耻的德行,一扬鞭纵马,绝尘说道:“我说过,就是不告诉你!哈哈”
徐庶看着马超一骑绝尘的身姿,不由苦笑不已。思忖片刻之后,黯然说了一句:“主公,养虎可御敌,但也可能伤己啊不过,这头猛虎已经被你驯服了三次,应该已经不敢对您张牙舞爪了吧?”
言罢,徐庶不由被马超这等雄心气魄所感染,狠狠抽了一鞭自己胯下的战马后,亦然紧随而去,似乎,少年轻狂的日子,并没有离他远去多久
第六百七十八章 颍川陈家
颍川郡是个美丽的地方,青山绿水,土地肥沃,虽然经过了黄巾之乱,但是和其他地方的荒凉对比已是繁华热闹不少,而且此处民风淳朴,看往来之人,虽是街井小民,却也是谦恭有礼,一派斯文,不愧是三国时期名士的发源地,算起来,三国的名士都出自这里。
颍川郡多是山地,所以颍川书院是倚山而建的,书院坐落在城郊。它原本是颍川豪门荀氏的一座别庄,书院成立后就被捐出来做学堂。
马超拴马至树桩之上,留亲卫在外等候,只随徐庶一人便信步走入了这所汉末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学院。
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落款:水镜先生。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进入大门,走过青石板路,正对着是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上有雕花瓦当,屋中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黄铜香炉中插着几枝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浙浙散开,穿过旁门,就是读书的地方,矮几上满满都是书卷,坐垫分散四周,造型精美的古琴摆放一边,马超轻轻拨弄了一下琴弦,音色圆润清脆。
“颍川学院果然文深儒厚,此时不知,此时为何不见一人?”马超纳闷开口,不知偌大的颍川学院,为何如此寂静无声。
“主公有所不知,颍川学院非比一般学堂。遵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教学之法,每至炎热夏日,均会有荀家大儒带领弟子赏山观竹,以增感悟。想必此时,某等正好赶了个空吧?”徐庶曾在颍川学院随水镜先生庞德公求过学,因此对颍川学院的风俗作息,知晓不少。
“司马徽、水镜先生早些年避难于荆州。颍川学院此时,由何位大贤传道解惑?”马超知晓汉末时代,其中两大学院最为著名,一处便是此地的颍川学院,而另一处,自然是荆州学院。
而两座学院当中,颍川学院更是汉末时期最有名的一所学院。这里曾走出不少“鬼才”、“妙才”、“王佐之才”、“治世能才”,甚至可以说,颍川学院与大汉王朝的兴亡都有很大的关系,由此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