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凯?”马超听到这个名字之后,显得有了几分兴趣,轻磕了几下手指,开口道:“明日放出我身在河东的消息,我们就去拜访一下那个卫凯。”
“主公,区区一个卫凯,我去便可……”杨修不解其意,但话到嘴边,他便恍然道:“主公的意思,是要敲山震虎?”
“不错,既然刺杀之事一直没有眉目,那就搂草打打兔子。”马超微笑道:“我真想看看,这些兔子是不是胆大包天的主儿,能不能在我亲临现身之后,仍旧稳如泰山,不露出半分马脚?”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刘协和司马懿?
杨修和魏延不明所以的来。走的时候,却是一半轻松,一半莫名其妙。
轻松的是,明天他们只要安排一下马超去卫家的事宜;而莫名其妙的也是,这点小事儿,马超完全只需一个通知便好,用不着两人专门过去一趟。虽然冀州军情看起来很重大,但看起来跟河东这处并无太大关系。并且,两人还感觉到,马超似乎有意无意避免了同两人谈论冀州军情——这也是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地方。
所以,他们更不知道,在他们离去之后。马超拿出了一直隐藏在桌案下的匕首,继续着刚才与慕远峰未完的话题,阴冷说道:“你确定这支匕首,不是马家失败的残次品?”
慕远峰听着马超阴冷的语气,非但没有半分动容,反而用一种不亚于马超的阴冷语气道:“主公莫怪,属下发觉此事有异之后,已经提前令李严将军代劳,将这柄匕首令兵工厂的蒲元大师看过,这的确不是马家宿铁残次品,而是……”
“而是刘协还在研究宿铁利刃制造出来的失败品!”
两人的对话到此,整个大厅的气氛也都变得阴冷诡异起来。暗影拿着刘协制造出来的兵器去刺杀曹操,这看起来的确是离间曹操与刘协之间一个高超手段。但这其中,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司马懿是如何得到这批兵刃的?
不错,这次行动一切都是由司马懿负责的,而据慕远峰所说,这批兵刃还是司马懿亲自交予暗影之手——如此隐匿在刺杀背后的小小细节,假如慕远峰没有在意的话,一切风轻云淡。可这么一掀开,所有的事便充满了阴谋的味道。
“刘协制造的武器,专门令史阿这个曾经刘协近侍最后一击”马超拿着这柄史阿没有用得上的匕首,轻轻敲打着桌案,冷幽幽地低语道:“还有就是你们暗影都不知道曹操秘密到达文定城,而司马懿竟然可以提前布局安排你们混入曹营的当中这鬼小子,当真不让人省心啊。”
“主公怀疑司马懿与当今陛下有私通?”马超话说到这里,慕远峰再傻,也听出了一抹不祥的意味。
“这用不着怀疑,是司马懿绝对跟刘协已经有了联系。”马超缓缓点点头,笃定说道:“别人不了解那个鬼小子,我却大概能猜出一些他的心思。只不过,我现在搞不清楚的是,司马懿跟刘协联系,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自作聪明,想玩弄一下当今天子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还是左右徘徊,想在我和刘协之间再做一次试探,来个良禽择木而栖?抑或是他心中根本没有我和汉室的归属,只不过兴之所至,想挑动一番风云变色?”
马超悠悠将这三个可能说出来,一旁的慕远峰听得马超此话,阴冷的脸庞上更增一分狠戾:“无论是那种可能,司马懿目无主公,当杀!”
清晰感受到慕远峰毫不隐藏的杀气,马超的眉头反而皱了一下,整个人的心境也更平和下去——穿越以来这么长时间的磨炼,已经使得他认识到,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心平气和。这种改变虽然艰难,但在血和火的淬炼下,也不是很难。
“远峰,我知道你想为萧天、秦寿甚至是生死不知的小米报仇。但我不得不告诉你,司马懿暂时动不得。”马超毫不留情点明这一点,有些底线,是一定要明确让属下明白不可逾越的。
“主公!”慕远峰气怒,虽然他早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但亲耳听到马超的决定,他还是有些不能接受。
“无论那个家伙有没有背叛我,这个时候,他是马家很重要的一颗棋子,绝不能像对待卫家一样打草惊蛇。”马超一字一句清晰吐出这番话,虽然很伤人,但有时候模棱两可的安慰会比明确的拒绝带来更不可预料的后果。
慕远峰没有答话,在马超面前,他无奈只得承认这位枭雄的确比他更冷静深沉。狠狠吸了两口气之后,慕远峰才掩下了自己的杀机,带着几分无奈低沉开口道:“主公,那接下来,属下应当怎么做?”
“司马懿目前的所作所为,看不起对马家有半分害处。所以,我只能以一个合格领导的人表现来令他安心。”马超自己轻揉着太阳穴,暂时抛开河东刺杀和冀州局势这两大问题,专心思考片刻之后,才缓缓开口道:“目前不但不能防备司马懿,反而得让他更多参与到马家大事上来。你这就赶回去,将河东我被刺杀一事告知于他。”
慕远峰听罢,暗咬了一下牙。马超的这个命令,就是要求目前这个不想再见司马懿的他,再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去见司马懿一面。他知道一旦自己自己在司马懿面前流露出半分杀意,就可能毁掉马超的布局——另一层面上来说,这是马超对他的信任,慕远峰不得不佩服马超的大胆,当下略一低头回道:“属下遵命。”
“除此之外,你再去告知冀州所有部下有匈奴迅骑的将领和策士,让他们提前堤防匈奴迅骑可能会叛变之事。”马超补充道:“目前可能翻然对马家动手的,除了刘豹之外,我的确想不到还有何人。当初刘豹只出三万游骑的时候,我就应该想到这一层……不过,长安方面,有徐荣和李儒坐镇,刘豹即便想弄出一些风波,恐怕也不太可能。”
“属下知道。”
看到慕远峰将这两件事都应了下来,马超才慢慢露出一抹笑容。他站起身来,手中拎着那柄匕首,慢慢走到慕远峰面前之后,将那柄匕首交给慕远峰道:“最后这个任务,你一定比较喜欢。这柄匕首,你秘密亲手交给一直在司马懿身边的丑哥,将你的所有发现全都告诉丑哥,他会明白我让你带给他这柄匕首的意思的。”
慕远峰一愣,立时也想通了马超的意思,当下躬身道:“属下明白,丑哥也一定会当好主公的眼和手,在司马懿有任何不利马家之前,用这柄匕首斩杀掉马家这颗毒瘤!”
“嗯,很好。”马超点头,回到正位之后,有些疲累地说道:“做完这些之后,你就跟单曲潜伏在糜家一样,继续潜伏在甄家。这两枚棋子,日后说不定是马家对付曹家最利害的武器,司马懿这次刺杀没有暴露出这两家,现在看来,他做得很对。”
马超说这句话,是当初马家和曹氏对峙之时,他想让甄家和糜家分别在冀州魏郡和徐州东海郡弄出一些动静。但司马懿当时反对,马超听从其意见,将暗影大权暂时全权交付给司马懿,令其负责暗中掣肘曹操一事——如今这两家目前都暴露在司马懿面前,提前派遣暗影潜伏其中保护,也是防患于未然之举。
慕远峰终于离去,不过马超的心思却久久不能平静。
“刘协,你潜入曹氏这么多年,如今又联络到了司马懿,究竟想如何出招对付我?司马懿在长安毫无根基暗棋,你若想借刘豹起事,又如何拔掉李儒和徐荣?……还有,河东卫家这里,跟你们密谋长安之事,又有何关联?”马超的思绪完全陷入这等波谲的漩涡当中,他感到,挟裹着阴谋变动的风暴就要在冀州局势尘埃落定前来临,可他却怎么也看不破暴风眼的黎明。
如今摆在马超面前要处理的大事儿实在太多太杂,而杨修和魏延,实在不是分担这等事的良选——这是马超匆匆召唤两人却未吐露多少的真正原因,此时他十分怀念长安有蔡琰、貂蝉、刘玥这等心思细腻敏感女子的日子。她们,才会令自己毫无保留说出一切,也可能抽丝剥茧解开这重重阴谋。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魏延急匆匆去而复返,脸上闪动着激动:“主公,属下有意外之喜相告!”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匈奴俘虏
原来魏延自县衙府邸出来之后,心里就十分烦闷,一方面是因为自己镇守河东不利;另外一方面则是他意识到了马超来河东的重要目的而忐忑不安。
与杨修分开之后,魏延挥了挥手,试图把这些烦扰的念头都赶走。他轻轻握着缰绳,让坐骑慢慢地走过一条与县衙府邸相邻的狭窄小街。然而,就是无意的一瞥,魏延看到有一道影子一直在县衙府邸前鬼鬼祟祟游荡。这此时早已宵禁,寻常百姓各自都待在家里,出现这等反常情况,自然让魏延格外上心。
当下魏延解下战马,顺着两边低矮的民房慢慢摸进,屋檐下黑漆漆的一片,最大限度地为魏延提供了潜行的有利条件。
迅猛一击,魏延一出手便击晕了那人。待看到倒地那人的衣着之后,魏延心中登时一惊:那是匈奴人才会穿的皮毛大料!
用战马拖着那人,魏延三步两步便跑回了县衙大厅,正好在慕远峰刚离去没多久之时。
正好这个时候,那个被魏延击晕的匈奴探子也苏醒了过来。马超和魏延目光交错,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不过,几乎就在那人睁眼的一瞬间,魏延脸上就挂上了一丝遮掩不住的得意凶光,而马超却是双手摊开向下摆了摆,显示出了对那个俘虏的惋惜神色:毫无疑问,两人在无声中就开始审讯的准备工作。
“你们所做的事,我已经知道了。”马超和蔼地说道,但说完之后,却又悠悠叹了一口气:“想必你也知道我的身份,也知道我跟刘豹之间的一些过往。可惜,整个匈奴部落,这次要因为你们的背叛,而被马家彻底抹除历史当中了。”
那匈奴探子猛然将身体前倾,急道:“天将军,我们并没有想过背叛马家!”
这一番话落,马超和魏延彼此又对视了一眼:这个家伙,知道不少内幕啊……
魏延这时眼睛一瞪,霍地站起身来叫道:“鼠辈,你们还想抵赖吗?”匈奴探子似乎有些意识到自己第一句话有些越界了,不理魏延,继续对马超说:“天将军,我们来河东,只是想购买一批食盐和其他用品,真的没有别的用意了。”
“少在这里胡说八道!分明是你们秘密潜入河东郡,想联络卫家一同摧毁我们马家基业!”
魏延嚷道,看他的表情,就像是要吃了那匈奴探子一样。马超赶紧抬手横在两人之间,语气加重:“魏延,你给我冷静点!”魏延这才悻悻回去,不过他还是把手按在佩剑把上,作势要拔剑吓唬那匈奴探子。
“现在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曹操,需要内外上下齐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魏延你如此急躁,这岂不是让亲者痛而仇者快吗?”马超语气温和,态度却十分严厉。不过,转向那匈奴探子之后,又是无奈叹了口气:“我也想希望相信你说的那些谎话,不过,哎……那样一个同汉朝一样悠久历史的民族,就这样要与马家对立,直到真的被抹灭在历史尘埃当中,的确太可惜了。”
马超话说到这里,已经透露出很强的倾向性,但自始至终没有说出半分确凿的证据。然而魏延这个时候,又丝毫不给那匈奴探子思考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