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新马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真正进入泰山城的时候,差点就要宵禁。单曲很庆幸城中的龙门客栈是通宵营业的,伙计给他端来一些饭食之后,顺口问道:“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哦,我从长安来,我叫乾隆。”
    单曲接过碗,微笑着回答,这个时候,他已经完全是一口成都口音了。不过,相同的是,他仍旧不知道马超口中这个念叨的名字主人究竟是谁……
    

第一千二百三四章 靖安曹里的交锋
    戏志才还不知道在曹氏的治下,这半个月的时间里,一下出现过了李世民、杨坚、道光、雍正、岳飞、林则徐诸如此类,在华夏五千年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重要人物”。此刻,他最难以决断的,还是冀州靖安曹那个方面。
    自从去年庞德被拜为冀州牧之后,他上任首要工作除了选拨才干、稳定人心、整合军伍之外,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重心便放在了拔出曹军在冀州留下的靖安曹精英上。据冀州那里传回来的消息,马家特意派出了一位暗影高层亲镇冀州,靖安曹还无人得知那人的真实身份,但那人行事相当细腻老练、辛辣狠绝的手法,一时令不少游离的据点率先被攻破拔除。
    接着,那人为杜绝冀州的间谍活动,将长安城实行的严厉户籍管制制度引入冀州。无论民户还是士族军户都必须在当地郡府登记造册,并且经常复查。这使得靖安曹极难再安插新的间谍进来,因为一个在当地户籍上没有注册的陌生人很快就会被发现。因此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就只有在马家接收冀州前就潜伏下来的间谍,而以前的精英则死一个少一个,无法补充——这给曹氏的情报活动蒙上了一层阴影。
    可后来,就在马家新建立起的邮政驿站体系后,那名暗影高层又将其引入谍报体系当中来,依据永远快于靖安曹的情报传递优势,又进一步将冀州地区的情报网络进行摧残,很多地下人员纷纷被捕。也因此,冀州那里硕果仅存的郡县官员在情报分析这方面就愈发显得重要了。
    戏志才心中清楚,间谍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永远潜伏在敌方阵营当中,源源不断向己方提供他所能获得的真实情报。可如今,靖安曹对冀州那方面的联系日渐疏松脆弱,他保不证什么时候,那些即便还忠心曹氏的精英,突然间就跟许昌总部断了联系——与其如此,还不如完全牺牲掉那些精英,换来马家这次征兵备武的具体措施。
    这样一次性的牺牲,其收获也是不小的:其一便是可以推测出马家近期来大动作的原因;其二,主公对马家任何一项改革都很在意,尤其是这次如此重要的军制改革。戏志才判断,至少有八成以上的可能,主公会将马家这次的改革修缮一番后,引入曹军的军制体系当中。
    不过,这样一来,明显就是曹氏与马家在又一层面交锋的败北。戏志才不是什么骄傲的人,却也接受不了这样又一次的打击。此刻他面对着曹操写给他那封询问信,手执笔已有一炷香的时间,仍皱眉踟蹰不已,久久不愿落笔。
    就在这个时候,靖安曹的大门被推开了,一个长相很是丑陋但穿着异常华丽的年轻人走了进来,随手将一封文书扔在戏志才面前,淡淡开口:“通知你手下那些赤鹰骑的家伙们,现在有老鼠给你们抓了。”说完这句,那人坐在戏志才下首,看了戏志才一脸愁眉不展的样子后,非但没有安慰,反而故意还多加了一句,“希望那些被你驯服的猫,还能够称职……”
    戏志才对于这人非常不礼貌、甚至可以说挑衅的动作没有太大反应,反而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整整自己的衣襟和纶巾道:“就凭这些名字,你就判断出马家已经向我们这里潜入暗影了吗?”
    “这是陛下的判断。”这人轻声回复,塌矮的鼻子在一抹笑容下,显得更难看。
    “庞统!”戏志才终于忍不住火气,其实这也怪不着戏志才。目前曹操这位司空大人正在对朝廷里那些死灰复燃的皇权派打一场拉锯战,曹操的意思是,暂时让这些家伙们都跳出明面上来。由此,曾经归陛下直接掌管过的靖安曹,就成了一个讨价还价的争夺场。
    有趣的是,当今这位天子似乎对朝堂上那些屁颠屁颠舔他屁股的大臣没多大兴趣,反而对靖安曹这个部门十分在意。事实上,他手中的暗中江湖力量,一直没有完全消失。趁此机会,他便在曹妃的斡旋下,又将手伸向了靖安曹。而眼前这个庞统,就是这位天子插手靖安曹的明证。
    说实话,戏志才自忖庞统这人的能力绝不在自己之下,但奇怪的是,他却始终不肯归入司空府。至今,更是挂了一个侍郎的闲职,一直负责着一些戏志才不太好打探的秘密事项。
    “怎么?”庞统微微一笑,对这位让曹氏任何统兵大将都要敬畏三分的实权人物丝毫不惧,更直接连伪装都不用,换上挑衅的语气:“你难道在怀疑陛下的判断?”
    戏志才默然不语。
    “不用这么不情不愿,往好的那一方面来想,这些你们靖安曹若是真能破获马家这次活动,那你还用将冀州的精英们都拱手送入马家的大牢?”庞统显然很清楚戏志才现在的处境,循循诱导道:“而且,我有预感,马家这次突然征兵备武,恰恰又是在耍瞒天过海之计,这种手段,马超实在太拿手了。”
    戏志才神色一动,他听出了庞统语气中的深意:“你是说,这次马家连续动作,与他前些时日入襄阳有关?”
    “这我不清楚,”庞统摊了摊手,用一种令戏志才一拳砸在他脸上的揶揄笑容道:“谁让你们靖安曹越发没本事儿,连马超的行踪都探查不出。”
    庞统每次最喜欢用几句话将这位平时跟石头一样的家伙激起,可这次他说完这句后,发现戏志才竟渐渐冷静下来,甚至后来嘴角还挂上了一丝诡异,望着他道:“也不尽然,虽说我们不可能实时追踪到马超的行踪,但放放马后炮还是可以的。并且,我们探查到,马超入襄阳后,特意去了一趟襄阳郊外的隆中。而且,半个月后,你的叔父庞德公就被一伙神秘人接走,想必,目的地应该是长安吧?”
    “哦?”庞统的眼睛眨了眨,显得略微有些沉默。许久,才喃喃自语一声:“莫非,那条小蛇也耐不住寂寞了?”
    “什么?”戏志才没有听清庞统的话,紧接着问了一句。能让这个家伙露出这份忧虑神色的事件,可并不多见。
    “你以为马超绑架走了我的叔父,我就有可能叛变陛下,是吗?”庞统冷笑了两声,随即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太多。随后摆了摆手,继续刚才那个话题:“你们没有详尽对隆中那个草庐调查吧?我是说,黄承彦的女儿有没有?……”
    “距看守草庐的那个童子说,阿丑同样被接走了。”戏志才很不容易地笑了,望着庞统微微有些发红的脸道:“阿丑虽然名字丑,但距我们的调查,她长得可一点都不丑啊……”
    庞统自然明白戏志才再笑什么,当下也不知是否真的被挑动了情绪,猛然站起身来,拂袖道:“哼!废物,你们迟早会被今日忽略的阿丑和那个看门童子而后悔的!”
    戏志才的脸上蓦然阴沉如水,他当子也不想跟这个庞统废话,直接将话题转回原点,阴沉说道:“你来这里,就是想让我们靖安曹查出是否有马家暗影潜入许昌,对吧?”
    “不要搞错了,我是为了保住你们靖安曹在冀州的力量,才好意来救助你们!”
    两人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戏志才也豁然站起身来,气呼呼向外走去。而庞统看着戏志才的背影,嘴角撇出一抹相惜和不屑的复杂弧度:“这个家伙,这么快就想到该从何处下手了?不过,忽略阿丑和诸葛亮,仍旧是曹氏靖安曹史上最大的败笔!”
    而此时的单曲,已经赶到了许昌城中的龙门客栈当中。此时的他,身形看起来有些臃肿,身上已经挂满了金饰,满脸油光,还披着华贵但粗陋的毛皮,看起来就跟一朝暴富的塞外客商一样,扯着嗓子叫嚷道:“来一间上房,不用管价钱!”
    “好咧,客官从哪里来啊?”伙计殷勤招呼着。
    “哦,我从九原那里来,你看出来了,我有匈奴血统,名叫成吉思汗!”
    那伙计明显一愣,有些奇怪地望着单曲,小声道:“真奇怪,昨日下午,刚进一个名叫成吉思汗的,今天怎么又来一个?”
    单曲的耳朵极尖,听到这话后,眼中不禁闪过一抹欣喜,重力拍着那伙计的肩膀:“这就对了,成吉思汗不是名字,是我们匈奴人的姓氏。那人是我兄弟,快带我去见他!”
    

第一千二百三五章 曹昂和唐小米的尴尬
    “马孟起究竟意欲何为?!”曹昂狠狠揪了自己两下头发,看着眼前这封密报,实在感到有些心力交瘁。
    他知道这封父亲亲手交给他的密报当中,一定有什么他参详不透的秘密。但纵然他在长安与马超交往了不短的时日,可说实话,他觉得自己根本看不透马超一星半点。
    那个人,有时天真玩闹犹如劣童,有时不着调痴傻又如无邪少年。可在战场上,他就是勇猛无敌的战神烈风;在中军帐中,他就是战略渊博的统帅智神;而在朝堂之上,他便是一位眼光卓著、深谙人心、谋略韬远的诸侯雄主!——曹昂觉得,自己一生若是能有马超三分之一的本领,便可将曹氏延续下去。
    在曹昂的心目中,世间唯有父亲一人可与马超比肩。可今日,父亲送来这份情报,显然是他也看不出马超的意图,才会让自己参详一番。
    密报上的内容十分简单,记录着马家最近又有了新动作:作为马超手下第一军团的长安近卫军,兵力似乎已经补充完毕了,战力自然更胜往昔;各前线战团的组建应该也已经基本完成,至少,冀州那里,庞德已经开始进入了新兵操练的阶段。
    这一条,曹昂其实没怎么放在心上,依据马家往常的效率,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能在一个月内完成这些实在轻而易举。更不要提去年年底的时候,马家又开了一场科举,吸引了不少天下寒门子弟前去应考,高中之后又直接发放到各州各县,依据马家早已编纂成册的新政,有条不紊地为马家这台庞大战争机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此,曹昂深为苦恼的,其实是下一条的内容。
    马家各大前线兵团打散编制混合组队,打破原来的条条框框,将整个马家打造成了似乎随时都可进图征战的形势:洛阳前线以黄忠赤鸦军为主力、颍川前线以高顺武卒为主力、南阳前线以文骋新军为主力,三大前线兵团开始向东、南两个方向进发,名义上帮助刘表安定大局,实际上趁机向中原进一步扩展马家的实力。
    原先曹氏、孙策与马家接壤但界限不清的区域,此番在马家步步紧逼之下,几乎完全成为马家的势力范围。尤其汝南郡一线,马家已经完全打通颍川至汝南的官路,南下汝南或荆州连两个时辰都用不了。而洛阳前线和南阳前线,则如两把老虎钳子锁住中原,进可攻退可守。可想而知,巩固一两年之后,马家并州、冀州、洛阳、颍川、南阳五条战线或汹涌而进、或连番出击,全取中原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这种四面楚歌的情势,给曹氏相当大的压力,曹氏不得不四面征兵设塞、严防死守马家军的各路进攻。然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