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这么久,不会又出什么问题了吧?他有些担心地想着。
马玥走到他身边,轻轻给他揉着肩膀,她温柔地看着他,想说什么,但看他一脸沉思的样子,还是没忍心打扰他。
“大人,总理衙门转来的电报。”一个送电报的军官进来,看见他们俩,敬了个军礼,恭敬地说道,
孙纲接过了电报,军官转身离开了,孙纲向手中的电报扫了一眼,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他身边的马玥一愣,偏着头看一眼电报,不由得微微一笑。
孙纲看着她,呆呆地说道,“你早就料到了,是吗?”
电报是龚照瑗来的,英国人拒绝向中国出售“君权”级战列舰!
眼见自己的梦想瞬间化成了泡影,那种深深的失落感,让他一时间根本无法接受。
他定了定神,仔细看完了电报,把电报递给了爱妻。
龚照瑗说,他和英国政府反复交涉了许多次,英国人始终含糊其辞,对于中国订造快速巡洋舰没有异议,但是对于购买战列舰,英国人始终没有同意,“察英人对我国有铁甲巨舰一事,颇有疑惧之意,不知何故”,为了能够买成战列舰,龚照瑗专程去拜访了曾经担任北洋舰队总教习,现任英国皇家海军后备舰队指挥官的琅威理,听取了他的意见,并请他斡旋,琅威理认为英国政府可能不太愿意将如此新式的战列舰卖给中国,他建议实在不行,可以购买英国“百人队长”级战列舰,顶替“君权”级,英国政府可能允许,但他随后去摸了一下情况后,沮丧地告诉龚照瑗,即使购买“百人队长”级战列舰,英国政府也不同意,最后只达成了购买巡洋舰的合约。
龚照瑗气愤之余,直接向在德国的许景澄发了电报,让他和德国政府联系,看能不能向德国购买战列舰,“查德舰性能虽不及‘君权’,若有可能,先买一艘以应急需”,但意想不到的是,德国人这次也居然拒绝向中国出售战列舰!
据许景澄说,德国人委婉地表示,他们其实非常愿意向中国出售“勃兰登堡”级战列舰,只是迫于英国的压力,他们只能接受巡洋舰的订单,并表示,如果中国需要战列舰以外的舰艇,一概没有问题,最后,许景澄也只得和德国达成了订造穹甲巡洋舰的协议。
“‘‘‘‘‘‘前番我国向英厂订购‘超勇’‘扬威’两舰,价昂质劣,又不许参观,及我国向德厂订购‘定远’‘镇远’,英人即拒向德出口康邦装甲(钢铁复合装甲,又称钢面铁甲),前此种种,今又拒卖巨舰于我,彼即不欲我之海军强盛也,盼早为定计,迟则噬脐‘‘‘‘‘‘”许景澄的话说的非常有道理,也很无奈。他们也看出来了英国人的心思,但他们已经尽力了。
“这下傻眼了吧?”马玥看完,把电报随手扔在了桌子上,说道,“还有什么办法?买俄国的?美国的?”
孙纲苦笑了一声,还别说,是有点傻眼了。
英国人不但不卖,还不让德国人卖战列舰给中国!
买俄国的?开玩笑!刚把俄国人从旅顺口逼走,指望他们卖战列舰给你?和中国足球能拿世界杯一样荒唐!且不说他们的船造得怎么样。
买美国的?也不可能!目前美国人和日本人是一伙的!甲午之役,美国公使田贝就曾经露骨地说过,只有中国战败,才能使中国和这个世界“融洽”,当时美国是希望日本打开中国的大门的,美国人会卖给中国战列舰?
买法国的?中法战争中法国强占越南,又用偷袭手段全歼福建水师,还给福州船厂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甲午战争前法国还有同日本联合出兵中国的迹象,指望法国人卖战列舰给你?希望也不大的说。
怎么办?怎么办呢?他的脸上一时间写满了忧急彷徨,自从穿越到了这里,他头一次有了惊慌失措的感觉。
看着他的样子,爱妻终于忍不住掩口轻笑起来。
“你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和刚来时在海边一样。”她用爱怜的目光看着他,年轻的母亲看自己的宝宝做傻事就常常是这种表情。
“你是不是已经有什么办法了?”孙纲一把捉住她的手腕,把她拖到了怀里,做出一副饿虎扑食的样子,“快说!不说,我就‘‘‘‘‘‘”
****************
求票,求支持!谢谢大家!
(七十三)谋求自制
“坏蛋!让人看见!”她娇嗔道,用手阻止了他的动作,说道,“我以前就有这种预感,你换个角度想,英国人今天卖战列舰给你,难道不怕你有一天用这些战舰打他们吗?”
“你说的对。”孙纲说道,“德国人这次居然屈从了英国人的压力,真让我意想不到。”
“所以我留了个心眼,替你留意了一下造船技师和工人,”马玥说道,“其它国家我暂时搭不上线,法国和美国的还可以,我找了以前一起留法的同学,让他们帮着联系,再就是让军情处通过留美人士联系了美国的造船厂。只是咱们现在造船厂连个影儿还没有,他们能不能来还说不准。”
“对,这是个好办法,我们不可能永远买别人的,必须得能够自己建造才行。”孙纲点了点头,说道,“但是想自己建造,问题还是很多,比如说,目前国内产钢能力有限,福州船政局虽然造过战舰,有经验和技术积累,但是造万吨以上的船还是首次,尤其还是战列舰,‘君权’级的大体数据我倒是了然于胸,但有些关键的地方还不是很清楚,自制战列舰涉及到的方面太多了。”
“我看这样你觉得好不好?”马玥说道,“你把这些都整理一下,包括目前各国的局势分析,先上报给中堂大人,听听他怎么说,毕竟人家‘以夷制夷’可是老招牌。然后咱们自己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先列出来,从易到难一样一样解决,最好在福州船政局开工的时候,咱们北洋船政局也动工,一边造一边积累经验,等船完工了,经验也到手了。”
“你呀,真是给个总统都不换。”孙纲抱住她,使劲在她的脸蛋上亲了一口。总理这回升级成总统了。
爱妻走后,孙纲定了定神,让自己的思路变得清晰起来,开始给李鸿章写信。
他仔细回忆了一下这个时期发生的国际重大事件和眼下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局势,英国虽然在努力地保持自己的海上优势,但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从这个时代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就能看出来,维持海军的高昂费用让拥有大量海外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难以承受,所以英国才会对新兴的海军国家心生警惕,在远东拉拢日本对抗俄国,保持在中国的优势地位。在欧洲,为了对付传统的大陆霸主法国,英国扶植新兴的德国从大陆牵制法国,在海上适当照顾德国的利益,以保证欧洲大陆的均势。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德国人听了英国人的话的原因。
但是德国并不一定甘心永远做英国人的“小弟”,德国在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手中统一后,俾斯麦奉行的是一种被称作“没有海军的德国是安全的”保守海军策略,因为德国当时既没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需要巡视,又没有要塞化的港口可以容纳和保护大型海军舰队,这时的德国需要的是一支近海防御型的海军而不是能够远洋进攻的大舰队,德国海军的首要任务是保卫海岸线的安全而不是招致英国等海上强国的注意,把自己的海军放在弱势地位,养精蓄锐,可以给德国造船工业进行探索争取宝贵的时间,在成本较底的前提下完成技术方面的积累和更新,以便来日能和英国等海上强国一较短长。从战略角度上讲,俾斯麦的策略可谓高明,让本来弱小的德国海军渡过了危险期,为日后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后,不甘心总让英国人压在头上,对马汉的《海权论》推崇备至的皇帝对俾斯麦的“韬光养晦”政策大为不满,于是这位颇具表演天赋的年轻帝王在精明却日渐衰老的宰相面前演了一出高唱赞歌的大戏后于1890年让老头子回家吃老米去了,然后便开始不遗余力地发展海军,准备积极向海外拓展,前些日子配合俄国向中国要求租借胶洲湾的事件就已经表明了德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这一切,李鸿章这个“东方俾斯麦”应该是不会知道的。
说起来,中国目前所处的形势和德国有些类似,但又有所不同。中国的海岸线目前时刻面临着俄国,日本甚至是美国的威胁,而一支能够保卫这漫长海岸线的近海防御型海军又没有完全形成(除了北洋舰队,南洋,福建,广东三支舰队的力量虽有所增强,但也是非常不够的。),如何保有一支海上机动作战力量而又不引起列强的猜忌,为中国将来的发展争取时间,确实是一道很令人头痛的应用题。
他在信里很详细地说明了当前的局势,也表示了如果购舰不成,将全力以赴谋求自制。最后说,“英联德制法,联日制俄,以取均势。日人阴结于英,此役虽败,亦不至亡国。而我国身处夹缝,欲购巨舰兴海军,而处处受挟,欲结强援,又恐他日受制于彼,以失利权为了局。此为两难也,当如何定计,晚辈方寸已乱,请中堂明示。”
写好信,他让军情处立即派专人赴京交给李鸿章,自己则着手开始考虑筹建造船厂(北洋船政局)的事情了。
如果可能,真象爱妻说的那样,依靠福州船政局建造战列舰的同时,北洋船政局也同时成立,以后中国能自制巨型战舰,就不会再受制于人了。
其实,能够自制巨舰所产生的蝴蝶效应,远比他想象的要大的多。他是好多年后才领教到的。
由于基本上向外国购买战列舰的念头在他脑子里已经断了,筹建造船厂的念头现在变得无比强烈起来。
至少这回可不是上小学时制作船模得几朵小红花那么简单了,他现在想玩的是真正的钢铁巨舰,而且一上来就是万吨以上的,对他这个银行小职员出身的船政大臣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到底是什么东西支撑着他居然建成了这个后来让全世界震惊的远东第一大造船企业,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他和爱妻商量了一下,准备着手筹划。这时军情处那个名字叫“找存折”的怪人这时居然来帮忙了,他有好几个朋友在天津机器局负责船舶修理工作(天津机器局拥有制造吨位较小船舶的能力,比如那艘沉没的水下机船,北洋水师的部分船只也由天津机器局负责维护。),孙纲把他们都弄了过来,还有旅顺船械局的人员,又加上文君风的那几位帮他造潜艇的朋友,北洋水师的部分外国军官也来给出主意帮忙和国外联系,一时间声势浩大,头立刻大了一圈的孙纲在抓狂了几天后,先成立了一个关于建船厂的参谋小组,开始着手制定关于船厂的计划,才结束了这种乱哄哄的局面。
一个只做过船模的银行小职员想建远东第一大船厂,这件事听起来就象是个笑话。
经过几天来和他们的讨论和学习,孙纲也学到了不少关于造船和建厂的知识。
首先是选址问题。
大家围着地图考察了一大圈后,孙纲决定还是就近,在大连湾。青岛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孙纲懒得走那么远,最后还是敲定了就在大连好了。
他不知道,幸亏他没选青岛,否则几年后恐怕连命都保不住。
两年后发生的事情表明,他这个“第一福星”的称号还是蛮准确滴。
地方有了,再就是人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