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技高一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老相公赶忙拉他过来,“大哥,当日在金山除妖救人的英雄就是这位赵公子啊!”
  “啊?!”
  张员外曾经多次从二弟和独子口中听闻江中妖物是何等凶残,自然明白眼前的年轻公子绝非等闲之人,立刻躬身下拜道:“还请赵公子救救我家玉堂!”
  “老人家何必如此!”
  宋辞连忙扶起他,“我与张公子有缘,碰巧近日来卜得一卦算出他有一死劫,这才特来相助。”
  闻得独子有救,张员外不禁老泪纵横道:“多谢赵公子,请随我来,我儿就在后面睡着。”
  “老人家且慢。”
  宋辞拉住将要离开的张员外,“我虽算出张公子有劫,能救他的却另有其人。”
  “那人家住何处姓甚名谁?”
  张员外急应道:“不管他想要什么,只要能救我儿性命,便是舍尽家财又何妨!”
  宋辞微微一笑,“那人与张公子本是命定三生的佳偶,如今想要张公子重返阳间,必得找那位命数相合的姑娘冲喜才行!”
  “冲喜?”
  张员外再没想到还能用这一招,“依赵公子所言,这位姑娘现在何处啊?”
  “此女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宋辞朝窗外遥遥一指,“她便是钱塘县保安堂许娘子的贴身婢女小青。”
  “是个丫鬟?”
  张员外捋须摇头道:“不行,我张家世代忠良声名显赫,怎么能找个丫鬟当儿媳妇!”
  “老爷!”
  自从小厮报信后便一直躲在帘子后面偷听的张夫人脚步不稳地追出来哭求道:“你管她是丫鬟还是小姐,先救下我们儿子的性命要紧啊!万一玉堂有个三长两短,你让我们老两口还怎么活啊!”
  张老相公也跟着劝道:“大哥,嫂子说得对,还是救人要紧!况且此女能得赵公子引荐必有不凡之处,你又何必顾忌那点虚名呢!”
  “嗐,随你的意吧!”
  张员外到底抗不过老妻的歪缠,“来日玉堂醒来心有不甘,看你怎么与他交待!”
  救人如救火,既已决定冲喜张府的人也不敢耽搁,连夜喊来媒婆抬着重礼去了保安堂,倒把还在等候消息的青白二人惊住了。
  “事出紧急还望青姑娘多多包涵。”
  借着迎亲的间隙,宋辞朝青蛇精手中塞进一丸佛珠,“待张公子醒来,张员外自然会为你二人补办大礼。”
  小青含泪披上了嫁衣,“姐姐,银环,我去了。”
  白素贞也不知这一步是对是错,只得细细嘱咐道:“青儿,日后要跟张公子一起好好侍奉公婆,千万别再任性了。”
  待把新娘子送入洞房,张员外夫妻和宋辞全都守在厅堂,只等着看冲喜一说是否奏效。
  好容易捱到雄鸡叫了三遍,苦守在堂厅中的张家人才看见昏睡不醒的张玉堂拉着新娘子的手笑盈盈走进来,恍若一对神仙眷侣。
  作者有话要说:
  宋辞:青姑娘也成亲了,撒花~~
  时来运转 ,么么哒~~
 

    
第166章 16、
  小青成亲之后; 宋辞和白素贞起先还担心她本性难改; 只怕不出几日就要闹得家宅不宁。
  谁知也不晓得人家使了什么手段; 愣是把张夫人哄得服服帖帖的; 再加上还有救子之恩掺杂在内; 张员外即便始终对于儿媳的出身耿耿于怀也只得藏在心里。
  为了替青蛇精多赚点面子,宋辞过后又去了一趟张府; 用义兄的身份为她填了三十六抬的嫁妆。
  饶是张家自诩富贵看见那满箱子的金银玉器古玩书画也再挑不出道理了; 更别提白素贞每次探访张府都是和小青姐妹相称。
  不愿开罪儿媳妇背后的有道高人和妙手仁医; 有张员外带头; 张府上上下下都对这个因着冲喜进门的少奶奶换了张面孔,倒让小青本就逍遥的日子更加如鱼得水。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张玉堂此世是贬下天庭,小青更是蛇毒未清,两人命中注定无子。
  不过只看小青的性子便知道,有没有孩子对她来说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总算盼到青蛇的婚姻生活安妥,宋辞也能倒手安置店里的十多个娃娃了。
  过后从白素贞口中得知; 那两只组团在钱塘县兴风作浪的蛤\蟆精和蜈蚣精早就被姐妹二人除去了,只剩下侥幸存活的幼女留在县衙等着家人认领,其中刚好就有小乞儿遍寻不到的妹妹小花。
  早先为了石二郎一事宋辞就想过去趟大石村; 现下为了在冬日前给孩子们弄个住处更是非去不可了。
  远远望着那一栋栋冒着炊烟的乡舍,宋辞也不知该用何种心情去面对石老汉; 更不知晓那石二郎在转生前是否回家探望过。
  “缘之一字,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幽幽叹了口气,宋辞提脚迈进了本以为此生再也不会踏入的小村落。
  走在半路,正是当日遇见土地公公的一处狭道; 耳边忽然传来了阵阵清脆稚嫩的读书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石河边上的空地不知何时盖起了一座青石红瓦的大院子,只从敞开的院门就能看到数十个蒙童正坐在矮凳上摇头晃脑地跟着先生诵读文章。
  “苟不教,性乃迁……”
  穿着束袖短褐的先生一面念书一面暗中打量着堂下的蒙童,遇上溜号走神的便举起藏在背后的竹枝假意恐吓。
  “是他!”
  虽然那人换了一身朴素打扮气质也变得沉稳内敛许多,可宋辞仍旧一眼认出来此刻正在教书的先生就是当日和石二郎一起求字的大公子。
  她才不过将将出声,那位看似专注无比的先生便立刻朝着院外瞥了一眼,就此与来人目光相对。
  “尔等先将昨日的功课默习一遍,先生去去就来。”
  那人说着就扔下书本,转身追至院外。
  “赵公子请留步。”
  走到一处可以避人的僻静地,紧跟其后的教书先生才拱手说道:“当日一别,没想到还能见到赵公子。在下姓余,字沐恩,是流落到钱塘县的落魄镖头。”
  宋辞回头看他,“萍水相逢,你究竟姓甚名谁与我何干?”
  余沐恩闻言轻轻一笑,“确与公子毫不相干,是在下唐突了。”
  见他无意再做纠缠,宋辞转身便朝着石老汉家去了,心中却忍不住在想,这人如此作为究竟是为了什么。
  “恩公,你可算是来了!”
  石老汉脸上的表情似哭似笑,拉着来人的手便往屋里去,“家里还欠着你的银子没还呢,老朽就是到了地底下也不安心啊!”
  “好端端的怎么说这种话。”
  宋辞随着他坐在堂上,轻声劝慰道:“我看你这寿数还早着呢。”
  “不早了,不早了。”
  石老汉絮絮说道:“人到了我这个岁数,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不过啊,今天老朽还得厚颜求恩公一件事才行!”
  “说来听听。”
  宋辞想起过世的二郎便叹了口气,“只要不违背公理道义,我尽力而为就是了。”
  “好好,多谢恩公。”
  石老汉擦了把泪,“我想求恩公把老朽一家的记忆抹去,也不用多,只把和恩公相识这段舍去就是了。”
  宋辞却没料到是为这个,“可是家里出了什么变故?”
  石老汉长叹一声,“家门不幸啊。自打我那二郎出门拉脚死在山匪刀刃之下后这个家就变了,老大两口子就不说了,老二媳妇还年轻必是守不住的……”
  与其等到来日埋下祸端,倒不如一起了结。
  宋辞一听就明白了老爷子的顾虑,“那好,就让家里人回来再吃一顿团圆饭吧。”
  “多谢恩公成全!”
  石老汉说完就去地里喊人,倒是屋里不声不响的跑出来一个小丫头,颇有气势的指着厅里的外客喊道:“你是什么人,怎么在我家!”
  宋辞看着好笑就去逗她,“我是你家里找来的人牙子,你阿爷把你卖给我当丫鬟了!”
  “阿爷才不会卖排风!”
  小丫头掐腰叫道:“你再不说实话我就不客气了!”
  “嘿,个头不大嗓门倒不小!”
  宋辞笑着拎起孩子的衣领,“我倒要看看你是怎么个不客气法!”
  她不过是假意逗弄一下,谁知才刚刚把小丫头提到半空就被疾奔而来的男人抢了过去,“孩子小不懂事,公子手下留情。”
  “又是你?”
  宋辞揽胸一笑,“这次总不会是巧遇了吧?”
  小丫头趴在余沐恩怀里还不老实,指着站在院子里的恶客喊道:“师父,坏人,帮我打他!”
  “师父,你教一个女娃识字?”
  宋辞忍不住上下打量他,“你那学堂还收徒弟吗?”
  有教无类这话对于大多数文人只是说说而已,家中那十来个无父无母的乞儿想要找个不挑剔的先生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余沐恩摸了摸女娃娃的后背,“我只是在闲暇时候教导排风习武。”
  “哦,理解。”
  宋辞点点头,“想要习武怎么能不识字呢。”
  可你教谁不好偏偏悉心教导石二郎的独女,真当别人眼盲心瞎不成。
  “排风这名字倒是威风的很。”
  宋辞反身坐回内堂,“是你给起的?”
  “是。”
  余沐恩跟着走进厅里,“一个独生女儿想要在世间生存太过艰难,我想要排风过得顺心随意就得先让她自己立起来。”
  宋辞斜眼瞅他,“可你想过没有,一个舞刀弄枪的姑娘又有哪家敢娶?”
  “公子不必担心。”
  余沐恩轻笑道:“等到排风来日长成,自有好人家的男儿上门求娶。”
  见对方一脸笃定的样子宋辞心道:“呵,还好人家的男儿,该不会又是姓杨的吧?”
  她也没再言语,不管余沐恩是为何出现在这里总归是对石家有益无害,便是石二郎知晓也说不出什么,于外人来说就更加无关紧要了。
  呆坐了差不多一盏茶工夫,等到宋辞两只耳朵都被那打小就敢触摸大蛇独角的女童闹腾得嗡嗡直叫的时候,石老汉可算是带着儿子媳妇家来了。
  若说往常还不明显,这次一照明宋辞便觉出老大夫妻言语间多了些献媚,二郎的遗孀则变得只拿冷眼看人,就连唯一的骨肉也不怎么在乎的样子。
  看到石老汉满面苦涩的模样,宋辞立时就明白了他为何急着如此,只怕是二郎的死再加上神异之人的诱惑,让这个本就不安稳的家愈发经受不起风波了。
  饭桌上,宋辞从包袱里摸出一壶果子酒,亲手为在场的石家老少斟满,“人生在世,万事总脱不开一个缘字,且为咱们的缘分饮满这一杯!”
  石家老大受宠若惊地举起粗糙的瓷杯,“您这让我们怎么当得起呢!爹,还愣着做什么,快喝了这杯酒!”
  眼见连一直冷着脸的二媳妇也喝了酒,宋辞才把手里的空杯朝下倒了倒,“先前我就和二郎说过缘分已尽不可强求,今日多有打扰,在下告辞!”
  她说完便放下杯子朝外走,顷刻间绕过大门转道小路时才隐隐听到石家老大出声埋怨道:“爹,敢情你还惦记着老二呢,自家人吃饭硬是多摆出一张椅子也不嫌晦气!”
  在大石村走了一趟虽然让人心情沉重倒也不算白来,改天宋辞就买下了石河边上正对着私塾的另一块地,雇人盖起一座只分前后两院的排房当做那些小乞儿的集体宿舍。
  白天让孩子去余沐恩的私塾读书识字,晚间就随他们自由学习生活技能,也好为将来谋求生路打基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