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当天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母养尊处优多年,临老时却眼见家族倾覆,最为疼爱的贾宝玉又不知所踪,心气散了,身体每况愈下,终于再也支撑不住了。
  贾母的丧事是贾敏帮着料理的,还算体面。葬礼上,消失已久的贾宝玉却忽然现身。
  他身着一袭灰色僧袍,腕间戴着一串略显陈旧的佛珠,青丝却垂落在肩头,尚未剃度。他神色平和,缓步行至贾母灵前,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就欲转身离去。
  贾家众人见他归来,本是大喜过望,没想到他竟毫不留恋,复又要离去,忙上前拦截质问。
  贾宝玉面色始终淡淡,温声道:“时候不早,贫僧该回寺里做晚课了。”
  贾家众人都呆住了。面前的宝玉太过陌生了,令他们难以反应。
  他的目光,甚至从始至终都未看向过前来吊唁的黛玉。
  众人还想再劝,薛宝钗忽道:“既然他已勘破红尘,又何必强留?不如放他离去吧。”
  众人想起最近忽然执意出家,任他们苦劝无果的惜春,不由都沉默下来。
  贾宝玉向众人行了个佛礼,然后望向薛宝钗:“烦请转告太太,晴雯已重入轮回。”
  话落,转身大步而去。
  深山藏古寺。
  贾宝玉回到寺里,天色已变得晦暗。
  寺院雄伟,却有些古朴,有人洒扫,有人诵经,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世外清净之地,时间都缓慢下来了。他脚步略微顿了顿,就直直前往偏殿。
  偏殿掩映在枝桠遮蔽间,孤零零的独立于寺院一角,因无人踏足,破败老旧,朱漆匾额更是早已失色,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之摧成灰烬。可再凌厉的风,一旦靠近这里,都变得平静而宁和。
  蒲团上,一名法相庄严老僧静静独坐,面容雅致,眉目慈悲。
  确切的说,这是一只僧人的魂魄。若细看,就会发现,他的面容与身处西北的红衣僧人有七分相似。
  老僧看着很是平常,可落入贾宝玉眼中,只觉对方全身都散发着温暖的柔光,悲悯又庄严,仿佛能度尽人间一切苦厄。令他所有的烦恼忧愁,尽皆化作虚无。
  那日,他乍见袭人,受惊之下慌不择路,误闯到此山中,远远就见寺院一角佛光耀耀,令人如沐圣光。因身后袭人紧追不舍,他无奈之下循着金光而来,遇见了这名僧人的鬼魂。
  老僧心怀慈悲,不仅洗去袭人身上业障,使之彻悟,还度化晴雯放下怨恨,超度她重入轮回。之后,贾宝玉留在寺中,亲眼见凡是遭遇困厄上山求助的普通人,抑或是附近因执念无□□回的鬼物,都会得到僧人相助。
  贾宝玉见过富贵之乡的花团锦簇,又亲历繁华散尽后的凄清,回首过去,宿命的脉络竟日益清晰起来。他向老僧行礼:“弟子已与过去作别,诸事皆过眼云烟,请师父为弟子落发。”
  老僧双目半阖,轻轻摇头:“我时日无多了,你我并无师徒缘分。需知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能否顿悟,皆在你本心,不在三千烦恼丝。”
  贾宝玉垂下眼,轻声道:“弟子受教了。”
  ……
  西北。
  因谢清朗的疯狂行径,不仅红衣僧人受了伤,其手下最擅幻术的阿奴更因此死去。
  即使早已知晓要杀谢清朗,必要付出代价,事情的发展还是远超红衣僧人的预估。无奈之下,他只好闭关养伤,再图后事。
  然而,在他伤势好转之际,他忽然感应到附近出现巨大的能量波动,他用来圈养十万士兵的阵法也被破了。
  红衣僧人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他取出珍藏多年的禅杖,白皙手指在禅杖上轻轻抚摸,神情冷漠地自言自语:“呵呵,为什么总是有人要找死呢?”
  话落,他的身影渐渐化作虚无,下一刻,又重新出现在断崖边。
  断崖之上,悬空立着一名青衣少年。
  红衣僧人双目微眯。这个人,明明是谢嘉树的容貌,却浑身气息淡漠无情,如高高在上的神祗,与之前温润如玉的模样判若两人。
  红衣僧人有些恼怒,冷冷笑道:“不知死活!”
  下一刻,他飞身而上,禅杖挥舞间,打出无数凌厉攻击。然而,再暴戾的术法,一接近谢嘉树,就悉数消失了。
  甚至,无法接近谢嘉树分毫。
  谢嘉树的目光终于向他淡淡扫来,如同俯视着一只蝼蚁般,伸出一指,一抹金光在他手中汇聚,璀璨如最耀眼的星辰,倏然向他急射而来。
  红衣僧人立即以禅杖抵挡。然而,那光粒看似微小,却拥有无上法则之力,这把伴随他父亲多年,几乎无所不能的禅杖,瞬间被击成湮粉。而他也随之被击飞,胸口破开一个大洞,汩汩冒出鲜血。
  谢嘉树的目光重新落向断崖边,望着一遍遍经历死亡,挣扎求生的战士,他心中竟再无一丝不忍,只余淡淡悲悯。
  就如他看着红衣僧人,也再无一丝痛恨,只觉是一个平常的该死之人,将之除了即可。
  他的力量前所未有的强大,仿佛心念一动,就能摧毁一切,甚至将此方世界化成乌有。可他却并不感到兴奋、高兴,仿佛一切都那样平平淡淡。
  下一刻,他抬起手,淡淡金芒从他掌心处扩散而出,蔓延至方圆百里,笼罩住断崖边的茫茫亡魂。金芒所及,所有亡魂瞬间浑身一震,无形的法则与秩序在他们的身上重建,渐渐凝聚出了新的肉体。
  众人只觉得从一场漫长的噩梦中醒来,神智得以恢复。无穷无尽的敌人已消失不见,只余一名仙人高立于穹顶,身披万丈光芒。
  他们也记起了自己烈火焚身而亡。可柔和温暖的金光冲刷过他们的身体,仿佛令他们重获新生,死亡那一刻的痛苦和恐惧,也随之被抚平,只在记忆中留下淡淡的痕迹。
  他们怔怔地仰头注视着慈悲济世的仙人,十万余人齐齐虔诚地下跪,以此表达对仙人的敬重和感激。
  他们即使死,也该因保卫国家而死在战场,怎可如此荒谬地死于邪术中?这也是他们始终无法挣脱幻境的原因。
  随着十万人重获生命,因果之力的反噬也尽皆落回了红衣僧人身上。
  红衣僧人惊恐异常,身上窃取而来的,源源不断护他周全的功德金光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十万人身上,他霎时体会到抽筋剥皮般的剧痛。
  他愣愣地低头看向自己的身体,就见他的身躯开始碎裂,肢体分离,只余一个头颅,目眦尽裂地追逐着失去的身体。
  谢嘉树的神情毫无情绪,指尖轻点,循着红衣僧人身上的因果线,所有助纣为虐,沾染罪业之人,在他弹指间,尽皆被毫不留情地抹除了。
  此刻的谢嘉树,没有自己的喜恶,他的行事准则,不过是善恶有报,因果轮回。
  红衣僧人的头颅也开始湮灭。强烈的不甘将他的心彻底淹没,沉底沉入黑暗的深渊前,他想起的,竟不是他心心念念的母亲,而是他无比痛恨的父亲。
  红衣僧人的父亲是一位得道高僧,几十年前,曾声名远扬。
  在红衣僧人决定成立九渊时,就在他父亲的饭菜里,悄悄投了一种子母蛊。
  中了子蛊之人,会化作母蛊的养料,修为、功德尽皆能被窃取。然而,一旦遭遇反抗,中蛊之人自尽,就会失去效果。
  故而那段时间,他在父亲面前,装出了放弃仇恨的挣扎和犹豫。
  父亲也的确因他表现出的痛苦而日益沉默。
  因母亲的死和他从小遭受的苦难,父亲一直充满愧疚,可当红衣僧人亲手为他奉上饭菜时,父亲却没有像往常一样露出微笑。他面容平和地端坐于蒲团之上,念了一卷经。
  直到饭菜变得冰冷,再无一丝热气。
  他有些焦急,又有些害怕,强作镇定地问:“您不喜欢这些饭菜吗?”
  父亲终于睁开眼,将目光落到饭菜上,沉默了许久,忽然问道:“我的死,能让你放下仇恨吗?”
  他顿时又惊又俱,以为被父亲识破了。可下一刻,父亲却执起筷子,将饭菜全部食用干净了。
  确定蛊虫入体,红衣僧人几乎控制不住喜悦,立刻催动子蛊,将父亲的修为、功德全部吸食干净,反哺自身。
  父亲也因此,一夜之间,油尽灯枯。当他第二日清晨带着志得意满的笑容前去探望他时,父亲却依旧面不改色,与往日那般与他谈论佛法。
  红衣僧人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嘲讽道:“你一个破了色戒的和尚,整日想着度化苍生,救济世人,不觉得可笑吗?”
  父亲终于露出淡淡失望神色,摇头道:“放下即可成佛,何来可笑之说?即使我死了,也无法令你放下执念吗?”
  红衣僧人没有回答他。他其实已明白,父亲一早就窥知他下蛊之事。他不知他为何找死,却不在意。重要的是结果,他终究如愿以偿了。


第103章 
  三月初; 银月如钩。
  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迟。覆盖了一整个漫长冬季的厚厚冰雪已彻底消融; 旷野之外,山林之间,却依旧一片暗沉。
  古寺偏殿,老僧的魂魄捻着佛珠,神情悲悯地念着经。
  随着他的吟诵之声,无数柔和的光点散落出去; 周围被吸引来的阴煞之物接触到光点,霎时被融化了; 整个寺院周围不沾半丝邪秽之气,只有令人心生平静之感的圣光。无论是因执念不入轮回的厉鬼; 抑或是心中愤懑而上山礼佛的凡人; 一踏入圣光范围; 负面情绪就慢慢被消解; 心境逐渐平和自然。
  贾宝玉静静地立在一旁聆听,也陪伴着老僧的魂体。
  忽然,老僧的吟诵之声戛然而止了。
  他陷入了长长的沉默中; 神情变得非常奇怪,似悲伤、又似解脱。
  贾宝玉从未见过他这样情绪外露,踟躇道:“师父?”
  老僧看向贾宝玉,缓缓道:“我该离开了。”
  贾宝玉一怔; 不解道:“师父要往何处去?”
  “赎我的罪业。”老僧看着窗棂上新冒出的苔藓; 目光渐渐深幽:“或许; 我的经历; 能让你了悟,早日功德圆满。”
  “我七岁那年随家人上山礼佛,遇到了当时名满天下的澄一法师。他言我天生慧根,欲度我出家。果真,任何佛家法门,我一见就能领会。十一岁那年,我遁入空门,修行一日千里,立誓救济苍生,度尽人间一切苦厄。”
  直到二十岁那年,他遇到了红衣僧人的母亲。惊鸿一瞥,两人情不自禁被彼此吸引,犹如着了魔一般。
  澄一法师首先察觉了不妥,因果溯源,方知两人乃宿世情缘。
  前世,他们是一对爱侣,因遭逢乱世,历尽坎坷苦楚,遍尝生离死别。弥留之际,他答应她,来世还会寻到她,再续前缘。
  人之将死,所发之愿会铭刻在生死簿上。他们今生本应再续前缘,他却毁约了。他一边心中牵挂她,一边无法放下皈依佛门的初心。面对她炙热的感情,他意志不坚,最终犯下大错。
  或许冥冥中自有定数。这一年,河水决堤,淹没大片家园。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适逢瘟疫蔓延,他随澄一法师游历灾区,超度亡灵,为民传法,终于参悟无常之苦,心怀普世大爱,修佛之心前所未有的坚定起来。
  他终于勘破红尘爱欲,放下了她,决意将终生奉献于救济苦厄中。
  在他离京后,她逃离家中,独自产下一子,受尽磨难折辱,芳华早逝。临终之时,她告知了孩子身世。
  年幼的红衣僧人寻来时,他已是闻名遐迩的高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