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此,她还特意咨询了卓春公司内法务部门同事的意见,又和小篓茶公司那边的人详细说明了一下,对方倒是不怎么在乎这个,也不觉得这两样产品间存在竞品关系,代言会有冲突。既然对方不介意,那池若在征求了颜瑶的意见后,就为她接下了这个新代言。
这天正是颜瑶去黔省拍广告的日子,池若最近工作不大忙,就也跟着一起去了黔省的茶叶采摘基地,广告的拍摄地点就在那里。
产品方的人接待得十分殷勤,一下飞机就将他们一行人送到了某五星级酒店,先让他们放松一天,之后才进入广告试装、拍摄阶段。并承诺,如果广告拍摄顺利,拍出来效果好,那么如果他们时间允许,就请他们在黔省几处著名景点玩几天。
广告拍摄的内容,其实就是让颜瑶煮茶、沏茶,越能还原古人的沏茶流程越好。对于颜瑶来说,这简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换上古装、梳起发髻后,不仅沏茶时姿态高雅端庄,还为产品方纠正了几处他们安排的沏茶动作中不标准的地方。
产品公司的人虽然主营业务是茶,但是在茶之一道上也是个半吊子,产品之所以能做起来,不过是迎合上了如今的几项政策,及大部分送礼者虚势的心理。颜瑶纠正后的动作,他们也不知道是否标准,但是颜瑶做出这些沏茶动作的时候,确实比他们原先设计的动作更古朴端庄,他们也就随她去了。
“这个效果!这个效果!”广告拍摄共持续了两天时间,第二天中午,小篓茶公司集团的总裁也赶到了拍摄基地,在观看了拍出来、还未经剪辑的半成品后,惊呼:“效果太棒了!这就是——不,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更好!”
有了大领导的肯定,工作人员待颜瑶态度更为殷勤,在问过池若,知道他们这一行人之后几天都没有什么要紧事后,当即就安排了黔省某知名旅游景区边的度假村,将她们带过去招待。
对于池若来说,这是忙碌了三年多后的第一个完全放松、称得上“度假”的假期,她终于可以享受几天悠闲的生活。可是,在观赏过景区景点后,池若又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餐厅的法则》第二季。
“其实,若是《餐厅的法则》第二季在这边录制也不错。”她私下跟朝云说。
朝云以为池若想要同节目组建议将录制地点放在这里,当下就有些为难,“节目组那边好像已经确定下来录制地点了。”
在签下演出合同后,因为这一次的录制池若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全程跟随,因此就把和节目组那边联系沟通的工作交给了朝云。而且,因为朝云陪伴照顾颜瑶时间很长,对颜瑶的习惯、喜好都更清楚一些,由她来沟通的话,踩雷的可能性会少一些——虽然至今为止,颜瑶在工作上都表现出了十足的敬业精神,但是她身份特殊,池若还真怕这位小公主哪天不如意,就甩手不干了。反正任何损失、赔偿她都承担得起,一时任性也自有人在后面跟着买单,可是池若却不敢冒这样的险,而且也怕两头都落下不是。
池若虽然只是随口一提,愿意并非如此,但是听到朝云提起节目的事,忍不住问:“录制地点选在了哪里?”
“听说是海边。”朝云回答。
“海边啊……”池若沉吟,瞄了朝云一眼,“这对颜瑶不太有利吧?”
颜瑶擅长料理素菜,而且辨认野菜的眼光一绝,如果录制地点选在山区的话,恐怕对颜瑶更有利些。
朝云笑了笑,“节目组也有心,这一次选择的录制地点,在海边的悬崖边上,我在网上看过图片,景色很壮丽,也有一座小山,下了山就是海边——听说餐厅建在悬崖上,但是艺人们住的民宿离海滩很近,若是想去海边玩,早晚都可以。”她看着正躺在不远处吊床上悠闲地晒太阳的颜瑶,“就是小姐不太爱水,去海边的话也就是在沙滩上坐坐,游泳是不会去的。”
“颜小姐不会游泳?”池若诧异地问。
“会游,但是不喜欢。”朝云抿了抿唇。
池若看着她的神色,也猜出之所以炎帝一定要让颜瑶学会游泳,并不只是出于当代人应会的基础技能的需要,更主要是对上一世前车之鉴发生后的亡羊补牢。颜瑶恐怕是真的对不亲水,从小被逼着学习游泳,虽然在不情愿中学会了,但是对于这项活动却充满了厌恶。
这一季《餐厅的法则》8月中上旬开始录制,9月底开播,池若同朝云聊到这里,连带着算了一下时间,竟然录制的时间就快要到了。“我当时听节目组的人说,飞行嘉宾请了不少流量大牌?飞行嘉宾的名单你知道了没有?”
“已经知道了。”刚刚说起颜瑶游泳的时,多少透露出一点主家的隐私,朝云也有点尴尬。此时池若再次说起工作上的事,她正求之不得,“确实都是流量明星,还有之前合作过的人呢。”
池若敏感地一挑眉,“合作过的?谁呀?”
“楚淮先生。”朝云意味深长地回答,“在节目录制流程单上,第一期和第二期没有嘉宾,第三期到第五期的嘉宾都是楚淮先生。”
“他要在那边呆三天?”池若惊讶地看着朝云,“这……不是另有目的吧?”
再多的事,就涉及到私事了,朝云不肯多说,但是池若也不是傻的,朝云语气这么微妙,楚淮和颜瑶的渊源又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她自然会往比较不一般的方向去想。
“楚淮……这么大勇气呀?”池若够了够唇角,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他知道颜小姐的家世了?”
这话细想起来,也有些诛心,有直指楚淮居心不良的嫌疑。但是,站在池若的角度上,因为她清楚颜瑶的家世不凡,因此看谁都带着几分嫌疑也不算是疑神疑鬼,总是事出有因的。
朝云也能感觉出,池若这一问其实也是为了颜瑶好,她和颜瑶虽然比较游离于卓春娱乐之外,比起池若和聂小倩亲密、带着几分闺蜜意味的关系,更像是搭伙的合租室友。但是,公司上半年发生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事,很少有能瞒过她们的。关于聂小倩公开恋情的事,池若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如果颜瑶身上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也可作为参考。
有些经纪人为了事业,勒令手下艺人不许谈恋爱,池若这边事肯定不会发生这种事的。她对于楚淮和动机,及楚淮和颜瑶之前关系的关注,全然是出自于真心的担忧。
“小姐虽然性子天真烂漫,但是看人很准。”朝云对颜瑶的评价很高,这也理所当然,毕竟是亲自陪伴着长大的,在朝云眼中,颜瑶肯定怎么看怎么好。“而且,就算这事最后能成,也还有颜先生在后面把关呢——小姐自己说好可不行。”
朝云这话本后的信息量也是有点大,池若忍不住问:“那楚淮现在是……”
“楚先生为人善良正直,很少沾染那些乌七八糟的事,而且颇有义气。”只听朝云信口拈来般地说起这些,就知道恐怕背后没少下功夫调查,“家境也不错,父母都是本分人,虽然也难免做过一些随波逐流之事,但是本性不坏,不影响大局。楚先生现在的问题,就只有一点,就是合作伙伴似乎对他态度暧昧,他虽然一直没有回应,但是日后恐怕也是个麻烦。现在的关键,还是要看楚先生怎么处理这方面的关系。”
楚淮的合作伙伴?对他态度暧昧?
池若不期然想到了曾经在公司里听到的一些零碎的风言风语。
那不就是……江卉卉吗?!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
新开预收文《末日三途号'无限'》,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先收藏一下哈~
***
《末日三途号》文案:
山海游乐园考验的到底是运气还是单量,桐宫中谁才是杀死太子生母的真凶。
圣女修道院内究竟藏了几只吸血鬼,在爱丽丝的梦境里化身国际象棋中的锡兵。
迷雾降临,十米之外人鬼不分的城市里,丧尸悄然集结成群。
正在相亲的丛歆被相亲对象拉着,逃到了一处废弃的站台,慌乱中登上了末日的最后一趟列车——三途号。
在这列逃离末日的火车上,丛歆和小伙伴们成长、战斗,只为有朝一日能够真正逃离这一趟挣扎求存的旅程。
而相亲对象,也终于不再仅仅只是相亲对象……
第79章
朝云的话,对池若来说也无异于平地一声雷。她虽然听到过一些传闻; 但是并没有当真——自己工作上的事还处理不完呢; 哪有闲工夫关心别人的八卦?更何况,江卉卉心有所属这件事,在江家内部都没有传开; 池若几次去江家; 或是和江家人接触; 都没有听谁说起过; 自然也就将传言忘在脑后了。
但是,既然朝云这样郑重其事地提出这一点,说明江卉卉对楚淮的心思,起码是已经被人看出来了的,而且或许还曾经有过某些举动,能证明她确实对楚淮动了心思。
在娱乐圈内,艺人和经济人私下谈恋爱其实不算什么新闻,男艺人、女艺人都有; 但是最后能长久的却不多。更不用说; 楚淮和江卉卉的关系现在暂时看起来只是一头热的单恋,楚淮又不是刚出道的毛头小子; 不至于为了一点资源贡献上自己的身体——这事,或许还有热闹可看。
池若现在好奇的,反而是江卉卉知不知道楚淮对颜瑶的心思,江卉卉现在是楚淮的宣传经纪人,楚淮要接什么资源; 理论上都要经过她的同意,起码签合同的时候,她是要出面的。楚淮出演《餐厅的法则》第二季,虽然只是飞行嘉宾,但是也要签合同,江卉卉——恐怕对这事还是无知无觉,不然怎可能让楚淮出演这个节目?
楚淮和颜瑶现在的关系,进展还不够快,起码没有刺激到江卉卉,不然……
因为这一点原因,池若十分期待《餐厅的法则》第二季的录制,她甚至打算,如果到时自己的时间能够排错开的话,就去跟录几集,起码跟到楚淮走的时候。
她盘算虽好,但是,刚刚结束黔省的工作,颜瑶就给池若出了个小难题。
“若若,你有没有听说,火烈鸟视频计划要拍一部古装偶像剧的消息?”
从黔省回到龙城的一个星期后,颜瑶去公司的时候坐在池若办公室的沙发上,状似无意地提起这件事,但是池若立时就紧张起来:在这之前,颜瑶虽然对娱乐圈感兴趣,但是很少指名道姓说自己看上了什么资源,基本上就是池若安排给她什么,她就接什么,也并没有表现出过特别的不满,或是对哪项资源特别的偏爱。
火烈鸟视频要拍古偶的消息,池若从来没有通过任何渠道听说过,颜瑶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没听说。”池若回答得干脆利落,又反问:“是关于什么的古装偶像剧?”
“关于一位公主的。”颜瑶并不介意池若的直接,反过来接着池若的话,为她介绍这个资源,“就是讲一位皇朝公主的,那位公主是独生女……”
只一个前提,大背景还没有讲述完,池若就已经猜到了故事的大致剧情。自古以来,特别是古代,几乎就没有过女性继承人的存在,连太平公主都没能从武则天手中争取到继承权,安乐公主也没能从宠爱她的李显手里最终得到皇太女的尊荣。没有儿子的帝王,会面临什么样的选择,宋代、明代,不少帝王都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过继。
但是,过继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