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人们就找到了他们心中的理由——孔子可是有九尺六寸高呢,也算是个伟男子,更何况又有学识,莫不是南子换了口味,想和儒家的这位来一段?
这样的说法自然是传到了温璞的耳中,不过她只是一笑置之,知道孔子那边应当也是知道了这些传言,故而迟迟不来。不过这没关系,迫于南子在卫国的权威,不管是谁迟早都要到她面前走一遭。而且,她需要做的事情是和孔子来一场论战,直接将自己的思想摆出来,借儒家的名声来成就自己树立的这些思想的名气。
任谁也不会想到她究竟打算的是什么吧?这样一个因为南子的身份和以往举动限制不会有人看透的局,已经布下。
而且,为了避免论语中出现不利于自己和自己言论传播的字句,温璞还知会孔子带上几位他的得意弟子。
南子请客,未必要卫灵公作陪,毕竟很多时候她都是在会情人,卫灵公也要避免爱妻尴尬不是?但是这一次,南子却主动邀上了卫灵公,而且还拜托他帮忙邀请了另外诸多位当世知名的士大夫。
如此一来,方才算是准备停当,温璞仔仔细细地思索了一次自己想要说的东西,又想了想其他人可能会怎么驳斥自己的看法,反复推敲,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之后,才放下心去准备其他的事情。
南子现在这样的名声,一方面让温璞能够做一些在这个时代看来出格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局限了温璞,没有好名声的话,很难招揽到温璞想要的人才,而聚集起百家之中的新势力,也有些困难。幸好还没有到南子生下孩子私奔之后,她还有时间慢慢筹谋。
不过,是否要弄一个孩子来继承卫国呢?毕竟如果能够把持卫国让它成为一个试点,或者成为她即将创立的这个学派的庇护地。即使这个时代知识是属于贵族的,所以有学识的人总是被尊重,温璞也不会忽视实际上真正的掌权者对于老师对他们指手画脚的这些人自然而然的厌恶。
然而,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以这个时代的特殊特性一定会有人将这个孩子视为“少主”,而她本身所希望的那种将自己树立的学派扩张到整个天下,就如同儒家一样融入整个文化中的愿望,一定会受到破坏。继承者一旦出现,独立性就会出现问题。而且如果和卫国挂钩,岂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样做还是不够理智。
那么还用说什么呢?温璞打消了自己原本的念头,转而思考想办法给卫灵公弄出足够的子嗣,避免自己的计划出现问题。
要让一个学说发扬,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个学说实实在在地产生效果。如果人们看见卫国因为采用自己的想法建立的学派思想而强盛,他们自然会来主动采用这些思想。
所以就这样吧。第一步,还是先打出名气,树立思想。
作者有话要说:持续性生病,胃痛引起发烧中= =最近真是身娇体软。
仙仙的文帮推荐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要求评论一位现当代作家,我在群内问其他作者可不可以写我自己(好吧这个懒鬼),于是大家就弄出了一大堆标题……如下
一个现代作者的成长史——我是一根黑刺儿
我不是雅蠛蝶——赏析知名作者不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耽美写手铂金色
在云端甜蜜地打滚,云上打滚的奋斗史
用甜蜜书写文字——文艺少女唐琪儿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英豪作家无赦
我和你在一起,就是一对好西皮——著名作者好西皮。评价是……西皮这个不错啊,保证老师会捧着研究半天的
老师A:唔,嗯,啥叫好西皮?(回头问另外一边的老师)
另外的老师推了推眼镜:“我和你,就是一对好西皮”
但是最后……刺儿写的是,商业化与迎合大众——浅谈网络作家唐家三少的成功
祖神谣——辰东《长生界》
那断裂的巨山是天地的脊梁,
那干硬的黄泥是大地的血浆,
那如山的尸骨是祖先的悲凉。
千百年后,琴瑟和鸣,丝竹悠扬,赞颂至圣大道永昌。
还有谁记得,燧人氏点亮了人族地前路。
怎能忘记,神农尝百草,埋骨他乡。
还有人是否知晓,女娲泣血补天,以血肉之精我人族得以延续昌旺。
盛世欢歌,大道在上,一首虚幻神曲将祖先万载功绩埋葬。
众生如蝼蚁,大道在前方,和谐永高唱,只字不提炎与黄。
莫名心伤。
宏伟的殿宇,磅礴的巨宫,伪神列前方,祖先的悲凉。
小小地牌位都早已遗忘,半尺神龛都无处安放。
可否记得有个名字叫炎黄?
你的血液中流淌着祖先的希望。
只言大道与和谐,民族精神被埋葬。
苍穹之血,大地之精,阴阳交战,泣血玄黄。
祖先的血泪,能否打动你铁石心肠?
然后这里是百度炎黄吧吧友评论:请允许我用《长生界》中的这段话来表达我此时此刻心情的沉重。现在还有谁能记得我们的祖先叫炎黄。还有谁记得祭祖大典在何时。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被埋在那里。甚至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你的心中还有没有那一块能被安葬的地方?一片一片广阔的宫殿那里面供奉的是谁?
耶稣?释迦摩尼?亦或是真主?
可否给遂人氏留一个位置,让炎黄子孙明白谁发明的钻木取火使人族结束了黑暗的生活。
可否给女娲留一个位置,让炎黄子孙明白女娲泣血补天是为了使人族得以延续昌旺。
可否给有巢氏留一个位置,让炎黄子孙明白是谁发明了屋子,使人族结束了以天为盖地为炉的生活。
可否给神农氏留一个位置。让炎黄子孙明白神农氏为什么暴尸荒野客死他乡。
炎黄子孙何在!
☆、春秋之中华崛起2
南子坐在重重帘幕之后,看不分明。
即使在场的人都似乎不经意地将目光扫过层叠垂幔,想要看看,这位艳名远播的卫国国母是何等模样,才能让卫灵公如此死心塌地,甚至为了方便她会情人而修筑另外的宫殿?
不过可惜,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孔丘走进宫殿,终究有些小心翼翼。即使他看不起南子的作风,但无论怎么说,她是卫灵公的王后,在这个阶级森严的时代,是上位者。君为臣纲,这正是孔丘所信奉的。故而,此时他表现得倒是恭敬——和他身后带来的得意弟子,脸上隐约透露厌恶不满的子路倒是不同。
儒家,讲究外曲内直。所谓外曲内直,就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原则,与人相处当曲,不使人难受,会做人,会做事。而内直,则是指心中风骨,君子处世,必有原则,为黎民计,为国家计,为天下计。而孔子一直都很好地维持了这样的平衡——不然,他也不至于根本不是贵族身份,却被人以公侯伯子男爵位中的“子”来称呼了。这世道,百家争鸣,有才者多得是,但是被称为“子”的有几个?
孔丘方一进门,就发现殿中的人,太多了。
似乎不经意地扫视一圈,却看见平日里也算有几分熟识的一些有才之人赫然在座。而卫灵公更是坐在上首,此时带着点好奇看了过来。
他行礼。
耳畔传来环佩相击的声音,在重重帘幕之内,那个女人回礼了。
没人说话,只有静静的呼吸声,宫人将孔丘引到他的位置上坐下,就束手立在一旁。
原本还带着几分老师来见南子这个放浪女人的愤懑的子路此时也沉默了,肃穆的气氛由不得他继续生闷气。他是聪明人,不过有几分少年心性罢了。
透过重重幔帐,温璞注视这传奇的人物。
儒家……儒家,影响了整个中华数千年,深深植根于整个国家民族的儒家,上下千年最杰出的人物,就在眼前!
“敢问孔子,何谓仁?”温璞终于开口,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在场的人一震,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南子居然会问孔子这个问题,依照旁人对南子的一贯印象来看的话,某些不正经的东西才是她会关注的吧?若不是卫灵公相邀,说实在的,在场的诸多人,都怕来见南子,虽说美色惑人,但名声究竟是要的。
略一思索,孔子直截了当地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何为克己复礼?”女声一刻不停地发问。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依礼,何如?”没有评价,也没有回应,温璞就好像是好奇一样,追问着。
“明仁,恕之道;分上下尊卑;解君臣之位;人各守其职,天下为公,大道行于天下。”
在场的人都聚精会神,孔子到底是当世大贤,能听他讲述他的思想,自然是难得的机会,而这短短对话,尽显孔子所思精妙之处,不知多少人暗自点头。
然而,帘幕之后,只一声轻笑。
“呵。”短促的,轻微的,在这大殿之内却无比清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然,当时是,人心纯善,自是无有私心。人心既污,如何能复?纵使复古,又能如何呢?”轻飘飘地说着,温璞心情平静。她是很佩服孔子的,儒家思想,有很多精妙的地方,然而,统一的思想一时间虽然有利于国家的发展,长时间下去却只能禁锢一个民族。温璞不介意各个学派互相攻歼,争夺正统的地位,这样从某种意义上反倒更有利于多种思想的发展不是?
“以礼乐教之,必能使人心纯善。”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
温璞微笑。不是嘲弄,而是真心对孔子的佩服,对面这个人,并不是纸上谈兵,他当过地方官员,也明白很多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坚持这样想法的人,真真是圣人。相信所有人都可以变好,这样的事情,恐怕温璞永远也做不到。然而,或许正是他这样的心态,才让他的思想如此纯粹。
温璞自己,成不了孔子这样的思想家,她所做的,是将前人经过无数论辩总结的思想摆出来。
“先生所言有理。然,先生可知,天下之大并非先生及弟子所能走遍,礼乐,可教化一方,却无力遍传天下。”
“那便著书立说,当有一日,天下尽归教化。”没有一点惊异,只有坚定的神色,孔丘说。
这一次,温璞鼓掌了。她把话说到这个程度上,这位大贤却毫不动摇本心,莫怪人们将他称为天纵之圣!
一番言谈之下,在场之人也不把南子看做一个普通妇人了,他们更没空去计较南子的名声如何,只为此时精彩的言论而吸引。
“先生胸怀,令人钦佩。”温璞继续说着,“著书立说,教化众生,此志唯有当世圣贤能立。然先生不知,于路上西行万里,有蛮夷,不服教化,更难得礼乐。我华夏正宗虽能得教化,将来,却不定被这不知礼乐的蛮夷所欺!”
这话说得,惊世骇俗了。这不是在诅咒华夏正宗吗?众人几乎在第一时间看向了卫灵公,然而这位君主却依旧含笑,毫不在意。
“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