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和山东地方势力的争权夺利斗争延伸到青岛大学内部,派系纷争,风潮迭起,闻一多受到不少攻击与诽谤,被迫辞职。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6年6月18日签署《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该宣言表示:“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闻一多忍受着连日饥饿带来的折磨,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最后一次的演讲》
这几天,大家知道,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李公朴)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为什么要杀死李公朴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但恰好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现在司徒雷登出任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是教育家,他生长在中国,受的美国教育。他住在中国的时间比住在美国的时间长,他就如一个中国的留学生一样,从前在北平时,也常见面。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学者,是真正知道中国人民的要求的,这不是说司徒雷登有三头六臂,能替中国人民解决一切,而是说美国人民的舆论抬头,美国才有这转变。”
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轻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我们有这个信心!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①(指护国战争)。(1915年10月,北洋军阀袁世凯称帝,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同年12月25日,云南首先宣布独立,以蔡锷等人为领导,组织护国军讨袁世凯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的联大(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成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4月,西南联大宣布解散。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武皇之中华崛起2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纵使今时今日,大唐四方来朝,未知将来。你看那煌煌大汉,震慑诸夷,一旦国灭,五胡乱华,天下涂炭,此乃大势,不可违。”温璞说着,一副得道神棍的样子。
坐在高僧辩机对面的,是未来的唐玄宗,李隆基。
李治登基之后,武媚娘——她还是得到了这个名字——自然而然地升格为皇后,而因为先知先觉,她躲开了诸多问题,萧淑妃或者是曾经的王皇后现在的王贤妃,又或者是她的妹妹韩国夫人,都没有办法挑战她的地位。有时候一切就是这么简单,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当武媚娘牢牢地将李治拿捏住的时候,她就是这个国家最尊贵的女人。当她的儿子李显登基之后,她更是尊贵无匹。
然而,她的眼界可不仅仅是征服男人这么简单,彼可取而代之,这才是武媚娘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也是她在辩机的教导之下学会的。对未来的了解更帮助了这个女人,至少现在她和李隆基这个原本注定要夺取她位置的孩子关系很不错,毕竟说真的,要想巩固她前期的统治,让她能真正走上最高位,从种种方面来讲,还非要李隆基成为继承者不可。李显颇有些难当大任的感觉,李隆基却能显示她的识人之明,这个孙子,真是个任务。武媚娘也不是钻牛角尖的人,夺取大位这种事,本来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倒也不会对李显或者李隆基产生无谓的怨恨。
也如此,温璞作为高僧,作为这位皇太后的老师,和自然而然就和皇子亲近了。
辩机,从翻译了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一部分之后,就已经被人们视作高僧,加之年轻而有才,更是令人倾慕。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显德高僧竟然和这大唐的另外两位奇人李淳风和袁天罡从交甚密。甚至,关于辩机还出了几段传奇一般的故事,说他曾在王勃襁褓之时言说此子诗才当世难得,只怕为人轻薄,妄自坏了仕途,此生当远离水畔,以消灾。王勃此子,可是初唐四杰之一,文采当然难得,而为人轻薄坏了仕途的说法,则是来源于这家伙未来一篇《檄周王鸡文》被贬,远离水畔则是说他后来因落水惊悸而死这件事。先知,帮助了温璞很多。而现在王勃虽然没有到最后的程度,但他的诗才已经显现出来了,人们虽因为王勃乃是大儒后代而对辩机的“预言”稍显怀疑,但也有了一种对鬼神的敬畏之心。
然而,另一件事却是真正奠定了辩机神棍地位了。李治登基,册封武媚娘为后的时候,他献上一则不怎么吉利的预言:四年之后,江浙当有一乱。而高宗四年,浙江地区,陈硕真起义。
正是因为有诸多玄异,辩机才被越捧越高,而他多年以来一直都和袁天罡,李淳风一起进行的工作,自然而然就会备受重视。
著一部言说天下大势,纵观上下数千年的书?
因为一直听着辩机的传奇事迹,又被这位的高人风范给忽悠着,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李治是信了。他信这本书著成之后将会有巨大的影响力,一天到晚向温璞探听着书里的内容。接下来的李显,李隆基,统统都被忽悠了。温璞也乐得夹带私货,告诉李隆基一些并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想法,他和武媚娘,加在一起,即使只是轻微的政策改变,就会随之掀起狂澜。
最重要的是,几代皇帝都向自己垂询,加上在民间塑造的那些传奇,叠加在李淳风袁天罡的名声之上,《推背图》的影响力,将会超乎想象地大。
原本的推背图,实际上应该是李淳风和袁天罡在唐太宗面前预言,因为袁天罡推李淳风的背制止他继续泄露天机而得名,不过这中间因为温璞过早的干涉,使得两人共演《推背图》这件事都没有发生,而变成了这三个人如何在图中夹带私货,试图改变命运这样的行为。
而且,为了避免像是原来的《推背图》一样因为太精准而被历代帝王忌惮变成禁书,温璞一边干活,一边小心地将已经炮制好的预言加上那些预言发生时期的社会形态与改革方法啊之类的,想办法秘密传播到民间,然后四处散布。在某地埋上石板啊,把某书藏在某书院啊,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时间就这样过去,因为预言的散布,许多人都在暗地里接受了千年之后或许不需要皇帝,天下依旧太平的情景,他们甚至知道那个时候需要的是法度,是社会契约,之类种种。虽说含混不清,但到底有了个想法。而相关的具体的资料,自然是被温璞用宝藏的方式到处掩藏,自然会有人小心收了,当做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成为燎原的星星之火。
几年后,等到武媚娘成了武瞾,登基了,为了辩机的预言也为了自己的天下,她终于开始追杀身体已经百岁的高僧。
然后那个叫做辩机的僧人自此消失不见。
然后民间风传高僧已然成佛登仙,不留俗世,而武皇此举,触怒上天,必受诛伐。
武则天宣布《推背图》为禁书,更多的人却抄录收藏了这本所谓的禁书,为那上面神鬼莫测的预言而震惊。
每一幅图上都写了一句话——若依此势行之,天命则改,余下之图,已全无用处。
谁不愿意成为历史的创造者呢?
后来,五代十国。后来,宋夏辽元。后来,明兴。
明朝后期,在嘉靖帝几十年不上朝的情形之下,内阁大兴,一日宫变,废帝制,内阁制度立,选举考试而行。
在旷世奇书《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