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之音?青衫湿!
如此江山
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曰:“归也”,归何处?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天乎太瞽!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残菊
岭梅开后晓风寒,几度添衣怕倚栏。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向人看。
红毛刀歌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
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
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辰芒骤韬。 斫地一声海水立,露风三寸阴风号。
陆专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 遭斯刃者凡几辈?骷髅成群血涌涛。
刀头百万英雄泣,腕底乾坤杀劫操。 且来挂壁暂不用,夜夜鸣啸声疑!
英灵渴欲饮战血,也如块磊需酒浇。 红毛红毛尔休骄,尔器诚利吾宁抛。
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
剑歌
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 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 侠骨棱嶒傲九州,不信太刚刚则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汉王诛暴由三尺。 五胡乱晋南北分,衣冠文弱难辞责。
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 胸中了了旧恩仇?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
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 空山一夜惊风雨,跃跃沉吟欲化龙。
宝光闪闪惊四座,九天白日暗无色。 按剑相顾读史书,书中误国多奸贼。
中原忽化牧羊场,咄咄腥风吹禹域。 除却干将与莫邪,世界伊谁开暗黑。
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 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 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
失题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刘秀雷震昆阳鼓,
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 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倚天之中华崛起2
元朝上层并非没有想办法解决民族矛盾问题。减轻赋税,减少征战的政策被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也稍微缓解了矛盾的尖锐化。然而,由于自古以来的“华夷”观念,和游牧民族统治自然带出的粗糙作风,矛盾想要解决,不是这么简单的。
温璞钻着这个空子。
明教势大,有反元倾向,自然会招致朝廷的清洗,而因为民族立场,元朝必然就会对汉人进行压迫,这样的压迫又进一步导致人民对明教的拥护。于是很快,明教声势浩大,占据了半壁江山。
最重要的是,元朝和蒙古帝国其实是不一样的。蒙古帝国要包括北方西北的四大汗国,而它们在这个时候,还并不完全服从于元朝,不时还捣捣乱。在南方明教开始起义的时候,元朝分不出精力来压制它们,于是这四大汗国就又开始捣乱了。
即使元朝的上层统治者和四大汗国的也算是同族,但这种时候,元的处境还真有种“内忧外患”的感觉。内忧,是明教作乱;外患,是四大汗国。加之游牧民族掌权之后,游牧增加对环境的破坏,黄河流域自然灾害的增加,民怨沸腾。
多年时间下来,整个教内就像是小政府一样发展,已经形成体制,加上不断串联其他武林门派,力量积蓄已经足够,温璞就在这个时候果断地起义了。
原本明教的半壁江山,终究是不显山露水的,当反元大旗一立,各地纷纷响应之后,人们赫然发现,在明教直接间接控制之下的行省,真正达到了半壁江山!
朝廷派兵来剿,却被尽数歼灭,举世震惊。
越来越多的反元者来投。
占据着这半壁江山,温璞借用教内早就完成的完整的体系,搭建起了政府班子,用治理国家的方式经营明教之下的地界。
因为前瞻性而准备的粮食,银钱,和各种赈济政策,在这个时候派上了非常大的作用,加之统治阶层和人民没有民族矛盾的问题,明教的统治日益稳固。
四大汗国的骚扰让元朝方面没有办法安心收拾明教,手忙脚乱。
为了稳固民心,温璞登基,建立明朝。不过在稳定了局势之后,皇帝的权威必须是被削弱的,温璞可以保证自己不会因为身为皇帝而乱来,却不敢去保证其他人,所以,削弱皇权是必须做的事情,而身为开国皇帝的她来做,是最合适的。
步步为营,元朝风雨飘摇的统治,很快覆灭。
原本打着取代元朝想法的四大汗国,发现在这个时候他们面对了一个比元朝更强大的敌人——明朝。
就像曾经在射雕的世界做的那样,温璞驱赶着这些人,一路向西,往欧洲而去,削弱未来可能的敌人。
对国内,新型的行政体制完成,温璞终于想到了节制新型锦衣卫的方法——他们可以监察百官,可以在官员欲行不轨的时候相机行事,然而同时,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被记录下来,不完成记录,就不可以行使权力,这些记录,会被分类成各种等级,在不同的时间之后解密,向全天下公布。
这个时代,还没有到道德沦丧的地步,害怕自己做错什么而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人们,自然会为了不在解密的资料里被人吐唾沫,动作规矩很多。当然,这并不能防止有人豁出去之后想着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做出不该做的事情来。
所以,温璞将锦衣卫一分为二,带着点别样的心思分别命名为伊利和蒙牛,互相节制,互相竞争。而这两个机构又同时受到整个民间的监督,民间可以直接呈书到皇帝手中,指摘锦衣卫。
如此一来,政府节制皇帝,皇帝节制锦衣卫,锦衣卫节制政府,大循环完成,而且所有人都要依靠民间力量,体系形成了。加上每个部门中自成体系的平衡,这事终于算完了。
健康的政治体制能够让一个国家快速发展,加上温璞些许的预见,对大势的把握,明朝整个国家开始向外发展,造船业发展,寻找殖民地开疆扩土之类的行为不断,与全球各地的贸易也兴起。
一切已经上了正轨。
就在这个时候,南方倭寇作乱。
其实原本,忙忙碌碌的温璞已经要忘记有倭国这么个地方来的,这却提醒了温璞。
于是,远征扶桑。
由于提前发展起来的强大海洋力量,这样的征服进行得很顺利,加上在海洋贸易中获利的人们对倭寇的厌恶,对朝廷大力支持,扶桑行省出炉并没有花费多久时间。
既然收拾了倭国,那个自大的棒子国,温璞就顺带解决了,一开始制定计划的时候,温璞就是打着让棒子国借道的旗号直接从半岛上往倭国发兵的,这时候一个回马枪,就直接收拾了这群人。
一个强大的王朝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按照历史,原本在公元1295年就应该离开元朝回国的马可波罗,因为战乱滞留在中原,见证了明朝的崛起和强大。等到他回国之后,将之著成一本书:《马可波罗游记》。
没有遍地黄金,没有香料熏染,一个国家铁与血的崛起,强盛的威仪,才是这本书的重点。
鞑靼人可以让整个欧洲陷入战火,然而面对那个国家,却只能颤抖着归附。
无数人向往着那个国度,东方的强大国家。
而后,为了之后的几个世纪,温璞大兴科技,建立了中华奖等等诸多著名的科学奖项,世界性的奖项。甚至会在这个运输不便的时代到欧洲去请领奖者或者发放奖金的魄力让整个世界都为这样的奖项疯狂。
上行下效,中华的科技越发强大,随之,国力越发强大。
这个古老的国家,在无数岁月中,会一直屹立下去。
这是温璞所笃信的。
作者有话要说:37章内容完全更改完毕。以及本章联邦调查局那两个名字引起误会,所以改掉了。
说起来,刺儿觉得这篇文整体很适合沙拉莹的《一幕》那首歌的感觉……好吧有私心偏爱的问题。不过这首歌的确蛮有感觉的,各个朝代的那种轮换感。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东北,华北,大面积沦丧。
1938年,艾青创作了这首诗
《手推车》作者: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倚天之中华崛起3
“明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江湖流派和宗教相结合进行起义并成功建立自己政权的势力,而明教起义之后创立的新王朝,就是明朝了。”讲台上,教授拿着提纲,随意地说着。
“大家都知道,明朝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一个朝代。”在形容明朝的时候,教授停顿了一下,想了想,才勉强找出一个词来形容。
“比方说,小说体裁就是这个时期出现的,比起唐宋时期的话本之类,更加自由,篇幅也更长,什么四大名著八大奇书之类的,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大家都看过吧?”
下面坐着的学生们纷纷点头。
“当然这并不是所有的精彩方面,整个明史本身就是个传奇故事,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阳顶天的教内改革和后来的起义政策,执政方式,政府部门的设置,到如今都还是高考中考每年必备的题目,当年肯定让大家背得头痛,对不对?”教授笑着开了个小玩笑,引起底下一阵嬉笑声。
“好了,说了这么多了,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今天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