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我是好爸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麻蛋,这内务府简直就是个炸药包啊!
  一向笑眯眯的八贝勒脸上的笑容也是有些挂不住了~
  太子对于胤禩进了内务府当差,很是不满意,他几乎是将内务府当成了自己的私库,如何能不迁怒?
  饶是也知道这并不是胤禩的问题,是皇父的旨意,可是他没有其他法子,也只能迁怒不是?
  而且在这之前,皇父也曾经仔仔细细地和太子殿下分析过为何要将老八放在内务府,太子殿下在心悦诚服的点头的同时,心下也难免地有些惊涛骇浪。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自己到底在内务府干了多少好事儿,只怕太子殿下也有些记不清了吧?
  当然,有些事他干的,还有些,就是某些人,打着太子的名头干的了,不过算总账,这些事情,总归是要落到太子头上的。
  现在,胤禩第一天去当差了,正在内务府的衙门里,对着一堆的账本子发愁,殊不知,同样对着账本子发愁的还有太子。
  太子殿下对于皇父罗列出来的自己花销实在是有些发愁,不知道这个数目是从哪儿得出来的。
  瞧着他的神色,王俊生顿时又将一大堆圈走,剩下了三分之一。
  “这才是你真正花销的……”
  “那么那么两倍的……”太子殿下倒也不傻,问道。
  “这是你的门人,你的奶公,你的属官们打着你的名头,花销的……”
  王俊生神色淡淡,扔出了另外一张单子给太子。
  胤礽接过单子,翻开之后,顿时气了个仰倒!
  “阿玛,这是真的?”
  许是气糊涂了,这位如此问道。
  “嗯,真的!”
  太子气的眼睛都红了,自己为了拉拢朝臣,殚精竭虑,四处谋划,可是这些个子蛀虫呢?竟然款儿摆的比主子都大!
  “阿玛,儿子有罪!”
  显然,这是另外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该如何让皇父喜怒,胤礽毫不含糊地请罪了。
  “也不全是你的问题,朕知道,你总觉得朕偏心了几个小的,现在你知道了吧,这些人,交给你自己处理,朕希望你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王俊生淡淡地打发了太子之后,叹了口气,原主实在是宠坏了这个儿子,他希望,现在还有机会掰正,如若不然,他恼不得真的要换一个人了。
  太子简直要气炸了,凌普这些人,显然是不能留了,不过如此一来,自己在内务府的势力就全都被拔光了!
  而且这还是自己亲自动手的,皇父好手段!
  这位太子殿下在路上,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不能不说,这位的脑袋瓜子是真的好使。
  不过如今骑虎难下,自己不得不为之,只是钱财方面,看来还是抓紧时间了,江南是绝对不能丢的。
  曹寅这个狗奴才,竟然软硬不吃,还好有个知情识趣儿的李煦(xu),不过可惜的是,江南三大织造,知情识趣的,也只有李煦一人。
  曹寅和孙文成都是铁打的帝党,对于太子抛去的橄榄枝,视而不见,让太子恼火不已。
  既然不能为自己所用,那也不能逼迫太过,让他投了别人,外加上皇帝对于曹家的维护,所以时至今日,太子殿下在江南也唯有李煦这么一个顶用的。
  当然,三不五时地派了几个门人去曹、孙两家去搜刮几个银钱用,倒也不算是个什么事儿!
  现在少了内务府的支持,太子觉得,自己要加紧时间,掌控江南了,曹家才是大头,孙文成倒是不要紧。
  如今“奉圣夫人”孙老太君还在,太子还真不敢太过,只怕是还要另想法子。
  太子思绪乱七八糟了一大圈儿,回到了毓庆宫之后,借着由子,责打了身边的小内侍一番,发泄了一番自己心里的郁气,这才让人将凌普这些人都收拾了事。
  当然,他能借助的人手,恰巧就是索额图提供的。
  王俊生忍不住地又想叹气!这父子之间,竟然比不上一个什么外八路的舅公么?
  太子实在是让人失望啊。
  八阿哥尽管来内务府上任,还真不是单枪匹马来的,额,也不知道自己从哪儿冒出来的这么几个门人!
  (⊙v⊙)嗯,总之,瞧着都是积年的老帐房,这看账算账找茬儿,简直就是一把好手!
  胤禩也算是看明白了,只怕皇父对于内务府早就看不惯了,只是碍于太子的面皮,找不到什么好机会吧。
  现在,将自己发配到内务府,瞧瞧这些人的这些动作,刚刚内务府副总管董殿邦说什么来着?
  “水注虫咬”,对啦,要么就是府库失火,总之,账册被毁了。
  可是账册毁了,这些账目,竟然被自己的这几位天上掉下来的门人记得清清楚楚,真是奇哉怪也!
  _(:3ゝ∠)_
  一大早上的,胤禩瞧着汇总的账册,算是明白了一件事儿,自己啊,就是个傀儡,老老实实儿地跟着皇父走得了。
  摆正心思之后,八阿哥也摆出了一副“铁面无私,为公不为私”的面孔,然后悄无声息地继续查账。
  这种事情,但凡有个风吹草动都能让很多人紧张个半死,如今胤禩尽管觉得自己已经低调了很了,可是谁也不是傻子,还能不知道了?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胤禩总算是见识一番这些人的能耐。
  各种请客送礼的,求情说理的,上折子弹劾的,总之,五花八门,似乎这些人还有分工,胤禩一副若有所思之态。
  甚至有些人还将主意打到了八福晋郭络罗氏的身上,这位在正事儿上极有见地,压根儿就不接话,你若是说的多了,惹的她烦了,谁的面皮也不卖,直接甩脸子走人。
  所以八福晋在京城的名声,实在是不咋滴!
  当然,不少人在酸她的同时,也羡慕这位活的肆意。据说宫里的那位良妃娘娘,满意这位儿媳妇到了十二分,话里话外地都是夸赞之言,让人更加地羡慕了。
  酸言酸语,从来都伤害不了八福晋,她的性子自来便是这般,是个从不受委屈的主儿,能和良妃相处的和睦,实在算是个意外之喜。
  当然,这是对于胤禩来说,至于良妃和八福晋么,谁也不知道她们心里怎么想的,不过表面上能和睦就不错了。
  可是听说,四福晋和德妃娘娘,面皮上的和睦都快保不住了,也是让人震惊!
  四福晋温婉的性子,也不知道德妃到底哪里不满意了!再说了,刚之前的康熙三十六年三月,这位四福晋才为四阿哥诞下了嫡长子弘辉,到底还哪里能挑出刺儿来啊?
  想不明白的事儿八福晋就不去想了,总之四嫂似乎也是习惯了的模样,她也懒得理会就是了。
  当然,婆媳是之间的那些事儿,八福晋到底是听过一二的,能真正和睦的又有几个?
  大阿哥夫妻俩倒是和睦无比,可是婆媳关系呢?不过也是个面子情,左右是因为大福晋没有生个嫡子罢了。
  太子妃倒是好命,上面没有婆婆,可是夫妻感情,却是一般般。至于三福晋,似乎荣妃娘娘也不大满意,四福晋就甭提了。
  至于五阿哥,七阿哥,福晋们的日子过的怎么样,大家心知肚明,两位偏疼侧室,福晋就是个管家婆。
  到了八福晋这儿,夫妻和睦,婆媳相处平和,如今皇帝又重用八爷,真是好事儿都轮到她了,大家心里不酸她,酸谁?
  八福晋似乎也不理会别人的酸言酸语,秀恩爱的这种活计可没少做,成婚这么一阵子,仇恨值拉的高高的。
  当事人不在乎,别人的意见,就直接地被忽略不计了。
  王俊生对于这种儿女家事还真是不在乎,只要办好了差事就行,其他的么,都是小节。
  这不,月余下来,内务府的烂账,或者说是从康熙年至今的,总算是全部地算出来了。
  内务府世家,有一家算一家,要是真的认真查,一个也跑不掉。
  矛盾上交,这是最好的办法,王俊生瞧着二两一个的鸡蛋,瞧着两年前的“新茶”,笑的有些让人拿不准他的心思。
  “得了,你回去吧,账册子留下就成。”
  看着胤禩略显地有些疲惫的脸,王俊生很大度地放行了。
  接下来,就不是胤禩能掺合进去的了,内务府所谓的世家们,抄家流放,总之,很快地就烟消云散了。
  当然,这些都是大蛀虫,只能抓大放小,谨慎的也不是没有,能全身而退的很少。
  在朝为官,讲究的是和光同尘,谁也不能免俗,所以大贪小贪到处都是,巨贪也不是没有,只是很多事情,还真是无法深究,只能快刀斩乱麻,这般一刀切似的了解了就是了。
  了解了内务府的这一摊子事儿之后,王俊生觉得可以开展自己的大计了,所以听说内务府商船出海的消息传来之后,很多人都动心了,当然也传出来了说是要找人合作。
  可是这官商之间,如何合作?总归让人觉得心里不怎么踏实。
  王俊生这里还乱哄哄的呢,宗室的爷们儿就坐不住了,这些人坐吃山空,偏又端着架子,如何都不能丢了自己的所谓的体面,所以如今听闻内务府要弄什么商船出海,这些人的心思就活泛起来了。
  王俊生听了几位宗人府王爷的奏请之后,倒也没觉得不行,八旗糜、烂,已然有了端倪,所以若是能尽早解决的话,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儿。
  “此事朕记下了,现下还没个章程出来呢,等着有了具体的章程之后,宗亲能拿出来多少,就占多少份子吧。”
  几位王爷欣喜不已,谢过了恩典之后,便告退了。
  要做生意,这些事情基本上就是皇帝挑个头儿,下面自然有人能办好一切的,总不会让他亲自去料理这些小事儿就是了。
  八阿哥这些日子的亲和力算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端的好本事!

  第44章 八阿哥5

  三十七年,大婚之后,又折腾了一番内务府的八贝勒爷,终于迎来了一件单纯的好事儿。真的是单纯的好事儿。
  王俊生觉得既然已经结婚了,那也该分出去,自己过了,所以八阿哥便开衙建府了。
  至于位置么,就是东城区内城区,四阿哥府的隔壁,三十三年,四阿哥开衙建府,离开了宫中,如今,八阿哥的府邸又划到了这一块儿。
  内务府准备好了宅子之后,八阿哥便带着自家福晋去瞧了瞧,看是否顺眼,是否还有什么要修改的地方。
  要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宫里,有些留恋的同时,更多的却是期待了,这建府之后,自己自由了许多,在宫外可以秘密地发展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了。
  八阿哥离宫之前,皇帝赏了不少的好东西,看的众人眼热了一阵子,不过隐隐地有传言,说是皇帝在酬功,前一阵子这位在内务府折腾出了一朵花儿,皇帝自然是要有所表示的。
  这种说辞却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康熙三十八年正月二十一日,康熙帝以黄、淮连年溃决,下流地方时遭淹没,虽耗费库银数百万两,多年仍无成效,遂决定第三次南巡,查看河道,指示方略,并巡历江浙,察吏安民。他谕户、工、兵等部,南巡一切供应由京备办,严禁沿途官吏借名科派,地方官员也不许馈赠扈从人员,违者均以军法论处,百姓不必引避,有在驻跸处告讦者以冲突仪仗例治罪。
  三月初二启程,太子留下监国,一同留下的还有四阿哥胤禛。至于王俊生带走的,自然是大阿哥,三阿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