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娱]璀璨人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事的最后,在经历了一系列007式的抗争后,邦德再一次成功的粉碎了一个犯罪组织,还替韦斯帕报了仇。
    《大破量子危机》定档在11月份,时间不等人,所以剧组兵分两路,葛瑞丝在意大利接受训练,而剧组其他人则以丹尼尔·克雷格饰演的邦德为中心,转战到其他外景地拍摄他的戏份。等到2月底,葛瑞丝从训练基地“出师”后,她就赶往了剧本里卡蜜儿出现的地方,位于美洲的海地共和国的首都太子港。
    丹尼尔·克雷格也结束了在其他地方的戏份,跟随着剧组马不停蹄的赶往太子港。这一个月连轴转的艰苦拍摄,而且还一波三折的——在巴拿马拍摄时,剧组取景地的不远处发生了当地帮派枪战,幸好没有波及到剧组,饶是如此,剧组的众人还是被吓得不轻——丹尼尔·克雷格几乎都把新闻发布会上发生的事情给忘记了,但也只是几乎而已,当他在太子港剧组下榻的酒店看到葛瑞丝时,那天的记忆瞬间就回笼了。
    丹尼尔·克雷格想避开都不可行,毕竟他们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还要一起拍戏,按照剧本的设定里共进退。就在他犹豫的时候,葛瑞丝已经看到他了,稍微偏头打量起他来,丹尼尔硬着头皮打了声招呼。等他再看了葛瑞丝一眼时,惊讶的发现她和一个月前有了明显不太一样的地方。
    海地属于热带海洋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22—28℃,尽管现在还不到炎热季,但相比于意大利的适宜气温就显得热起来了。葛瑞丝穿了件缎面吊带白色背心,外加有着流畅剪裁的黑色阔腿裤,露在外面的双臂肌肉线条即使不算很清晰,但显然让人无法忽视它代表着的力量。
    再有在一个月前,葛瑞丝的肤色是那种过分的白皙,让人感觉她不经常运动,常常呆在室内。这很可以理解,毕竟在公众眼里,她就是脑力劳动者么。但现在她的肌肤虽然不是那种浅蜜色,显然就一个月的时间呆在温度适宜的意大利,也不会晒出浅蜜色来,但也不再是过分的白皙了,而是健康有活力的白皙。
    当然,人还是没变就对了。
    “一个月不见,你脊椎的L4到L5处有轻微骨折了,克雷格先生。”
    丹尼尔·克雷格:“……”这种问候,他该说谢谢吗?还有他是在先前的拍摄中不小心背部着地了,医生说他的脊椎L4…L5处有轻微骨折,但并不严重,所以不影响拍摄进程,还有这件事并没有对外报道,就是导演也知道的没有这么具体,所以说她到底又是那样看出来的吗?他穿着西装外套和衬衣的!不对,就算是没穿着衣服,也不能用肉眼看出来吧。
    这么想着,丹尼尔·克雷格看向葛瑞丝,葛瑞丝眨眨眼,俨然并没有要解释她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意向,不过,她倒是说了:“哦,鉴于你问候了我。”
    丹尼尔·克雷格慢半拍才反应过来这句话的意思,葛瑞丝是说因为他先对她问好,所以她就礼尚往来的问候回来了,对吧?所以他是…自讨苦吃了?
    算了,丹尼尔·克雷格也不勉强自己了,反正在戏里有对手戏的两个演员,在戏外关系一般甚至还看不顺眼的事,也不是那么新鲜了。
    出乎意料的,葛瑞丝在戏里非常的敬业。
    不管多危险的戏份,她从来就没有要求过用替身演员,另外她的系统训练显然起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武打动作带着武术指导要求的刚柔并济的美。还有在邦德和卡蜜儿一开始认识的那段追逐戏中,她也把车很有风范儿……更值得称道的是,她在演戏时,完全看不到她原本的影子了,这也大概和卡蜜儿和她本来的性格截然不同有关。
    哦,她的西班牙语说的也挺好的。
    显然她这样的姿态,成功赢得了剧组上下的好感,还让丹尼尔·克雷格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小气了,就因为先前新闻发布会上的事情,就全盘否决了葛瑞丝,再说那天发生的事其实也不是特别大的事。就在“邦德先生”思量着找个合适的机会,缓和下戏外和葛瑞丝的关系时,发生了一件事,让他觉得新闻发布会上的事确实只是小事一桩了——
    在《大破量子危机》里,反派多米尼克以环保组织为烟幕,事实上却操控着庞大的犯罪集团,正密谋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发动政变,透过协助流亡独裁者等麦德拉诺将军夺回政权,换取该国看似贫瘠,但却拥有者非常重要资源的土地。
    邦德一路追查,追踪再次追查回了玻利维亚,而就在玻利维亚时再次遇到了卡蜜儿,两个人被气急败坏的多米尼克追杀,但就在逃亡途中,邦德在卡蜜儿的提示下,终于明白了多米尼克想在玻利维亚得到的资源,并不是MI6或CIA以为的石油,而是水资源。
    再这之后,两个人将联手共闯“虎穴”(多米尼克和麦德拉诺将军做交易的,位于沙漠里的旅馆),干掉多米尼克和麦德拉诺将军,粉碎了他们的阴谋。
    ——最起码表面上是这样。
    所以剧组就从海地共和国转战到玻利维亚来了,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一个内陆国家,而邦德在这中间的戏份,除了前面已经拍摄过的,在拍摄完这一段后还会继续拍摄。
    在玻利维亚的外景地拍摄时,其中邦德去酒吧里找他的线人,而卡蜜儿在外面接应他的一幕时,剧组招募了当地人做群众演员。
    总导演马克·福斯特坐在镜头前望着里面被拍摄下来的画面,在镜头里邦德正在和他的线人,一个从CIA来的老朋友雷特特工交谈,但还认为多米尼克在玻利维亚找到了石油,美国那边想分一杯羹,所以CIA已经盯上在其中搞破坏的邦德了,他们打算在此擒拿了邦德。
    邦德:“……我觉得你没有这么无情。”
    雷特:“你没那么了解我。”
    邦德听了后就环视了一圈酒吧,敏锐的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因为你带了人来?”
    其中导演所主管的摄像机会随着邦德的视线,跟着拍摄酒吧内场景,只不过马克·福斯特却意外的在视线内发现了,不该出现在镜头里的一抹红色,“CUT!葛瑞丝,你——”
    ‘在做什么’没有说出来,就被葛瑞丝短促有力的“Shut up”给截断了。
    一时间,原本闹哄哄的酒吧也安静了下来,布景外的剧组也面面相觑的看过去,发生什么事了?
    倚靠在吧台边的丹尼尔·克雷格台词都还没有说完,不过现在看起来是不用了,他也跟着看过去。葛瑞丝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酒吧里,而且似乎对其中一个群众演员很感兴趣。
    “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这么做。”
    “你儿子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对吧?”
    “医生通知你要缴费,不然就拒绝给你儿子继续治疗,但你家并没有钱了。”
    “不得不说,你选了一个非常愚蠢的办法。看到他没有,他是我们剧组里片酬最高的,而且他非常愿意做慈善,他们好莱坞明星都这样。如果你抱着他的大腿哭诉,我想在镜头前他是非常乐意开出支票救你儿子的。哦,说不定还能请来美国的医生。”
    玻利维亚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葛瑞丝用的就是西班牙语,在场的除了本地人,其他人都没有听懂,最懵的就是被葛瑞丝指了指,又被他们看过来的丹尼尔·克雷格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就在导演皱着眉想要开口的时候,被葛瑞丝谈话的群众演员,一拉开外套拉链,露出里面绑在身上的炸弹。现在好了,不用再解释了,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
    007新电影自从开拍以来,一举一动就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像前不久剧组在巴拿马险些受到当地帮派波及时,就被神通广大的媒体报道了出来,引得不少影迷为此揪心。
    另外,米高梅为了让新电影保持一定的关注度,也会不时就对外公布一些拍摄中的剧照,还有花絮。不过距离新闻发布会过去将近两个月了,不仅是官方网站没有给出葛瑞丝的剧照,就连媒体都没有拍摄到。
    影迷们觉得这大概是要将神秘进行到底了,不得不说米高梅成功了,他们现在更好奇了,好吗?然而,他们这一次好像猜错了,一觉醒来,007新电影和葛瑞丝就上了头条,只是好像上头条的姿势好…格林博士啊。
    ——我只想说,这才是格林博士的正确打开方式。
    ——莫名的从楼上这一句话中,听出了辛酸与苦辣,一定不是错觉!
    ——我要去重新测智商了,有要组团的吗?
    ——不用了,已经侧过两次了。
    ——我只想知道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假设你知道了她是怎么做到的,然后呢?
    ——先不说然后的事,就是我们到现在还不确定她是怎么办到的吧?
    ——格林博士个人粉丝网站的论坛里,就有那么一个经久不衰的飘红帖,里面提到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被赞成最多的竟然是格林博士从她的母星来,这科学吗?
    ——说得好像她能做到通过外表细节推断出一个人的生平,或以前做过什么就很科学一样?
    ——这个话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最后通过大侦探福尔摩斯为例,得出这是科学的结论。顺便一提,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里,仅次于格林博士从她的母星来的第二个可能性就是,歇洛克·福尔摩斯从书中走出来教给她的演绎法。
    ——这个也不科学吧?我还是站母星来的好了。
    ——默默问一句,国家安全局找到格林博士的同类了吗?
    ——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来看格林博士在007新电影里的造型好了。
    ——这个提议很好。
    ——看起来这个梗能玩很久了。
    ……
    ——难道就没有人怀疑这是炒作吗?我不相信地球上会有人能做到这种地步,再说福尔摩斯什么的那都是书里面的人物。葛瑞丝·格林到底是怎么学会演绎法的?
    ——楼上这是黑还是粉啊?哦,我懂了,是不是正处在三观破碎重组中?
    ——不确定楼上的楼上到底是什么状态,但我想我们该点起蜡烛了:有一家报纸这么勇敢的质疑了,还说格林博士枉顾剧组性命,是彻头彻尾的冷血生物。
    ——咦?他们才知道啊。
    ——格林博士就是一高功能反社会,他们不知道吗?
    ——对的,缺乏必要的同理心,绝对的理性至上。
    ——这记者没看过《星际迷航》吗?可汗和史波克的综合性格,差不多就可以来形容格林博士的性格特征了。没事多看点科幻电影啊,记者!
    ——楼上们到底是粉还是黑啊?
    ——话没说完呢,我们都知道她是什么德行,可那又怎么样?我们不还是一样对她又爱又恨,只是有时候恨得多,有时候爱得多而已。
    ——没错,所以没什么好说的了,点起蜡烛,记者一路走好。
    事实上,都不用葛瑞丝的影迷们做什么,等那篇批判葛瑞丝的报道一经传播,英国的媒体就先炸了。论起全世界媒体的战斗力,英国媒体敢称第二,就从来没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媒体敢称第一,他们可是“狗仔文化”的发源地,咳咳,只是想说英国媒体绝对是在半山腰俯瞰其他国家或地区媒体的。
    更关键的是,他们在关键时刻总是很统一,而且相当的护短,葛瑞丝就是那个被护的,现在有外人“欺负”她了,这不亚于捅了英国媒体的蚂蜂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