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宫花为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没胆子,现在就少掉猫尿!”
贾宝玉哭得直打嗝:“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彩云道,“不独她们,还有金钏儿、玉钏儿!其中玉钏儿最倒霉,金钏儿没了之后,她就不给你好脸色了。可你偏偏要招惹她,招惹也就招惹了吧,却落在了老爷的眼里。玉钏儿被活活打死的时候,你怎么不哭呢?”
说着,彩云的眼泪也下来了。
彩云不想在贾宝玉跟前哭,一跺脚,回自己的屋子去了。
彩云不喜欢贾宝玉,自然不愿意在贾宝玉跟前伺候,偏生她越不理会,贾宝玉就越爱来找她,可不,这一幕落到了贾环的眼里。
彩云被王夫人给了贾宝玉,最难受的不是别人,正是贾环,如今又看到贾宝玉跟彩云拉拉扯扯地模样,贾环怒极,一路奔回屋里,把旧日彩云送给他的东西都找了出来,摔在了彩云的脸上,表示自己不稀罕彩云这种攀高枝儿的丫头。
彩云又气又急,却又不能不在乎,当即就追过去,硬把贾环扯到了假山里,对贾环道:“天地良心,我这些年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你!你以为,如果我跟宝二爷有个什么,太太会容得下我?太太会把我给宝二爷,还不是因为对我放心、因为我不会招惹宝二爷?!”
贾环低着头,不说话。
彩云四下里看了看,见四周没有人,树下、石头后面也没有影子,这才道:“你当太太是怎么知道袭人的事儿的?”
“嗯?”
贾环不笨,听彩云这么说,自然知道这里头另有文章。
彩云道:“你难道忘记了,当初林姑太太和林姑老爷没的时候,这府里对林姑娘守孝的事儿是什么态度。后来袭人的妈死了,太太又是什么态度。袭人就是以此得了意,认为自己赛过了林姑娘,在宝二爷跟前很是说过几次林姑娘的坏话。那府里的琦少爷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为了林姑娘,他能当着老太太的面杀人!袭人说了林姑娘的坏话,他能饶得过她才怪!”
“所以,这是琦哥儿……”
彩云道:“你知道就好。”
说着,给贾环整了整衣裳。
贾环很不好意思:“彩云姐姐,对不起,我不该冲你发脾气。”
“我知道。”彩云低声道,她想了想,还是在贾环的耳朵边儿上,低声道:“环哥儿,你年纪也不小了,威烈将军府那边的家学又是那个样子,你根本就学不到什么东西。我已经求了那边的琦少爷,他答应过我,只要收拾得掉袭人,他就能让你去祁家的家学读书。”
祁家,也就是贾玥的婆家,那才是正经的书香门第。祁家的家学都出了好几个举人了,更别说秀才。
听见彩云这么说,贾环感动得眼泪汪汪的,他发誓,一定会好好读书,不负彩云的这番心意。
彩云也叮嘱了贾环一番,两个人这才告辞了。
果然,没过多久,贾环就去了祁家家学。他也知道自己只有读书才能够出头,因此十分刻苦,又有彩云彩霞两个从贾琦那边求来的针对性训练题,终于在四年后考中了秀才。
这都是后话了。
另一方面,彩云原来是王夫人的大丫头,她对贾宝玉又没有别的想头,身后又站着王夫人,自然是做了贾宝玉屋里的第一人。
彩云又颇有几分能力,很快,贾宝玉的针线要劳烦外人的事儿就没了。
彩云是不会允许下面的丫头们偷懒的,她正式上任的第一天就说了:“宝二爷屋里的事儿,我都知道。我可不是袭人,会由着你们躲懒,却把亲戚家的姑娘当针线上人使唤!你们要么每个月从我这里领了活计去,只要按时完成,我也不管你们其余时间做什么。要不然,我现在就回了太太,现在就让你们回家去!”
这些丫头们哪里愿意回家去,少不得乖乖听话。
就连芳官和藕官两个,每天都要绣些帕子荷包什么的,自然就没有这个闲心淘气了。
可巧,这天保龄侯夫人打外地回来,回京以后的第二天就上了贾家的门,贾母就把彩云叫去问话。
彩云就道:“回老太太、太太,婢子之前是伺候太太的,伺候宝二爷的日子并不是很长。不过,……”
“不过什么?”
“婢子请老太太赦婢子无罪,婢子才敢讲。”
“你说。”
“婢子很早就看袭人不顺眼,不仅仅是因为袭人勾引宝二爷,还因为袭人故意纵着宝二爷屋里的丫头,让这些丫头们疯玩,自己却使唤着史大姑娘和宝姑娘帮忙替她做针线。”
贾母立刻就问了。
彩云道:“老太太,这事儿很多人都知道,婢子原来是太太身边伺候的,知道的时候就已经迟了。据说,袭人为了要贤惠名儿,故意不派宝二爷屋里的丫头们做活,自己却又能耐有限,因此经常使唤史大姑娘和宝姑娘帮她做,为此,袭人还编排过林姑娘的不是……”
“怎么跟林丫头扯上了?”
彩云就把袭人跟史湘云两个如何如何在贾宝玉跟前编排林黛玉的不是,贾宝玉不高兴,史湘云还当着袭人的面顶了回去,然后继续跟袭人数落林黛玉的不是,甚至还当着贾宝玉的面,答应帮袭人做贾宝玉的贴身衣物。
贾母当时就变了脸色:“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彩云道:“回老太太,具体什么时候,婢子并不清楚,婢子只知道,婢子听说的时候已经过了林姑娘的生辰了。”
贾母挥了挥手,让彩云下去了。
当初那小戏子的事儿,贾母就熄了要史湘云给贾宝玉做妻子的念头,可彩云今天说的却是惹毛了贾母。
史湘云竟然对袭人说薛宝钗的好话,甚至还说什么“我要是有这么个姐姐,就是没有父母也是不妨的。”
就凭史湘云的这些话,
就凭史湘云帮贾宝玉做贴身的衣物这种事儿,
就足够让史家的女孩子们集体上吊、抹脖子!
也足够让所有史家出嫁的姑奶奶姑太太老姑奶奶们名声扫地!
而唯一能够弥补的法子,就是让贾宝玉跟史湘云定亲!
这一点,贾母想得到,王夫人自然也想得到。
王夫人看着贾母的神情变化,又惊又怕。
她扑通一声,跪在了贾母的跟前。
贾母道:“老二媳妇,你这是做什么?”
王夫人抖着嗓子道:“老,老太太,媳妇,媳妇求您,别,别让宝玉,娶,娶……”
“娶谁?云丫头?我记得,可是你对袭人赞赏有加,这才让她有了那么大的胆子!”
“可是,袭人是老太太给宝玉的。”
“这么说来,你倒是埋怨上我了?”
“媳,媳妇不敢。”
贾母冷哼了一声,看了王夫人一眼,道:“那你说说看,要让宝玉娶谁?你要你说得出一个人来,只要这个人身份比云丫头高,只要这个人家里也同意,老婆子没意见。”
王夫人涨红了脸,抖着嘴,过了好半天都没有放出几个屁来。
东面只比贾宝玉大一岁的贾琮已经是举人了,如果不是贾琮准备着参加三年后的会试,他这会儿怕是已经定亲了。
试想,跟贾赦这样的勋爵贵胄之家,父亲是朝廷钦封的一等神威将军,儿子小小年纪就已经是举人了,就是王夫人,她如果有闺女,她也乐意把女儿嫁过去。
可与之作为对比的是,贾宝玉只比贾琮小一岁,至今还在内帷厮混,连学都没上几天,每天给那些丫头们当小厮的时间比摸正经书的时间都长,甚至小小年纪就已经跟丫头们有了肌肤之亲。
这样的贾宝玉,如果不是王夫人的亲儿子,王夫人自己也嫌弃。
这一刻,王夫人对薛宝钗嫌弃贾宝玉的行为感同身受。
贾母道:“你也看到了,再没有比云丫头更好的人选了。而且云丫头的两个叔叔,一个是保龄侯,一个是忠靖侯,云丫头如果嫁给了宝玉,老二有什么事情,史家难道还不帮忙?”
王夫人这才点头。
史湘云跟贾宝玉的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只是,如今还在国丧之中,不好去衙门立婚书,因此两家交换了信物就算完了。
王夫人本来还想利用金玉良缘从薛家弄钱,可贾母却不想闹出更大的事儿来,因此,在这天,两边的儿媳妇带着下面的小辈们过来请安的时候,贾母就宣布了这件事情。
薛宝钗听到的时候,就好像被人重重地打了一拳,脸上唰地煞白。
可是,除了难受之外,薛宝钗的心里并没有多少羞辱,相反,薛宝钗委实松了一口气。
真好,
他终于定亲了,
我妈可算是能清醒过来了。
薛姨妈能够摆脱王夫人的蛊惑,对于薛宝钗来说,这就是一个极大的胜利。
薛宝钗觉得,贾宝玉定亲,自己也十六岁了,虽然说国丧期间禁嫁娶,可相看什么的却是可以的。自己样貌不差,嫁妆虽然比不得林黛玉,可跟贾玥贾琬等人相比,却也差不了多少。
现在给自己找一门好亲事,还不晚。
薛宝钗的算盘打得很好,可是王夫人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放过她?
薛蟠在外贩货没有回来?
这容易。
很快,梅家就上贾家来退亲了。
梅家的意思很明白,贾宝玉风流好色之名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师,身边的丫头个个跟他有染,跟着贾宝玉一起住在大观园里的薛宝琴怎么可能清白?
薛宝琴哭得死去活来。
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
梅家说得好,薛宝琴今年才多大,连十三岁都没有吧?就是两家早就立了婚书,他们梅家也不可能这么早让薛宝琴进门。如果薛宝琴老老实实地在家照顾母亲,等到了年岁,他们梅家绝对不会食言。
现在呢?
薛宝琴竟然抛下了病弱的母亲住进了大观园,这种不孝女,他们梅家不稀罕!
舆论都站在梅家那边,前面的陈御史和隔壁的贾赦邢夫人肯定是不会涉入这滩烂泥的,薛家给贾母王夫人送银子又如何呢?只会让薛宝琴的名声更不好听。
薛宝琴和梅家的婚事就这样完了,李纨的寡婶见情况不对,立马就带着自己的两个女儿投奔自己的舅舅去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贾敬死了,惜春也回家去了。
大观园里一下子空了近一半。
薛宝琴被退了亲,薛宝钗是最难受的一个。
她原本还想着,堂妹既然跟梅家攀了亲,她也能够借光、打着梅家的招牌给自己找一门不错的亲事,可现在呢?
薛宝琴被退亲,就等于她薛宝钗的后路被斩断了!
薛宝钗越想越难受,终于撑不住,当天晚上就发起烧来。
薛宝钗发烧了,把薛姨妈吓了个半死,连夜把薛宝钗挪出了大观园,又给请了大夫,又寻百年老参作药,一连折腾了两天都不见好,还是薛宝琴想起堂姐的冷香丸,让人挖了出来,给堂姐喂了下去方好。
昨天还热热闹闹的大观园,一下子走了一多半的人。
惜春回威烈将军府那边为父亲守孝去了,李纹李绮姐妹跟着母亲去了舅舅家,薛家姐妹又搬出了大观园,如今大观园里竟然只剩下了迎春探春史湘云和贾宝玉,四人而已。
对此,贾琦表示,他十分满意。
而另一边,也有个人对贾琦十分满意。
这里是德州,黄河北岸,一个不小的城镇,距离黄河还又不少距离。这次黄河决堤,决的就是北面的河堤,因此济阳、禹城已经成了一片泽国,皇帝以为,在德州,自己会看到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满脸绝望的百姓,看到一幕幕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的人伦惨剧,可皇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会看到这样的一副场面。
就在德州南门外,排了一溜儿的桌子,一溜儿账房先生模样的人坐在桌子后面,而城墙上挂着一张绣了黑字的白布,城墙上还有人冲着城墙下的流民喊话:
“……看仔细了,看仔细了,看看你们领到的纸上的字,跟这块布上的能不能对得上。不认得字不要紧,只要心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