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湘云开口的时候,贾母也觉得,自己这么出息的孙子身边竟然没有贴心的丫头伺候着,简直就是邢夫人这个做娘的失职、林黛玉这个做妻子的嫉妒,可贾琦一解释,贾母立刻改了主意。
虽然贾母觉得收两个丫头在身边,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算不得什么。可贾琦都这样说了,贾母也不可能扫了贾琦的面子。再者,这种事情从来都是看男人的。贾琦自己不愿意,难道贾母还能耐逼着贾琦冷落自己的亲外孙女、跟别的女人好不成?
因此,赶在史湘云再度开口之前,贾母就拦了:“罢了罢了,既然你不要,那我就不给你了,横竖你也不缺丫头使,你也别拿着外头的事儿来堵我。云丫头,我记得你们屋里之前去了好些丫头,你就领两个回去,给你做粗使都成。”
史湘云万万没想到,她原本只是想给贾琦身边弄两个人给林黛玉添堵,最后竟然还是落到自己头上。可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贾宝玉都两眼放光了。
偏生之前闹天花的时候,史湘云还真的把那些丫头都给撵了,如今他们夫妇身边使唤的也不过是两个不出彩的丫头,史湘云还真的拒绝不了。
她只能咬牙认了。
第51章
虽然说贾政王夫人这边已经败了,以贾宝玉的行事为人,短时间内他们这一支肯定是爬不起来的。可贾宝玉还有王子腾这个亲舅舅,还有王熙鸾这个亲表姐,史湘云也终究是史家的大小姐,就是她的两个叔叔如今已经没了,可她还有母族。
以前史湘云就认准了贾家,认准了贾政王夫人贾宝玉一家子,可结婚以后,就是史湘云从前再不在乎,她也知道亲戚对自己的重要性。所以,结婚后的史湘云把自己往日不怎么在乎的亲戚们都拣了起来。
只不过,她对林黛玉的嫉妒不减,加上又是有心宣传,很快,史湘云能接触到的人家都得了消息。
对于那些有心想攀附贾琦的人家来说,贾琦能有什么缺点呢?贾琦虽然跟时下男子不同选择亲自照顾儿子,可落在这些人的眼睛里面,那就是贾琦顾家爱孩子,更别说,这个世界上能有几个十七岁的少年宰相。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以贾琦的本事,那怎么也是一个十年以上的权臣。
真要跟史湘云说的那样,林黛玉身体不好,别说是把闺女嫁过来做继室填房,就是嫁过来做妾,只要能给家里带来好处,只要国法允许,也有人舍得!
这里面又以史湘云的婶娘忠靖侯夫人为最。
忠靖侯夫人的想法其实跟薛姨妈差不多,在忠靖侯夫人,不,现在应该叫前任忠靖侯夫人的心里,女儿是她肚子里爬出来的不假,可女儿哪里比得上来得重要?女儿终究是要嫁出去的,如果女儿的婚姻能够换来史家的利益,那么,该舍得的时候还是要舍得的。
更别说,史湘霖只比史湘云小两岁,比贾琦小一岁,今年正好十六。如果能史湘霖三年父孝满了,史湘霖都拖成老姑娘了!哪里比得贾琦,年纪相当不说,还才貌双全,嫁过去就是宰相夫人。
这位前忠靖侯夫人觉得,史湘云是贾母的娘家侄孙女儿,自己的女儿也是贾母的娘家侄孙女儿,史湘云嫁给贾宝玉的时候,史家委屈了,如今,贾母也是该为了这份委屈补偿史家的时候了。
因此,在给前忠靖侯做周年的时候,前忠靖侯夫人就给贾家大大小小的主子们下了帖子。
当然,孩子娇弱又离不得父母,贾琦少不得回了长辈,让林黛玉留在家里带孩子,自己跟着父亲兄嫂们去史家意思一下。
说意思一下,完全是因为史家跟贾家的关系并不是很好。这还是因为当初老义忠亲王的事儿。谁让老义忠亲王是太上皇曾经的储君呢?老义忠亲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太上皇不但把朝中重臣赐给老义忠亲王做老师,还默许了勋爵贵胄之家把家里的嫡长子、继承人送到当时还是太子的老义忠亲王身边。后来老义忠亲王出的事儿,这些人就倒霉了。
贾赦便是如此,贾赦还曾经是老义忠亲王的伴读呢。也亏得贾赦在读书上的天资有限,本身就不是老义忠亲王那一圈子里的核心人物,加上太上皇还记得贾代善的功劳,这才逃得一命,却也不得不做了许多年家里的吉祥物,不但把自家的管家大权交给了外人,就连儿女的不得亲近。
跟贾赦这样逃得性命还能够享受荣华的终究是极少数。好比王熙凤的父亲王子胜,那可是早就没了,甚至连儿女都知道托付给了弟弟。
还有史家,史湘云的祖父的死也有蹊跷,甚至还搭上了史湘云的父母的命,这才保住了史家。
这就是贾史王薛四家的隐秘,只是不曾外道罢了,当然,跟贾琦这样后来出生的小辈大多也是不知道的。
以前的贾琦也不知道,就是现在,贾琦也不过是因为在宫里呆得久来了,又是参知政事,宫里的书库对他开放,这才隐隐知道了一点而已。
但是,知道是知道,这些年史家对他们贾家隐隐的排斥和疏离,贾琦都看在眼里。所以,在看到忠靖侯夫人以及坐在忠靖侯夫人身边,不时地偷看自己的史家二姑娘,贾琦的神色可不算好。
贾琦就是再眼瞎,女儿怀春的模样,他还是知道的。相当今天是忠靖侯的一周年,忠靖侯的这个女儿竟然这么看自己,贾琦别说有多不舒服了。
贾琦借口还有公务,不过是在忠靖侯夫人面前打了个转儿就走了。等他晚间从邢夫人的嘴巴里面知道了原因之后,整个人都傻了。
王熙凤见状,连忙道:“四弟放心,这件事我已经打听过了,是云丫头牵的线。”
邢夫人道:“云丫头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外头不知道,她现在我们家住着,会不知道老四媳妇的真实情况?要不是凤丫头反应快,我还蒙在鼓里呢。”
王熙凤道:“也是太太养得好儿子。如果不是四弟有本事,谁家会这么没脸没皮地巴上来?这世上可从来就没有女人家向男方家里提亲的。”
贾琦见状,道:“母亲,这件事情,您还是需要跟老太太打声招呼。至于史家,他们家原本就跟我们家久不往来了,就是如今的这点子亲戚情分,也是看在老太太的面儿上。这种事情,儿子也不方面出面,就劳烦母亲和嫂子了。”
贾琦邢夫人王熙凤都不认为这能出什么事儿。
毕竟只要等国孝过去林黛玉再度出现在京师的社交圈之中,这种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所以贾琦不过是当做一场笑话。眼下他正在为山东那边的盐场的事儿跟朝廷扯皮呢。
对于贾琦来说,煮盐法哪里有晒盐法来得好?煮盐法需要大量的铁锅,而这些铁如果用来铸造兵器,绝对能够让大魏的军队战斗力上升一个台阶。另一方面,在提高产量方面,晒盐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是朝中有许多官员并不赞同。他们觉得,盐是多了没有错,可这么多的盐能卖到哪里去呢?如果是卖到草原上去,那跟资敌又有什么两样。而贾琦却认为,用经济手段,一样可以打击敌国的制盐业,比方说朝鲜。如果朝鲜的盐和粮食生产都拿捏在朝廷的手里,朝廷还敢生异心吗?
贾琦跟那些大臣们在朝堂上吵成一团,当然,也不是没有人站在贾琦的那一边,至少,做过盐运使的几个官员,还有御史台不少御史都表示了赞同。而少帝也第一次知道,原来扬州巡盐御史和扬州知府这两个位置被称为官场绞肉机。
事后,少帝在福宁殿里跟贾琦私下交谈的时候,表示自己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情。
贾琦就这样道:“万岁,朝廷需要大量的银钱。眼下黄河以北大量的人口都集中在臣的手中,如果朝廷没有挣钱的营生,百姓是不可能走出臣的庄子和作坊的。晒盐法,是一个短期内能够让朝廷获得大量的收益,同时,也让……”
“朕知道了。”少帝止住了贾琦的话,“就按照爱卿的意思去做吧。不过,皇祖父也只说,只允许在烟台设立晒盐场。”
其实,要建晒盐场,事先进行调查是必须的,不过,太上皇既然开口了,贾琦也只能顺从。只要与晒盐场,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朝廷自然就会有大量的税收。同样,伴随着盐业的繁荣,也会为山东带来大量的人口。
再者,山东也比江苏、浙江等地更适合晒盐。
在沪州府的时候,贾琦就想着弄晒盐场,如今皇帝都同意了,他自然不会拖延。天知道,这盐场不过是个开头,他还有许多事儿需要这盐场呢。
贾琦忙着给朝廷挣钱去了。
就跟世宗皇帝还在的时候一样,他的任务似乎就是给朝廷挣钱。而这种对于别人来说很困难的事儿,对于他来说总是很容易,只要朝廷放手,给他足够的权限。
等他把盐场弄出来,拿着漂亮的成绩跟皇帝交差的时候,太上皇忽然召见了他,还旁敲侧击地问他,家里有没有给他定亲。
贾琦当时就愣住了。
什么?
贾琦这才发现不对,连忙向太上皇请罪,表示自己已经结婚了,妻子刚刚给自己生了儿子,自己也没有休妻的意向。
反正当时太上皇的神色很不好看,不过太上皇好歹还记着不能跟贾琦翻脸,也不能为了这样的理由治贾琦和林黛玉的罪。
过了不久,当史家两房保龄侯府和忠靖侯府被抄家的消息传来,贾琦的心中隐隐有种石头落地的轻松感。
虽然最后史家以抄家、贬为庶民为结局,可前保龄侯夫人和前忠靖侯夫人哪里接受得了这样的结果,少不得吵上贾家来。
当她们看到好好的林黛玉,再看到贾琦跟林黛玉鹣鲽情深的模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不过是被史湘云又坑了一次而已。
第52章
史家闹上门的时候,贾琦正跟林黛玉显摆新式纺纱机呢。
大魏不缺能人,更不缺优秀的工匠,只要一个契机,只要发明能够带来利益,技术就会迅速地更新换代。这次送到贾琦面前的纺纱机就是如此,一排足有五十个纱锭,完全依靠水力运转,等闲人家根本就用不上这个玩意儿,下面的工匠就送到了贾琦的面前。
看着眼前这个大玩意儿,林黛玉道:“可惜了,这东西只能在水边用。”
贾琦道:“也不是坏事儿,不过是别人用不起,只有我们这样的人家才能够用得起而已。这纺纱的女工也可以抽调出来做别的。不管怎么样,在这一块儿的本钱是省下来了,出产却是有增无减,别的地方的出产也会随着人手的增加而增加。除了这些女工需要调整之外,却能够提高我们的收益,让我们有更多的钱财开辟更多的路子招收更多的人。”
“这上面,你是做惯了的,你既然心里有数儿,我又何必多言?”林黛玉笑道,“我只是觉得,这种大机器用起来可不容易。除非有人教,否则谁能使唤起来?可谁又愿意轻易地把自己的绝活交给别人?”
说到最后,林黛玉的脸上也出现了迟疑。
贾琦立刻道:“姐姐可不是说道点子上了。这事儿我方才也在想呢。至少,至少这种大机子要有十分详细的说明书,还有,下面的女工必须读书识字。这样,就容易了。”
“阿琦,你的意思是,让下面的女工读书吗?”
贾琦道:“女子读书识字本是大势所趋。再者,她们又不用参加科考,所以不用把说文解字上的数万字都应用自如,大约白话常用的五六千字都掌握了就行。”
林黛玉道:“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贾琦道:“容易不容易,倒是其次。有些事儿总是要有人去做的。其实早两年我就想过,弄个蒙学堂,让下面的男娃子女娃子都去读书,反正五六岁的孩子也做不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