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重生之代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八章 初生小鱼儿

不是所有人都像林代这样对皇家权势看得开。尤五姨娘生产一事,就完全被疏忽了。大家忙公主的事都来不及,谁顾得上她一个姨娘?更何况大夫都说她生的是女儿而已嘛!
    她生这个女儿,生了一个夜晚,连一个上午,二老爷没来、老太爷没来、老太太更没来。只是一个姨娘生产罢了!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二太太还算客气点,早晨来看了尤五姨娘,接生的女人们劝阻:“里头肮脏,太太外头等罢?”
    二太太听了听屋里尤五姨娘一声递一声的惨叫,道:“也好。”
    她走出一扇门,又走出一扇门,直到离尤五姨娘屋子半个院落之外的“外头”,正巧大太太也来探望了,带了些表礼,二太太替尤五姨娘接了,陪大太太坐着说话儿,议论些妯娌之间的小话题,少不得又有些暗地里舌锋交战不提。
    尤五姨娘一个人在屋里——不不,屋中还有那么多接生的婆娘们,送热水的、递剪子的、帮她掰腿的、揉她胸口劝她深呼吸的,那么多那么多人。
    可她觉着是一个人。
    她是一个人在疼痛的海洋上颠簸,呼一下子,掀到浪尖上,哗一下子,又落到谷底,沉沉沉沉的往下跌,没有底,一直要跌到死亡里,被漩涡嚼一圈,又再吐上来,抛到浪尖上的某一刻,疼痛很轻了,几乎可以消失了,她受的罪好像可以到头了,结果又被拉回来,腹中这团血块还没掉出去,她还要疼。这次疼比上次还有力,把她笔直又拉进黑暗的波涛底。这次要死了,她想,一定要死了,可还是没死,轻了些,放过她。回过头卷土重来。从二更到鸡鸣,从黎明到日上三竿,重复又重复。她想自己是一定会死,没得幸免了,可死亡怎么来得这样挣扎拖延?
    最深的一次谷底,海洋翻转了过来。扣在她头上,整个世界把她吐了出去。她想:“到头了。死了。”
    “啪”一巴掌。“呱呱”儿啼,接生婆恭喜:“姨奶奶哟,这是位小姐。”
    她不敢置信的喘着气。原来不是世界把她吐出来,而是她把那血块终于推了出去。她生完了。活过来了?原该轻松的,却旋即更大的悲哀涌来:一位小姐。一个姑娘。五姨娘生的十姑娘,抵什么用呢?无非多一个人受罪罢了。添个弟弟或者会好些?但她自认。不敢再经这么大一次痛苦,生第二个娃了。再说。她就算想,二老爷未必给她。生过娃的女人,二老爷就嫌弃,不太肯亲近了。她以后的日子大约也就跟这女儿相依为命了。一辈子的熬苦……二太太手下,不是那么好熬的。
    尤五姨娘睡了过去。她太累了,体力透支到虚脱的边缘。她需要好好休息,左右新生的十小姐自有乳娘照顾呢!
    可二太太、大太太来看她了,几位姨娘、少姨娘、甚至小姐们都来了。这当然是为了十小姐面子,来看十小姐的,而尤五姨娘到底是十小姐的亲娘,那么多主子来,她躲着睡觉,太得罪人了。
    林代也在探望团中,顿时有点尴尬。她想把东西悄悄的放下,跟那没生产受罪过的孩子的父亲说些话,就离去,等辛苦的母亲缓过来一些,再说话。可惜谢府里的事情从来由不得她说了算。好心的婆子把尤五姨娘推醒,叫她给宾客们道谢。
    尤五姨娘便支持着,一个个的人道谢。一件件表礼,名义上是给她女儿的,珍珠、胭脂盒、檀香骨小扇子、小金耳环、心字旃檀香,镀金铜手镜,一件礼道一声谢,道谢时要笑着,这是喜事,极大的欢喜,大家都笑着,她差不丁点没死过去,也得笑着。
    笑着笑着她也真心的喜悦起来,想看看那个折腾她至深的小东西,到底长成什么样子。该生出来时婆子拎着拍打婴儿的背,让婴儿啼哭,顺便叫尤五姨娘看过一眼,可惜她没看清,就那么红红一团,真是个血块儿,倒有头有四肢,脸皱得像个老人。她生的女儿一点都不可爱,是看岔了吧?其实是可爱的吧?她没有信心的瞅着乳娘怀里的襁褓,婴儿贪婪的把整张脸都挤在那丰满的粮仓上,应该在吮吸,可她听不到吞咽的声音。这小东西还活着吗?不会脸堵在*上窒息而死了吧?看那乳娘一脸蠢相呵……尤五姨娘想提醒她注意一下婴儿的鼻子,想问她奶够吗,想从她手里接过婴儿自己看看、自己抱抱,想把自己的胸口解开给这孩子。
    可惜这些举动都太骄矜了。
    哪怕把自己胸口解给孩子,这想法都太骄矜了,必然随之一连串的质问:“你怕乳娘没奶吗?”“你自己就有奶吗?”“你姑娘最娇贵是怎么着?人家都吃乳娘的奶,你吃不得?”“谢府请的乳娘不配奶你尤姨娘的姑娘?”“这还只是个姑娘哪!若是个小子,得喝龙奶了?”——就算今儿明着不说,回头,披着笑、搡了刀,还是要说出来的。她战战兢兢这么多年,太过了解。这无非是一屋子鬼怪罢了。鬼怪还要维持颜面上的和蔼!格外累。
    谢二老爷也来了,作主给娃娃取个名字,不知为何觉得小人儿像一条红通通的小鱼,便说先叫小鱼儿罢,是小名,等百日后再取个大名,好入宗谱。他给闺女也带了份礼物来,是黑珊瑚珠子镶的小金手钏,贵重也算贵重,没什么特别的心思在里头,不过是下人替他准备的。尤五姨娘想想他追求她的那几个月,送的东西也不少了,金珠宝玉,也是下人准备的吧?贵重、妥当,没有一丝真心。她当时年纪小,不懂事,看着那些东西,做得精致总是精致的,便把匠人的心当成了他的心。她娘,懂事是懂事,太过世故了,把肯花钱就当作肯用心,说这男人可嫁。再给她一次选择机会的话,她是不会依他的。当时想要她的,又不止他一个人!家里稍穷些也不妨,只要够吃够穿,肯亲手给她做个小礼物,哪怕柳条编的个小筐子、木头削的小狗呢?也是个心意。过一辈子,对方肯用多少心意,真的是顶顶重要的。女人或者还会越相处、越滋生出温情来,男人的温情,却只有越相处越往下磨灭的份儿。若连一开始都不为女人花力气,到后来,就更别提了。
    林代想着云柯偷带过来的两个姨娘,再看看尤五姨娘,颇为心酸。再看尤五姨娘宠爱着小婴孩、眼珠子都不敢错的样子,更加鼻酸。
    天下也有这么宠爱孩子的母亲。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也是这样深爱着。林代没有得到这种母亲,只能说是她的命罢了。L

☆、第三十九章 雪宜公主鉴王府

时间过得真快。距七王爷的任命,已有两个半月。锦城这里的王爷府,大殿草成,漆可以开刷,门窗可以往上安,家什也可以搬进去了。过了三个月,坐落在那儿的基本上是个现成的大殿了。细作又加工了一个月,可以向京城复命:工程如期进行,明春可恭请王爷入住。
    七王爷没来,雪宜公主却先到了。
    这雪宜公主,是先皇之女、当今皇上的三妹,并非当今太后的亲生女儿,但其母在世时与太后甚相得。故今上即位后,太后作主,第一个加封的就是雪宜公主。至于雪宜公主的母亲,追谥为慈真太妃,遗骸移葬皇陵侧,近奉先帝,算是尽享哀荣了。
    雪宜公主到如今,凤龄四十有三,当年种种原因,误了嫁期,如今也不嫁了,一门心思照顾幼弟七王爷。太后对七王爷疼爱归疼爱,是作大事的女人,心性疏朗,许多小节关注不着,七王爷自幼倒是在雪宜公主膝边挨延的时候多。
    这会儿七王爷要指封锦城,雪宜公主先替他踏看。凤驾来处,阖城跪迎,太守战战兢兢,有了七王爷前车之鉴,以为公主更难伺候。不料公主倒还好,一路并没教训什么,见到王爷府正殿,还叹一句:“难为你们,这样短时间赶出来。”竟不是着侍女传话,乃是亲自赐音,毕竟中年了,其音略低哑,不似青春少女清脆,但仍有种悠然安详的美。
    太守为首的锦城一干人等忙道:“为皇家尽忠,是下官等应尽的本份!”
    雪宜公主脸隐在凤帷里,略发出个鼻音,似乎是笑了笑。又道:“漆味还是大了些。”
    太守连忙道:“臣死罪!”
    雪宜公主不语,她的侍女提点道:“王爷行卧之处想必在其他地方罢?”
    太守恍然道:“是是!”那处原是太守自己的旧楼阁改的,沉着清爽,又新添了许多贵重摆设,料想配个王爷也配得过的,便请雪宜公主去看。
    一行人,前呼后拥。服侍雪宜公主走条花砖雨道。两边都是时鲜花草,姿态各妍。雨道依着假山石势绕过两个弯,通到垂花门前。进去是个滴水楼阁,两步台阶、半尺高的红漆门槛子,可见当堂摆着两列四把香楠加官椅,四壁都是名人字画。太守要卖弄。且不从堂前走,转过墙脚。一路花木更见精巧,芳径幽微,拐了几道方到腰门前,推开。壁上黄缎重幔,家什黑漆点金,架龛宝器玲珑。踏着暗红地毯沿一溜胡梯向上去。廊边雕花木板作工都极精致,不是太守旧物。又不知是多少人家里拆了来。雪宜公主见这些繁华陈设,倒也罢了,独在拐角处,见不按寻常规制开了扇落地的窗,容外头老槐树和花木的影子像水墨画一样印至窗台上来,立了一立,暗赞他匠心独运。
    这却是当年谢云剑亲自给太守设计的。唐太守还嫌他古怪,不肯用,唐静轩也喜欢,这才实行了下来。
    当下雪宜公主看过了此地,还算满意,就把行驾设于此,命太守留下一打丫头、一打仆妇、一打小厮、一打仆役,在内听用,外头更留几百余名壮丁,随时备驱使。
    雪宜公主住了十余天,十余天中这一打丫头一打仆妇一打小厮一打仆役和几百名壮丁,跑来跑去就没停过,小至一个琴囊上的穗子颜色不对、大至一堵墙要敲掉,丁丁当当,未有停歇。太守等人这才知道雪宜公主的“还算满意”,不是满意这个楼可以住人,而是满意这楼“至少有可供修改的余地”!
    只有花园里一些地方没改。那没改的,全是云舟的手笔。雪宜公主特意问了句,这些是谁做的?不像寻常工匠心思。得知是谢府的姑娘,她就问:“可是谢贵人的姐妹?”得到回答:“正是谢学士第四位孙小姐。”雪宜公主赞了句:“难怪了。”
    从此谢府面上有光。云舟更受长辈喜爱了。
    这十余天中,春闱的消息也传了回来,云剑虽未中头名,却也有了第七名,盖过这一批所有锦城子弟,报喜的先回锦城报喜,云剑同其他子弟们慢慢回来,谢家自与其他有喜的家门同贺不提。
    十余天之后,雪宜公主出关,说这楼已“略可住住”,便说要开宴,宴请所有锦城有头有脸的女眷,又说不敢请老人来看自己,所以谢老太太那样年纪的都不与会了,有幸接她帖的,只是未出阁的小姐和青、中年的夫人们。还要有声望的。皇家认可的“声望”,不是靠旁门左道能获得。林代自然榜上无名,云舟却高居宾客单首,张绮儿也忙着赴会,连福珞等小姑娘都忙忙的准备起来。一时锦城及周边的名门女眷,人人喜旺、个个谈说。只可怜唐太守等人又忙坏了。还亏雪宜公主自己带来的宫娥、公公们帮忙张罗,谢家也帮衬,连云舟都带着老太太亲放出来的碧玉、明珠,帮着狠忙了三五天,也算搞出了个勉强有宫宴样子的宴会。那时候已是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