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第三子,朱慈熠,小家伙文不成武不就,又没有什么喜好,目标,天天混时间,没有展露什么特点,让朱栩颇为头疼。
正看着,李德勇在后面忽然上前,低声道:“皇上,东北角。”
朱栩一怔,转头看去,只见角落里有些灯光,似乎有个影子在飘忽。
李德勇低声道:“是海娘娘。”
朱栩了然,看着还在扫地的小慈煊,道:“让人盯着,他扫完了,带到东暖阁来。”
不等李德勇接话,又道:“你去请贵妃到朕寝室内。”
李德勇道:“是。”
曹文诏识趣的抬手,道:“皇上,天色已晚,臣不敢打扰,臣告退。”
朱栩看着他,道:“你再去孙元帅那走一趟,多请教请教,再转告一声,大议的时候,请他参加。”
曹文诏抬手道:“臣遵旨。”
朱栩点点头,道:“李德勇,送送老曹。”
李德勇也算是朱栩的老人,但这一句“老曹”还是让他心头一颤,不敢怠慢,连忙送曹文诏。
朱栩看着曹文诏走远,又看向不远处的朱慈煊,好一阵子才慢悠悠的踱步回转乾清宫。
外面有一些冷风,朱栩头脑格外的清醒,一边走着一边思索一些事情。
大议就快开始了,一些事情,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了。
等朱栩回到乾清宫的时候,海兰珠已经沐浴过,在寝室等着朱栩了。
朱栩今天也不想再批阅了,便进了卧室。
屋外寒风凛冽,呼吼咆哮。屋内红烛高照,被红春暖。
不知道多久,海兰珠理了理被汗沾湿的秀发,头枕着朱栩的肩膀,俏脸红透妩媚,声音柔腻撩人的道:“皇上,臣妾肩膀好痛。”
朱栩笑了声,道:“来,给你按一按。”
说着,朱栩将她翻过来,坐在她翘臀上,给她按捏肩膀。
海兰珠媚眼如丝,嘴里发出低低的压抑声,比刚才还要撩人。
第1484章 大议开始
闺房密事难以言述,等两人消停下来。
海兰珠这才轻声道:“皇上,煊儿虽然胡闹但是没有坏心思。”
朱栩搂着她,笑了笑,道:“朕的儿子朕能不知道吗?不用担心,朕有大事要他做,不过是前期的小小锻炼。”
海兰珠这才放心,睁着如水的双眸,道:“皇上,臣妾的寿日不算什么,皇上的都没有大操大办,臣妾惶恐。”
海兰珠说的是巴达礼的送礼之事,外廷近来似乎也有些动静,居然堂而皇之的上疏请“操之大办,以鼓人心”。
随着改革的推进,强权压制下的魑魅魍魉正在改头换面,以一种新的方式缓慢出现。
朱栩对近来的变化尽收眼底,或者说早有所料。
右手拍了拍海兰珠的香肩,朱栩道:“没事,巴达礼也是一片好意,朕让煊儿去迎接。”
海兰珠是一个女人,没有太多奢望,只盯着丈夫、儿子的女人,听着朱栩的话,美脸粉红,紧贴着朱栩的胸口。
……
在大议的前一天,朱栩发布诏书,任命皇二子朱慈煊为钦使,率两千精兵,前往张家口迎接巴达礼。
这道诏书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一切都是为了稳固塞外部落,但有心人还是看得出,这位二皇子,要浮出水面了。
大明景正七年,十二月二十八。
内阁大楼,二楼。
如同既有的惯例一样,参与会议或者应邀旁观的人员,从东西两华门进入,在内阁官吏的安排下,陆陆续续的走入二楼,进入议会大厅。
这里足以容纳一千多人,光明敞亮,座椅干净,一个个位置摆放的极其整齐,标准。
样式几乎与几年前没有什么不同,一个个官员,议员走进来,还没等坐下,就彼此招呼,讨论起来。
不同于以前,这一次,众人相对轻松,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彼此交谈的语气都是颇为亲近,同志一般。
议会已经改成了上下两院,现在的座次是以“省”为单位,三十三个省,在各自巡抚的带领下,坐满了大半座位。
这些巡抚依次坐下后,进来的是朝廷各部门的,包括商务总局,税务总局,皇家银行的负责人等等。
接着是五部的尚书,侍郎依次进入,他们坐在最前面,最近靠近主席台的位置。
再然后,是阁臣们相继进入,从他们进来的顺序就能看出在内阁的地位。
第一个从侧门进来的是沈珣,接着是赵晗,然后是周应秋,傅昌宗,汪乔年,靖王朱履祜,再接着,是坐着轮椅被推进来的孙承宗。
这已经是内阁的七大阁臣,外加首辅孙传庭以及空缺的左次辅,是大明内阁的九大阁臣。
大厅里渐渐的安静下来,翘首以待的等着孙传庭以及最后的朱栩。
这里坐的,基本上是大明所有的高层,包括军方的秦良玉,曹文诏等也在。
济济一堂,外加旁观的,足足有七百人!
正厅墙壁的中央,大钟来回转动,时间一点点过去。
孙传庭一身首辅官衣,从侧门大步而出。
按着规定,这里不用行礼,但很多人还是忍不住的站起来,抬手而拜:“拜见首辅。”
大厅里坐的四百多人,几乎有三分之一站起来,可想而知孙传庭这段时间积威甚重。
孙传庭面无表情,坐到了首辅位置上。
傅昌宗站起来看了一圈,然后与孙传庭低语几句,便起身离开他的座位,走到主持台上。
傅昌宗今年依旧是主持,站在那里,可以俯看大厅里在座的所有人!
傅昌宗将手里的草本放在桌上,沉声道:“有请皇上!”
傅昌宗话音一落,刘时敏的声音在侧门外响起:“皇上驾到!”
所有人突然站起来,向着侧门方向抬手。
朱栩一身龙袍,在众多内监以及侍卫的陪同下,走入大厅。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不管是在场的官员,议员,还是旁听的使臣,百姓,无一例外,抬手而拜,弯腰躬身。
朱栩来到他的座位前,看着人山人海,微笑着摆手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七百多人的声音,如同鼎沸。
傅昌宗接过话头,在朱栩坐下后,安排他们依次坐下。
傅昌宗看了眼桌上的草本,道:“第一项,奏国歌,升国旗!”
傅昌宗说完,朱栩与左右的孙传庭,孙承宗等人相继站起,看着身前不远处的银色旗杆。
一声声厚重的钟鼓声响起,仪仗队踏着整齐的步伐,在铿锵的音乐声中,迈步而来。
所有人的表情都是肃穆的,一丝不苟,站如松。
随着国旗的升起,七百多人的国歌声,在议事厅里飘扬,飘出皇宫,笼罩在紫禁城,京师上方。
等国歌声停,众人坐下,傅昌宗再次朗声道:“第二项,祭祀,宣誓于列祖列宗。”
朱栩率先出来,走向南面的大明历代皇帝的排位前。
孙传庭等阁臣一样,跟随在朱栩身后。
朱栩拿着香,笔直而立,沉声的宣誓。
如同往年一样,第二个是孙传庭,他的誓词稍加改动,着重于“政务”与“复兴”。
只有他们两人宣誓,其他人都在看着。
整个过程没有一丝杂音,沉默而肃穆。
等宣誓完,上完香,朱栩与内阁众人这才回归座位。
傅昌宗再次站到主持台,沉声道:“第三项议程,由内阁首辅宣读内阁施政报告。”
孙传庭站起来,向朱栩鞠躬,而后向着主持台走去。
朱栩抬起双手,啪啪啪的鼓掌。
这已经不是朱栩第一次这么做了,孙承宗等人跟着鼓掌,然后是五部尚书,侍郎,继而整个大厅掌声雷动。
孙传庭站在高台上,看着下面,深吸一口气,抬手压了压。
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他。
孙传庭将手里厚厚的报告书放在桌上,翻开第一页,沉声道:“本人孙传庭,大明内阁首辅,秉持大明景正皇帝陛下旨意,承于政务经年,今日特整理成文,奏禀于陛下,通禀于万民……”
所有人都异常安静,直直的看着孙传庭,不在意他的开场白,等待着他下面的内容。
第1485章 孙传庭的施政纲要
孙传庭读完这一句,抬头看了眼下面,而后声音厚重有力的在大厅里回荡。
“‘景正新政’改革的原因是我大明两百余年发展,已满是弊政,贪污横行,人浮于事,处处破漏,问题丛丛。‘景正新政’的目标是‘吏治清明,昌盛繁荣,耕者有其田,天下无寒士’,因此要对我大明从根本上进行改变。”
“吏治,经过多年的努力,朝廷已经消除了党争,奸佞,腐朽的乡党势力,造就了朝廷以及地方高层的廉洁奉公,积极向上。百官醉心于政务,沉心于正事,专心于万民……但这还远远不够,贪腐是我们永远的敌人,士绅勾结,官商勾结,官官相护等依旧层出不穷,除之不尽!打击贪腐,提升行政效率,依旧是需要我们披荆斩棘,奋勇对抗的优先事业……”
“农业是‘新政’最大的难题,最重要的课题……我大明八成以上的土地集中于士绅大户手中,七成以上的百姓是佃户,一年到头堪堪果腹,饿死比比皆是。‘景正田亩策’施行多年,举步维艰。内阁明年的头等要务,将是加大收购土地力度,对非法囤地,占有,巧取豪夺等不法行为,势力大力打击,绝不宽容……对于内阁已收购的土地,将成立专门机构,统筹规划,结合户籍等资料,划分灾民等级,进行依次分配,并进行粮种,化肥,耕畜等多方位的补贴……”
“我大明的商税流失严重,在过去百年里形同虚设,对于商人的管理更是近乎于无。本届内阁将致力于筹建完整的商业管理体制,税收规则,永续的发展规划……”
“对于手工业,朝廷鼓励发展,将推行必要的鼓励政策,面向海内外推广,丝绸,布匹等为主要代表。重工业,如开矿,冶铁,机械等同等重要,朝廷将设专门投资部门,用以支持……”
“今年的各级书院,政院等改革基本完成,内阁正式设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教育制度,不断的加大投入,扩大覆盖范围,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三年义务教育,十年内推行六年,二十年内,推行九年义务,矢志于完成我大明‘无人不读书,无人不识字’的目标,提升我大明百姓的集体素质,繁盛我大明文化……”
孙传庭的施政报告很有条理,从吏治,农业,工业,商业,教育等等依次而来,言简意赅,内容丰富。
议事厅的数百人极其认真的听着,他们大部分是不知道这个内容的,无数人想从中听出一些,分辨一些。
孙承宗足足宣读了一个半个时辰,这才口干舌燥的停止。
傅昌宗主持,宣布分发孙传庭的施政报告,以供议员们观看,讨论,并宣布休会,下午继续。
朱栩全程没有说话,宣布休会后,他们起身,微笑着离开议事厅。
孙传庭等人相继离开,五部的大人们继而跟着。
他们一走,议事厅轰然炸开。
“首辅这是什么意思,要再一次反腐吗?是针对京城还是京城之外,亦或者是县府两级?”
“朝廷还要购地?不对,是要分地?这怎么分,从哪里分,哪里些人能分?”
“朝廷要设立专门的矿产部门?这是否是内监监矿,还是说,朝廷要控制所有矿山,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