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王看着陈赟消失在暗巷子里,长松一口气,又摇了摇头,转身自语道:“这天早就变了,有些人怎么就是看不明白呢……”
  与此同时,原本的中军衙门,现在改为巡防营衙门,一群人悄然勾连,一队队人马无声无息的聚集。紫禁城的宣武门等,也悄然有人来回奔波,勾连一气。
  东林党的力量是巨大的,不止这些,近乎各个衙门都有异动,一切都是为了三日后的“强谏”。
  金銮殿上,朱栩面色不动的继续廷议,直到最后一项结束,在曹化淳一声“退朝”后,起身离开。
  曹化淳在朱栩身侧,一边走,一边讲诉着宫外正在发生的事情。
  朱栩失笑,道:“该是魏忠贤复启啊。”
  曹化淳一听,顿时明白了朱栩的意思,心里也暗自点头,这确实是好机会,只不过,他还是担忧的道:“皇上,这件事,信王真要牵扯进来,您的计划只怕要更改了。”
  朱栩闻言也眉头一皱,信王是他的挡箭牌,决不能丢的,脚步顿了顿,道:“你派人去见王承恩,给他十个东厂藩王,三日后,只要信王出府,立即押送东厂大狱。”
  曹化淳眼神困惑,为什么会给王承恩?不过他没有问出口,答应了一声。
  朱栩刚刚走到景阳宫,一个宫女就等着,一见慌忙上前,一施礼,轻声道:“皇上,太妃,太后请您去一趟。”
  朱栩看了眼曹化淳,心里无奈,脸上笑道:“好,领路。”
  宫女轻轻躬身,领着朱栩快步走向慈宁宫。
  刘太妃八十多了,满头银发,精神很好,看着朱栩进来,连忙招手笑道:“皇上快来,我给你做了酥饼。”
  这是朱栩喜欢吃的,他笑呵呵上前,接过来道:“劳太妃惦记,最近胃口可还好?”
  “好好,来,坐我边上。”
  刘太妃一脸的慈祥,拉着朱栩坐到她身边,笑着说道:“皇上,近来可要注意保暖,天气可是一天一天的冷了。”
  刘太妃是神宗皇弟的妃子,在后宫的风波诡谲中,从郑贵妃到李选侍,再到客氏,安稳的活到现在,是有大智慧的人。
  朱栩也不会小觑,也相信是什么巧合,与一边的张太后打过招呼,便笑着应和道:“这个太妃放心,皇嫂有事没事就去朕那看看,生怕朕饿着冻着。”
  刘太妃看了眼张太后,笑容越多,道:“那就好,这后宫难得安稳,我也算是等到了。以前啊,宫里腥风血雨,争风吃醋,但到了现在,也就我这个不争不闹的老不死活到现在,其他人一个也看不见了。”
  朱栩听着张太后的话,心里一动,送到嘴边的酥饼顿了下。
  刘太妃这话,很值得思索,似有所指。


第249章 朱栩的反思
  朱栩坐在那,表情平静,心里却开始反思。
  刘太妃来这里,说这些,不是没有做说客的意思。但认真追究起来,这段时间,他确实着急了。
  不论是兵改,还是对于朝局,虽然都在他掌握中,却没有预期中的平稳,顺利。
  张太后毕竟更了解朱栩,见他沉吟不语,便轻声道:“皇上,太妃也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朝局,还是要讲究和气,不能总是与外廷对着来。”
  朱栩醒悟过来,对着张太后一笑,道:“嗯,太妃,皇嫂说的是,朕都记下了。”
  话这样说,但朱栩是绝对不会重启内阁,也不会让赵南星等人复启。真要是让东林党占据朝堂,说不得他就要重演历史,短短十几年就换三十多个首辅,成百上千的六部尚书侍郎了。
  党争不止,朝局不稳,哪里还能干其他事情?
  刘太妃面容慈祥,但眼神却闪着亮光,她看着朱栩,微笑道:“皇上,该怎么做你自己拿捏,我们这些妇人也帮不上你,万事,还得靠外廷的大臣们,内侍能做的,毕竟有限。”
  朱栩颌首,若有所思。
  明朝大约从英宗之后,君臣之间相互猜忌,有为的皇帝还能控制朝局,到了天启,崇祯,外廷大臣们的意志往往强过皇帝,因此,皇帝也就只能依靠宦官来监督,甚至是做事。
  皇帝越是信任宦官,就会越猜忌外廷,外廷的大臣们也就越会痛恨内宦,内宦也就会不择手段的利用皇帝打击外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刘太妃看着朱栩沉吟的脸色,又拉过他的手,笑道:“不说这些了,跟我说说,选妃的事情,皇上有合意的吗?”
  朱栩嘴角动了动,总有种被逼婚的既视感,偏偏他到年才十岁!
  张太后看着朱栩的神色,心里暗笑一声,坐过来道:“太妃,要我说,还得再等几年,皇上现在哪有心思选什么妃……”
  刘太妃笑眯眯的,道:“不早不早,先进宫来,我帮着调教调教,你们看,信王妃不就不错,我看着就喜欢。”
  张太后怔了下,没有接话,悄悄打量着刘太妃,不知道她这话,有没有其他意思。
  朱栩也有些诧异,道:“太妃,也觉得朕应该将政务交给信王,潜心读书到成年再亲政?”
  刘太妃在朱栩看来,是有隐忍,有智慧的人,绝不可能说出这种话才对。
  刘太妃叹了口气,费力地笑道:“人老了说话也容易糊涂,不过有时候啊,糊涂没有什么不好。”
  朱栩眉头动了动,刘太妃这明显是在暗示什么了。
  酥饼塞入嘴里,朱栩一边嚼着,一边思索。
  对于东林党,朱栩的态度一直都是拒绝,不允许他们控制朝堂,生硬且直接。这也是东林党的反扑越来越猛烈的原因。
  如果,他换另一种方法,比如,装糊涂,放一只半只进来,在不影响他既定计划的情况下,让他们来来去去,释放他的怨气与野心,或许就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动静,不时的给他添麻烦,影响他的改革步伐。
  朱栩一边思索一边点头,自悟的道:“嗯,堵不如疏,难得糊涂……”
  刘太妃坐在朱栩边上,听着他的轻声自语,眼神一亮,笑呵呵的道:“皇上,选妃的事情就交给我了,我给好好看,一定在我死前给你选个好的……”
  刘太妃正说着,焕儿从外面进来,行礼道:“太后,太妃,皇上,刘化刘大人求见。”
  刘太妃转头看向朱栩,笑道:“我这个弟弟,好些年没来看我了,这次多半也不是来看我的。”
  朱栩也笑,东林党在外面闹出那么大声势,不乏有人来通风报信,表忠心,刷存在感的。
  倒是这个刘化还真是例外,他是刘太妃的弟弟,刘应节的儿子。不说刘太妃在宫里的地位,单单刘应节的遗泽,一般的事情也牵扯不到他。
  刘应节与张居正,尤其是戚继光关系非比寻常,曾是戚继光的顶头上司,戚继光剿匪有他的大力支持。刘应节也是一位能力非凡的人,做过蓟辽总督,工部尚书,有太子少保衔,军功不少。
  刘化的哥哥刘岱继承了刘应节的爵位,刘化从小跟随父亲大小战役无数,两年前还在辽东,官至副总兵。
  刘化曾三番两次上书,想要重回辽东,都被朱栩驳回,这次来,多半是因为孙承宗即将回京,知道朱栩有意派孙承宗继续督师辽东,想要跟着一起去。
  都是自家人,张太后也不介意让刘化多等一时半刻,她看着朱栩,面带一缕忧色的道:“皇上,外廷这么闹也不像话,该退让的,也不能总是僵着。”
  她是看着朱栩长大的,知道他的梗脾气。
  朱栩点头,暗吸一口气,笑道:“朕知道,会处理好的。”
  刘太妃见说的差不多了,便道:“哎,人老了就是容易犯困了,闲话说的差不多了,我也该回去睡觉……”
  朱栩,张太后一见,连忙站起来,都要陪送着刘太妃回宫。
  刘太妃摆手,拉着张太后的手笑道:“行了,皇上你忙你的,有她陪我就行了。”
  朱栩明白刘太妃的意思,笑着陪送几步,这才停下脚步。
  曹化淳跟在他身后,神色肃然。眼神有些担忧的看着朱栩,连太妃,太后都给搬动了,这压力可不是一星半点。
  朱栩回到景阳宫,站在台阶前,背着手望天,心里自然也是沉甸甸的。
  东林党的势力不止在朝堂上彰显,几十年来,渗透到了方方面面,不论是军政,还是京城内外,甚至是关外,近乎无处不在,想想都会令人生畏。
  曹化淳见朱栩不说话,小心的上前一步,低声道:“皇上,现在改变计划还来得及。”
  “不用!”
  朱栩不是宋神宗,他目光坚定的看着天空,淡淡道:“计划照旧,刘化来的正是时候,宣。”
  曹化淳犹豫了一阵,转身去宣刘化。
  刘化今年六十多,满脸硬朗褶痕,身形宽硕,给人一看就是猛将的感觉,他身穿蟒服,大步而来走进御书房,在朱栩御桌不远处,单膝跪地道:“臣刘化,参见皇上!”


第250章 见信王摊牌
  朱栩坐在那,笑着摆手,道:“起来吧,朕刚见过太妃回来,来人,给刘大人搬个椅子。”
  刘化起身谢恩,抱拳朗声道:“皇上,近来曾听新贼酋野心勃勃,正在筹集兵马欲再次南下,臣忧心如焚……”
  朱栩暗笑,这刘化倒是开门见山,喝了口茶,道:“这个不急,你要是真的想去朕也拦不住,不过,宫外的事情,你也听说了吧?”
  刘化神色微楞,道:“臣知道。”
  朱栩点头,道:“曹文诏毕竟不是功勋之后,整顿巡防营多有不逮,朕打算将巡防营交给你,你来为朕整顿半年,半年之后,你想去哪里朕都允准。”
  刘化一听就皱眉,巡防营来自之前的中军,里面多的是世袭罔替的王勋贵胄,想要整顿彻底,分明是一件极其得罪人,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朱栩神色不变,静静的看着刘化。
  刘化眉头皱了皱,心里也挣扎起来。
  虽然有着刘太妃的关系,他们刘家也算是显赫,但他不是嫡子,没有爵位,奋力半生也没有挣个世袭罔替。
  刘太妃已经八十,谁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他眉头拧了拧,咬牙道:“臣遵旨。”
  朱栩满意一笑,道:“嗯,三天后,朕不希望见到巡防营的人参与进来。还有,禁军里面有些人,你也递个折子来,都调出去,该怎么安置,你心里有数。”
  刘化是军人,迈出第一步,第二步就不会犹豫,他一躬身,沉声道:“臣请皇上放心,巡防营必然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朱栩点头,刘家一门忠烈,不会乱来。
  又交待几句,便命曹化淳亲自带人前往巡防营衙门。刘化不同于曹文诏,他即是武将又是功勋,与那些世袭的子弟算是同一阶级,他比曹文诏更知道如何整顿巡防营。
  朱栩见完刘化,便如往常一样的翻起了奏本。
  各地的奏本越来越多的出现“赈灾”,“抚恤”等字眼,朱栩也能从这些字里行间中大致去猜测各地的实际情况。
  “灾情越来越重了。”
  朱栩心里也跟着沉重起来,目前来说局势还控得住,但随着灾情的严重,不是有银子,有军队就能万事大吉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这一批就过了晌午,刘时敏转过身,轻声道:“皇上,该用膳了。”
  朱栩恍然的抬起头,直觉眼前一黑,脑仁疼的厉害。
  他连忙闭上眼,深吸几口气才睁开眼,吐着气看向外面,这才觉得饥肠辘辘,点头道:“嗯,准备点请米粥,配点小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