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到一炷香时间,满达海就出来了。
满达海看着曹化淳,深吸一口气,沉色道:“我要见你们皇帝。”
曹化淳微微一笑,代善与满达海本就没有选择,无非就是一个台阶。
崇祯元年,六月十九。
大明总理大臣,信王朱由检,接受金国大汗黄太吉“归附”奏本,同日,大明册封黄太吉为后金大汗,赐予印玺,信章等。
兵部也加紧接收从后金返回的汉民,规划国界,接收满达海带来的贡品等等。
消息传出,举国士气大振。
景阳宫,御书房内。
朱栩笑容满满的看着代善,满达海父子,一脸欣慰道:“黄太吉既肯内附,朕很欣慰,你们也不用担心,我大明富有四海,朕也有天朝大国的气度,朕会派你们去山西,归属虎贲军,曹文诏总兵统领,好生用事,加官晋爵,指日可待,朕很看好你们……”
朱栩坐在那,洋洋洒洒的表现着他的礼贤下士。
代善神色淡淡,平静从容。
满达海沉默,眉头不时皱一下,显得有些不耐与难受。
足足小半个时辰,朱栩口干舌燥时候,才对着两人道:“你们去吧,好生用事,朕不会亏待你们的。”
“谢皇上。”代善说的很流畅,满达海有些僵硬的也跟着抬了抬手。
待两人出去了,朱栩才长松一口气,站起来,背了背手,笑道:“黄太吉还真是能忍啊。”
曹化淳与刘时敏都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他们都知道,建奴在辽东大败,又被林丹汗攻破沈阳,气势衰败到极点,这个自然想要极力稳住,不会再与大明,甚至是蒙古各方交恶,哪怕是归还十万汉民,何尝不是“减压”的手段?
文昭阁内,朱由检也是忙的脚不沾地。
建奴成为大明藩属,牵涉太多,涉及到六部九卿,他们需要统筹处理,一连几天都停不下来。
钱龙锡等人也都忙忙碌碌,一年将过半,“瞻前顾后”,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们来做。
不过,他们都能看得出,信王对皇上这次的安排并不满意,东林党也颇有微词,只不过碍于皇上已经决定,不愿意与皇帝冲突,才强耐下来。
河南,卫辉府。
璐王一身常服,悄悄从后面走出。
一个书童跟在后面,急急的低声道:“小王爷,王妃交待了,不让你出去,要是被发现了,可不得了……”
璐王朱常淓二十不到,白白净净,一身长衣,看上去如同一个赴京赶考的书生,他对那书童挥了挥扇子,道:“没事,母妃在佛堂诵经,没有一个时辰不会出来,咱们快去快回。”
书童也没有办法,跟着璐王左弯右拐,来到一家青楼内。
那书童越发的急了,低声道:“小王爷,要是王妃知道你来这里,非得打断我腿不可。”
朱常淓很淡定,找了一个不太起的眼角落坐下,抬眼四处打量着楼上厢房,自语道:“林姑娘今天是在卫辉最后一次上台了,再错过本王岂不是要遗憾一生……”
书童知道,自家这位小王爷琴棋书画,品性都很好,却也是个情痴,对那从京城来的林姑娘痴迷的有些入魔。
在他们不远处,一个落魄男子端着酒杯,望眼欲穿的看着那楼道,希冀着佳人尽快出来。
他右手边上一个人劝慰道:“康年兄,青楼女子无不薄情,你有大好前程,何必为一个女子作践自己。”
都是差不多大年纪,左手边的也道:“是啊,康年兄,听说朝廷要开恩科,正是你我共赴京城,高中三甲,一展抱负的时候!”
宋献策嘴里灌着酒,心里全是那魂牵梦绕的身影,苦涩道:“你们不懂……”
这四个字,饱含了太多,让他边上的两个朋友都无言以对。
就在二楼,林姑娘恭恭敬敬的站在那,语气清冷的道:“公公,这些都是姐姐让我们准备好的。”
桌上有一个盒子,有些大,她吃力的推给对面的人——魏忠贤!
魏忠贤背对着她,手里的琉璃珠缓缓转动,他身侧的侯国兴打开盒子,翻了翻一本本厚厚的账簿,有些异色的看了眼林姑娘,对着魏忠贤道:“公公,有些比咱们查的还要细致。”
魏忠贤这才转身,打量了这林姑娘一眼,道:“你可愿为杂家做事?”
林姑娘娇躯一颤,抿着嘴唇道:“谢公公错爱,姐姐待我等不错,还望公公见谅。”
魏忠贤眼神动了动,没有说话,转身走了出去。
侯国兴抱起箱子,跟在魏忠贤身后。
魏忠贤一走,从外面走进来两个女子,一个轻声道:“姐姐,那璐王又来了。”
林姑娘神色复杂一闪,俄而轻轻一笑,道:“请他上来吧。”
两个姑娘都是双眼大睁,道:“姐姐,你说真的,真要请那璐王上来?”
林姑娘轻轻点头,心里有些失落,璐王,今后怕是难见到了,不知道会不会怪她?
璐王一听林姑娘要他“上楼”,顿时大惊,道:“林姑娘真这么说?她可是从来没有入幕之宾的?”
跑堂的龟公一笑,道:“这哪能说错,小王爷,快点吧,别让林姑娘等急了。”
朱常淓大喜,望着二楼,抬脚就要向前小跑。
书童一把拉住他,压低声音道:“小王爷,不能去,别忘了王妃的交待。”
朱常淓哪里还记得其他东西,一把推开他,道:“你在这里等我。”
说着,快步跑向二楼。
另一边的宋康年听的仔细,双眼大睁,愣了那么一会儿,猛的向前冲过去,一把扯过将跨上楼梯的朱常淓,怒吼道:“林姑娘岂是你可以玷污的,给我滚!”
朱常淓瘦弱书生,身体直接倒了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
书童一见,跑过来扶助朱常淓,大吼道:“放肆,这乃是璐王,你不想活了吗!”
宋献策满脑子都是林姑娘,想着眼前这个家伙居然得到天仙般林姑娘的垂青,直觉一股怒气冲脑,哪里听得见其他,吼叫着冲过来,扯住刚站稳的朱常淓就要厮打。
那龟公急了,拉住宋献策,急声道:“不要乱来,这是璐王,快给璐王赔罪!”
宋献策的两个朋友也跑过来拉住他,道:“康年兄,快醒醒酒,这是璐王,咱们得罪不起的!”
宋献策还死死的揪住朱常淓的衣襟,一听几人的话就更怒了,一脚揣过朱常淓,大喊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一句话,喊的让整个大堂都静了。
林姑娘走出房门,俯视着大堂。一个贴身婢女,在她耳边轻声道:“姐姐,这是大掌柜要我们看好的人。”
林姑娘轻轻点头,没有说话。
朱常淓接连被打倒在地上,颜面扫地,狼狈不堪,是佛也有了火气,怒声道:“反了!来人,给我抓了,送衙门,本王要给你好看!”
宋献策喊完,酒也醒了不少,后背发凉,抬头一看,见林姑娘正看着他,顿时又挺起腰板,颇为硬气的嚷嚷道:“不就是打个人,难不成还能判我死刑不成!”
朱常淓也看到了林姑娘,再想他的狼狈模样,越发的恼恨,冷哼一声道:“你到了衙门就知道了。”
说完,理了理衣服,又继续要上楼。
“谁报的案!”
就在朱常淓要上楼的时候,五六个衙役从大门闯进来,大声喊道。
朱常淓一怔,怎么来的这么快?
林姑娘也一愣,转头看去,却发现另一边,魏忠贤站在不起眼的角落,正看着下面这一群人。
第352章 翻天覆地
卫辉府,后衙。
知府与通判,同知三人缩在桌边,愁眉不展的聚集在一起,都是一脸焦虑。
通判陈靖庸看着知府,道:“大人,也不能这样躲着,璐王要是真发怒,拆了咱们这衙门,也没处说理啊……”
同知赵耀也道:“是啊,大人,总得审一下,将事情遮掩过去,现在正是麻烦的时候,不能让人抓到把柄。”
天下谁不知道,宗室王爷们大都入了京,没有入京的就那么寥寥几个,而璐王,就是其中最大的那个!
督政院,宗人府,六部都下了文给卫辉府,要求他们尽快劝服璐王北上。
知府是一个中年人,瘦长脸,有个小胡子,他揪着胡子,没好气的看了眼两人,道:“怎么判?青楼争风吃醋,判那个宋献策入狱,要是让朝廷知道,这不是告诉他们我偏帮璐王,不让他入京,我这官还做不做了?”
陈靖庸眼睛一转,凑近低声道:“大人,那各大五十大板,赶出去?”
知府抬眼看了他一眼,道:“那璐王能罢休?他要是闹将起来,倒霉的还不是我?”
陈靖庸与赵耀对视一眼,不能判宋献策,也不能各大五十大板,总不能判璐王吧?
后衙纠结难断,前衙内,朱常淓站在那,表情冷漠的望着宋献策。
宋献策此刻也头皮发麻,不敢看璐王,心里翻腾,想着脱身办法。
他身边的朋友,走近低声道:“我有个同乡在陕西,若是衙门偏私,就逃走。”
宋献策点点头,没有说话。
璐王府,长史沈典急匆匆的跑进佛堂,道:“王妃,不好了,小王爷被衙门抓了。”
李王妃正低头诵经,闻言脸色微变,猛的站起来,道:“你说什么?是谁来了?”
沈典一怔,连忙道:“不是朝廷,是在青楼与人打架,被衙门抓了。”
李王妃心里一松,神色也慢慢平静下来,眉头蹙了蹙,板着脸道:“那劳烦长史去一趟衙门,将常淓领回来,今后关起来,没有我的允许,不准外出。”
沈典嘴角动了动,道:“王妃,怕是要你亲自去一趟了,现在,卫辉府也是两难。”
李王妃看着沈典,一会儿后轻轻点头,道:“那好,我亲自走一趟。”
沈典这才眉眼微松,要是卫辉府借机闹大,上奏朝廷,朝廷就有了理由,强行要求,甚至“抓捕”璐王进京了,不过有王妃出面,卫辉府也不得不做出妥善的了结。
卫辉府后衙,三位大人还在想着办法,久久都没有出去,只是这样拖着。
“大人,不好了,李王妃来了!”忽然间,一个衙役跑进来喊道。
这一声,将三人都喊的心惊肉跳,差点跳起来。
陈靖庸一挥手,不耐烦道:“出去出去,没看大人正烦着了吗?”
知府确实很难受,右手在脸上搓来搓去,看向赵耀道:“说说吧,再不说,我们想回家种地都不成了!”
赵耀苦笑一声,道:“大人,李王妃都来了,再躲下去,就不合适了。”
知府当然知道,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又看向陈靖庸。
陈靖庸咬牙,道:“大人,要不就装病吧,由我们应付?”
知府双眼一亮,道:“这个主意好,对对,快去快去,就说本官受凉了,卧床不起。”
说着,他就脱衣服,向里面走去,不时还呻吟两声。
赵耀与陈靖庸对视一眼,陈靖庸嘴角抽了抽,他也不知道脑子那根弦不对劲,居然说出这么个办法。
两人尽管无奈,也只得来到前衙。
李王妃坐在下面,正优雅的端着茶杯喝茶。
赵耀与陈靖庸慌忙过去,抬手道:“下官见过李王妃。”
李王妃放下茶杯,擦了擦嘴,神色淡淡道:“衙门的茶太难喝了,你们晚些时候去王府,拿些雨前龙井。”
卫辉府衙门确实有很多地方要仰仗璐王府,但这个时候,他们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