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接着,就是一片的阿谀奉承。
  魏忠贤听着,微笑,点头,不时的应上两句,他对于这帮人只有一个许诺“高官厚禄”,其他的都是虚妄,他也不谈。
  现在的他,没有所谓的九千岁,也没有做什么干爹,搞出“五虎”“十狗”,在政务方面也都有着底线,从不掺和军务,对朱栩的大政方针也从不添乱。
  这一点,他比朱由检还懂分寸,该碰的不该碰的,他心里十分的明白。对于犯忌讳的事情,也向来敬而远之,从来不会让朱栩感到心里不舒服。
  魏忠贤看着下面这些人,眼神冷冽,跳动着火焰。
  作为一个内监,他深知该怎么做,宫里的那位不是天启皇帝,心思难测,想要长久的保证他的荣华富贵,高居人上,就必须迎合他,绝不逾矩!
  魏忠贤大宴,直到半夜方歇,这场大宴在京城影响非常的大。
  朝廷的局势已经稳定,从六部九卿到下面的侍郎,各部主事都不缺,不像以前,现在想要晋身又不想熬资历,只能找捷径。
  现在最好的捷径只有两条路,一个是信王,一个就是魏忠贤。清流不容阉党,又庞大复杂,内讧之下,失败者,“邪党”都齐齐投入了魏忠贤门下。
  种种原因都在加速阉党的壮大,特别还有宫里朱栩的默许。
  按理说,两党相争,应此消彼长,可两党偏偏都飞速膨胀,势力激增,更诡异的是,死对头的两党还都按兵不动,一副井水不犯河水模样。
  这也算京城的奇景了。
  时间慢慢的过着,崇祯元年在平静中安然度过,在宫里沉闷的钟声中,开启了崇祯二年的序幕。
  大年三十,仁寿殿。
  朱栩,张太后,刘太妃,信王,平王,靖王,鲁王等都在,还有他们的王妃也陪同在一旁,大堂之中,很是热闹。
  刘太妃坐在最上面,她看着一群人,苍老的脸上满是笑容,笑呵呵的道:“难得这么热闹,一家人,就应该这样。”
  张太后,信王妃,平王妃等坐在一起,也都有说有笑。
  朱栩看着边上朱由检,端着酒杯,笑道:“皇兄,今天不必拘礼,朕敬你一杯,感谢你这一年的辛劳。”
  朱由检颇为拘谨,想要站起来又勉强的坐着,端着酒杯的道:“皇上过奖。”


第388章 朋党的可怕
  刘太妃看着两人,微笑点头,目光又转向信王妃,见她大腹便便,临盆在即,笑着道:“很好,都很好,信王妃,今后就住宫里了,过了月子再回去,信王要是想来仁寿殿,随时都能来……”
  后宫岂是可以随便进出的,信王妃目光看向朱由检,朱由检怔了怔又看向朱栩。
  朱栩一摆手,笑道:“太妃说什么就是什么。”
  朱由检想了想,躬身道:“谢皇上。”
  刘太妃笑眯眯,看向朱栩道:“皇上,你今年怎么赏赐群臣的?可别像去年那么小气,咱们皇家,要大气!”
  朱栩咳嗽一声,道:“太妃这可就冤枉朕了,朕是出了名的大方。”
  说完,转头看向曹化淳,道:“你去传旨,命御膳房做菜,文昭阁阁员,全都赐一道什锦玉盘,孙阁老,赐一道宫廷御鸭,户部赐一道麦蚕豆干粥外加珍珠翡翠白玉汤,礼部赐一道状元糖,工部赐一道龙须面……派司礼监内监亲自去送,规格要高,要充分显示朕的诚意与感激之情……”
  众人听着朱栩说完,张太后眉头皱了又皱,还是向着刘太妃道:“太妃,你就多余说这句。”
  刘太妃也被朱栩这一招搞蒙了,旋即指着朱栩,“怒笑”着道:“你呀你压……算了,总归给朝廷省钱了。”
  平王等人也都笑呵呵的赔笑,大年夜皇帝亲自赐菜,说不得比真金白银还要贵重。
  朱由检也觉得朱栩这一招很好,有效果还节省。
  新年一过,大明各地以及各番邦的贺表也呈递到京。
  朝鲜,琉球,安南的莫氏,还有蒙古的几个部落,最为重要的是,辽东的黄太吉居然也上了一道贺表,自称“臣”,还带来了两万两白银,五百匹良马的重礼。
  御书房内,还残留着新年的喜庆。
  朱栩坐在案桌后,翻着各处的贺表,尤其是黄太吉的,嘴角似笑非笑。
  曹化淳站在一旁,道:“皇上,按照我大明礼仪,是要赏赐的。”
  所谓的“赏赐”,更直接的就是回礼,这种回礼,往往都重上好几倍。
  朱栩明白,沉思一会儿,道:“朝鲜,琉球按礼回送,价值相当就行,蒙古,建奴那边就算了,今后依照此礼。”
  曹化淳一怔,道:“皇上,此举是否会有损我大明威严?”
  若不是顾及这威严,朱栩都想减半,摆手道:“威严不是靠送礼的,你给礼部说吧。”
  曹化淳知道此举肯定会引起礼部那边反对,也只能传旨道:“是。”
  朱栩又继续翻着奏本,没多久,刘时敏走进来,端着盘子,呈送上一叠奏本,道:“皇上,最上面的,是琉球尚丰王上奏的,关于那个协同防卫。”
  朱栩一怔,旋即连忙拿过来,一目十行看完,朱栩暗自点头,嘴角含笑。
  琉球果然十分感兴趣,尤其是看到大明的水师还有火炮,加上大明又没有吞并琉球的意图,尚丰王甚至比明朝更感兴趣。
  朱栩认真的思索一番,道:“刘时敏,你将这道奏疏发给兵部,让他们议好,拿出一个方案,然后让申用懋亲自去一趟琉球,带上袁可立,熊文灿,与尚丰王协商,再进行一场海事演习,让琉球看看我大明的军容实力!”
  “遵旨!”刘时敏道。
  刘时敏刚说完,又道:“下面两道,是朝鲜国王还有金忠善将军的奏本,他们也对协同防卫感兴趣,想请我大明帮助练军,防卫倭国。”
  要说哪一国最信任大明,也只有朝鲜了,当初的三大征就表明了明朝保卫朝鲜的决心,随后的撤军也表明,大明没有吞并朝鲜的意图。外加朝鲜现在还对倭国十分警惕,担心他们再来入侵。
  相比于琉球的害怕海盗,朝鲜的危机感更重。
  朱栩连忙拿过来,朝鲜国王的奏本除了例行的废话,就是表明了对于协同防卫的迫切期待。
  金忠善的奏本倒是简单明了,回忆了一下与大明皇帝陛下的友好情谊,然后又深刻感激了大明对朝鲜的帮助,随后又说秦翼明将军在平壤有礼有节,护卫平壤功勋甚大。
  最后才提及了大明提出的协同防卫,朝鲜极其需要,希望大明帮助,他们可以比琉球提供更多。
  朱栩眯着眼,盯着桌上的三道奏本,双眼里光芒闪烁,脸上表情莫名。
  有了这三道奏本,大明就可以调集,甚至说控制了这两国的军队,平添了一股大助力,尤其是扩大海疆,让南北水师的活动范围随之扩大,这对未来要远洋的水师,意义重大!
  朱栩沉吟良久,抬头看向刘时敏道:“一样,让兵部署理,申用懋去琉球,孙承宗去朝鲜,要尽快完成条约签署,琉球至少要招募三万水师,朝鲜至少要招募三万兵卒,告诉他们,我大明正遭遇灾情,让他们再多出一点,日后会补偿给他们。”
  刘时敏一躬身,道:“是,奴婢这就去兵部传旨。”
  朱栩刚点头,又追加道:“这样,给朝鲜,琉球给拨五十万两白银,现银!给他们点信心,还有,也可以让他们派遣军官来我大明皇家两院学习。”
  刘时敏看了眼朱栩,直到他没有再继续,才道:“是。”
  朱栩继续看着奏本,大冬天的也没有灾情的奏报,大部分都是相互弹劾,攻击,然后讲一些大道理,全都是空头,看似合情合理,却不切实际,要么无法施展,要么不会有结果。
  文昭阁的裁减衙门的奏本也到了司礼监,大部分都是要裁减京城的部门,涉及到地方的少之又少。
  朱栩看的直摇头,不过还是照准了,涉及到裁减的衙门,官职基本上已经被架空,裁去也就是省一点俸禄的事。
  没有党争,没有杀戮,也没有太大的动静,今年的京城,算是难得的平静。
  安稳之下,就是所谓的饱暖思淫欲,京西的云翠苑,御史毛羽健,刑部员外郎刘懋,喝的酩酊大醉,怀里都搂着衣不蔽体的姑娘,污言秽语的调情,下流不堪的动作,完全不像是平日高高在上的清流御史。
  毛羽健在姑娘的白皙素手中喝了一杯酒,摇头晃脑的道:“琵琶美酒夜光杯,这京城就是好……”
  刘懋知道这位远房亲戚之前做知县过的苦日子,尤其家里还有一个悍妻,搂着小姑娘一阵乱摸,贼笑道:“这里天高皇帝远,别管你那家里那悍妇了,这里多逍遥自在,过几日,我找媒婆,给你纳一房小妾,省得你夜宿空床……”
  毛羽健一听就双眼大亮,道:“刘兄,那我就多谢你了,一定要娇小……啊哈哈……”
  刘懋也一脸我懂的表情,道:“好说好说,今晚先乐呵……”
  毛羽健也大笑,双手飞动起来。
  冬夜里,青楼温暖如春,淫言秽语不绝于耳。
  朝廷的裁减,终究还是闹出了风波。
  除了九寺不少机构被合并裁减,最重要的,就是科道,十三道御史,六科给事中都被裁减或者并入督政院,权力被剥夺或者削弱。
  一干御史清流闹着文昭阁要给说法,不少人甚至都上书弹劾信王,要求罢免,重立内阁。
  不过东林,清流高层对于裁减机构之事都已经意见一致,极力支持信王,最后,这帮人居然将关系托到了傅昌宗身上,而且傅昌宗还拒绝不了。
  因为这件事涉及到皇帝,朱栩自己!
  十三道御史中的“江西”道御史与朱栩生母,孝仁皇后身边的一个内监是同乡,这个内监虽然因为牵扯到当初的“红丸案”被重处出宫,可也不是没有一点用处,这位内监认识之前用虎狼之药救活朱栩的老太医。
  这老太医早就出宫,颐养天年了,可有不容他推脱的情面,他硬着头皮找到了傅昌宗。
  此刻,傅昌宗就一脸苦笑的面对着朱栩。
  朱栩也是一脸的怪异,嘴角抽了又抽。


第389章 裁驿站之议
  朱栩看着傅昌宗,也一阵无语。
  连他这个皇帝都能找上关系,让他推脱不掉,可以想见朋党的可怕。
  他们成势或许不易,可要坏事,那简直轻而易举。
  傅昌宗看着朱栩的怪异神色,抬手道:“皇上,要么,就保留一道?”
  “保留一道?”朱栩疑惑的看着傅昌宗。
  傅昌宗道:“是,皇上,没有了御史监督,各地怕会更加肆无忌惮,督政院暂还没有形成规制,还需威慑一二。”
  朱栩眉头皱了皱,裁撤科道,本也是为了集权,朝廷需要集权,地方也需要,可也得防止地方做大,对抗朝廷,厄需监督,控制。
  他沉吟一阵,道:“有东厂在不必担心。嗯,这位‘江西道’御史是有什么要求?”
  傅昌宗神色有些为难,还是抬手道:“皇上,这位御史,想晋为六部侍郎。”
  朱栩抬头望了望外面的天,眼睛睁了睁。
  “赤裸裸的要官啊……人情大过天啊……”
  良久,他心里感慨了一句,道:“调浙江布政使进京,让这位御史去做布政使吧。”
  傅昌宗见朱栩这么说,便明白他裁撤科道心意已决,浙江布政使是封疆大吏,这位御史,也应该心满意足了。
  这份恩情,也就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