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栩一怔,道:“金大人这是何意,莫不是朝廷派遣的将领对朝鲜有所欺凌?”
  金忠善立即否认,道:“秦将军出自将门,为人谦和有礼,并未对朝鲜越礼。臣所言,是指朝鲜的内部叛乱,请朝廷明旨,拒绝承认叛臣,并请朝廷大军,镇压叛乱,维护朝鲜国祚!”
  朱栩神色不动,心里明白了。
  从明朝建国起,朝鲜内部的倾轧就没有停止,朱元璋,朱棣都是起初不认,可时间久了也没办法,只能颁布诏书,进行册封,后面也屡次出现这种情况。
  单单说现在在位的朝鲜国王,李倧,已经经历了四次,其中一次更是已经被废了,艰难“反正”成功,保住了王位。
  朝鲜现在内部也是党争激烈,东班西班争斗不休,虽然秦翼明基本控制了朝鲜军队,可一些有势力的大将军,还是有能力发动叛乱——前提是,明朝坐视不管!
  而依照明朝以往的作风以及礼制要求,很可能真的不管,只是会口头上的教训一番。
  金忠善见朱栩不语,心里焦急,沉声道:“皇上,自倭国一战,朝鲜人口不足战前的六分之一,耕种面积不足八之分一,内讧连连,叛乱不休,不止于法统有碍,也损害大明朝廷威信,臣请皇上,大明朝廷,务必慎重考虑!”
  还真是想睡觉就送来枕头!
  朱栩装模作样的沉吟一阵,道:“大明向来奉行不干涉属国内务的政策,此例不能轻开……朕需要与朝廷大臣们商议之后,才能回答你。”
  金忠善一听就知道有希望,连忙道:“臣谢过皇上。”
  朱栩摆手,笑道:“正好,朕明日要进沈阳,你也一起来吧。”
  金忠善又谢恩,看着朱栩,稍微一顿,道:“皇上,可曾还记得与臣之前的约定?”
  朱栩身体稍微前倾,表情做出回忆之色,俄而笑道:“朕记得,嗯,你告诉朕,朝鲜能需要多少人口?”
  金忠善来之前,与李倧商议过,万分害怕大明皇帝“反悔”,听着朱栩的话,他心里稍松,也装模作样的沉思,旋即道:“皇上,朝鲜需要青壮最起码一百万,朝鲜有着大量的空地,房舍,以及妇女,只要大明朝廷愿意给,我国将全力安置!”
  朝鲜的算盘是,这些人一旦进了朝鲜,那就是朝鲜人了。
  可在朱栩看来,这是彻底同化朝鲜的一个潜在杀手锏!
  朱栩看着金忠善,表情沉稳的道:“金大人应该看得出,朝廷刚刚平复辽东,辽东的地域比朝鲜还要大,人口还不足朝鲜的三分之一,需要大量人口填充,开垦……”
  这也是金忠善急匆匆来的原因之一,他眉头皱了皱,道:“皇上,朝鲜不同于辽东,田地无需开垦,房舍,农具都是现成。朝鲜现在只是需要人,另外,还能尽全力帮助朝廷开垦辽东,安置人口,还请皇上,务必考虑朝鲜的艰难,帮扶一二。”
  朱栩知道,朝鲜的这位未来的仁祖,是很有振奋之心的。也不再故意为难金忠善,道:“也罢,朕可以优先帮扶朝鲜,人口,朕当初答应的是一百万,作为时间拖延的补偿,朕给你两百万,如果可以的话,三百也行!”
  一百万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数字,两百万不考虑其他,朝鲜都承受不住,可大明皇帝说的情真意切,金忠善也不能拒绝,慌忙单膝跪地,沉声道:“臣代我国国王,叩谢皇帝陛下!”
  朱栩站起来,摆了摆手,笑道:“我大明现在兴盛书院,有国立的皇家政院,军院,朕可以给朝鲜一些名额,定期选人派送,进去学习。”
  金忠善大喜,道:“臣叩谢皇上,叩谢大明朝廷对朝鲜的帮助,朝鲜永世不忘!”
  朱栩点头,满意的道:“朝鲜与我大明同干休,才乃我大明对朝鲜的承诺!”
  金忠善深信不疑,这是有铁的事实的!


第488章 撤出朝鲜?
  朱栩带着金忠善参观了锦州城上的火炮,步军的严整,还有就是粮草的充沛。
  金忠善切实感受到了大明的强大,一路上都是恭维之声。
  站在城门上,朱栩与金忠善拿着望远镜,远远的看向沈阳方向。
  如果是大规模的军队行动还能看到个大概,这么远远看去,根本看不见什么,不过金忠善还是兴致勃勃,因为这比肉眼能看出太远的距离。
  “皇上。”金忠善颇为热切的看着朱栩,道:“要是这个能给朝鲜,我们在岛上安装瞭望塔,就可以提前看清海对面的一举一动了。”
  朱栩一笑,道:“嗯,离开的时候,正让人给你一些。”
  “谢皇上!”金忠善大喜,充分感受到了大明对朝鲜的友善。
  “皇上,午膳准备好了。”祖大寿家的小姑娘俏生生的出现在朱栩不远处。
  朱栩看了她一眼,转向金忠善道:“金大人,走吧,与朕一起。”
  金忠善也想多与大明皇帝“多亲近”,闻言也就答应了。
  小姑娘领着朱栩等人来到偏房,桌上已经摆满了酒菜。
  说不上丰盛,可也有酒有菜,鱼肉不缺。
  金忠善见大明皇帝并不奢侈也暗自点头,恭谨的在朱栩坐下后,才笑着道:“皇上,听说大明一直在进行军队的革新,我朝鲜军备废弛,还需秦将军多多费心。”
  朱栩拿起筷子,道:“边吃边说。”
  虽然这么说,朱栩心里却清楚,朝鲜的军制比大明还复杂,加上轮番的政变,军制类似宋朝,将官流转,以至于“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并且现在人口稀少,军备就越发废弛,秦翼明的三万大军进朝鲜,再加“共同防御条约”,有了大明的铁心保护,朝鲜上下俨然都要放弃军队了。
  “这金忠善倒是不傻。”朱栩暗自道。
  金忠善自然不傻,他一直小心谨慎的观察着朱栩,见他神态松弛,没有什么戒备,又道:“皇上,能否将秦将军从朝鲜调入汉城?”
  朱栩眉头一挑,看向金忠善道:“汉城是朝鲜的王城,国都,朝鲜上下能同意?”
  金忠善见朱栩不是第一时间拒绝,面露诚恳的道:“回皇上,朝鲜需要大明的保护!建奴威胁已解,平壤与汉城并没有区别,还请皇上同意!”
  朱栩看着金忠善,心里一动,接着就若有所思起来。
  金忠善之前要大明保证朝鲜的正朔延续,不给叛臣机会,现在又要求将秦翼明的三万大军从平壤调到汉城,这里面是卖的什么药?
  金忠善见朱栩沉吟不语,心里有些紧张,倾身道:“皇上,还请务必答应臣这个请求!朝鲜需要大明的军队!”
  “以退为进?怕大明撤走军队?”
  朱栩明白了,朝鲜现在国力衰弱,需要大明给他们稳定人心,同时也防备海上的倭国再来,可能也还需要遏制内部的叛乱。
  “皇上,袁总兵到了。”一个禁军出现在门口,抬手向朱栩道。
  朱栩身体一直,道:“传。”
  金忠善神色动了动,没有说话,起身侍立在一旁。
  袁可立很快就大步来了,胡子花白,头上也半白,像是久经风霜,面上也粗糙的很,不像一个文人,倒像一个老农。
  他已经有两三年没有进京了,看着朱栩都有些恍然,还是神色坚毅的抬手道:“臣袁可立,参见皇上!”
  朱栩已经站起来,这位老大人也快七十了,笑着摆手道:“平身,来人,赐座。”
  袁可立对朱栩很陌生,都是外面的口口相传,见他没有传说中那般狂悖肆意,神色也微松,抬手道:“谢皇上。”
  这才看到朱栩正在吃饭,看着侍卫搬过来的凳子,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朱栩一挥手,道:“无需多礼,对了,金忠善将军,袁大人你应该熟悉。”
  袁可立的北方水师与朝鲜多有交集,自然是认识的,抬了抬手,见金忠善已经在座,他也只好跟着坐下。
  袁可立面色粗糙,双目却炯炯,看着朱栩迫不及待的道:“皇上,建奴已平,臣认为,可将南北水师合并,统一调度。”
  朱栩微怔,看着他道:“南北水师各有职责,侧重不同,为何要合并?”
  袁可立沉默了一下,道:“皇上,现在全国灾情严重,需要赈抚之地太多,而水师耗费弥甚,臣以为,可做精简,为朝廷节省用度。”
  朱栩眉头动了动,袁可立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没了建奴,日本已闭关锁国,倭寇基本成为历史,北方保留庞大的水师实则上确实没有必要了。而且大明日后花费会越来越多,朝廷的收入却会越来越少,保留庞大的北方水师,在朝野上下看来,会显得很多余。
  只是,有主将希望解散自己的队伍的吗?
  朱栩看着袁可立道:“还有什么理由?”
  袁可立见朱栩没有立刻答应,显然不同于以往的天启,万历,稍作思忖的道:“皇上,臣认为,朝廷不能分心管控两支水师,也不利于水师的强大,水师一样贵在精,不在多!臣虽然对红毛人不太了解,可想来,一支五万人的精锐水师,近百艘战舰,足以护卫南方的安稳……”
  朱栩若有所思的点头,道:“你是觉得,水师膨胀的过快,并没有形成足够的战力对吗?”
  袁可立统领水师多年,见皇帝说中关键,便也不藏着掖着,道:“是,臣认为,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水师,都需要精简,造再多的船,也不如训练一船精兵来的好。”
  朱栩了然,笑着道:“嗯,朕知道了,回京之后,朕会与兵部诸位大人商议。”
  袁可立倒是没有想到皇帝会“和蔼可亲”,一直担心皇帝会被大胜冲昏头,继续“穷兵黩武”,眼见朱栩答应,神色更加和缓,不由得剧烈咳嗽起来。
  朱栩一见,连忙对着不远处的一个禁军道:“快,传军医!”锦州城的军医,也是孙承宗按照朱栩的要求配备的。
  袁可立咳嗽几声,抬手向朱栩道:“谢皇上,都是老毛病,臣不要紧。”
  朱栩见他面色涨红,胡须困难,肃色道:“老大人一路辛苦,不用陪朕了,去休息吧,来人,给袁大人安排房间,让军医好好看看!”
  明朝的皇帝向来体恤朝臣,袁可立说不上感动,倒是有些欣慰,站起来应了声。
  金忠善一直在无声看着,面无表情,心底还是记挂着刚才的事。
  有了袁可立的事,这顿饭没有办法再“其乐融融”,朱栩匆匆吃了点,便让人安排金忠善去休息,亲自来到袁可立的房前。
  军医刚刚出来,眼见皇帝,慌忙行礼,朱栩摆手,看了眼里面,低声道:“袁大人,打不打紧?”一个快七十的老人,怎么也大意不得。
  军医连忙抬手,道:“袁大人是操劳过度,积劳成疾,需要好好调理,应当不打紧。”
  朱栩轻轻点头,不由得又想起袁可立刚才的话,心里暗叹“这位老大人,怕也是因为身体的缘故才有此提议。”
  朱栩没有去打扰,回到他的临时“御书房”,继续如往常一样看着各种“奏本”。源源不断的从沈阳过来的飞鸽传书,记述着沈阳发生的一切。
  朱栩看了一阵,不由得打起了哈欠,昨夜基本没睡,现在终于是有些撑不住了。
  他裹了裹衣服,就趴在了桌子上。
  过了一会儿,祖大寿找来的小姑娘进来,见朱栩趴在桌上睡着了,悄悄给朱栩披了件毛毯又悄步出去,然后关上门,俏生生的站在门口,身姿笔挺,如同一个小侍卫。
  与此同时,朱由检等人的马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