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朝的宗室亲王一部分住在十王府,一部分在另一处划出来的院子。
  唐王住在十王府,在位的唐王是朱硕熿,六十多了,老态龙钟,一副行将就木模样。
  他看着站在面前的冯祝,一脸疑惑的抬手道:“不知天使所谓何来?”
  冯祝神色平淡,接过圣旨,直接就宣了起来,道:“奉天承运皇帝……聿键忠直,仁孝纯厚……立为唐王世孙……”
  唐王在冯祝一摊开圣旨的时候就慌忙跪下,待听完神色一变,连忙道:“天使,这个,小王……已经撤回上奏了,朱聿键大逆不道,弑父……”
  冯祝不等他说完就一摆手,烦躁的道:“杂家不管你们唐王府这些破事,现在司礼监将旨意都颁过来了,你们说,怎么办?”
  唐王面上变了又变,他拿不准这道旨意是不是朝廷察觉了,对他不满。
  他看着冯祝不耐烦的神色,心神忐忑,抬着手道:“天使,那,这道旨意能不能……”
  冯祝眉头一皱,冷声道:“能不能撤回?你听说过撤回的圣旨吗?你要是这么想,就去宫里找皇上……还有,叫杂家公公。”
  唐王哪里敢去宫里找皇帝理论,低着头脸色不停的变幻,他是想让小儿子做唐王世子的,可朝廷怀疑过来,他也没有胆子继续欺瞒下去,好一会儿只得硬着头皮道:“小王遵旨。”
  冯祝这才不冷不淡的嗯了声,将圣旨递过去,转身就走了。
  唐王颤巍巍的站起来,目光复杂,朝廷这一掺和就打乱了他的所有企图,他的孙子朱聿键成为继任唐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宫外是热闹非凡,宫里的朱栩难得的睡了个懒觉,搂着李解语,怎么也不肯起床。
  李解语俏脸通红,双手推着朱栩的胸口,不停的低声劝道:“皇上,还是早点起吧,外面的人都在看着……”
  朱栩嘟囔一声,双手双脚都抱着李解语,闭着眼就是不肯起床。
  李解语第一次感觉到朱栩的无赖,抿了抿嘴,轻声道:“皇上,今天我还有去给娘娘检查身体,去晚了不好……”
  “咱们再运动一回!”朱栩咬着她晶莹的耳垂,低声暧昧的道。
  李解语大惊,道:“不要……”
  已经来不及了,朱栩已经欺身压上去了。
  在朱栩做晨运的时候,六部尚书以及靖王也进了景阳宫偏殿,刘时敏正在给他们讲朱栩的要求,待会儿,他们要面呈的。


第522章 信王不干了
  现在的六部尚书基本上都是崇祯初年的人,户部尚书傅昌宗,吏部尚书周应秋,工部尚书徐大化,刑部尚书倪文焕,礼部尚书张我续,兵部尚书申用懋,以及督政院督正,靖王朱履祜。
  刘时敏看着七人,详细的道:“诸位大人要做的是——从自身革新,到地方,然后推及大明的影响,要尽量简洁又细致,将各部的政务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要采取的动作等等,一五一十的奏报给皇上。”
  几个人听的都是一怔一怔的,他们没少见皇上,不论嘴上说的还是奏本上写都很齐全,皇帝这是何意?
  刘时敏见几人都愣神,一挥手道:“来人,笔墨……诸位大人可以慢慢想,列个条目,写好了就告诉杂家,杂家带着去见皇上。”
  尽管不明白皇帝要做什么,可这些都是他们得心应手的事情,便相继应声,各自找地方坐下,开始写了起来。
  可没多久傅昌宗第一个将写好的纸揉成团,扔到一旁的垃圾篓里。
  接着是徐大化,写着写着紧锁眉头,没多久也揉成一圈,扔进垃圾篓。
  周应秋,倪文焕等人也是相继如此。
  最后靖王朱履祜苦笑一声,看着六位尚书道:“诸位大人,我算是明白皇上为什么让我们写了,这些政务我们处理起来是条理分明,轻而易举,可细细追究实在是杂乱不堪,无从下笔。”
  其他几人都无奈点头,六部现在几乎承接着整个大明的权利,六部之间也错综复杂,想要理清楚,根本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周应秋稍作沉吟,道:“皇上的意思,我大概能猜出一二,是希望我们各部能够彻底理清政务,然后轻松应对,推动大明革新……”
  “革除旧弊,推陈出新。”傅昌宗言简意赅的道。这件事朱栩没有提前跟他说,显然是有要考考他们这几人的意思。
  徐大化这位工部尚书,算是尝到了为国尽力的同时掌握权力的快感,他看向傅昌宗,神色带着一丝敬畏的道:“那,傅大人,这个我们该如何着笔?”
  徐大化声音一落,众人都看向傅昌宗。
  傅昌宗环顾一圈,思索一会儿道:“这样,我们先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各部,写出可能进行的革新,如果皇上不满意,回去之后,再召集各部部议,详细商讨,给皇上写上一道满意的奏本。”
  傅昌宗的意思很简单,先写简略,框架,细致的东西可以回去之后慢慢填补。
  众人都赞同,简单说了几句,又各自忙碌着写着。
  即便是这样,七人写的也颇为吃力,算是第一次系统性的总结,从部里到京城,再到大明,还要考虑宫里,内阁,六部之间,没多久就变成了七个人在一起的商议了。
  刘时敏一直在一旁看着,神色不变,心里都在默默思索。
  皇帝这分明是要理清大明的官政体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使得一切都清晰明了,不给他们推脱,人浮于事的空隙。
  足足有一个时辰,七人才算勉强写好,刘时敏收起来,然后看着他们微笑道:“诸位大人稍候。”
  几人也都客气的点头,虽说司礼监权力被大幅度压缩,没有了内相的威势,可刘时敏作为司礼监二号人物,皇帝的近侍,谁也不敢轻易得罪。
  刘时敏带着一叠厚厚的纸张,送入御书房。
  朱栩正吃着一碗清粥,一见就迫不及待的拿过来。
  最上面的是户部的,也就是傅昌宗所写。
  朱栩一边喝着粥,一边盯着看。
  傅昌宗这叠纸上写的很详细,言称“需内革”,大致是精简人手,明确职责,然后是梳理政务,再次是整顿纲纪,然后才是谈及户部的关于“户籍”,“田亩”,“税收”,尤其是“商税”,他谈及比较多,也有不少想法。
  朱栩微微点头,放到一边,看向下一叠。
  这个是周应秋,吏部的。他称“内监外视”,是要内部监查,外部察视,然后就谈及对官员的监督,考核,升迁等等。周应秋写的相对较多,显然他是对吏部有不少新想法与考虑的。
  朱栩放到一边,又拿起下一叠。
  这个是礼部的,张我续即将调入内阁,可也写的用心用力。他言称礼部要“内议祭礼,外塑威信”,是要将大明祭祀仪程进一步规范化,对外也打造礼部应有的威信。
  被党争拖累,朝廷在百姓眼中的威望其实是越来越低的,四处的民乱,说明的就是这一点。
  其中还有一条,应当澄清大明历代皇帝,尤其是“建文”,“景泰”。
  朱栩若有所思,放过去,看向下一个。
  这是刑部的,倪文焕所写。
  倪文焕没有再内外纠缠,直言京城也需要三司衙门,直接连通地方,三司衙门除了主管,其他人只能在内部升迁,不得外调。
  朱栩倒是对这个颇为赞赏,其他所写的革新计划也都微微点头。
  刑部是大明反贪反腐的第一道线,倪文焕很多想法都不错。
  下面的是工部,徐大化的。
  徐大化直截了当,将工部野心勃勃的计划都写了出来,比如“构建全国官道网”,“无处不水泥路”,修桥铺路,开山凿石,还有就是要为朝廷建造战船等等。
  看上去颇为认真,也有条有理,并不是妄想或者糊弄。
  朱栩放下勺子,看着徐大化的这篇“奏议”,大明上下现在对修桥铺路都非常热心,一来是改善乡里的道路泥泞,二来,但凡这种事都是要刻碑纪念的,谁不想流芳百世,任后人凭吊?
  所以,但凡是读书人亦或者乡绅都颇为积极,且修路也花不了多少银子,就地取材,无非就是一点伙食费。
  这是“以工代赈”的一种,江南还好说,最重要的还是西南,朱栩也在计划着进行大规模的修桥铺路,挖渠通河,一举多得的进行抗旱抗灾。
  放下徐大化的,接着是兵部申用懋的。
  申用懋这个兵部尚书在朱栩看来多少是有些“委屈的”,一来上面有孙承宗统管,二来下面又有孙传庭,显得有些尴尬。
  不过申用懋却从未抱怨什么,一直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这一点,朱栩颇为赞赏。
  他的奏议写的比较多,一来要再次明确军阶,军衔,二来建立总的后勤基地,三来就是申明朝廷的军队制度,四来就是明确兵部的职责……
  朱栩看的格外认真,申用懋的意思就是说,现在的军制不清不楚,纵然领兵的知道,可朝廷上下很糊涂,还有就是兵部职权过大,不但掌握地方省兵,府兵,县兵,还有大明的常备军,几乎除了禁军之外的所有兵马!
  这些都在朱栩控制之内,可也要考虑长远的。
  他看了好一阵子,微微颌首,申用懋说的不错,他心里也是在不断的思索。
  最后一道,是靖王朱履祜的。
  靖王的奏本写的最多,包括了重修大明律,立“官吏守则”,确立督政院职权,废除旧弊如缠脚,革新大明用人规定,除吏部推荐,皇帝准许之外,还需督政院核查,最重要的还有“宗室地位考量”等等……
  朱栩看的格外认真,这几人显然都是很用心的。
  大明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问题会非常的多,还好有不断的大事可以掩盖,外加消息不通畅,给了朝廷处理的一个缓冲期,同时也需要朝廷不断的推进改革,以达到新的稳定,平衡。
  刘时敏见朱栩看的告一段落,上前一步,道:“皇上,过了午膳时间了,几位大人都还在等着……”
  朱栩一抬头,脑子还是那些事,有些浆糊,摆了摆手道:“今天就不谈了,让他们回去,仔细写一道奏本来,过两日朕再找他们。”
  越是到年关,越是忙个不停。
  曹化淳应声,刚要走,朱栩道:“你也写一个,对皇宫里的,十二监等等,都可以写,写来朕看看。”
  刘时敏一怔,倒不是他不会写,而是这皇宫涉及皇家,要是一不小心写多了什么,那可是大麻烦。
  朱栩不知道刘时敏的想法,又继续看着七个人所写,而后拿起笔,在上面进行补充,修改,打算过两日再找他们商议。
  刘时敏一边应声,一边揣摩,一边从侧门走了出去。
  刘时敏刚走,曹化淳就急匆匆进来,在朱栩耳边低声:“皇上,信王来了。”
  朱栩还在写着,不在意的道:“宣。”
  曹化淳神色有些沉凝,在朱栩耳边再次道:“皇上,信王是来请辞的。”
  朱栩笔尖一顿,转头看向曹化淳道:“你说什么?”
  曹化淳能看到皇帝眼神里的错愕以及一抹冷色,微低着头,道:“信王对礼部刊登的那篇文章很不满,在礼部发了脾气,可礼部并没有应承信王,所以……”
  朱栩会意,神色恢复平静,目光看向外面。
  内阁首辅的位置现在只能姓朱,一来是给天下人皇室团结的信号,二来也是遏阻党争,信王要是撂挑子不干,靖王在督政院一时半会还离不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