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应秋没有丝毫犹豫的抬手,道:“遵旨。臣将与曹公公,毕大人,孙大人,靖王一起与二位大人面谈。”
  朱栩点头,这五人分别代表着司礼监,也可以说是他这个皇帝,毕自严,孙承宗是内阁,周应秋是吏部,靖王是督政院。
  “嗯,选人,用人,一定要谨慎,各方面都要严格把关,不要有一丝差错。”朱栩道。他即将准备对底层进行清洗,需要保持高层的团结与稳定。
  周应秋道:“皇上放心,去年八月之后,在京的三品以上每半年都会摸一次底,京外的巡抚,总督,参政参议也是半年一次,有问题都会及时清理。”
  这些朱栩倒是都很放心,喝了口茶,道:“政改,你有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周应秋抬头看了眼朱栩,低着头沉吟一会儿,道:“皇上,现在我大明上下的目光都聚集在政改上,压力丛丛,阻碍密集,并非是好事情。”
  朱栩手指微顿,心有所动的看着他道:“你是说……要想办法,转移一下注意力?”
  周应秋抬手,道:“是,并且是那种短暂转移,可以迅速来回来,可控的大事。”
  朱栩心里会意,笑着道:“好,朕知道了,朕来想办法。你回去之后,还是要抓紧完成政改,这才是当前的头等要务,不能懈怠。”
  “臣遵旨!”周应秋道。
  目送周应秋离开,朱栩长吐一口气,轻声自语道:“近来的压力确实很大,得想办法缓解……”
  虽说大明内忧外患,可相对来说也算平稳。
  黄太吉与科尔沁暂时还没有能力扣边,西南的民乱也被控制住,日本已经闭关锁国,沿海没有倭寇,南方的海上的荷兰人,西班牙人威胁还可稳妥应对,安南现在正在割据混战,缅甸忙着统一战争,都无暇来侵扰大明。
  草原上,朱栩的手还伸不了那么长,西南诸省平稳,日本倒是个好选择,不过海军还不够成熟,没有把握,海上更是,能动手的,也只有安南与缅甸了。
  朱栩思忖着,翻起右手边的奏本。
  对大明朝廷来说,不断的革新计划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可落到实处,影响到天下的,还是微乎其微。朝廷颁布政策是一回事,执行、落实又是另一回事。
  大明的整个社会氛围,其实并没有多少改变。
  毕自严等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一面在完善政改,一面与各地的巡抚,参政不停的讨论,叙话,用尽办法的希望他们能认真,深入的执行朝廷的革新计划,推动政改的深入。
  周应秋回去没有多久,内阁及六部都开始着手准备新的报纸。
  名字起的非常有意思,除了内阁的景正朝报,吏部的是“吏部时报”,工部的是“工部达报”,礼部的是“礼部制报”,刑部的是“刑部案报”,户部的是“户部闻报”,兵部的“兵部边报”,督政院的是“督政院报”。
  都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八张报纸第二天开始试运行,同时传令各省进行更改。
  这些报纸前期都是免费的,在各个商贩,驿站,衙门等地可以随意领取,领完为止。
  不管怎么说,大明的识字阶层对朝政还是非常关心,这些报纸往往不足半个时辰就被拿走一空,“饥饿营销”促使议论声更加的热闹。
  鱼藻宫。
  李解语给朱栩盛着番薯稀饭,笑着看向无精打采的小永宁道:“公主,这是怎么了?”
  小家伙的头磕在桌上,有气无力的看了眼李解语,长叹了口气,一副老气横秋的语气道:“太后娘娘心情不好,总是欺负人家……”
  朱栩没有理会这丫头,自顾的拿起馒头吃饭。
  李解语给小永宁也盛好一碗,坐在边上轻声笑道:“娘娘近来心情不好,公主还是不要捣乱。”
  小家伙撇了撇嘴,抬头看了眼饭碗,拿起筷子道:“皇叔,能不能换别的,每次都吃这个,人家都瘦了……”
  “坐起来。”朱栩拎着她的耳朵道。
  “啊啊啊……”小家伙惨叫几声,不情不愿的坐起来。
  李解语给小永宁夹了几道菜,道:“公主,这番薯很可口的,京城的普通人家都喜欢吃。”
  番薯作为一种经济实惠的新的主食,在大明各地迅速铺开,有力的打压了粮价,这也让朱栩能够更轻松的收购更多的战略储粮。
  皇宫里向来节俭,小家伙不是第一次吃,拿着筷子翻了一会儿,转头睁着大眼睛看向朱栩问道:“皇叔,我可以种番薯吗?”
  “种番薯?”朱栩看了她一眼,想了想,笑道:“可以,在御花园,你喜欢种什么都行。”
  小家伙闷闷的应了声,开始吃饭。
  朱栩没有理会,这小丫头给三分颜色就上天。他一边吃着,一边翻着毕自严等人昨天的会议记录。
  周应秋说的士绅不交税就禁止科举,从商等等,都很具威慑力,也很容易执行。不过这不能明面上下令,只能事后告知,迫使他们老实交税。
  小永宁慢慢的扒着稀饭,轻咬着番薯块,大眼睛眨动着,不时悄悄看向朱栩的侧脸。
  李解语将她的小动作尽收眼底,笑而不语。
  “皇叔,你今天是要出宫吗?”果然,没多久小家伙就忍不住了,转头看向朱栩,眨巴着大眼睛,抿着嘴,一副很乖巧模样。
  朱栩继续看着会议记录,淡淡道:“你是知道了这才跑过来的吧?”
  小永宁小脸一变,嘻嘻笑道:“人家是无意中听到的,皇叔,太后娘娘这几天总是盯着人家,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人家想出宫去玩……”
  “不行。”朱栩拒绝的非常干脆。
  小永宁瘪了瘪嘴,惙惙欲哭。
  朱栩毫不理会,这丫头也是该管管了。
  小丫头登时知道这招没用,而后坐直身体,哼哼唧唧的道:“都不让我出去玩,哼,本公主有办法自己出去玩……”
  朱栩吃了几口,就对着李解语道:“没事多去皇嫂那坐坐,聊聊天,还有,这丫头你负责押送慈宁宫。”
  李解语一见朱栩胃口这么差,连忙道:“是,皇上要不要再吃一些?”
  朱栩摆摆手,转身就出了门。
  小丫头在冲着朱栩的背影皱着小眉头,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说着什么。
  朱栩出了鱼藻宫来到御书房,坐下后给自己到了杯茶,同时道:“今天都有什么安排?”
  曹化淳手里拿着一道文本,翻开看了眼,道:“皇上,今天您要见孙阁老,毕阁老谈论政改的事情,再见傅大人,详谈皇家钱庄铸币,银票。要召见魏良卿等人谈论几大商行的情况。太妃,太后会宴请在京的诰命夫人,皇上要抽空过去看看。您要召见十八省总督,谈论地方军务……皇上,是否要排序一下时间?”
  朱栩喝了口茶,道:“先不排,告诉毕师,孙阁老,让他们抓紧完善政改,抓紧说服所有人,这些人不能久离,得尽快回去。你通知傅涛,朕要出宫,去一趟惠通商行,路上朕要与他聊聊。”
  去年朱栩就让傅涛等人将名下的产业进行整合,如今惠通商行被剥离出来,组建了皇家钱庄,现在的惠通商行是惠运船行,惠民商会等的统称。
  曹化淳会意,道:“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朱栩看了眼桌上,顿时一愣,随手拿起来。
  这是一道紫色标记的,来自锦衣卫的密奏。
  朱栩看了眼密封,小心的拆开,抽出信纸,摊开在桌面,然后又从抽屉里拿出一瓶明矾,轻轻的涂写在上面。
  没一会儿上面的字迹就显露出来,朱栩细细看着,不自觉嘴角微微翘起。
  这是锦衣卫来自日本的密信,言称日本内斗的厉害,皇帝与各地军阀,军阀之间,其中一个将军很厉害,把持了军队,不过日本国内灾情同样严重,四处都是吃不上饭的农民。日,本朝廷进行了严厉的控制,都被困在一个个岛上,大岛也不准人口流动。
  朱栩心里十分明白,“小冰川”不是只冲大明来的,草原上,海岛上会更加严重。他已经给锦衣卫下了密旨,要尽快对日本进行渗透,潜伏,挑拨内战,现在只等收获了。
  这道密信里还称日本“遍地是金”,人口稀少。
  这一点朱栩有印象,日本貌似盛产黄金,经过多年内乱,加上入侵朝鲜,日本现在的人口,只怕与安南差不了多少。日本又是岛国,真要进攻的话,完全可以从海上,从容的各个击破。
  “也不知道海军那边海图画的怎么样了?”朱栩若有所思,拿起茶杯又喝了一口。
  过了一会儿,朱栩给锦衣卫写了一道密旨封好,又继续看起各地的奏本。
  “咦?”
  朱栩看着钱龙锡的奏本,神色讶异,他的在奏本称江苏可以接收三十万灾民。
  消息朱栩早就让毕自严透露出去,这还是第一个表示愿意接纳的地方巡抚。
  “三十万……”朱栩沉吟,现在的江苏省,包含着后世的安徽等不少地方,地域广大,最为发达,三十万,在朱栩看来还是太少了。
  思忖一阵,他将这道奏本留中。
  又看了一阵子,算算时间,朱栩换了便衣,向着宫外走去。
  “皇上。”
  傅涛已经在宫外等着,见朱栩过来,连忙行礼。
  朱栩压了压手,道:“边走边说,先跟朕说说皇家钱庄。”这个是朱栩的钱袋子,有大用的,万不能有失。
  傅涛知道皇家钱庄的重要性,瞥了眼四周,凑近一点道:“回皇上,皇家钱庄臣已经筹备齐全,各地商行都在更改名号,架构也在重新组建,梳理条规,使得更加的正规化,符合朝廷的要求……”
  朱栩一边走一边点头,朝廷的衙门自然要有朝廷衙门的规矩。
  傅涛跟在朱栩身侧,看了他侧脸一眼,道:“臣已经从户部接管了钱堂,随时可以铸币,铜钱,银元,元宝,银票样式都在制作,有了样章就会送给皇上预览……”
  朱栩嗯了声,表示自己在听。
  大明其实用银比较少,都是朝廷,商贩大规模的调动才会用,百姓之间往往都用铜钱,毕竟经济并不发达,没有大额的流动。即便如此,市面上的银子也是繁杂不堪,成色不一,非常的混乱。
  朱栩要理清钱币,进行统一,使得流通方便,简单。
  傅涛道:“目前惠通商行……皇家钱庄已经控制了国内大部分钱庄、商行,今年会完全控制,然后通过各地的分行出新币,回收铜钱,碎银,进行重新铸造……”
  说到这里,朱栩忍不住的就插话道;“发出多少银票,银元,铜钱,一定要详细的计划,不能一股脑子全都抛出去,要评估市面上的容量,不要贬抑价值,变相的太高物价……”
  也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
  严格来说,大明市场上是缺钱的,朱栩不怕紧缩,就怕膨胀。
  傅涛应声,道:“是,臣正在与户部那边商议,根据历年的赋税以及近年的商税进行估算,今年臣打算发出银票三百万两,试探一下。”
  朱栩微微点头,傅涛的动作还是偏向保守,不过也是,毕竟这种事也算是开天辟地第一次。
  傅涛见朱栩不说话了便继续道:“皇家钱庄现在存银有七千万两,可以动用的有两千万,其他人都是我们自己商会或者其他合作商会的存银,流动比较大,百姓存银比较少……”
  朱栩明白,现在的人,有点钱都会藏自己家里,极少会拿出来存的,更何况保管还是要收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