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黑风高,杀人夜。
  在京城,一群人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破门而入,冲入浣衣局,直接冲向布木布泰的房间。
  “杀人了……”
  浣衣局里的女人们大喊大叫,灯火迅速亮起来。
  “不好,人没在!”
  一个冲进去的黑衣人很快调头出来,冷声说道。
  “哼,一定藏起来了,快找!”领头之人喝道。布木布泰的身份太敏感,知道的事情太多,决不能让她活过今晚!
  “贝勒快走,锦衣卫的人来了!”有黑衣人大喊。
  “杀,一个也不留!”
  说话之间,一个紫衣小队长迈步进来,四周锦袍卫士快步冲出杀向这些黑衣人!
  “布木布泰叛变,陷阱,杀出去!”黑衣人大吼,向着门口冲去。
  锦衣卫早有布置,如何会让他们走脱,当即就进行围剿,不到半炷香就开始收拾残局了。
  在河间府的布木布泰很快收到消息,站在船头,漠然的看着京城方向。
  她太了解黄太吉了,这是一个表面温和,内心如虎的人,做事又如蛇,喜欢一步步蚕食。而对于没用的棋子,抛弃的会异常果断。
  她,留下的科尔沁,就是没用的棋子!
  “明朝皇帝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布木布泰神色平静的自语,心里却异常的担忧。
  科尔沁已经极度虚弱,她必须要说服大明皇帝庇护科尔沁,遏制林丹汗的野心。可,大明皇帝做事向来出人意料,她能说得动吗?
  她已经没有任何的筹码了!


第655章 盐帮之争
  两日后,朱栩的船队在扬州靠岸,径直去往江都。
  扬州的繁华在明朝,尤其是江南一带鼎负盛名,堪与苏州比肩,至于应天府,杭州现在还多有不及。
  江都分有内外两城,新城的繁华远超旧城,更有一条河穿城而过,号称“小秦淮”,是风流才子佳人最喜欢流连的地方。
  朱栩与曹变蛟穿着常服,在江都最繁华的大街上走着。
  人流来往如织,车货交错,哪怕是五匹马车共行的大道,一度也堵的寸步难行,需要官府衙役进行疏导。
  朱栩手里摇着折扇,笑着道:“这里倒是比京城热闹。”
  曹化淳跟在身侧,回着道:“是,北直隶久不太平,地瘠人少,江南承平两百多年,理应有此繁盛。”
  朱栩点头,没走几步就能看到“惠”字头的商铺,菜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有。
  朱栩看的高兴,目前惠通商行垄断了盐,茶,单着两项,每年都能给朝廷带来近两千万两白银的收入,大部分贡献也是在江南这一块。
  说话之间,七八人突然冲着朱栩等人快步而来,手里都有棍棒,气势汹汹。
  曹变蛟脸色微变,猛的一步上前,同时挥手,暗中的禁军侍卫也悄然上前,手摸向腰间。
  这群人要是乱来,第一时间就能被短手火枪打成筛子。
  “给我砸!狠狠的砸!”
  这群人在朱栩不远处猛的一转身,向着一个盐店冲去。
  “王老八,你敢!来人,给我打回去,狠狠的打!”
  这家盐店也冲出七八个人,在店门口对打起来。
  “姓范的,我今天非砸了你的店不可!给我打,往死里打!”外面来人大吼,提着大棒就冲上了去。
  “嘿,我就猜到,他们果然又要打起来了!”
  “可不是,这是这个月的第几次了,第七次?”
  “是啊,你说他们一直打,也不降价……”
  “这盐价你还想怎么降?要是回到天启六年,你就哭吧……”
  “嘿嘿,我没说不好嘛,还是景正好,景正好……”
  朱栩看着一群人扭打的不要命,一群人围观的不亦乐乎,走近一个中年人,道:“请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位大叔正看的津津有味,听着朱栩的问话,转头看了他一眼,笑着道:“小兄弟从北方来的吧?我们都是见怪不怪了,在江都,不整个扬州都是常见的,放心,死不了人……”
  朱栩听着越发奇怪,道:“那他们到底在打什么?”
  中年人看戏看的正高兴,也就给朱栩解释道:“小兄弟初来扬州不知道不奇怪,这个要说话可就长了。”
  朱栩立刻做洗耳恭听状。
  中年人更加高兴,一面看着全武行,一面道:“他们啊,一个是山陕帮,一个是徽帮,天启之前都是经营私盐的,到了崇祯朝朝廷改了盐政,他们又都是朝廷特批的‘盐商’,由于盐价低,其他人又无权买卖,所以这两帮赚钱更多……”
  “同行是冤家……”朱栩若有所思的自语。
  “这个小兄弟你就错了。”朱栩刚说话,这位大叔就一脸得意表情的道:“‘景正新政’就包括盐政,全国各地,所有的盐价都是一样,任何人敢抬价,降价,立刻就有官府上门拿人,所以,他们的价格都是一样的……”
  朱栩微怔,道:“这个还真是,那他们到底在打什么?”
  中年人越发的得意了,看着有几个人已经被打倒,头破血流,依旧兴致勃勃的道:“这两帮啊,在扬州的势力很大,天启二年,山陕帮上书朝廷,希望能够在扬州落户,子弟能够在扬州府官学入学,朝廷特批了七个名额,不过徽商本来就属南直隶,所以他们的子弟要回原籍,不能在扬州入学……”
  朱栩明白了,道:“所以徽帮对山陕帮有怨恨,拿他们出气……”
  “小兄弟又错了……”
  这位大叔越发的得意,道:“去年徽帮联名上书朝廷,请求凡是盐商子弟都能在扬州入学,当时的扬州知府,南直隶的巡盐使,以及巡抚衙门都上书,支持徽商,你说,入学的名额就那么多,如果徽商都能上了,那么他们山陕帮那七个还能剩几个……”
  朱栩这会儿不敢不懂装懂了,若有所悟的道:“那官府不管吗?任由他们这么打下去?”
  “嘿嘿,这就其中的关键了。”中年人笑的更加得意了,道:“这扬州知府啊,是山西人,也是山陕帮,故意任由他们同乡这么闹,据说巡抚衙门,内阁都有所顾忌,一直没有同意,这又引来徽帮的不满,所以事情就是现在这个局面了……”
  朱栩捏着下巴,神色似笑非笑起来。
  山陕帮,也就是山西与陕西两伙人,山西又称山右,在明末的经济格局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虽然朱栩对山右经过一次清理,断绝了他们北往的路。可山右人多年累积的经验与资本,还是傲视大明南北,加上盐政,茶政改革,他们迅速抓住机会,在扬州,淮,安等地快速扩张。
  由于是同乡抱团,他们在两地迅速站稳脚跟,并侵蚀其他商帮的利益。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徽商了,徽商起于徽州,也就是后世安徽省,现在隶属南直隶,久经累积,商户与士绅,官员彼此勾连,分不清你我,利用地域与官商关系,强力反击,在扬州,甚至是整个南直隶都有分庭抗礼之势。
  而随着两帮的不断膨胀,在政治上的需求也显露出来。
  这件事看似是两帮的商业之争,实际上却是政治角力,毕竟,这个时候真正决定的一切的,还是官府!
  朱栩大致弄清楚了,也就看着两帮打架。
  势均力敌,双方都有几个人挂彩,最后是站着的六个人,三三对峙。
  虽然都叫的凶,实则谁也没敢真下死手。
  官府的差役终于来了,领头的捕头冷哼一声,道:“又是你们,跟我走,让你们掌柜带着银子来领人!”
  双方都冲着对方呸了一口,显然驾轻就熟,带着受伤的兄弟,亦步亦趋的跟着官差去官府。
  朱栩看着,告辞了那位热情的大叔,迈步向前走去。一边走,一边在思忖。
  所谓的“景正盐政”以前外界叫做“崇祯盐政”,只是现在被统括在“景正新政”中,所以改的称呼。
  “景正盐政”采用的办法是官产民售,朝廷控制各个盐田,负责生产,然后通过惠通商行,层层转给代理商,由此再分散到全国,交给各个基层商铺售卖。都是统一的包装,统一的价格,官府各个机构交叉督查,一旦发现有人私卖,抬高价格,都会立即查封,追究上一层的责任。
  在没有了私盐的情况下,加上官盐价格“亲民”,所以盐政乱象基本被消除,成为朱栩“内帑”的可靠,稳定来源之一。
  盐商的膨胀,实际上应当说是资产阶级的一种萌芽,开始追求在政治上的话语权,虽然还很低级,却也是一种进步。
  只是,进步的有些不是时候,偏偏赶上大明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的当口,商业的发展只能是局限在过去的积累,没办法更进一步。
  “对了,商会现在是什么情况?”
  朱栩转头,看向曹化淳道。
  曹化淳稍稍犹豫,看了眼四周,走近低声道:“回皇上,现在商籍都抱团,不管是晋商,秦商,还是徽商,都是同乡聚集,排斥外人,贺云杉是商会总会长,不过一直都是个头衔,很难整合,还不如魏良卿这个惠通商行的大掌柜,更别说傅大公子了。”
  傅大公子傅涛在明朝的商业环境中是一位特殊的存在,根本原因就是能耐大,在整个大明的商业内,没有他做不成的事情,也没谁敢与他作对!
  毕竟,谁都知道,他不止是户部尚书的大公子,更是皇帝的钱袋子!当年晋商中靠前的范家等大家族的覆没,传闻就是得罪了傅大公子,才被皇帝抄家灭族的!
  这些朱栩都心里有数,点头道:“海贸,现在是谁在负责?”
  曹化淳道:“惠通商行经过整合后,应该是贺云杉在负责海贸事宜。”
  朱栩手里的扇子一合,道:“好,记下,待海上战事一平,找个机会传他来见朕。”
  “是。”曹化淳道。
  走了一会儿,曹变蛟抬头看了眼,道:“皇上,这里就是我们的客栈,已经腾空,准备好了。”
  朱栩点点头,迈步进去,道:“去打听一下扬州最大的书院,吃完午饭,咱们去逛逛。”
  曹化淳道:“是。”
  朱栩迈步走过去,这家客栈已经清空,专门接待朱栩,里面一个精瘦的中年人一见,慌张又谨慎的跑过来,跪地道:“草民元可中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这也是惠字头的客栈,朱栩笑着摆手道:“平身,朕住你这里,估计耽误你不少生意,该缺该补的,找曹化淳要。”
  元可中小心谨慎的站起来,哪敢真要,躬着身道:“皇上能住草民的客栈,那是祖上积德,皇上切勿再折煞小人。”
  朱栩笑了笑,在大堂的一个桌上坐下,自顾的倒杯茶,道:“跟朕说说扬州知府。”


第656章 总商会
  元可中一听,连忙回忆起来。
  过了一会儿,瞥了眼曹化淳与曹变蛟,犹豫着没敢说。
  曹化淳冷哼一声,抱着手的道:“皇上让你说,一个字都不准隐瞒!”
  元可中眼神一慌,连忙道:“是是。”
  元可中悄悄擦了擦汗,道:“扬州知府名叫曹卜善,是山西大同人,是曹总兵,曹统领的本家,崇祯三年任通州府知府,由时任山西参政,现任福建巡抚的邹维琏举荐,经过吏部审核,调任的扬州知府。”
  关系听着好像很乱,实际上意思很清楚,这位曹卜善是曹文诏,曹变蛟的本家,是现任福建巡抚举荐的。
  这里面的关系不复杂,完全体现了这位扬州知府的能量。
  曹文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