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面的关系不复杂,完全体现了这位扬州知府的能量。
曹文诏天下人都知道,那是皇帝潜邸的老人,外人都认为他是皇帝的第一心腹,现在更是江苏总兵,掌握着天下最繁华的地方。他的侄子曹变蛟,乃是禁军统领,护卫皇宫,可以说,皇帝的命都在他手里。
虽然曹家在大明很低调,在官场上没人,说不上的豪门大户,可要是在大明世家排一个序,曹家就算不是第一,前三也无出其右!
而邹维琏现在是福建巡抚,朝廷对福建的投入朝臣们都有目共睹,尤其是海军,近三年投入了千万两白银,可见皇帝的重视,因此也可见邹维琏在皇帝心中的分量!
这曹卜善能得邹维琏举荐,又是曹家的本家,外人谁敢拿他如何?别说是巡抚了,哪怕是六部堂官,内阁辅臣来了,也要审慎三分!
曹化淳对此是心知肚明,抱着小腹没有说话。
曹变蛟也是心思剔透的人,猛然单膝跪地,沉声道:“请皇上明鉴!曹卜善虽出自曹家,可已出了五服,与家叔,微臣都无来往,绝无勾通,臣愿以人头担保!”
朱栩顿时一笑,摆手道:“起来吧,朕要是不相信你们,这大明也没有朕能相信的人了。”
元可中身体不由得一抖,皇帝这句话透露出了对曹家叔侄何等的信任!
曹变蛟心里激荡,深深叩首道:“微臣谢过皇上!”
说到这,朱栩又道:“对了,老曹不知道朕已经来扬州了吧?”
曹化淳道:“曹总兵应当还不知道,不过以他对皇上的了解,想必用不了多久就会知道皇上已经到江苏了。”
朱栩笑了笑,道:“不能瞒他太久,免得他事后抱怨,再过几日就让他来吧。”
“遵旨。”曹化淳道。
曹文诏是最早跟着朱栩的人,对朱栩了解最多,也就是登基之后,才派他出去领兵,资历上,比曹化淳还要老。
曹变蛟侍立在一旁,面色不动,心里却在思索着这件事怎么办。
曹卜善确实是他们曹家的本家,哪怕他与他叔叔曹文诏都不曾说话,单这层关系就是割不断,外人总归要给几分面子。他与他叔叔还不能说什么,曹卜善与他们不亲不近,开了口反而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可他们是武将,是皇帝的近人,皇帝越是对他们信任有加,越是要小心谨慎,不可辜负。
“该怎么办呢?”曹变蛟心里焦急,武将与文臣交通是大忌,眼前的皇帝心思如海,他们叔侄又隆宠无比,走错一步都不行!
曹变蛟琢磨着,还是要等他叔叔曹文诏来了再想办法,毕竟曹文诏最了解皇帝,应该知道怎么弥补。
“继续说那位曹知府。”朱栩喝口茶道。
元可中身体一抖,道:“是,这位曹知府上任数年,倒是官声不差,也没有横征暴敛,为人也很清廉,做了不少事情,没有什么坏名声,只是在盐政上,颇为被人诟病。”
元可中的话有些言简意赅,但也算明确,这曹卜善倒不是个昏官庸吏。
只是,在一些大是大非的立场上,还是有些偏移的,比如说,山陕帮与徽帮之争,能闹到这个程度,他这个扬州知府就脱不了干系!
朱栩思索一会儿,微微点头道:“江苏的改革怎么样?”
元可中眉头一皱,犹豫着道:“回皇上,南直隶承平两百多年,很多东西已经根深蒂固,虽然之前经过改制,可想要再改,单靠巡抚衙门是不可能的。小人前不久听说,黄巡抚想要在巡抚衙门设省以及府刑狱司,结果各府都不表态,要改革税制,设立税务局,遭到商籍的反对,现在无声无息,算是不了了之了……”
商籍的力量有多大,当初朝廷允许山陕帮在扬州有七个入学名额就可见一斑,虽然东林党倒台,也不过是失去了朝廷上层的话语权,官绅一体,依旧是根深蒂固,庞然大物,不可轻动。
这一次朱栩的改革目标,就是直奔中下层官吏,然后才是士绅一块,只是这两者交错在一起,密不可分,想要单独清理,根本不可能。
南直隶的情况与山东完全不同,这里是大明最为繁华,人文最盛的地方,两百多年的累积,大明大部分的官员都出自这里,动一发牵全身!
更何况,大明的财政超过七成以上来自这里!
这也是朱栩最为头疼的地方,轻了作用全无,重了伤筋动骨。
“黄立极在江苏如何?”朱栩沉吟一阵,道。黄立极是江苏巡抚,今年调任。
元可中虽然只是客栈掌柜,可也负责收集一些消息,上报,因此了解的也比较多,闻言道:“这位黄巡抚持身守正,品行极其刚正,只是,做事有些前瞻后顾,缺少魄力,本来很多人都看好他,他担心有结党嫌疑,都拒之门外,现在好像孤家寡人一般……”
朱栩眉头挑了挑,这也算是他打击东林党的后遗症了,黄立极原本与魏忠贤是同乡,现在魏忠贤涉嫌“谋逆”,也难怪他要小心翼翼,明哲保身。
“嗯,朕知道了,你准备饭菜吧,我们都饿了。”朱栩说道。
“是是!”元可中连忙答应着,小跑向后院。
朱栩对元可中的话也不尽信,看着曹化淳道:“命人去查探一番,朕要看更详细的。”
曹化淳躬身,道:“遵旨。”
朱栩坐在那,慢慢的喝茶,心里默默的推敲。
商籍是缺少统一管理的,至少不如农业,在明末这个时候,商业基本上就是放任自流,没人管,朱栩虽然动用了不少办法,只是理清了商业“规则”,令他们可以放心经营罢了。
商会在朱栩心里一直有一个谋划,那就是将它慢慢演变成隶属于朝廷的管理机构,只是这个机构非常的不成熟,商人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力量,诉求也处于低级阶段。
朱栩若是强行推动成立总商会,再向正式的管理机构发展,无异于拔苗助长,没有任何好处。
“或许,海贸是个机会。”朱栩端着茶杯,低低的自语。
对于击败荷兰人,朱栩有着百分百的信心,历史上的明朝那么烂都打的荷兰人投降认输,他现在付出这么大心力,又是战船又是大炮,还那么认真的研究,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他这一边,没有任何理由会输!
一旦荷兰被击败,在东亚的海上明朝就有绝对的话语权,至少南海将会变成明朝的内湖,海贸的发展将没有任何阻碍!
海贸的利润一旦被发现,所有的大小商人都要眼红,那个时候,组建总商会,就会顺理成章了。
饭菜很快就上来了,都是二八佳人,轻手轻脚的端上来,来去无声,只有香风弥漫不散。
这群人都知道朱栩“节俭”,四菜一汤,很是普通菜,只是做的颇为精致,看似去就很有胃口。
朱栩打发曹化淳与曹变蛟等人也去吃饭,一边吃一边犹自在思索着。
“皇上,汤若望求见,人现在应该已经在杭州了。”
朱栩喝了口汤,笑而不语。
显然,山东的那篇关于宗教的报道汤若望已经知道了,别人或许不着急担心,一心想要在大明传教的神圣罗马帝国的传教士又怎么会不紧张呢?
“等朕收拾了荷兰人再说吧!”朱栩淡淡地说道,他有笔大生意要与汤若望做,前提他要展现足够的实力,震慑住他!
第657章 新的思想萌芽
朱栩几人很快吃完饭,休息了会儿,便从容的出了客栈,向着扬州府学走去。
皇家军院目前扩大的,只在几个地方有军事学院,皇家政院不同,触角以及遍及大明各地。
省府县,朝廷都严格要求,必须要有一座学院,最大的往往习惯性的称之为省学,府学,县学。
朱栩等人要去的,就是扬州府府学,扬州书院。
“公子。”
曹化淳跟在朱栩身后,介绍道:“扬州书院是江苏最大的一个府学,入学人数也是不少,根据江苏省的上报,大约有七百人,平民学子占了有三分之一。”
朱栩眉头一挑,道:“我记得当时的要求是不低于一半吧?”
曹化淳道:“扬州,苏州,应天的情形比较复杂,涉及众多,吏部那边斟酌之后,默认了这种情况。”
朱栩若有所思点头,这也是无奈,这些地方太过繁华,涉及的方方面面,吏部也要考虑下面的情绪,比如盐商,他们的子弟算是平民,还是“士绅”?其他的大小富户也多的是,无形中就对这种比例产生影响。
朱栩等人很快来到一座大院子前,牌匾是手书的四个大字“扬州书院”,字迹严谨,架构有力,外方内圆。
“周应秋的笔迹?”朱栩背着手,笑着说道。
大明的官员,不管大小,那都是科举出身,不管是文章还是书法都算是出类拔萃,而且也都喜欢到处留墨宝,能够在这样的书院留下牌匾,自然算是“名传天下”。相比于官位,很多人都更喜欢“名声”。
曹化淳也笑了笑,因为皇帝的字迹有些拿不出手,很少有人会要求皇帝题书什么,因此朝堂官员都刻意的不留名,这里见到算是比较罕见了。
“走,进去看看。”
朱栩手里晃着折扇,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没有任何的拦阻,院门前的人也不较少,朱栩几人径直向里面走去。
“今天是休假吗?”朱栩走了一会儿,疑惑的道。书院里很安静,来来去去也没见个人。
曹化淳也奇怪,道:“不是,之前打听过,休假是在两天后。”
曹化淳话音一落,曹变蛟却突然道:“公子,看这里。”
朱栩一怔,顺着曹变蛟的手看去,那里是一个告示,走近一看,不由得笑了起来,道:“不巧,今天所有学生都被带去军训了。”
曹化淳神色微变,刚要请罪,不远处传来一阵喝叫。
“说,什么叫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说不说!”
“给我说!”
朱栩等人转头望去,只见在布告栏不远处的一个墙角,一个年轻人被几个华服青年堵在里,一面拳打脚踢,一面厉色逼问。
朱栩背着手,没有动,静静的看着。
被打的年轻人鼻青脸肿,全身都是脚印,缩在角落里,一句话都不说。
“不说,今天就打到你说,打到你明天上不了课!”领头的青年人,狠狠的踢了一脚,怒声道。
缩在角落里的青年脸色微变,猛然挣脱几人,站起来,双眼通红,激烈的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上哪里有圣贤!孔子,孟子不过都是后人刻意捧起来的,他们不是人吗?没有爹娘吗?既然不是圣贤,为什么不会犯错!”
三人一听,那领头顿时大怒,猛的一脚踹过去,将说话的青年人狠狠踹到地上,咬牙切齿的恨声道:“圣人就是圣人,岂是你可以随意乱说的!”
“老大,将他抓走,交给院长处置!”
“不错,不尊孔孟,污蔑圣人,他是邪端,应当严惩!”
被踹在地上的年轻人,头上冒着冷汗,咬牙道:“是你们顽固不化,只读那些所谓的‘经典’,岂不知一句‘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天就算院长惩罚我,我也绝不屈服!”
三人都是满脸恨色,领头的人神色狰狞,道:“你一个个小小学徒就敢如此狂悖,一定要严惩,今天我一定不会放过你,给我抓走,先送给他的教授,看他怎么说!”
“走!”
“起来,给我走!”
三人硬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