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来,北直隶的事情,算是彻底了结,众人可以将精力全部集中在“新政”上了。
  毕自严对于现在的内阁氛围是比较满意的,看了眼身前的文书,道:“夏收在即,如本官之前说的,在座的都轮番出京,巡视各省,督查政务外,也实地看一看,今年各地呈报的灾情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需要认真对待……”
  这些在座的都知道,从去年开始,大明南北东西,除了南直隶外,其他省份几乎都是在报灾,请求朝廷发放赈灾粮款,今年情形似乎更严重了,让在座的都心里不安。
  “傅大人,今年的税粮,户部预估是多少?”张问达开口道。
  傅昌宗眉头一皱,心里默默计算一番,道:“近三年朝廷的税粮其实一直在减少,多的那些是‘意外’增加的。”
  众人都会意,无非就是皇帝那些大动作“抢劫”来的,都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傅昌宗眼神眯起,慢慢地说道:“按照户部的估算,今年的全国税粮在一千六百万石左右,往后每年都会递减,不过新政若是推动得当,可能会增加五百到一千万石,这也是短时间,或许只有一两年……”
  这些也就是士绅的那一块。
  毕自严神色不动,转头看向孙承宗,道:“孙大人,兵部一年要多少?”
  这个孙承宗十分清楚,抬头看了眼众人,默然一会儿才道:“银一千八百万,或者粮食一千三百万,混杂也可,其中复杂之处,我就不细言。”
  毕自严早就知道军队是一个大窟窿,却没有想到这么大,这也是孙承宗第一次开口。
  也就是说,明朝的军队,一年就消耗了朝廷近一年的税粮!
  张问达,沈珣,徐大化等人都是一惊,这可是一笔惊人的数目!知晓内情的傅昌宗,周应秋自是一言不发。
  不等毕自严说话,孙承宗又道:“皇上临走之前,命户部调集近一千万石粮食,白银不计,只怕,是要打仗了。”
  要打仗这事毕自严清楚,毕竟红毛人,安南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是也用不着这么多钱粮吧?
  毕自严感觉到,孙承宗,傅昌宗等人有事情瞒着他,或者是皇帝有意在瞒着他。
  皇帝手里掌握了所有权力,还有所有的资源,包括钱粮,这些都在内阁的权力、控制之外。
  他不由得心里一叹,不自觉与沈珣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大明的官怎么就这么累了?
  这会儿众人,包括孙承宗,傅昌宗在内,所有人的心思都差不多。
  那就是跟着景正皇帝做事实在是太难,太累,因为他们完全根本上节奏。皇帝做的事情,回过头看都是有章有法,按照计划来的,可身在局中这会儿,都是倍感压力,他们很想告诉皇帝,停一停,大家都喘口气好不好?
  这些话也只能在心里想想,毕自严心里感叹一句,神色不动的喝了口茶,道:“现在朝廷支出是越来越多,开源的同时也要想办法节流,能省则省……”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都已经习惯了花钱大手大脚,“挥金如土”,哪里愿意受拘束。
  傅昌宗突然神色微动,看向毕自严道:“大人,向辽东移民,现在大约移了多少?”
  傅昌宗的话有些跳跃性,不过这件事确实是毕自严在统筹的做,疑惑中张口就来道:“移民主要都是青壮,到上个月,已经有两三百万,现在每个月差不多移送二十万,过多了辽东那边有些压力……”
  傅昌宗若有所思的点头,道:“大人,可以做些准备了,不止是西南六省,凡是受灾,贫困人口都可以作登记,准备大规模移民……”
  毕自严心里一动,深深的看了眼傅昌宗。
  这句话,应该是皇帝传话了。
  同时,这是不是表示,以往束手束脚的“新政”,现在可以放开手脚,强力推动了?


第706章 禁令祸起
  虽然朱栩进行了好几年的大规模土木工程,修路是其中重点,大大的改善了交通状况,只是交通工具的落后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马车速度很快,也无惧风雨,可马的速度依然是有限的,外加还带着军队,速度自然慢很多,想要赶到福建不是十天半个月就可以。
  内阁的动作倒是相当凌厉,迅速的组团,周应秋,沈珣,徐大化带着三波人,第二天就出了京,既要推动“新政”,也要考察各地的灾情,观察今年的夏收情况。
  与此同时,朝廷对待科举的坚定态度,彻底激怒了今科举子,吏部,原国子监,现在的皇家两院到处都是愤怒的士子,用尽办法想要探究根底,想要摸清今年的科举到底是怎样。
  曹鼎蛟,魏学濂,孟兆祥三人聚集在茶馆内,正久别重逢,开心的聊着。
  曹鼎蛟在宛平县做县丞,脱去了一些稚嫩,颇显干练,精神抖擞的道:“现在改革如火如荼,我也是吏部叫进京述职才有空,要不然还是真错过了。”
  魏学濂却显得无精打采,看着两人摇头叹道:“山西一个参议涉嫌贪污,我亲自带人去查,结果扯出一大串,山西巡抚亲自写信给靖王,说山西正在推动‘新政’的关键时刻,不宜大动干戈,靖王审度再三,将我叫回来,不准我在查,现在‘休沐’……”
  孟兆祥现在在吏部,是文选司一个小官,听着两人一个欣喜,一个落寞的话,倒是谦和,笑着道:“你们都不知道,我在吏部现在也是举步维艰,我们学的那些东西,前辈们都看不惯,我差不多都快被孤立了,正想着要不要乘机会调到地方去……”
  魏学濂闻言,连忙道:“千万别,你看老曹好像春风得意,那是因为他是皇上钦点的,又是曹家的人,谁都要给几分薄面,别说宛平县知县了,就是顺天府也要给让三分,他做事能不顺手?要是你我到了地方,别说孤立了,估计要不了几天就得辞官回家……”
  曹鼎蛟有些尴尬笑了笑,没办法,他那叔叔,兄长都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他即便不想仗着家世,别人也不能在乎。
  孟兆祥看着魏学濂,嘴角动了动,无言申辩,本来还算淡定,现在禁不住叹了口气。
  他们这些人是皇家政院半路出家的人,学了大部分“新学”,注重“实务”的解决办法,对于那些顺便处理政务的老学究,自然有冲突,他们年轻气盛,加上自认为方法、手段更好,这种冲突就更加难免,且化解不开,但他们势单力孤,年轻没有威望,那么理所应当的被孤立,做冷板凳了。
  三人之中,要说被孤立最严重的,就是魏学濂了,他在督政院下面的反贪局里,得罪的人那叫一个多,单说“山西”这个案子,就让他将山西上下得罪了个遍,督政院里的一干老成持重,老成谋国的大人们也认为他“冲动有余,稳妥不足”,都在刻意的压制,甚至于当面语重心长的告诉他,就等着他幡然醒悟,感恩戴德。
  魏学濂抬头看了看曹鼎蛟与孟兆祥,心里一动的道:“老曹,老孟,咱们不能这么单打独斗了,政院有不少学长学弟,咱们虽然不能像别人一样门生故吏满天下,可朋友多,办事也就容易了,你们说,我们要不要走动一番,联络一二……”
  此言一出,曹鼎蛟与孟兆祥都皱眉,现在整个大明上下都在轰轰烈烈的“文革争”,他们要是一不小心踩界,即便是曹鼎蛟都不会有好结果。
  魏学濂看着两人的神色,顿时也想到了,道:“不用想那么多,咱们又不是结党隐私,只是让政务更加顺利,不至于被孤立,无所作为……”
  曹鼎蛟与孟兆祥算是看出来了,魏学濂估计受了不小的气,这是憋着的难受,想要翻身。
  曹鼎蛟细细的想了想,还是摇头道:“还是不妥,不如我们找个机会拜访一下毕阁老,请他想想办法。”
  孟兆祥点头,皇家政院每年都要毕业两百多学生,这些学生都会充斥在大明官场每一个角落,要是有人结党,那就太可怕了。
  魏学濂有些不甘心,他还是放不下山西那边的贪腐案,总觉得古怪,见两人都不支持,心里也是叹气。
  “快走,一定要礼部给个说法!”
  “没错,如果不给个说法,我们就砸了礼部!”
  “温大人刚刚出门,我们去拦轿子!”
  曹鼎蛟,魏学濂,孟兆祥三人一怔,连忙起身,魏学濂拦住一人道;“兄台发生了什么事情?”
  被拦住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打量了一下三人,神色焦急的道:“你们还不知道吧?礼部那边贴出了今科违反禁令之人的名单,大部分人都在名单上,现在所有人都愤怒了,正在去拦截今年主考官温体仁的轿子,你们也快去吧……”
  这个人说着就挣脱魏学濂的手,跟着人流大步跑过去。
  “你们听说了吗?今科举子总共两千一百多人,被禁止了超过一千八……”
  “听说上面还有沈珣大人的儿子,袁老大人的孙子,朝廷这次是下狠手了……”
  “可不是,不然那些禁令都是一纸空文,‘景正新政’这是来真的了……”
  曹鼎蛟,魏学濂,孟兆祥三人看着急匆匆的人群,都是暗自摇头。
  孟兆祥道:“‘九条禁令’已经两年多了,现在还有这么多人涉及,朝廷的威信已经丧失到这种程度,难怪皇上以及内阁诸位大人要严格执行了。”
  魏学濂却双眼一亮,道:“我闻到了银子味道,这一次我一定能抓一条大鱼,官复原职也说不定……”
  曹鼎蛟看着这两人,无奈的笑着道:“我是事不关己,你们两人也就现在悠闲一下吧。”
  两人都是微怔,旋即都嘴角动了动,相视苦笑。
  曹鼎蛟说的没错,这么多人被排除在科举之外,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大风波,他们这些小鱼小虾估计要忙的脚不沾地,焦头烂额了。
  虽然内阁定议“不管不问”,可士子们不会罢休。
  温体仁的轿子被堵在路上,前前后后都士子,群情激奋,一副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的模样。
  温体仁只带了两个家丁以及几个轿夫,看着满脸张红,愤怒无比的士子,沉着脸,背着手,淡淡道:“怎么,你们还要加一条殴打朝廷命官,今科主考官的罪名吗?”
  领头的人名叫周钊言,他神色激动,逼近温体仁,双眼怒睁,大声道:“温大人,你应该给我们解释清楚,一下子禁止这么多人参加考试?朝廷是要赶绝天下士人吗?还是说录取名单都已经拟定好,只是要走一个过场,根本不用这么多人考试?省去麻烦了……”
  这周钊言异常的聪明,丝毫不提禁令的事情,只顾挑起士子们的愤怒。
  果然,他话音一落,前后都响起巨大的吵嚷声,如同浪潮一般袭来。
  “温大人,给我们一个说法,朝廷这是何意?”
  “莫非国朝两百多年的科举,就要终结了吗?”
  “是不是录取的人都已经内定了,是否有人舞弊?”
  温体仁神色不动,目光里尽皆是漠然,对于两边士子们的怒吼声,他仿佛充耳未闻。
  周钊言盯着温体仁,双眼闪烁着火焰,不等温体仁说话,又呛声道:“温大人,难道真被我说中了吗?你都不敢言语了?莫非你就是其中之一,你收了多少银子!?”
  温体仁眼神里嘲讽一闪,背着手,依旧一言不发。


第707章 温体仁的手段
  周钊言一直紧盯着温体仁,见他始终不言不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