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微点头,朱栩的目光看向熊文灿,笑着道:“怎么样,遇到软钉子了吧?”
  熊文灿坐在最末,微微倾身,面上倒是如常,道:“回皇上,安南,缅甸的态度有些糊弄的意味,甚至连上贡的数额都不肯交代,其他都还好说,明年愿意进京上贡,恭贺皇上大婚,亲政。”
  朱栩端起茶杯,轻哼了一声,这两国都是狼子野心,现在还占据着原属大明的一些国土,喝了口茶,放下茶杯道:“传旨给左良玉等人,告诉他们,必须打着收复国土的口号,声音要大,还有,在缅甸边境进行一些动作!”
  边上的曹化淳立刻就知道了朱栩的意思,躬身道:“遵旨!”
  熊文灿等人没有异议,雷霆收复安南,震慑东南半岛,确保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和平,是明朝的既定策略。
  朱栩看着三人,沉吟一阵道:“你们再去谈,然后写好文书来给朕看。”
  这场大演武带来的效果有些超过朱栩的预计,当然是好方向。
  从北到南,科尔沁,朝鲜,萨摩藩,琉球,台湾,这一条线已经控制在朱栩的手里,现在是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融合,一旦时机成熟,朱栩只要一道圣旨就能令他们削去国号,真正的成为大明一省!
  “遵旨!”平王,唐王,熊文灿三人站起来,道。
  待三人走了,朱栩躺在椅子上,望着门外,目光灼灼,如同有火焰在翻腾。
  他这一趟南下最重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就看曹文诏以及左良玉等人的了,只要再震慑住东南半岛,大明就可以获得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平稳期,让他安心的整顿内务。
  曹化淳站在朱栩身侧,一直洞若观火,心底也暗松一口气。
  皇帝做事向来剑走偏锋,与常人不同,一路走来之所以能地位稳固,支持的朝臣没有过多反对声,就是因为他没错、没败过!这一路披荆斩棘,经历了不知多少,或明或暗反对皇帝“新政”的更不知凡己,一旦皇帝稍有差池,尤其是一场战争失败,将会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不可想象!
  好在,皇帝又一次胜利了!
  除了能继续稳固皇帝的“英明神武”,是“对的”,还能给明朝带来巨大的好处。依照目前已经商定的,四周各国的“贡品”,就有上百万银子,百万石粮食,若是加上海贸的一块,这个数字曹化淳心里都没底,肯定惊人!
  曹化淳心念转动着,好一会儿不见朱栩动静,上前低声道:“皇上,是否用膳,或者休息一下?”
  朱栩是又一夜无眠。
  朱栩微微摇头,道:“各种条约要尽快拟定,以免夜长梦多,签署好了就将人送走,不要再留下了。对了,派人追老曹,带上普特曼斯的亲笔信以及几个亲信,告诉他,荷兰那边就不用打了,直接接管就行。”
  曹化淳躬身,道:“是。”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目光沉思,好一会儿道:“设立吕宋宣慰司,复建旧港宣慰司,‘书同文,车同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要迅速融为一体,马尼拉,巴达维亚,新加坡,要驻守大军,牢牢控制马六甲海峡……”
  曹化淳静静的听着,朱栩的意思他能明白,明朝将要在南海诸岛新建书院,商行等等,传播明朝的“先进文明”。
  待曹化淳记下后,朱栩又道:“骆养性到了吗?”
  曹化淳想了想,道:“应当快到云南了。”
  朱栩手指敲击的慢了些,道:“让锦衣卫进来,这些话荷兰人,西班牙人,想办法控制一些,情报网要扩大了。”
  “是。”曹化淳会意,道。
  “接下来,就是时间的问题了。”朱栩松了口气,目光悠悠的道。
  曹文诏去南海,一来一回起码要两个月,安南的战事一时半会也不会结束,他要在福建待一阵子了。
  曹化淳听出了朱栩的话里的意味,稍作思忖的道:“皇上,朝廷那边政务堆积日多,南方不宜久待。”
  朱栩自然知道,“新政”现在刚开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不过这里的事情也耽误不得,手指在桌面又敲击起来,猛的道:“传旨内阁,六部尚书,命他们举荐内阁辅臣,再增加六人!”
  现在内阁是两人,增加六人就是八人,加上一直空缺的首辅,就是九人编制。
  随着政务的不断增加,朱栩也感觉到有些不堪重负,需要增加助手了。
  曹化淳点头,道:“遵旨。”
  “嗯,京中近来还有什么事情发生?”朱栩坐起来,端着茶杯道。
  曹化淳稍作回忆,道:“刚刚司礼监来消息,永宁公主带着李香君偷偷跑出宫,说要去做女将军,跑进京东大营,被吕国公亲自送了回去,太后下了封口令,不得外传。”
  朱栩眉头一挑,摇头叹道:“这丫头,是要气死皇嫂啊……”
  小公主这么离谱的根源在哪里,曹化淳心知肚明,等了一会儿又道:“钱谦益称病,已经递交辞呈了。”
  朱栩先是微怔,嘴角微翘,玩味的道:“这是因为不想去台湾吗?”
  曹化淳没有说话,他是内监,不能揣度外臣。
  对于钱谦益,朱栩一直都觉得不堪大任,笑了笑便道:“他要辞官便让他走吧,台湾找别人去,温体仁那边没有闹幺蛾子吧?”
  温体仁将来是要去安南的,这位长袖善舞,虽然心思多,可能做些事,去安南最好不过。
  曹化淳道:“温大人没有动静,刑部张尚书近来在重审‘东林旧案’,名义上是‘朔本清源’。”
  朱栩猛的转头看向曹化淳,道:“谁批准的?”
  曹化淳微微躬身,道:“毕阁老。”
  朱栩目光闪动的看着曹化淳,然后又转过来,倚靠在椅子上,眼神闪动,沉思不语。
  当年他在廷议上,借着赵南星等人的案子,将朝堂内外的东林党人一网打尽,杀的杀,关的关,流放的流放,这个案子,当时震动天下,全靠他的“一意孤行”撑过来的。
  东林党在这个时候的绝大部分人心里都是“国之贤士”,尽管朱栩这几年,尤其是这一趟,强行对东林党进行定案,可还是改变不了人们,尤其是士绅,官场之人的看法,想法。
  张问达也是东林元老,他想重审,哪怕是翻案朱栩都不难理解,只是毕自严点头,就值得他思索了。
  曹化淳看着朱栩的神色,心里挣扎一番,还是谏言道:“皇上,以张尚书来重新厘定案情,将有助于‘新政’。”
  朱栩明白曹化淳的意思,点头又摇头,道:“毕师的想法肯定不是这么简单,只怕,还有其他意思。”


第761章 马尼拉
  按理说,现在的“新政”是水深火热,举步维艰,应该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只是东林以及之前的楚党,昆党等都被朱栩下意识的排除在外,纵然他们都没落了,毕竟党羽遍布,关系复杂,并不一定会是“新政”的助力。
  毕自严的想法,应该不是要给东林翻案或者定案,是要理清崇祯以来的所有“大案要案”,解开所有人的思想包袱,团结一致的推动“新政”……
  “毕师应该是看出了一些我的用意了……”
  朱栩暗自低语,他这一路南下,本身也是一种宣示,是对过去进行一种解释,一种切割。
  他沉吟一声,道:“嗯,既然有毕师盯着,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还有其他的吗?”
  曹化淳道:“其他倒是没有什么紧要的,今年的水情也没有什么变化。”
  没有坏消息不代表就是好消息。
  朱栩不敢大意,道:“命各地继续关注,不能大意,朕暂时不回京,对于这里发生的一切,要命内阁做好准备,必要的话,派出有分量官员去巡视一番。”
  “遵旨。”曹化淳道。皇帝的这一次南下,是对周边关系的一次重塑,现在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需要内阁全力去做了。
  对于这次的“谈判”,明朝是“巨大的付出”,萨摩藩,朝鲜,琉球都算感恩戴德,签署了“条约”后急匆匆回国,进行准备了。
  明朝对他们只是表象出了“帮扶”,并没有“吞并”的意图,都异常开心的继二连三的离开。
  朱栩也做足样子,亲自送他们登船,派人护送他们离开。
  蒙古的两个部落,科尔沁,察哈尔,朱栩也是给足面子,送他们北上。
  这两者颇有些依依不舍,满腹心思,可还是离开了。
  东南半岛更有些迫不及待,争先恐后的离开。这次朱栩懒得理会,任由他们离开——用不了多久,他们会回来的!
  剩下的,就是荷兰,西班牙的俘虏了,这些人,朱栩没打算放走,毕竟还有西班牙的事情没有解决。
  乘着这个时间,朱栩在广东,广西等地走动,主要是应对“异族”以及海贸的问题,将来海贸的中心将会有两个,一个是南直隶的金银村,也就是后世的上海,一个是广东,金银村是东亚的核心,琉球,倭国,朝鲜的交汇之地,广东是地理优势,海贸应该是便利,出海也最方便。
  朱栩有意再次辟出一个特区来,却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也没那么大的精力,只能慢慢的来。
  时间飞转,转眼就入了八月。
  突然之间,一台风袭来,倾盆大雨如泻,狂风大作,将基地都淹没了一半。
  朱栩站在门口,看着近在咫尺,还不断上涌的大水,紧皱眉头的望向南方。
  曹化淳知道朱栩的担忧,轻声道:“皇上,算算时间,曹总兵应该早就到了,应该有地方避雨。”
  千里之外的事情,朱栩知道不知道都是一样不安心,压在心底,摇了摇头道:“安南那边怎么样了?”
  曹化淳手里拿过一道奏本,递给朱栩道:“回皇上,多尔衮与鳌拜联合,突袭了太原,然后调头灭掉了武氏,现在陈兵太原二十里外与郑氏的三万大军对峙。郑芝龙的舰队已经在南定登岸,直扑升龙(也就是河内),两相夹击,三天内能结束,收复南安南全境。”
  朱栩点头,安南的象军在明朝火炮面前根本不堪一击,郑氏满打满算就十万军队,如何是明朝的对手!
  “命多尔衮加快速度,海军不用顾忌了,朕要他们十天之内灭掉阮氏!”朱栩道。
  安南现在最大的两个割据势力就是郑氏,阮氏,最南方还有占城一些小国,朱栩需要的,就是雷霆扫灭郑氏,阮氏,震慑东南半岛!
  “遵旨!”曹化淳道。
  朱栩说完,目光又看向南方。
  “希望老曹不要出什么事情……”他心底自语。
  时间往前推五天,在吕宋岛上,倒是相对平静,海水也只是轻微起伏,马尼拉,王城内也是一样。
  奥昆多本带着三艘战舰逃回来,结果有一艘在半路上沉没了,只带回了两艘,三百多人。
  菲律宾总督阿库尼亚站在桌前,双眼大睁的看着奥昆多,满脸的惊愕。
  “你说什么?你失败了,只带回了两艘战舰?”阿库尼亚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不论怎么样也不应该败的这么惨才对!
  奥昆多现在已经很平静了,自顾的倒了杯酒,喝了一口,以沙哑低沉的声音道:“明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我们只是在海面上不期而遇,然后,败了。”
  阿库尼亚站在那,神色不停的变幻,道:“荷兰人,他们怎么样?”
  奥昆多又喝了口酒,旋即摇头道:“不知道,不过我看到了明国数百艘成建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