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文诏现在还没有见朱栩,对他的心思也不清楚,但依据他的了解,既然军改动作这么大,绝不会只是简单的统调合一,应该还有其他目的。
  “下官只是提议,供诸位大人参考。”曹文诏道,神色不动,惜字如金。
  但孙承宗,申用懋等人却听出了别样味道,纷纷表情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好一阵子,孙承宗道:“我连夜写一道奏本,明日前往内阁,与皇上面呈,曹总兵也来吧。”
  曹文诏现在并不知道朱栩壶里卖的什么药,沉思一阵,点头道:“是。”
  “那我们再讨论一下细节。”申用懋环顾一圈道。
  众人自然没话说,“军改”事关重大,也是权利的一次再分配,谁都不愿意错过。
  宫里忙的是如火如荼,宫外现在也是日趋热闹。
  宗室“降爵”一事在京城掀起了热议,不知道多少人在谈论,支持的有,反对的有,不言不语的也是大有人在。
  最关心的,莫过于宗室的亲王,郡王们了,这身关他们的荣华富贵,子孙绵延,哪里敢有半分大意。即便是被朱栩折腾的已经够惨,这个时候还是纷纷冒头,各种方式的表达不满。
  在宗人府宗正,鲁王进宫之后,各处王爷,郡王等纷纷齐聚在晋王府,现在也就他能说上点话。与此同时,一群王妃,郡王妃等纷纷进宫,求见老太妃,张太后,李解语等人。
  一时间,宫里宫外是沸沸扬扬,谣言四起,热闹喧天。
  说什么当今皇帝痛恨福王,连带着对宗室深恶痛绝,要赶尽杀绝!什么内阁大臣对宗室积怨已久,如今大权在握,要乘机报复!什么宗室有人密谋造反,朝廷要杀一儆百云云,不胜枚举。
  朱栩坐镇内阁,稳如泰山,任由外面的流言排山倒海,他自巍然不动,笑看风云。
  当天晚上,慈宁宫内。
  老太妃,张太后,甚至李解语,海兰珠等人都被叫了过去,一副三堂会审模样。
  朱栩进来,看着这个架势,咳嗽一声,笑着道:“太妃,皇嫂,怎么这么大动静?”
  张太后没说话,面沉似水,双眸里冒着冷色。
  老太妃脸色也不大好看,看着朱栩道:“皇帝,你怎么施政,整肃天下,老太婆不管,也管不着!只是宗室是什么,那是我们皇家自己人,为皇上镇守四方,统理天下,毫不客气的说,那是我们皇室的护城河,若是没了这条河,皇室可就危险了……”
  刘太妃的语气前所未有的重,语气中有教训,有劝诫,甚至隐约还有一丝哀求。
  刘太妃在宫里是定海神针,在朱栩登基之后多有帮扶,屡次帮他化解朝局危机,是一个非常令人尊敬的老人家。
  朱栩脸上僵硬的笑容慢慢收起,老太妃的话他不能不顾,张太后的声音他也不能不听,一时间有些沉默。
  张太后看着朱栩的表情,终归有些不忍,道:“皇上,宗室不同其他,血肉连根,万不能轻动。‘降爵’尤其要不得,你可还有其他备案?”
  李解语,海兰珠等人都没有说话的资格,坐在一旁,面露担心的看着朱栩。
  朱栩看了眼张太后,又看向刘太妃,老太妃已经八十多,虽然看似起色还好,谁知道哪一天一早就醒不过来?
  是万万刺激不得的!
  老太妃看着朱栩,皱着眉头,道:“皇帝,说吧,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栩本来想要坐下的,但看着这个架势,根本坐不下去,看着老太妃,沉吟一声,道:“太妃,皇嫂,宗室的人口,宗人府那边统计上来的,约有四十万,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哪怕每个人一年二十石,一年也是八百万,加上婚丧嫁娶之类,轻轻松松破千万,我朝去年国库也才一千八百万,不是朕非要‘降爵’,是朕,真的养不起他们了……”
  不能硬顶,他决定走博同情路线。
  老太妃神色微沉,沉默了一会儿,还是道:“不管怎么样,宗室是自家人,不能任由外廷的大人们欺负,皇上你要表态!”
  尽管朱栩一直在努力的,希望能打破内外廷的对立,可显然还是不行,根深蒂固的观念难以剔除。
  老太妃的话很是坚定,目光也很坚决,在以势压人。
  朱栩一只手背在后面,手指拇指摩擦着,想要完成对宗室的“降爵”,后宫是必须要跨过去的一道坎。
  心里转悠一阵,朱栩道:“这样,太妃,皇嫂,这件事还没有定,内阁那边应该明天就会有详细的奏本呈送上来,到时候朕会再找宗室的一些王爷商议,若是他们不同意,朕就驳回内阁,并且未来三年内,不准再谈此事!”
  老太妃眉头皱了皱,面上还是不满,道:“十年!”


第880章 夜议
  “明天内阁的奏本必须完成!”
  朱栩心里这么暗道,面上一本正经点头道:“好,就十年!”
  老太妃脸色这才好看些,转身看向张太后道:“你连夜通知出去,让他们都安心,宗室都不稳,天下还有什么能稳?再告诉他们,别有事没事进宫大惊小怪,皇上做事向来稳妥,让他们都老实待着,没人要逼死他们……”
  张太后应声,又看了眼朱栩,招来焕儿,悄悄嘱咐几句。
  焕儿应声,连忙出去,安排人将消息传出去。
  朱栩站在那,没有说话。老太妃这分明就是说、做给他的看的,心里倍感欣慰,老太妃到底是站在他一边的。
  待焕儿走了,老太妃才看着朱栩,道:“行了皇帝,有你这个态度就行,老太婆活不了十年,以后的事情我也看不到,但我还是要去见神宗皇帝,让我有脸见就行……”
  朱栩嘴角动了动,他就怕这种事,终归是死人压活人,反抗不得。
  张太后倒是宽和一些,看着朱栩道:“皇上,这件事你上点心,一定要谨慎,天晚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朱栩感觉到了沉甸甸的压力,闻言道:“老太妃,皇嫂,你们也早点休息,朕去盯着内阁,让他们早点了结此事。”
  老太妃点点头,欲言又止。
  李解语与海兰珠都连忙起身,跟着朱栩离开慈宁宫。
  朱栩近来多半是在鱼藻宫过夜,李解语多多少少都知道朱栩的心思,跟在他边上,看着朱栩,有些担心的道:“皇上,这件事是不是很为难?”
  海兰珠挺着大肚子,有些小心翼翼,她脸上更是忧虑丛丛。
  朱栩看了两人一眼,笑着摇头道:“刚才在里面就是安慰老太妃,皇嫂,内阁那边基本上定议了,不过还有些不完善,被朕驳了回去。再有刚才这么一出,只怕内阁那边要急了,得连夜再开会才行。”
  李解语与海兰珠这才松口气,都没有再多说。
  朱栩送两人回宫的路上,慢慢踱着步子,忽然看着海兰珠道:“你妹妹有没有入京的意思?”
  海兰珠与布木布泰的预产期都在明年三月,放在外面多少有些不合适。
  海兰珠看着朱栩,睁着大眼睛道:“没有,布木布泰想留在南直隶。”
  布木布泰不同于海兰珠,她考量的更多,虽然不反对进宫,可也不想,只要朱栩不开口,她就不来。
  朱栩微微点头,没有说话。金银村需要有人主持,大明的文人太过迂腐,并且反对海贸的众多,倒是布木布泰,手段更为灵活,更能贯彻他的想法与意志,同时身份隐晦,会让很多反对的人袖手。
  在朱栩漫步之间,宫外的消息慢慢的扩散开来。
  “你说,老太妃逼皇上承诺,若是明天内阁无法拿出令我们心服口服的政策来,这件事就推到十年后?”
  “那不就是等于作废了吗?太好了!”
  “要是这样就真的好了,你说,能不能增加我们的岁禄,现在日子不好过啊……”
  “我觉得可以,内阁不是要‘降爵’吗?‘降爵’不成就要增加我们的俸禄!”
  十王府,城东一些亲王聚集地,得到老太妃,张太后的传信,纷纷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没多久就开始推杯换盏。
  “你们快看,那是不是周尚书的马车?”
  “好像是,后面那是孙阁老吗?咦,还有申尚书的马车,这是怎么了?”
  “嘿嘿,这还不明白吗?内阁估计是急了,‘降爵’一事内阁最上心了……”
  “果然,鲁王也被叫进宫了,现在内阁肯定是有好戏看了……”
  “咦,那是晋王吗?十几个人,都是宗室王爷吗?他们也被叫进宫……”
  “内阁这是要孤注一掷了吗……”
  一些外行看热闹的人也齐齐冒头,议论声甚嚣尘上,此起彼伏,弥漫在京城各处。
  与此同时,内阁灯火通明,毕自严,孙承宗,靖王,孙传庭,汪乔年,外加六部尚书,宗人府的鲁王,晋王等,还没有离京的傅昌宗,周应秋等人也都被叫了进来。
  中间空着朱栩的位置,毕自严与孙承宗对坐,两人身侧分别是靖王,孙传庭,汪乔年等人,以此类推,都是大明高层,甚至是决策层。
  每个人身前都有热气腾腾的茶杯,后面还有刚刚燃起来碳炉,暖意在蔓延。
  但众人面上都是一片凝色,气氛有些压抑。
  “降爵”一事已经酝酿了很久,迟迟没有稳妥的政策出来,今天商议半天也没有得出结果,现在皇帝在后宫“被迫”应了承诺,沉重的压力瞬间就落到了内阁。
  毕自严一只手摸着茶杯,语气极其淡漠的道:“宫里传出的消息你们都知道了吧?”
  众人都立坐不动,也没谁接话,场面有些僵硬。
  孙传庭今天刚入内阁,一身疲倦都还没缓过来,目光看了一圈,接话道:“对于‘降爵’一事,内阁六部等基本上已经形成一致,那就是一定要执行,只是具体方式方法,还在研究。诸位大人要知道,宫里的态度并不代表皇上!”
  孙传庭话音和缓,最后又加了重音,显然是要给内阁的话题定调。
  一群人对孙传庭不算陌生,听着他的话都各有心思。
  要说“一致”,那也是皇帝的“一致”,“降爵”一事是皇帝的意思,在皇帝的压力下形成的一种“默认”。
  这里有三个亲王,分别是靖王,鲁王,晋王,靖王是内阁辅臣,执掌督政院,鲁王是宗人府宗正,执掌宗人府,晋王无职,代表是就是宫外的那些宗室王爷们。
  三位王爷都有想法,内阁的“降爵”必然会牵扯到他们。
  内阁的架构有些奇特,外加还不够成熟,孙传庭话音落下,一时间也没人开口,完全没有白天的热闹,一股沉甸甸的压力在肆意。
  孙承宗看了眼,眉头皱起,开腔道:“之前的条陈我看了,确实有些不太合适,本官提议,对‘降爵’进行分批次进行,预计用五十年来完成,每十年降五分之一,并且内阁会奏明皇上,五十年内,保留三十个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五十年后开始降爵,对于宗室的俸禄,内阁也可以酌情增加,同时也放开宗室的限制,除了从军,入仕外,其他的一律不再限制,并且可以在安南等省拥有土地,对有功于社稷的宗室,可以就藩,有食邑,甚至侍卫也可以……”
  众人听着孙承宗的话,神色都是微变,哪怕是毕自严,孙传庭都是如此!
  这样让步太大了,并且很多事情都比较敏感,有违“祖制”以及现在皇帝的规制!
  毕自严等人都如此吃惊,靖王等亲王就更吃惊了。
  不但有五十年的缓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