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如是美眸陡睁,刚要迈步去追,突然惊呼一声,整个人就要摔倒向雪地里。
“小姐!”苏溪连忙扶住。
“快追!”柳如是不顾酸麻无知觉的双脚,挣扎着向前小跑。
苏溪慌忙扶着她,但走到路头却已经不见马车身影,又追了一条街,还是看不到马车。
苏溪看着眉头紧皱,咬着嘴唇痛苦的柳如是,轻声道:“小姐,算了吧,你与这位朱公子真的是有缘无份,何苦这么折磨自己。”
柳如是向来倔强,只是眼中有些茫然。
她来京城一个是来找朱慕宇,二来是营救钱谦益,现在是一个都做不到,机会就在眼前,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流淌过去。
这里是城东最复杂的地方,道路七横八折,不知道那辆马车到底驶向何处。
“回去吧。”苏溪再次劝道,她已经看到柳如是脚踝的红肿。
柳如是不甘心,同时无奈。偌大的京城,找一个人太难了。
这个时候,赵晗的马车如期驶近京城,城门外很多人在翘首以盼,远远眺望。
赵晗多天以前就已经接到任命,只是山西政务太多,年底离开必然要做些准备,所以告了几天的假,这才匆匆入京。
马车里,有两个幕僚陪同,一路走,一路分析着京城朝局。
其中一个道:“大人,京中水太深,之前谁能料到周尚书,傅尚书会双双离京?”
“是啊,靖王,汪乔年双双入阁,谁又能猜到?这朝局我等是越发看不明白了。”另一个也皱眉。
这与他们过往的看法完全不同,完全不知道朝局到底要向哪一个方向发展,诡异莫测。
赵晗坐东朝西,已经很有些威仪,他神色不动,暗自摇头。
这二人在山西还是很有见地,只是到了京城就会打被回原形。这二人不知道,他心底十分清楚。
京城的朝局,说到底不是看内阁,看六部的大人们的想法,而是宫里皇帝的意志!
如果皇帝不点头,谁能驱赶吏,户二部尚书?皇帝不点头,汪乔年与靖王有什么资格能入阁?
虽然内阁看似风头正劲,把控了大权,但若是有一天,皇帝有意废除内阁,再次执掌六部,统帅天下,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大明,终究还是皇上的!
赵晗神色如常,心如明镜,听着两个幕僚的话,心里毫无波动。
没多久,随行的护卫走过来,禀报道:“大人,城门口有人迎接,是否要停下?”
若是以往的官员,说不得就要下车,礼贤下士,嘘寒问暖一番。
“直接进宫!”赵晗沉声道。在京城,一定要洁身自好,不是怕给外人口实,而是怕宫里的皇帝有别的想法——这也是他的经验之一。
“是。”随行的护卫上前,指挥着马车陡然加速,直冲城门。
城门口一群人都已经洋溢着笑容上前,一见顿时都愣住了,没谁敢上前挡住马车,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赵晗的马车从他们之间穿过,进了城门。
二十多人相当茫然,面面相觑。
戚语棠的夫君也在人群中,看着马车就要消失在眼前,一阵发呆,他可是已经花了二十多两银子——这是一笔巨款!
第900章 谣言
在赵晗进京的时候,大和尚慧净已经入了信王府一天了。
朱由检现在是越发的沉稳,没有以往的锐气勃勃,多了一股沉稳,起坐之间没有了以往那刻板的亲王气度,更加从容自如,如一个闲散王爷。
慧净坐在他对面,老僧坐定,一点表情都没有。
陕西与京城隔了个山西,并没有下雪,但冷的出奇,屋里有几个火炉,还是伸不出手。
“去过巡抚衙门了?”朱由检端起一杯茶,淡淡的道。
慧净微微倾身,道:“嗯,这一路上皇上确实没有派人跟着。”
朱由检面无表情,没有说话。虽然他躲在西安府,可朝廷的动向天下人都紧盯着,他想不知道都难。
靖王入阁这件事如同鱼刺一般梗在他喉咙里,异常的难受。在他看来,朱栩走的是越来越远,越来越危险,已经无可救药。
慧净看着朱由检,心里也轻叹,这个人在他心底是明君才有的风范,所行所为也都符合他心里的期许,偏偏先帝越过他,将皇位传给了最小的弟弟,当今的皇帝,景正。
不止他一个人徒呼奈何,天下士林无奈,痛苦的比比皆是。
当今皇帝的“新政”,简直是要大明推倒重来,伤了太多人的心,从他登基到现在,反对的人死了一波又一波,现在已经没什么人能反对他了。
这些不是一个明君该有的作为,简直是一个混世魔王!
慧净心头不好受,看着朱由检道:“王爷,近来京城谣言四起,甚嚣尘上,大多数都是冲着皇上,朝廷的去的,但也有些涉及王爷。”
这些年关于朱由检的谣言并不少,他也不甚在意,默默的喝着茶。
“景正不正,信王不王。”慧净看着信王,神色平静的道。
一直从容自如的信王脸色骤变,目光如利剑一般,直直的盯着慧净。
类似的流言他在京城的时候也曾出现过,但迅速就被压下去,这是大逆,不管是皇帝还是朝臣都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还有就是,景正派慧净来,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在意了吗?
慧净微微躬身,道:“先帝绕过王爷传位给当今,虽然众目睽睽,没有什么可指摘,但这毕竟不合祖制,并且‘新政’现在是天怒人怨,民生沸扬。这些谣言,有人相信,并且不断的在散播。”
朱由检眉头紧拧,神色阴沉的道:“以前就有,不是第一次。”
慧净默然一阵,道:“但现在皇长子已经出生,还出现这样的谣言,外廷,皇上,甚至是后宫都会有一些想法。”
现在朱慈烨是皇长子,哪怕朱栩有个三长两短,皇位也不会外流,若是还有人散播朱栩得位不正,那么就是居心叵测,意图谋逆了。
朱家,甚至是大明对这个是有逆鳞的,毕竟成祖之事一直耿在所有人心头,说不得,论不得,自然更怕旧事重演。
朱由检脸色变幻,目光闪烁不休。
如果这个谣言继续发展下去,哪怕景正还念着一点情分,他也活不了,可能连他的几个孩子都会被牵累!
朱由检猛的闭着眼,深深吸了口气,许久才睁开眼,看着慧净,漠然道:“你说本王现在该如何做?”
慧净神色微动,倾身道:“王爷,入京吧,或可保全家平安。”
朱由检心里怒气勃发,寒声道:“景正到底对我还是不放心!”
慧净面上踌躇,道:“当今的所思所想均迥异于他人,贫僧想不通,猜不透。”
这个时候,周王妃从侧门进来,屈身行礼,而后看着朱由检,轻声道:“王爷,皇上大婚,不管如何,我们都应该进京祝贺。”
朱由检转头看了她一眼,微微皱眉,没有开口。
京城是个是非之地,去了反而会更加危险。
慧净也没有多说,这件事涉及信王府的安危,需要朱由检自己来权衡。
内阁,朱栩班房内。
朱栩已经习惯用小客厅招待这些外廷的大人们了,一边煮着茶,一边道:“跟朕说说山西的情况。”
赵晗是第一次来这里,很是拘谨,躬着身道:“是,回皇上,山西目前灾情日益加重,虽然朝廷在不断减免,可还是入不敷出,如果钦天监预测是真的,未来两三年天灾不见好转,山西的日子将非常不好过……”
朱栩不动声色,这场“小冰川”的破坏力是无差别的,大明大江南北,几乎没有逃得过的,也就是南直隶还好一点,其他各处都是灾情如火,民不聊生,堪堪度日。
“臣与山西的诸位同僚仔细商议过,若是继续下去,大同,太原等地的粮食都将锐减,每年一成,甚至是三成,陕西等赤地千里,十室九空的现象也会出现……”
“臣来之前,诸位同僚还希望我能向内阁谏言,将山西也加入移民之中,转移灾情严重之地的百姓……”
“番薯等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臣等也在力推,不过目前效用还不足够救活很多人……”
“近年山西爆发了数次的瘟疫,虽然应对的还算及时,还是死了近万人……”
朱栩手里端着一杯茶,听着赵晗的话,不时点头。
北方的天气越发古怪,粮食减产是必然的,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也在逐渐扩大,并且日趋严重。
这些都要靠“新政”来处理,朱栩心里有数,看向赵晗笑着道:“嗯,对吏部,你有什么想法?”
朱栩之前在回京的路上就与赵晗谈过,这么长时间,赵晗应该有些想法。
赵晗闻言,稍作沉默,而后道:“皇上,臣认为,朝政现在还不够仔细,明朗,所以吏部的政务与朝局一样,都要进一步的革新,率先完成‘新政’的目标,往后才能谈及其他。”
朱栩目色微动,赵晗的话说到关键处了。
虽然“新政”历经一年,但朝局还是纷纷扰扰,不够清晰,明白,稳定,内阁与六部还在持续的深化改革中。
“你先去吏部吧。”
朱栩沉吟一阵,道:“在朕大婚之前,写一份心得给朕,吏部是朝廷的要害部门,不能大意。”
“是。”赵晗心里稍松,他确实有些想法,但不敢现在就说出口,因为许多事情他还没证实,需要进入吏部去看看。
第901章 洪武号
赵晗离开了朱栩的班房,又去见了毕自严,这位日后算是顶头上司,不能怠慢。
毕自严的手已经伸到六部,但没有吏部尚书的配合很多事情也将难办,倒是也相当客气,与赵晗叙话了半个时辰。
随着赵晗的到任,六部尚书已经全部到位,内阁也有五位辅臣,基本上完善了朝局。
随后一天,内阁的动作更为迅捷,一道道政令几乎是目不暇接的颁布,毕自严更是带着孙传庭再次走访了六部,向外面显示朝局的一片和睦,团结一心。
当天晚上,朱栩的班房内,灯火通明。
毕自严,孙承宗站在朱栩御桌前,已经说了一个多个时辰,三个人都有些口干舌燥。
朱栩看了眼天色,眼见一时半会儿说不完,起身向小客厅走去,道:“边喝茶边说吧。”
毕自严,孙承宗两人年纪都不算大,但一个多时辰站着也是浑身酸麻,闻言便跟着朱栩走向小客厅,在朱栩对面坐下。
朱栩拿起茶壶,开始煮茶,感受炭火的温度,看着二人道:“嗯,皇家两院要重视,朕兼任院长的事情,你们既然觉得不宜大张旗鼓,那就内部通报吧。关于明年科举,周应秋走之前确实与朕谈了不少,就照你们的意思办,对政院系的官吏,生员进行一次科举考核,不过考题需要吏部,督政院,皇家政院共同来出,由礼部负责监考,分南北两地同时进行,三甲名单扩大到五百人……”
毕自严躬着身,等朱栩说完,思忖片刻,道:“臣遵旨。臣会亲自监督明年的科举,确保不会出现徇私舞弊之事,一定公平公正。”
朱栩“嗯”了声,道:“另外,凡是录取的前三甲,一律公开试卷,对于有异议的士子,也在他们的同意下公开试卷,透明也很重要……”
这种事很容易引出乱子来,而且由着士子的要求,日后的麻烦会越来越多,如果变成一个漩涡,会影响国家选士。
不过想了想,毕自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