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娘,这里是何处?”卢象升看着身前的宫女,压低声音道。
  “哈哈,卢大人不用担心,就是池子。”曹文诏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朗笑如常。
  卢象升已经渐渐适应,偏头看去,果然见两个模糊的人影半躺在不远处的池子里。
  自大明建国以来,有哪个大臣与皇上一起泡池子?这是何等的殊荣?
  卢象升连忙道:“臣不知,皇上恕罪。”
  朱栩道:“无妨,水正合适,快来泡一泡,今天出了不少汗。”
  卢象升快速脱下衣服,围住下半身,走到曹文诏身侧,小心翼翼的下了水,坐在池子里。
  宫女已经出去,这个房间内除了水流声,几乎没有其他声音。
  曹文诏是无所谓,他跟随朱栩多年,这样的场景早已经习惯。
  但卢象升不同,这位久在外,不了解京城局势,对朱栩也不怎么了解,被这怪异的寂静折磨了好一阵子,悄悄的侧身道:“启禀皇上,事情已经处理好了,承天门前都已经疏散,只有极少人还在停留。”
  朱栩脸上盖了整条毛巾,淡淡的“嗯”了声,闭着眼,正在享受。
  卢象升不习惯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对话,忍了一会儿,道:“不知皇上还有何吩咐?”
  朱栩躺在那,正享受着,胸口鼓了下,道:“你对朕取消‘贱籍’一事,怎么看?”
  卢象升看不清朱栩的脸色,自己也渐渐热起来,擦了下脸上的汗水,谨慎的道:“皇上胸襟伟岸,志向广博,此乃顺应民心,昌明之举。”
  朱栩不置可否,闭着眼,没有再说。
  大明其实很多潜力都被自我束缚,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贱籍”,尤其是其中的“匠籍”,不但阻碍了发明创造,科技进步,还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释放“贱籍”,朝廷是出于革新政务,换取民心的需要,但朱栩看的更长远一些,理解为事所必然。
  曹文诏心里捉摸不透眼下朱栩是啥意思,没有随意开口,躺在那,微闭着眼,仿佛什么都没听到。
  卢象升是文官出身,入行伍较早,进京也有几个月,可对朝局的发展还是云里雾里,看不明白,对此刻朱栩的心思,毫无把握,不知道如何开口,可也不能任由场面这么尴尬下去。
  就在卢象升快要撑不过去的时候,朱栩又开口道:“你对巡防营,兵部怎么看?”
  这就问到了卢象升熟悉的地方,他稍做沉吟,道:“回皇上,巡防营巡视,防卫整个京城,举足轻重,需谨小慎微,不可大意。兵部总理天下兵务,需有所节制,防止武人坐大,干政,危害社稷。”
  卢象升这话里就有所指了,他不可能不知道现在的军改以及大致情况。
  朱栩无声一阵,道:“你觉得大元帅府权职过大?”
  卢象升坐在那,神色沉凝,道:“权职大小并不重要,臣在意的是,大元帅府对朝局的影响。这大元帅府不同于五军都督府,请皇上三思。”
  朱栩拿掉脸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道:“你的想法与孙阁老,申尚书等人说过吗?”
  卢象升道:“是,诸位大人问过臣的想法,臣也据实说了,但并没有被采纳。”
  朱栩看了他一眼,坐起来,搓揉着毛巾,道:“你怎么想的?”
  卢象升看了眼曹文诏,道:“皇上,臣认为,大元帅府的品级需要低于内阁,大元帅府里的官员任命要由内阁举荐,至少征得内阁同意,辅臣不能兼职大元帅府,统调分离,大元帅府不能干政,涉政,一应官员皆要严格恪守……”
  朱栩听着卢象升的话,心里暗自点头,这位卢大人也是胸有沟壑之人,所说所想都很有见地,但不适合现在的大明的实际情况。
  朱栩没有回应他,而是问道:“你对兵部与巡防营的关系这么看?”
  卢象升心里微沉,感觉朱栩已经被孙承宗等人说服了,这未必是好事情,压着不安,想了片刻后道:“回皇上,臣认为,巡防营当有一公卿掌握,世袭罔替,如过去的英国公府一般,方能确保我大明京城太平,国祚安稳。”
  朱栩又躺下,看着前面,目光若有所思。
  卢象升说的并不多,但看得出来,他是属于“保守派”的,对过去的政体架构有怀念,与内阁的想法大体一致,“平稳”胜过一切。
  朱栩不想总是拿着鞭子抽着这群大人往前走,可局限性摆在这里,又怪不得谁。
  这个时候,从出水口飘出来三个盘子,伴随着一个宫女的声音,道:“皇上,这是酒菜,还有其他吩咐吗?”
  朱栩拦住看了眼,将其中两个推给曹文诏与卢象升,道:“没事了。”
  “是。”那边应了声,再无动静。
  朱栩坐起来,拿起筷子吃了点菜,又拿起酒壶倒酒,同时道:“都随意,无需拘礼。”
  曹文诏不拘束,直接就开吃,倒是卢象升很不习惯,只能跟着曹文诏,心里还是记挂着“军改”的事,欲言又止。
  朱栩吃了几口,喝了口热酒,心里越发舒坦,这才说道:“‘军改’是朕授意的,但这并不是最终版,只是眼前情况下,较为适合的一种方案,待我大明渡过眼前的灾情,各地局势缓解,财政宽裕,‘军改’还会持续……世易时移,时变事改,这是理所当然,我们不要过分的追求一步到位,这不现实……”
  卢象升听着朱栩的话为之一愣,这话着实有道理,让他反驳不了。依照他的经验,若是以往的皇帝,肯定不会再有下一次,但眼前的这位,有这一次,必然会有下一次,无可争辩,谁都不会怀疑!
  这是大明自开国以来,除去太祖太宗,最能折腾的皇帝!
  朱栩又喝了口酒,道:“关于巡防营……有人建议朕交给督政院,你怎么看?”
  卢象升一怔,督政院是靖王掌控的,这个人虽然是宗室,但并不是太祖一脉,没有篡位的风险,但是,督政院权职本身就过大,要是再有三万巡防营在手,那就太过可怕了些。
  “臣不赞同。”
  卢象升果断反对,道:“督政院本有督政之责,再守卫京城,于礼于法都不相合。”
  朱栩看着卢象升笑而不语,卢象升扣的帽子挺大,实质风险丝毫没提,他不以为忤,吃着菜道:“嗯,确实有些离谱。你觉得,哪位公卿比较适合统领巡防营?”
  “吕国公。”卢象升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吕国公也就是张之极,英国公张维贤的长子,当初朱栩为了拿走张维贤的兵权,同时安抚张维贤以及勋贵公卿,又给了张家一个国公,一门两国公,张家也算显赫了。
  朱栩微微点头,这个人倒也算合适,只是张家有没有什么怨念,或者其他心思就难说了,并且,由一个国公执掌巡防营,世袭罔替,开国前期或许可以,到了现在已经完全行不通,需要另想办法。
  “这件事,朕再想想,不着急。”朱栩道。拱卫京师的还有密云,天津卫的两大营,单一个巡防营还坏不了事。
  对此,卢象升确实也不着急,不过他是一个武将,不可能一直待在京城统领巡防营,抬起手,迟疑着问道:“皇上,不知,臣的安排……”
  朱栩看了眼,笑着道:“怎么,京城待不惯?”
  卢象升向前躬身,道:“臣不敢,只是臣是武将,还是希望能出京领兵。”
  朱栩点头,思忖一阵子,道:“嗯,朕知道了,朕会与孙阁老等人再商议一番,过一阵子吧,等朕的信。”
  卢象升完全没想到朱栩这么好说话,连忙起身就要单膝跪地,朱栩摆手道:“免礼,小心喝洗澡水。”
  池子有些深,不适合行礼。卢象升脸上有些尴尬,心里颇为振奋,道:“谢皇上。”
  曹文诏在中间听的有些着急,凑近朱栩一点,低声道:“皇上,我那个……”


第924章 荡漾
  曹文诏有点急,这样一支军队,日后对大明来说肯定非常重要,他不能错过!
  眼前是最好的机会,他想争取下来!
  朱栩重新躺下,以毛巾盖脸,没让曹文诏多等,闷声道:“给你也行,不过那些小家伙得带着,好生培养,再给皇家军院那些生员做个实践基地,磨练一番。”
  这些还不是随意安排,曹文诏立刻就沉声道:“皇上放心,臣一定做好!”
  朱栩已经重新躺进水里,舒服的吐了口气,道:“这些都是从各军选拔出来的精锐,你可不要让朕失望……地点嘛,就放在京师与山西交界,具体训练手册朕会给你写,有什么不适应的,自己调整。总之一句话,日后的战争,是多军种配合,快节奏,高烈度的战争,一定要有新的标准,新的战术,新的理念!不能拘泥于成法,要大胆创新,改革,破除陈旧,在战争中,要灵活多变,战术很重要,战略更重要,要有全盘考虑的思维……”
  曹文诏静静的听着,默默思忖。
  他很清楚,眼前的皇帝平时不喜欢说话,肚子里藏了不知道多少心思,但凡他愿意开口了,尤其是长篇大论,肯定很重要,预示着某些事情。
  曹文诏很认真,卢象升也不是一般人,敏锐的从朱栩的话里听到很多东西,令他陷入深思,百思求解。
  朱栩话头很快收住了,说的多了反而效果不好,开个头,由他们自己去思索,发展,那样才更适合这个时代。
  曹文诏,卢象升本想多问两句,但见水已经没了朱栩下巴,欲言又止。
  朱栩闭着眼,难得放松,泡会澡,没在滚烫水里,轻轻吐了口气,认真的享受起来。
  曹文诏,卢象升都有了心事,反而不那么自在,但是强忍的陪着。
  水从朱栩右手边出来,缓缓流动,从左侧的出水口慢慢出去,仿拟的就是露天温泉。
  足足大半个时辰,三个人才穿好衣服,从房间里出来。
  这一出来,三人是齐齐的一哆嗦,裹紧衣服,朱栩抬头看了看天,道:“走,去朕那,吃点好的。”
  曹文诏对这个特殊的军队还有很多事情想问,乐呵的道:“那臣就不客气了,听说江南陈家给皇上进贡了一种好酒,臣可惦记好久了。”
  朱栩哈哈一笑,道:“行,待会儿走的时候,抱一坛回去,卢爱卿也带回一坛去尝尝,是江南陈家秘法酿制的,着实不错。”
  卢象升早就听过曹文诏与皇帝关系非同一般,今天算是见识到了,犹豫着抬起手道:“臣谢皇上。”
  朱栩摆了摆手,道:“走吧。”
  曹文诏无所谓,他与朱栩在景焕宫相处多年,一坛酒不叫事,大大咧咧的跟在朱栩身后。
  卢象升走在后面,看着两人,神色有些异样。
  眼前的这个皇帝,让他有些恍若梦中,不管是神宗,光宗,还是熹宗,在群臣面前都相当威严,不苟言笑。眼前的皇帝,真实的有些不像真的,就似一个普通人,喜怒哀乐都在一举一动上,给人亲切感。
  朱栩等人刚刚回到正殿,一个内监就匆匆小跑过来,道:“奴婢参见皇上。”
  朱栩看了眼,不是乾清宫的,道:“什么事情?”
  内监道:“回皇上,太妃请皇上过去用膳,太后娘娘,李娘娘,海娘娘都已经过去了。”
  朱栩眼神露出诧异,老太妃请客还是第一次,俄尔转头看向曹文诏与卢象升笑着道:“今天是吃不成了,不过,酒照送。”
  曹文诏立即抬手,道:“臣谢皇上。”
  老太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