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皇帝,能不能做点稳重的事情?”
“就快成亲了,用得着这样以书传情吗?”
“永宁最近都玩疯了,一天到晚想着出宫,也不知道在外面干什么,你这个皇叔就这么当的……”
“张筠也是,我素来以为她是庄重的人,没想到也陪着你胡闹……”
朱栩静静的听着,丝毫不敢反驳,以免引来更多的炮火。
小丫头有些怏怏不乐,被张太后发现,她今后出宫就难了。
“你啊,就是太笨了。”
从慈宁宫出来,朱栩对着边上闷闷不乐的小永宁道。
小丫头不服气,仰着脖子道:“是皇叔你写的太频繁了,三天两头的送,母后不发现才怪。”
朱栩嘴角抽了下,立即反驳道:“你就不会说你一直在乾清宫,朕还能不给你作证?”
小丫头一噎,张嘴就道:“母后哪那么好骗,你小时候还不是经常被她抓住。”
朱栩玩的正高兴,本就不甘心他与张筠之间的飞鸽传书中断,胸中憋着一口气,看着小丫头冷哼道:“可以啊,敢跟我顶嘴了!”
小丫头先前还“气势汹汹”,闻言立即缩回脖子,低着头,小声反抗道:“就知道欺负小孩子……”
“跟朕走!”朱栩提着小丫头,准备好好教训她。
另一边张家,张筠也事发了,被她娘张夫人拉在闺房里,苦口婆心的劝说。
张筠是被朱栩带进沟里,现在后悔的很,坐在她娘面前,低着头,俏脸如红烧云,双手绞在一起,整个人坐立不安。
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觉得这样的羞臊,但心里又有一些怪异的兴奋,一颗心怦怦直跳,难以平静。
第953章 就绪
朱栩“谈情说爱”了五六天,算是真真切切的放了个长假。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朱栩这一阵子过的太舒服,时间飞快,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二,元宵节就差两三天了。
暖阁里,朱栩喝着茶,看着面前的毕自严,孙承宗,沈珣三人,笑着道:“怎么了,大过年的这都到朕这来了?”
毕自严抬脸上很是疲惫,还是笑着道:“皇上,内阁的政务基本上梳理好了,等到大议的时候就可以与地方上大员仔细商讨,完善,不至于出大篓子……”
朱栩对毕自严的能力是放心的,虽然偏保守,但做事面面俱到,不会出差错,颌首道:“嗯,简略朕看过了,速度有些慢,稳妥要兼顾效率,大体无碍。”
毕自严知道朱栩“好急求全”,闻言没有辩驳,继续道:“督政院,大理寺,税务总局等在地方上布置已经在着手,人手在加紧选拔,务必清廉,能干,忠于皇上,忠于朝廷,支持‘新政’……”
朱栩听了好一阵子,这些都没什么意见,想了片刻道:“巡政御史什么时候出京?”
相对于督政院,大理寺这些,朱栩更看重巡政御史,只有这一股力量与地方关系最弱,最能看清事情,给他,给朝廷实话。
毕自严抬起手,道:“二十二巡政御史,因为吕宋,旧港还不完善,不必派出。臣准备了明面上的二十道,另外两道臣想作为暗查,巡视各省,暗中监察一切。我大明疆域辽阔,这一来一回,最起码也要一年,臣已命驿站第一时间传送巡政御史的奏本,好让皇上,朝廷及早知晓地方的实际情况……”
到了这一步,朱栩与朝廷在很多问题上基本上一致,比如“新政”的推动上。
毕自严说的相对详细,朱栩对两个暗查有些意外,也有些欣喜,首肯的道:“不错,是个好办法。”
毕自严不会因为朱栩夸奖一句就动容,继续道:“各地官员估计月底月初就会陆续进京,臣已经让礼部做好接待,尤其是各地使臣,更需展现我大明宽仁厚德……”
朱栩立刻就知道毕自严话里的意思,摆了摆手道:“死了就死了,如果倭国剩下的那几个还敢有什么不满,留下一个,其他的就将他们的人头打包送回去。”
毕自严不知道朱栩为什么对倭国这么厌恶,当然,他也没有好感,便收住话头,道:“是。臣已经做好计划,准备与各位巡抚,总督详谈,看看他们都有什么想法,意见……”
现在的改革已经到了地方层面,尤其是巡抚一级最为重要,他们将是推动的主力,如果他们不用心,不努力,朝廷十倍力气都未必能成事。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道:“嗯,必要的话,拿几个立威,刑部,督政院,都要用起来,不要放着了。”
毕自严一直都有意压制这两个衙门,求稳,听着朱栩的话,倒是意外的赞同,道:“是,臣有这个打算,到时候必要震慑一二。”
对于毕自严表现出的凌厉,朱栩还是很期待的,转头看向孙承宗,道:“孙阁老?”
孙承宗现在负责“军务”,举着一道奏本,道:“皇上,军队的新的军职,军衔,旗帜,番号,人事变动等等,臣与兵部已经拟定好,请皇上过目。”
朱栩接过来,随意的翻了翻,放到一边,道:“嗯,朕心里有数,还有别的吗?”
孙承宗对于朱栩这种“随意”的态度很不安,瞥了眼毕自严,沉吟一阵,道:“‘军改’,北方战区,西方战区,海上战区都没有问题,南方战区,臣打算亲自走一趟……臣请赐予调动南方诸省军队的权力,以防不测。”
朱栩眯了眯眼,显然,孙承宗也察觉到了。
“云南……”朱栩斟酌着话语,慢慢的道:“与缅甸,安南等接壤,自古以来就是多战之地,不能大意。朕之所以放左良玉在那,就是需要他那一股狠劲震慑各个势力,这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他到京之后,朕会敲打一番,其他的应该不成问题,你可以从容的来。”
孙承宗应声,道:“是。山海关的熊廷弼,四川的秦良玉,臣都不担心,臣等计划亲自出京监督,确保万全。同时再次监察一下各地军备,以防欺瞒以及各种空饷,贪腐等问题。”
这些朱栩也是放心孙承宗的,颌首道:“嗯,明年朕赐你王命令箭,再派内监,禁军随护,必要的时候,先斩后奏,确保军队纯洁,忠诚,决不能容有任何污秽!”
“遵旨!”孙承宗道。
“沈尚书?”朱栩目光看向沈珣。
沈珣举起奏本,道:“皇上,关于迎接各国使臣,各地巡抚等官员的一应衣食住行,臣等已经拟定好,相应的礼节臣也都梳理完毕,到时可以照此办理,以免出差错。”
朱栩接过来,认真的看了看,当真是相当的繁琐,尽显大明的威仪。
好一会儿,朱栩合上,笑着道:“嗯,不错,就这么办吧,你盯着就成。”
“是。”沈珣抬着手,又举着一道奏本,道:“皇上,大婚等事项基本已经齐全,只等开始。臣列举需要皇上亲自做的二十四项,宫里要做的三十六项,皇后娘娘要做的七十二项,群臣,使臣之礼四十八项,回礼所需八十一项……”
朱栩单听着沈珣嘴里数字就头疼,接过来看了眼,眉头立时抖了抖,很多东西在他看来都奇奇怪怪,比如他要站皇极门城楼接受轮番“恭贺”,要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转来转去,告天地,祭祖先等等都是半个时辰,一个时辰算的,几乎一天时间,他要么站着,要么跪着,相当的可怕。
朱栩很头疼,面上不动声色的道:“还能缩减一点吗?这些太过繁琐,一些没有意义的,尽量不要……”
沈珣立刻就懂了,道:“回皇上,这已经是最大精简,不能再减,否则就会影响大婚仪程。”
朱栩心头恨沉重,不自觉的叹了口气,道:“嗯,朕知道了,没什么事就回吧,对了,元宵节都放放假,朕亲自出去一趟,与民同乐,顺便将元宵节定为我大明全国的节日,万民同庆,任何人,任何地方,无有例外。”
毕自严对这个没有什么异议,事情也都说完了,三人便抬手,道:“臣告退。”
朱栩看着三人离开,倍感头疼。明朝成婚本就复杂,何况他这个皇帝,还不知道要被多少人围观。
不过,终于要大婚了,这大婚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对整个大明来说同样非常重要!
第954章 大婚前
元宵节,是大明最热闹的节日了,甚至说不止于,还要追溯更为久远。
唐诗宋词关于元宵节的不知道有多少,传世名篇更是数不胜数。
朱栩与五位阁老,从长安街这头到那头,贺词,赏赐,游花船,灯笼如火如龙,将这个热烈气氛推到了极致。
在长安街上,花团锦簇,唱和如雷,仿若灯海,亮如白昼,舞狮,杂耍,各种吆喝声,吵吵嚷嚷,接踵而至,炽热如沸。
逛了一大圈,朱栩,毕自严等内阁辅臣来的一个酒楼,坐在一个桌上,看着外面的烟花,听着喊叫声,都没了平时的严肃紧张,每一个都面上带笑,相当放松。
“来,举杯。”
朱栩端着酒杯,看着众人朗声道。
一群人都笑着举杯,陪着朱栩满饮。
虽然朝政压力大,局势混乱,诸位朝臣心思各异,但都是“工作上”的,抛开这些,众人还是能其乐融融,谈笑风生的。
朱栩也轻松不少,笑着道:“今日诸位无需拘束,畅饮,喝醉了,朕负责送。”
毕自严等人都笑着客套,倒是宾客尽欢。
“皇叔皇叔……”
没多久,小永宁突然跑上来,眼见这么多人在,很是僵硬的行了礼,来在朱栩耳边低声道:“皇叔,小婶不肯出来。”
朱栩已经料到了,心里叹了口气,越发对明朝礼教深恶痛绝,这好好的元宵节约个会都不行。
那么多美好的画面,就这么悄悄在脑海里溜走了。
“坐下吃饭吧。”朱栩不动声色的笑着道。
小丫头坐在朱栩边上,在外人面前,还是摆足了公主仪态,倒是没有失礼。
内阁一干人自然知道这位公主殿下任性淘气,但也没有什么出格的事情,所以都含笑示意。
这一顿饭,这个元宵节整个京城都过的挺好,毕竟京城物价控制的极好,商业相对发达,有钱的人非常多,近乎是彻夜相庆,络绎不绝。
在朱栩等人吃饭的时候,张家现在也是喜气洋洋,张灯结彩。
张家全都是内监,宫女走来走去,张筠不停的在被打扮来打扮去,走到这边,走到那边,尤其是婚礼大典的仪程方方面面,一丝不苟。
张家都跟着忙活的,累的是不是一点半点。
“给我回来,帮衬着点你姐……”张夫人一把抓住要逃跑的张姝,没好气的道。
张姝摇头晃脑不依,惨叫道:“娘,人家很累了,为什么姐姐成亲,累的是我……”
“给我过来。”张夫人一把就将张姝给拉扯了回去,低声训斥了几句。
张筠站在厅正中,一群宫女在她身上忙活,还在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好一阵子,一个领事宫女道:“娘娘,说了这么多,估计您没记住多少,不着急,我们还有时间。”
张筠头上是重重的凤冠,身上是大红霞帔,加起来起码有几十斤,站在那纹丝不动,轻笑着道:“没事,我都记住了。”
几个宫女相互对视,领事宫女连忙道:“没关系,到时候会有我们领着走,娘娘只要听我们的,就不会错的。”
“好。”张筠目光转动的看了她们一眼,笑不露齿的道。
宫女们都不认为张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