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李邦美连忙应声,领头带路。
  李邦美是李邦华的弟弟,近年一直在京东大营,现在负责天津卫的防务,倒是尽心尽力,颇有好评。
  码头,旗帜招展,迎风飘扬,咸湿的海腥味扑鼻,伴随着凄冷的寒风,远远看去一片汪洋窜动,令人生畏。
  朱栩穿着常服,在一群人的簇拥中,来到码头,入眼尽皆是船只,密布于海面上,轻轻晃动。
  没多久,从各处船里冒出了一群人,吵嚷着纷纷上岸,出现在朱栩近前。
  领头的便是已经穿上朝服,脸上威严的信王,朱由检。
  他面无表情而来,身后跟着一大群人,男男女女都有。鳌拜,郑芝龙赫然在列。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朱由检领着一群人,给朱栩行礼,长身而拜。
  “免礼,平身。”朱栩背着手,朗声道。
  “谢皇上。”朱由检领着一群人起身,目光看向朱栩。
  朱由检面色瘦削了不少,表情平静,双眼里也没有过往的那种激愤,操切,厉色,取而代之是一种平静。
  他站在朱栩对面,微低着头,但眼神却一直盯着朱栩。
  才短短两年,眼前的人仿若脱胎换骨,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越发的有帝王威严,一举一动令人不敢直视,情不自禁的低头。
  朱栩同样在打量着朱由检,尽管他表面很平静,但朱栩已经极其善于观察他人,朱由检眼神里那抹隐藏着的不甘,被他轻易的捕捉到。
  对于朱由检,朱栩已经不在意,心里的那点愧疚早就在这些年的“交锋”中随风消散,他上前一步,看着朱由检,微笑道:“五皇兄,近来可好?”
  朱由检是被那些谣言逼来京城的,他幻想过很多与朱栩面对面的情景。
  在金銮殿上的遥遥相望,在乾清宫的对视不语,甚至在慈宁宫的饭桌上,从容和谐,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场合。
  这些年的怨愤压在心底,朱由检梗着脖子,有些僵硬的道:“劳皇上关心,臣还算太平。”
  这句话就充满了讽刺的味道,朱栩笑了声,转向他身边的大和尚,道:“慧净大师,好久不见?”
  慧净一身袈裟,颌首道:“劳皇上观念,方外之人也想出去看看,或可见如来,觅得大自在。”
  朱栩不理会他的禅机,转向郑一官,鳌拜,道:“你们二人可有什么想与朕说的?”
  郑一官也就是郑芝龙,他是海盗出身,深知大海的危险,但他喜欢冒险,也知道这一趟的回报,足以让他提着脑袋干活!
  他毫不犹豫的抬手,道:“臣誓死完成皇上交代的使命!”
  鳌拜满脸大胡子,小眼睛闪烁,郑芝龙话音未落,紧接着就沉声道:“臣奉旨行事,其他不问。”
  朱栩眼角微眯,这两人都是人精,正好。
  “朕还给你们带来一个人。”朱栩背着手道。
  他话音落下,一个人影从朱栩不远处走出,神色战兢的抬手向朱由检道:“下官吴可为,见过王爷。”
  吴可为,东林余孽,朱栩一直留着没动。
  他现在很恐惧,浑身都在颤抖,这去西夷,万里之外,他太害怕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朱由检表情淡淡,他很清楚,这一趟他只是个台面,事情都有别人做。
  “皇上,最大的那一艘就是洪武号,要不要去看看?”李邦美在朱栩耳边,低声说道。
  实则上,朱栩一直在看。
  这艘战舰,是明朝最大的一艘,放眼全世界,应该也是巨无霸。它采用了大明几乎所有的匠艺,同时还有传教士等的参与,可以说结合了大明内外,东西两边的技艺。
  这艘战舰,将是大明的一个巨大象征,它,即将起航!


第970章 出征
  洪武号并没有靠在岸边,而是停泊在一群舰队的中间。
  朱栩从一道道夹板上穿过,来到这艘大舰的跟前。
  入眼就是一面面收起的大帆,置身于下,有种异常渺小的感觉。一根根桅杆伫立,密密麻麻,如同密林。
  这艘战舰,长有七十丈,宽有二十多丈,是真正的巨无霸。
  朱栩站在不远处的船头,眺目远望。
  这艘战舰从头到尾都包裹在铁皮中,一眼看去,给人坚不可摧的森硬之感。
  李一藻出现在朱栩身侧,介绍道:“皇上,洪武号,大部分用的都是精铁,坚固异常,一般的枪炮都奈何不得,装有灭虏炮两百二十门,上下三层,驻士兵一千二百人,在海上的航速,可与快马相比,若是有船队相护,速度会稍慢……”
  他是这次的主设计师,洪武号的上上下下,没有他不知道,在朱栩身侧,言简意赅的说着。
  朱栩目光微眯,暗自点头。
  这艘战舰里也有他的一些想法,虽然还很粗糙,但确实有了后世一些战列舰的模样。
  这是第一次,以后会更好,更完善!
  “走,都上去看看!”
  朱栩挥手,大步踏上夹板,走向洪武号。
  一群人跟在朱栩身后,涌上洪武号的甲板。
  朱栩一只脚踏上去,稳如泰山,如履平地。
  他心里瞬间涌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来,五味杂陈,无以言表,站在甲板的入口,神色有些发呆的看着不远处,飘扬着的大明国旗。
  这艘战舰,代表着他的期许,某种程度来说,也预示着大明的未来,大海茫茫,前途亦渺渺。
  过了好一阵子,曹化淳上前,在朱栩耳边低声唤道:“皇上。”
  朱栩一怔,醒悟过来,迈步向前走起,道:“不错,这艘战舰,超出朕的预想。”
  朱栩身后的一群人,并没有多想,跟着朱栩来到国旗之下。
  李一藻看着仰望国旗的朱栩,沉吟一声,继续道:“皇上,舰队已经规划好航海路线,一路上停泊的地方也有了既定。汤若望以及尼德兰,佛郎机的人去年已经发信回去,我们到之前,肯定会有接待,不用担心其他……”
  这些朱栩早就知道了,他上前,拍着精钢桅杆,满怀激动与憧憬,道:“嗯,好!这一路上,你们要好自珍重,朕交代你们的事情,要一件不落,完完整整,认认真真的去做好,这个舰队,朕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付出的钱粮高达数百万……”
  朱由检,鳌拜,郑芝龙三人,一个是台面,两个是护卫,真正做事的是冯祝等人,这些人听着朱栩的话,齐齐抬手,道:“臣(奴婢)遵旨。”
  在这之前,朱栩有千言万语,但站在这里,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今天的太阳格外好,港口的风也不大,一船人的心思各异,都看着朱栩没有说话。
  “你们留下,朕走走看看。”
  朱栩对着身后摆了摆手,向前走去。
  桅杆,帆布,长绳,大炮,船舱,船头,朱栩一路漫步,甚至还上了最高层,眺望这艘战舰,上面的人,整个战舰,整个港口,远处的大海。
  虽然只是很小的一块地方,但朱栩却有种君临天下,俯瞰整个世界的奇异感觉。
  好一阵子,在曹化淳的示意下,朱栩才下来。
  冯祝站在信王边上,见他面无表情,上前道:“皇上,吉时已到,该举行仪式了。”
  朱栩深吸一口气,转身下船,道:“好。”
  朱栩与曹化淳,李邦美等人下了船,朱由检等这次出海的人都没有动,目送朱栩离开。
  等朱栩上了岸,一声声礼炮突然响起,在整个港口轰鸣。
  朱栩背着手,站在高处看着,洪武号上人影攒动,朱由检领着一群人,整齐的站在国旗之下。
  曹化淳站在朱栩边上,道:“皇上,这就要起航了,真不要讲些什么?”
  朱栩一肚子话想说,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不说了,看着它扬帆吧。”
  曹化淳看着朱栩,见他的表情有些不明,息声没有再说。
  洪武号上响起阵阵钟鼓声,接着就是一阵阵鞭炮,响彻洪武号,响彻整个港口。
  朱栩看着那一阵阵泛着热气的烟雾,神情晦涩,心里情绪翻涌。
  咚咚咚!
  厚重激昂的鼓声响起,伴随着一阵阵钟声,琴声等等,继而国旗升起,有国歌声在其中附和。
  朱栩也张嘴跟着唱,遥遥望着国旗,双眼里是熠熠生辉。
  他很后的人慢了一拍,但朱栩开口,他们这些人哪怕还不知道,或者不记得这个国歌,都跟着张嘴。
  国旗很快在顶头迎风招展,飒飒作响。
  “起锚!”
  洪武号上有人大喝,挥舞旗帜,船尾数个人立即拉着重重的铁链,吆喝声底气十足。
  没多久,声音再次响起:“扬帆!”
  不止洪武号,一百多艘船继二连三的打开帆,一面面帆打开,嘭嘭嘭不绝,尤其是洪武号上,一面面大帆打开,巨大的不可思议,甚至比船都大,颇有些遮天蔽日之相!
  “臣等出征!”
  在洪武号上,朱由检与上百个官员,齐齐向着朱栩方向跪下,沉声大喝。
  这一刹那,朱栩有种冲上去,与他们一起走的冲动。
  旋即就被深深压制,朱栩挥起一只手,沉声道:“准!朕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吾皇圣明,臣等誓死不辱使命!”
  一百多人的大喝,在港口回荡,激起一阵阵澎湃的热血。
  洪武号缓缓运转,向着东方使去,其他大小船只,同样转动帆桨,跟在洪武号之后,井然有序,又颇为浩大,盛大的慢慢远离。
  朱栩背着手,望着,看着,久久不能回神。
  这支舰队终于起航了,在起航的那一刻,大明的国运也正在随着他们的摇摇晃晃而起起伏伏,不可揣度。
  这个过程说时快,过时长,从朱栩到天津卫,再到现在的舰队离港,足足经历了两个时辰。
  朱栩不说话,一群文武官员只得陪着,直到舰队快要消失,曹化淳才低声提醒道:“皇上。”
  朱栩神情微怔,深吐了口气,平定着心里复杂的情绪,道:“嗯,可以了,走吧,去京东大营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回京。”


第971章 以退为进
  朝局的乱象比朱栩预计的要更加纷扰,是以天津卫这趟送行也变得相当简单,急促。
  只有他一个人来,内阁六部,军方的大人们一个没带,本来当是极其隆重的事情,变得有些波澜不惊,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注意的那些人也不会想到,这件事对大明来说,多么的重要。
  朱栩在天津卫待了一夜,在基地,防卫工事等逛了一遍,与各级官员谈了一次话,第二天,天色泛着鱼肚白,就急匆匆的赶回京城。
  内阁与京外封疆大吏的博弈还在继续,并且有越发失控的迹象。
  大明北方区域的代表团,以周应秋为代表,含辽东,河北两省,东方以方孔炤为代表,包括南直隶,山东,江西,浙江等省份,南方以蒋德璟,钱龙锡为代表,包括了湖广,广西,云南,福建等省份,西方代表以傅昌宗,李邦华,林日瑞等代表,含有陕西,甘肃,四川等六省。
  并不是全体巡抚都在,毕自严等人希望在小范围取得共识,然后再推而广之。
  不过既不如此,十多个人还是争论不休,并且争论范围还在扩大,更家细致。
  从督政院,大理寺,刑狱司等的权职,再到税务总局,海关,商贸,丈量田亩,粮税,官吏的任免权等等方面,都在你争我夺,讨价还价。
  内阁一直以来都有着强烈的“权归内阁”的理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