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倧,尚廉等人面色缓和,朱栩说的是事实,一个安南也是情形特殊所致。
  尚婧跪在地上,继续道:“下臣知道,若是名义上去国号,政体上也与大明一样,税赋等如常缴纳,实际上依旧由藩国各自署理,不知陛下能否出兵,护卫我等藩国?”
  李倧,李珲,尚廉脸色再次微变,不管真假如何,这实际上都是去了国号,哪怕他们再如何仰慕大明,这都是不可接受之举!
  但一时间,他们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们面临倭国的威胁,急需大明的保护,他们不能拒绝任何可能,不能得罪大明,更不能露出“不臣之心”。
  朱栩眉头挑了挑,目光更为讶异与深邃的看着尚婧。
  这个女子的魄力还真不一般,她是在试探,还是笃定大明没有吞并朝鲜,琉球之心?
  朱栩是在有意为难琉球与朝鲜,为接下来的吞并作些准备,但话题直接到了这里,就需要谨慎了,以免他们提前察觉,为日后平添麻烦。
  “你们怎么看?”朱栩看着李倧,李珲,尚廉,将话题扔了回去。
  三人神色都在变幻,一面是大明“不情愿”,一面是他们急需大明的保护,他们需要在不得罪大明的情况下,让大明的军队继续留在他们的国家。
  李倧,李珲目光闪烁,拿捏不定,这对他们来说,是大过天的事情。
  尚廉眉头忽然一松,抬手看着朱栩道:“回陛下,琉球愿意。”
  尚廉之所以这么快答应,是有几重原因。
  一来,琉球去年就已经答应,只是“程序”一直没有完成。
  二来,他认为大明确实没有吞并琉球的野心与必要,这是两百多年,甚至两千多年以来中原王朝的历史证明。
  三来,大明与琉球隔的太远,漂洋过海一来一回要一个多月,有天然阻隔。
  四来,就是琉球也在图求富强,需要向大明学习,变革。这是个机会。
  这些原因加起来,促使尚廉点头。
  但朝鲜与琉球不同,朝鲜立国已经几百年,不管明朝有没有吞并朝鲜的意图,想要去除国号,都不是一件小事情。
  难处就在于,倭国十多万大军聚集在九国岛,与朝鲜隔海相望,虎视眈眈!


第983章 精彩纷呈
  朱栩眼神里笑意暗藏,看着尚廉,微微点头,道:“国相能有如此为国之心,朕深为钦佩。既然你能做出如此牺牲,朕也不能熟视无睹。朕可以答应你,不管内阁与兵部的计划如何,留在首里的军队,绝对不会低于三千人!另外,朕会命兵部在萨摩藩增兵,倭国想要入侵琉球,必先进攻萨摩藩,若是萨摩藩遭到进攻,我大明的海军,必将第一时间驰援,确保琉球不受危险!”
  虽然三千人少了些,但有萨摩藩顶在前面,尚廉还是大喜,跪地道:“臣谢英明神武大皇陛下对我琉球的庇护与垂怜,我琉球必对大明忠心耿耿,永世不变!”
  尚婧心里的大石缓缓落地,轻轻起身,抬头看向朱栩。
  这还是她第一次近距离,认真的看着这位大明皇帝陛下。这与她父亲说的,与她想象中的完全不同。这位大明皇帝没有传说中的果断,睿智,战略超前,行事凌厉,反而尽是优柔寡断,目光短浅,进退失据之色,这令她倍感失望。
  她心里暗自叹了口气,打算回去与她父亲说说,不要让她进宫。她理想的夫君是运筹帷幄,行事果断的伟男子,眼前的大明皇帝——配不上她。
  朱栩不冷不热的点头,转头看向李倧,李珲,道:“你们怎么看?”
  李倧,李珲两人对视一眼,两人头上出现细细的冷汗。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现在就摆放在他们面前,如果去国号等于亡国,不去国号还是亡国,唯一区别就是朝鲜是否还控制在他们手里。
  现在大明在平壤有一支三万的军队,在济州有一个海军基地,人数在两千。尽管今天刚刚观看了大明的演武,知道大明军队纪律俨然,火炮犀利,战力非凡,可在朝鲜的三万人是不可能挡得住倭国十多万大军的!几十年前的事情他们都还历历在目,倭国的残忍与凶狠,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他们想想都战栗。
  决不能让朝鲜再次落入倭国之手!
  这是李倧与李珲两人的心底话,可去国号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答应的。
  李倧抬起头,看着朱栩,道:“陛下,不知此事可否容我们回国之后商议,再做答复?”
  朱栩果断摇头,道:“你们应该知道现在的情形,我朝的改革即将在未来几天确定,一旦定下,再难更改,二位国主需要早做打算。”
  李倧,李珲眉头紧皱,还是难以下定决心,最终齐齐的道:“是,下臣等会早做决定,奏呈陛下。”
  朱栩微笑着点头,转向张筠道:“皇后,可以上菜了。”
  张筠应声,对着不远处的宫女示意,宫女转身,立即一个个宫女端着盘子进来,在一个个桌子前摆放盘子,盘子里都是大明最顶级的厨师所做,色香味俱全,小而精致。
  大堂里顿时弥漫着一股股令人食欲大开的酒菜香气,都情不自禁的望向一个个落下的盘子。
  但是很快众人就强压食欲,喉咙耸动了下,目光闪烁,再次看向朱栩。
  朝鲜二位国主心事重重,一点胃口都没有,坐在那,眉头紧锁,脸色变幻。
  科尔沁大汗巴达礼心态倒是放松一些,在他看来,明朝现在的直接威胁在察哈尔,倭国还不算什么,讨伐察哈尔之战,势在必行!
  察哈尔的使者安达山将刚才的一切都看在眼底,心里在怀疑,明朝从朝鲜,琉球撤兵,是否为了征伐他们察哈尔,而且明朝已经透出风声,四月一号决战!
  “也不知道尼克鲁见到大汗没有……”安达山看着朱栩,心里沉重如山。
  大明的军队已经不同以往,不管是火器还是士气,这真要决战,胜败之数当真难料。
  也就是琉球的尚廉,尚婧父女神态稍好,琉球还有萨摩藩挡着,并且若是大明的驻军不走,凭借大明军队的战力与火器,足以保护琉球!
  张筠充当调和气氛的作用,刚要开口,忽然间,南掌的使臣含愤的站起来,向着朱栩怒声道:“尊敬的大皇帝陛下,下臣有话说!”
  朱栩该豪爽的时候还是豪爽的表现,直接道:“贵使请说。”
  这位使者很高,很白,眼神都是愤怒,微屈身,道:“我南掌速来对大明恭敬,不曾丝毫冒犯,不知贵国将军为何屡屡进犯,杀我百姓,占我城池?”
  朱栩眉头一皱,脸色淡漠,道:“有这样的事情?你说出这个人的名字来。”
  大堂里瞬间安静了,不少人的目光都转向下首的多尔衮。他们来了京城多日,早就互相交流过,对南掌的事情也知道了七七八八。
  同时众人心底猜疑不断,这件事,到底是明朝有意进犯南掌,还是这位将军桀骜不驯?
  难说!
  所有人的目光在南掌使者,朱栩,多尔衮三人脸上转动着。
  多尔衮神色平静,坐在那,自始至终都仿佛没有动过,安静的令人心惊。
  南掌使者的脸上一直是沉凝之色,他心底也在怀疑,这是大明有意的。他之前与大明不少官员接触过,不管是兵部的,还是内阁的,一个个都言辞闪烁,不肯给实话。
  不过,他还是想要大明皇帝给一个实话,这样才能让南掌判断下一步该怎么走。
  南掌使者抬起头,看着朱栩,嘴角动了下,旋即沉声道:“多尔衮。”
  朱栩的目光顿时看向多尔衮,道:“多尔衮!”
  多尔衮立即出列,单膝跪地,道:“回禀皇上,臣没有入侵南掌之意。安南余孽逃入南掌,得南掌庇护,剿灭不尽,时常威胁南安南和平稳定,臣多次发书南掌,要求他们不要庇护安南余孽,交出叛军,可南掌置若罔闻,臣不得以才出兵攻打。”
  朱栩眉头微皱,转向南掌使者,语气有些不善的道:“贵国在庇佑安南叛逆?”
  南掌使者脸色微变,没想到多尔衮拿出这个借口,神色不禁变幻起来。
  南掌与安南关系非同一般,尽管安南早就名存实亡,可与各个军镇还是关系密切,这次大明突然发兵,逐个击破,出乎所有人预料,等南掌,暹罗等过反应过来,安南已经灭国了。
  由于他们的国内现在也不太平,处处都是民乱,叛军占据不小地盘,收留安南几处“余孽”的,根本不是南掌国王!可多尔衮不认这些,专盯着南掌国王的地盘发兵,与他们国内的叛逆似乎还有某种默契!
  这件事,南掌使者是有苦说不出,看着朱栩面带不善,神色变幻,还是咬牙道:“尊敬的大皇帝陛下,我国无意庇护安南叛逆,下臣请交由我南掌处置,贵国休兵,一年之内,一定给陛下一个交代。”
  朱栩看着这位使者好一阵子才慢吞吞的转向多尔衮,道:“多尔衮,安南的形势你最了解,有什么说的?”
  多尔衮跪在,犹豫了半晌,道:“皇上,臣可罢兵,只是南安南怕是再无安宁之日。”
  安南与南掌之间,仿佛大明的辽东,有着一条连绵的山脉阻隔,直到南安南才可接壤。因此,北安南倒是一片祥和,并无兵祸。
  南掌使者连忙转向多尔衮,大声道:“我向将军保证,自此以后,我国全力处置安南叛军之事,保证他们不会逾越边境,一年之内,必然妥当,请将军放心休兵!”
  多尔衮张嘴欲言,朱栩果断摆手,道:“多尔衮,既然南掌使者这么说了,朕命你罢兵,今后一年,不得再与南掌交战!”
  南掌使者大喜,先是抬手向朱栩,接着看向多尔衮。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大明皇帝威严再如何,还得看地方掌兵之人。
  多尔衮毫不犹豫的低头,道:“臣遵旨!”
  南掌使者喜出望外,向着朱栩行礼,道:“多谢仁慈宽厚的大明皇帝陛下,我南掌愿世代忠诚于大明,愿大明文昌武盛,国祚不朽!”
  朱栩微笑着摆手,道:“维护藩国,是朕义不容辞的责任,贵使请坐,诸位举杯,今日,不醉不归!”
  南掌使者自然是感激肺腑,端着酒杯,遥遥的敬着朱栩。
  南掌使者认为事情解决了,大部分人也觉得朱栩处置公允,心生佩服,都面带笑容的举杯。
  但是有两个人的表情不太一样,一个是科尔沁大汗巴达礼,他双眸放着精光,喜形于色。一个是察哈尔的使臣安达山,他冷汗涔涔。
  明朝传出的风声,多尔衮就是从沈阳出,进攻察哈尔,在巴达礼来看,这是明朝决意讨伐察哈尔!对安达山来说,多尔衮脱身出来了,那明朝讨伐察哈尔已经是板上钉钉!
  四月一号!
  两个人,一个胃口大开,一个食不下咽。
  张筠指挥着宫女上菜,眼见“政务”结束,她开始说话,赐下一些东西,调和大堂里的气氛。
  众人有的是开心大笑,配合,有的是艰难举杯,喝的都是苦酒,有的根本就是强颜欢笑,食不知味。
  朱栩笑着看着这些人,眼神微微闪烁。大明北方,东方,南方,西方的使臣,国主,差的就是漠西蒙古占据的那一块了。
  这次的宴席,总体来说是相当成功的,在一片和谐中开始,在和睦中结尾。
  诸位使臣,国主颇有些难舍难分,望着朱栩离开的背影,神色相当复杂。
  现在的大明,仿佛又回到了两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