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93章 变局之前
  大明朝野尽管各种矛盾突出,人心如沸,对抗激烈,但在“新政”这所大船上,舵手们还是争分夺秒的进行着准备。
  由于张筠真的生气了,朱栩也不能带着几个孩子四处玩,四个小家伙体验一番,倒是性格有不少变化。
  朱栩觉得张筠的教育很不错,晚上在床上还讨论着,要让那些皇子皇女们每隔两年都来体验一番。
  朱栩没有给小家伙们禁足,只是没有让他们玩的那么疯。
  时间在景德镇过的还是飞快,转眼就到了九月。
  小慈煓两岁生日快到了,行辕是一片喜庆。
  小家伙能开口说话了,是一个挺萌的小家伙,说话奶声奶气,眼睛明亮,脸上的笑容几乎没有停过。
  傍晚,朱栩吃了点饭,便在小书房里忙起来。
  他手里的拿着的是神龙府送来的,这一次的博览会的成果。
  这是一份非常长的名单,里面有着各种成交的记录,详细,简洁,一目了然。
  朱栩慢慢的看着,名录很长,记载的都是这次贸易博览会的销售清单。
  排在前面的,是茶叶,香料,丝绸,瓷器,还有就是各种玻璃制品,屏风,镜子,锅碗瓢盆,还包括罐头,水壶等等,如果仔细看,还有各种布匹,生丝,纸张……林林总总,高达数百种。
  当然,还有就是军火,但博览会没有资格销售军火,有些人纷纷向外事局投书,希望博览会增加军火项。
  不管是大明四周,还是沿海各国,亦或者欧洲,不知道多少人想要购买大明威力强大的火炮。
  荷兰人,西班牙人还以定金的方式,向大明订购了五十艘各式各样的船,并且希望安置武器。
  朱栩没有在意这些,看着最后的成交金额,大写的:六百七十五万两白银。
  朱栩脸上笑容满满,心里吁了口气。这只是当场成交的,意向金额可能是这个的数倍!
  朱栩心里翩翩起舞,一系列美好的画面出现在脑海,心里越发满足,脸上笑容更多,忽然抬头看向曹化淳,道:“海上沿路派遣外交官的事,做得怎么样了?”
  曹化淳连忙上前,道:“沿海各国倒是没有多大波折,外事局采用了一些贿赂的手段,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个大小国家,愿意让我大明派遣外交官,并且派遣外交官来常驻我大明。”
  朱栩坐直身体,道:“嗯,这个要好生利用,不止在军事考虑,贸易先行,其他的跟进,告诉外事局,贸易,是目前的头等重要的大事,绝不能有丝毫松懈。”
  “是。”曹化淳应声。
  朱栩一只手摸索着椅子,道:“联合舰队要继续扩大,尤其是基地,要多建,同时构筑好防御工事,咱们要以点带面,现在无需做什么,打好桩子,摸清楚情况……”
  曹化淳默默记着,心里平静如常。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眼前这位陛下的雄心了,当大明上下都盯着金国的时候,他已经在筹备海军,但全国盯着“新政”的时候,他已经在海外布局了。
  眼前的人,比大明所有人都站的高,看得远,筹谋深阔,不可揣度。
  “或许,皇上真的要远超太祖太宗……”
  曹化淳暗暗想着,认真听着朱栩的话。
  朱栩说了一阵,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道:“关于军火,朕让军器局那边,做的出口型的火器,怎么样了?”
  曹化淳道:“已经有了样品,帅府那边还在核验,确保我大明的技术不会外流,保持领先,半个月左右,差不多会有结果。”
  朱栩手指敲击着桌面,道:“让外事局做好准备,大力推销,必要的话,军演,博览会,在各国的手段随便用,重要的是,要将东西卖出去,赚到足够的银子回来……”
  曹化淳十分清楚,大明的火器在很多国家是最眼馋的东西,只是大明一向严谨,卖出去的不多。若是彻底放开,只怕是供不应求,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或者说银子涌入大明!
  “但是,有些地方,还是要有区别对待的,比如倭国,比如漠西蒙古,什么能卖,什么不能,帅府要做好核查,谨慎处理……”朱栩又强调一次。
  “奴婢明白。”曹化淳躬身道。
  待到十月,朱栩就开始忙了。
  一群大小官员上书,请朱栩尽快回京,毕竟夏天已经过了,京城也不那么热。
  这个理由堂堂正正,无懈可击。但背后的理由是,“首辅”即将交替,很多人心里惶惶不安,需要朱栩回来坐镇。
  也就是这种时候,大明上下,朝野内外才会知道朱栩的重要性,不再担心他出幺蛾子。
  但是朱栩纹丝不动,就是赖在景德镇不走,偶尔还去南昌府走走看看,引得地方一阵震动。
  在十月中的时候,朱栩收到了孙传庭的信,这封信很长,但内容却不是很多,更多是一些想法,阐述了他对朝政内外,军政各方面的种种思考。
  朱栩看了很久,对这位未来的“首辅”的施政纲要进行审视。
  孙传庭之所以没有列出太多内容,实则上是一种请示的态度。
  “新政”几乎都来自朱栩的框架,是打破旧有大明格局建立的,毕自严的“新政”是在这些破碎上建立的,堪堪稳住混乱的局势。经过多年发展,混乱基本被消化,现在是时候清扫那些瓦砾,垃圾,臭沟渠,完成“新政”的彻底构建。
  朱栩认真的看着,他对孙传庭的想法还是比较欣赏的,他是万历年间的进士,与那个时候的官员一样,对朝局充满了不满,想要变革。
  现在,终于有机会,他是踌躇满志,豪情万丈,从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出,孙传庭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对于孙传庭的蠢蠢欲动,朱栩看的分明,却没有急着回信,越是到这个时候,越不能急,朱栩不能急,孙传庭也不能。
  在十一月底的时候,行辕迎来了一个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人。
  ——孙承宗。
  这位七十多还替朱栩满世界跑的老大人,这会儿风尘仆仆,再次来到行辕。
  “皇上,军队的情况,只怕没有我们以前预想的那么乐观。”
  这是简单叙话后,孙承宗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第1294章 多出的一张椅子
  两人是在行辕的后院,看着秋色,煮着茶,吃着点心。
  “具体说。”
  朱栩吃着点心,笑着说道。
  孙承宗坐在朱栩身旁,神色微凝,道:“臣重新梳理了军队的情况,尤其是军教处的情况,这些年招募的有学识的年轻人,不少对‘新政’持有异样的态度,还有各种别有用心的人在参入军队,军队里隐有一些派系出现,虽然没有光明正大,但隐有浮出水面的迹象……”
  对于军队,朱栩把控向来极严,基本上是封闭式的。但这么多年,军队经历了扩大又缩减,新兵营这么多年进出的高达百万,还有就是军院,这些年出来的新式军官有数万人,最为重要的,是有太多的有心人在往里面掺沙子,包括锦衣卫的二个巨头,骆养性与朱宗汉,朱栩的网再密,总有更小的。
  朱栩对于军队的情况是知之最深的,孙承宗自然也知道,听着他的话,朱栩道:“你打算怎么做?”
  孙承宗看着朱栩,神色冷肃,道:“臣,决定再次清洗军队!”
  第一次清洗还是崇祯元年,朱栩决意改革军队,孙承宗一己之力,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历时三年,才完成对军队的改革,清洗。
  但,“新政”正在最紧要关头,一个不好就会天下大乱,需要军队这座最强力的基石的稳定!
  但孙承宗不是一般人,他在这个关口说话,想必是有了某些原因,不得不做。
  朱栩思索一阵,道:“你有多大把握?要多久?”
  孙承宗见朱栩没有反对,立刻道:“现在整个大明,排除海军,正规军有三十多万,地方军有四十多万,地方军可以暂时不动,从三大军区下手,最多一年,就能完成,地方军再用两年,基本上就能肃清干净……”
  朱栩听着,这倒是与“新政”的时间差不多,“新政”再用三年,基本上能完成既定目标,再过两年就能消化,也就是说,景正十一年左右,历史上的崇祯十六年。
  那个时候,灾情也就到了尾声。
  如果可以这样,朱栩自然是高兴,但是“新政”需要护航,大明需要这块基石在。
  孙承宗明白朱栩的担忧,道:“皇上,‘新政’看似漂浮不到,危机处处,但总体是稳定,可控的。军队的清洗不会造成军队不稳,臣有信心。”
  朱栩渐渐琢磨出另外的味道,看着孙承宗目光审视的道:“你似乎在担心什么?”
  孙承宗微微低头,沉吟一声,道:“将来不管是秦良玉还是曹文诏执掌帅府,他们都做不到,所以,臣打算在之前做完。”
  这或许是一个理由,但孙承宗真正担心的,怕是别的。
  朱栩倒是想再等两年,看看“新政”的情况,但孙承宗的话,另他陷入沉思。
  他的改革是亘古未有,企图在封建力量最强的时候摧毁,并构建向新时代的路。
  这是一种对决,过去没有,未来也不会有。
  这是一场胜败难料的赌局,胜了,自然是康庄大道,万古留名,若是败了,只怕下场还不如崇祯,粉身碎骨,遗憾千年。
  在这个时候动军队,无疑是冒险的,但孙承宗这么大老远跑过来,这让朱栩对军队有了新的思考。
  朱栩思索半晌,道:“你想要什么方式?”
  孙承宗面露冷色,声音异常铿锵,道:“杀一批,流放一批,模棱两可的,臣打算送去萨摩藩,让他们戴罪立功,但今生不得回!”
  这已经可以说是相当严厉了,从孙承宗的语气中,朱栩可以判断,孙承宗这位老大人是罕见暗的动了杀心了。
  见如此,朱栩拿起点心,漫不经心的道:“那就狠狠杀吧,军队必须要铁血一心,任何异心都不能有。朕派司礼监去给你撑腰,军法处主刀。军情处,锦衣卫会协助。”
  孙承宗仿佛没有听出朱栩话里别样的味道,站起来,单膝跪地,沉声道:“臣遵旨!”
  朱栩伸手扶他,叹了口气,道:“朕是躲不下去了。”
  孙承宗自然知道有太多人希望朱栩尽快回京,他站在朱栩面前,沉吟一声,道:“皇上,这个时候,若是能不回,尽量别回。”
  朱栩看了他一眼,笑着点了点头。
  毕自严在做些事情,他若回京,只怕点头不成摇头不是。
  朱栩抬头看向不远处的曹化淳,道:“传旨给孙传庭,他可以回京了。命内阁拟定辽东三省巡抚人选,裁撤辽东总理大臣,诏杨嗣昌接任熊廷弼,周应秋,熊廷弼二人回京待命。”
  “是。”曹化淳应声。
  朱栩又转头看向孙承宗,道:“几个大都督想必你都谈过了,筹备一下,估计要几个月,就明年开始吧,由上而下,尽量控制住声势,不要弄出兵变之类的出来。”
  孙承宗会意,道:“臣明白。”
  朱栩派内监参与这次的清洗,自然是要加强对军队的控制,确保皇权威严。
  当夜,朱栩与孙承宗秉烛夜谈,只有他们二人。
  没有人知道他们谈的什么,只是孙承宗第二天就离开了景德镇,赶往京城。
  在孙承宗回到京城的第二天,因为秦良玉在陕川贵三省剿匪有功,加封副元帅。
  在大元帅府原本空荡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