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栩下意识的端过来,目光依旧盯着孙传庭送来的这份年终报告。
  这份报告,其中蕴藏的计划,比朱栩预期的还要激烈,宏大,很多事情都是他没有想过,或者不在意的,现在看来,都需要认真对待。
  很显然,孙传庭确实早有想法,也就是如此,在这么短短半年时间,他才能拟定这样庞大的计划书。
  或许,这还不是全部,毕竟他要考虑内阁六部的承受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将想法都掏出来。
  朱栩心里颇为激动,抬头看了眼柳如是,端起茶杯,感慨的道:“这位首辅,朕是选对了。”
  柳如是恪守本分,没有去看那本报告,轻声道:“皇上,大雪已经停了,时间也差不多,是不是该请皇后娘娘与殿下们回宫了?”
  朱栩合上报告,道:“嗯,朕已经让人通知了,你也收拾一下,随朕进宫。”
  柳如是脸上勉强一笑,道:“臣妾出身不好,尽管已经没有法度限制,礼制还是要守,请皇上见谅。”
  苏溪一直侧耳在外面听着,到了这里,不由得提心吊胆,紧张的不行,害怕朱栩真的就将柳如是扔在宫外。
  但后来里面的声音就小了,她没有听清,就更加担心了,似乎朱栩发怒了。
  再接着,就是朱栩的感慨声:“委屈你了。”
  苏溪就更加不安了,恨不得冲进去质问朱栩。
  半个月后,朝报新上任了一位主编,一身白衣,皮肤白皙,一举一动都是贵公子风范,谈吐优雅,学识丰富,令朝报上下都很欣赏,他的笔名是:赤青。
  赤是朱,青是柳。
  这位大主编后来写了很多文章,在大明引起巨大轰动,深受乾清宫的看重。时常进出乾清宫,甚至夜宿不出。
  这在后来也传出了另一个短暂的谣言,那就是乾清宫的皇帝陛下实则喜好男色,佐证了他宫里妃嫔那么少,还一度坚持拒绝纳妃,一时间甚嚣尘上。
  当然,这是后话。
  孙传庭的人事计划尽管是“小范围”的讨论,但瞒不住高层。
  毕自严自然很快收到消息,他面前站着张国维。
  “我也没有想到,孙传庭会这样安排,你有什么想法,尽管直说。”毕自严看着张国维,叹道。
  根据孙传庭的安排,兵部侍郎张国维,升任兵部尚书。
  按照毕自严的想法,是想让张国维去安南做巡抚,以避开混乱的朝局。但孙传庭直接让张国维继任尚书,这样的有惑,张国维未必推卸得了。
  张国维看着毕自严,神情肃然,抬手道:“下官不满大人,孙阁老找过下官谈过,没有封官许愿,而是要下官做很多事情,下官……想做这些事情。”
  毕自严沉默一阵,感慨道:“孙白谷倒是好手段,你连你都能拿住。幼唐,去哪里?”
  张国维抬头看向毕自严,犹豫了下,道:“新成立的商务总局,局长,正卿。”
  毕自严神色怔了下,点头道:“孙白谷好魄力,也好算计。我不拦着你们,但你们要记住,一群人行路,一定要跟上速度,跟不上,就会被甩掉,目标要一致,不要走岔路,不是同一个终点,也会被抛弃。”
  张国维知道,这算是毕自严给他的政治忠告,看似浅显,实则大有道理,是毕自严的写照。
  他恭敬的抬手,道:“下官明白。”
  “希望你能真明白。”毕自严摆了摆手。
  张国维再次抬手,告退离开。
  孙传庭坐在轮椅上,看着门外的雪,神色平静,目光复杂。
  平王出来说话,代表的是皇帝,“帝党”一系将会站在孙传庭一边,现在又摆平了张国维,李幼唐,等同于搞定了他这个“前首辅”的势力,朝廷内外,基本没有谁能阻挡孙传庭了。
  毕自严沉默了良久,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自语道:“皇上韬光养晦十年,培养了孙白谷,孙白谷沉寂五年,筹谋多年,你们……到底要带大明去哪里……真希望我能看到。”
  一天后,朱栩的车队使过正阳门,迈入大明门,正式回京。
  在他的车队还没有进城的时候,京城里不少人就收到消息,开始忙着写奏本。
  没有了过去言官那种抱团,连绵不绝的攻击如潮,这次这些大小官员要么“实事求是”阐述孙传庭这些日子的“不轨”与“专断”,或者是大打悲情牌,言称孙传庭“祸害忠良”,“大乱朝纲”,长此以往“朝廷威信尽失,国将不国”。
  在第一时间,孙传庭踏入乾清宫,在东暖阁,与朱栩面呈。


第1309章 开始了
  东暖阁内,没有任何人,宫女,内监,都远离乾清宫五十米,谁也听不到里面的对话。
  这次对话,谁也不知道,除了朱栩与孙传庭。
  后世史书,对这一天的对话,仅仅这样描述:庭立于帝前,言时机到,不可等。帝允,另有期许。
  这十八个字,后世反反复复研究,只知道出自大公公刘时敏的晚年的《乾清宫杂述》,被收录在《景正实录》中,其他的,再也研究不出。
  孙传庭在进了乾清宫,朝野目光都盯着。他们心急如焚,都想知道,朱栩对于孙传庭到底是如何看待,对他即将的施政计划是什么样的态度。
  孙传庭在乾清宫待了足足三个时辰,这才出宫。
  很多人都在等着各处的反应,令人惊讶的是,乾清宫安静如往常,深不见底。内阁,六部同样缄默,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只是,在很多人的焦急期待中,肉眼可见的,反对孙传庭的声音渐近小了下来,本来若有若无阻拦着孙传庭的人与事慢慢消失。
  朝廷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变得自然流畅。甚至于,京城内外的谣言都趋于平静,日渐稀少。
  时间快又慢,很快就到了景正五年的尾声,年终大议被定在最后三天。
  各部门都紧张无比,尤其是议会,要审议的东西太多,还要面对内阁的强大压力,可以说是忙的焦头烂额,同时又一顿子腹诽。
  孙传庭对内阁压榨的比毕自严厉害的多,近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
  议会都如此大的压力,可以想见其他部门了。
  景正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深夜。
  内阁,依旧灯火通明,几大阁老忙的是争分夺秒,片刻不停。
  这个时候,李幼唐突然跑进来,急匆匆的道:“大人,出事了,鲁王把杨锦初给打了。”
  孙传庭抬起头,脸色漠然,道:“深更半夜,为什么?”
  李幼唐顿了下,道:“鲁王听说朝廷要削减宗室用度,鲁王去户部要说法,杨锦初劝和,鲁王似乎喝了酒,动了手。”
  杨锦初是户部侍郎,鲁王是亲王,宗人府宗正,这么一打,还不知道会有多大动静。
  外廷对宗室怨念极深,加上现在是换届的关键时候,朝野都盯着孙传庭,这件事不啻于是孙传庭的新内阁的一个考验,具有重大的指向意义。
  李幼唐知道事情的重要性,第一时间来告诉孙传庭。
  孙传庭放下手里的碳笔,思索片刻,道:“刑部是什么意思?”
  李幼唐道:“刑部已经派人过去,但刑部尚书廖昌永的说,涉及宗室,非他所辖,将人分开,都放走了。”
  孙传庭双眼厉芒一闪而过,道:“传令执法局,将鲁王拘押。”
  李幼唐看着孙传庭,道:“大人,鲁王是一字亲王,宗人府宗正,是否需要禀报皇上?”
  孙传庭重新拿起笔,道:“不用了,招办吧。”
  李幼唐看着孙传庭,没有再劝,道:“是。”
  他刚要走,孙传庭又道:“牢狱与刑部,诸衙门分开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李幼唐连忙转过身,道:“这个是‘新政’的计划之一,刑部等都在推动,已经基本完成。但……虽然完成了,管理这些监狱的人依旧是原本的那些人,实际上,换汤没换药。”
  孙传庭不意外,这就是大明现在的困境,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地方。
  “我知道了。”孙传庭拿着笔,又低下头。
  李幼唐等了一会儿,这才转身出去。
  一阵子后,包理游急匆匆的进来,道:“大人,我觉得鲁王这件事不简单,我担心有人在算计大人。”
  孙传庭头也不抬,道:“他们做他们的,我们做我们的,严格执行计划,其他的事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包理游思索着孙传庭这句话,忽然恍然大悟,道:“大人高明!”
  户部。
  刑部的差役拖着鲁王,将他从户部硬拉了出来。
  鲁王一身酒气,满脸通红,大声怒吼:“本王是当朝亲王,太祖亲孙,你们这帮奴才也敢抓我,你们是要反天吗!我要见皇上,我要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这些差役仿佛没有听到,硬生生的拖走。
  刑部来的差役足足有二十多人,领头是一身常服的刑部侍郎钟阳生,他面无表情的看着,带着人,径直将鲁王押入了京城的大牢。
  围观的人都吓了一大跳,不是羁押宗人府,也不是关在刑部,而是京城大牢,这里有更熟悉的名字:天牢!
  关入这里的人,几乎就没有活着走出来的!
  一些围观人的,心惊胆战,飞速逃离。
  其中包括一个人,就是鲁王多年的盟友,晋王朱求桂!
  按照他们理解的惯例,鲁王就藩,就是晋王接替宗人府宗正,这几乎是唯一选择,因为大明现在活着的亲王屈指可数,唐王,靖王没有资格担任,就剩下一个晋王!
  可是,鲁王没有就藩,被送入了天牢!
  晋王现在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自信,自信他能接任宗人府宗正,而后就藩出京,天宽地阔的去做土皇帝。
  他在恐惧,恐惧鲁王供出他,供出他是幕后主使!
  晋王担心的他自己,另外一些围观的人,担心的却是孙传庭。
  孙传庭连鲁王都敢直接下狱,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
  一时间,朝野人心惶惶,无数弹劾的奏本,在第二天一早飞入司礼监,还有一些人在督政院,大理寺,甚至皇宫门口告状,要求朱栩严惩孙传庭!
  但是这一切,都没能阻挡第二天年终大议的召开。
  一大早,内阁的官吏就在忙碌,一个可以容纳八百八十八人的大议厅,摆满了椅子。
  大议的格局再次发生变化,依旧是一个环形,最前面,摆放的一排长桌,有十个人位置,从最高处向两边降低,显示着身份。
  环形的座椅前摆放着东南西北四个大字,代表着大明四个方位,都是议员的位置。
  与以前不同的是,朝廷各级官员也夹入到了进来,没有再留给他们特殊的位置。
  在半二楼,还有一圈留给“观察人士”的位置,总数有一百五十左右。
  这一切,自然是出自孙传庭的安排。
  与会的人,看着这一切的变化,心头沉重,尽管再如何不情愿,“新政”的另一个阶段,已经来了。


第1310章 剧烈的人事变局
  紫禁城内,悠扬,厚重的钟声不时响起,传递着各种讯号。
  东华门,西华门打开,两边的官员如潮般的涌入,继而进入内阁,直上二楼,进入年终大议的会议室。
  进入的顺序是以低到高,进入的不管是议员还是官吏,找好属于他们的位置,拿着厚厚的文书,碳笔,陆续的坐下,交头接耳的低声讨论。偌大的会议室,仿佛有无数蜜蜂,在嗡嗡嗡叫个不停。
  孙传庭的上位虽然在大半年前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