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没有考虑虾夷岛的明军,若是虾夷岛明军也南下,那就是近二十万明军,现在的幕府,拿什么抵挡!
德川家光坐在那,目光幽幽,脸色变幻莫测。
内藤正胜同样在思索,想着倭国的情形,有什么办法能让明军停下来。
松下却想到了德川家光之前的说法,幕府要拿天皇和亲,这个提议,应该已经传到了明朝,只是酒井忠胜还没有反馈回来,明朝的态度到底如何。
他不敢提,拿天皇和亲,哪怕是一个傀儡,对幕府来说,也是耻辱!
他不提,德川家光也想到了,他看向内藤正胜,道:“我们能不能直接与明朝的将领谈判?”
内藤正胜一怔,认真想了想,道:“他们的招讨使在对马岛,如果有足够的代价,应该可以诱使前线将领停下来,争取一些时间。”
“足够的代价”,什么样的代价能迫使前锋将领停下来,不得不传信回去,等待真正主事人的决定?
第1385章 风雨飘摇的幕府
内藤正胜自然知道之前德川家光的意图,在明朝还没有回复的时候,什么样的代价才“足够”?
藤田,松下都垂着头,默默无声。
德川家光脸色相当难看,身前还有摔碎的杯子。
幕府灭亡就在眼前,他必须阻止明军的步伐,给他足够的时间,筹集军队与粮草。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藤田道:“你说吧。”
藤田看着德川家光,嘴角狠狠抽了下,话如果从他嘴里说出来,他就必死无疑。
但他不说,死的会更快!
内藤正胜,松下都看着他,知道那个办法,面上不动,心里却有种兔死狐悲的冷意。
藤田挣扎了一阵,对着德川家光森然,充满杀意的眼神,低着头,道:“第一,与明朝联络,可以答应他们,天皇立即上路,尽快抵达明朝。第二,出云,备中藩以南的兵力后撤五十里,以示议和之诚。第三……公方向天皇请罪,幽居不出。”
藤田三条说出,整个屋子安静的如同寒冬深夜,所以都能感觉的一股股寒意,从心里冲到头顶,浑身冰冷,如坠冰窟。
德川家光面色难看,却没有更难看,道:“这样能阻止明军的步伐吗?”
藤田低着头,犹豫了好半天,终于扛不住压力,一字一句的道:“请天皇册封绍仁亲王为征夷大将军。”
征夷大将军,是德川家光的封号,也是继承自德川家康。“幕府将军”,指的就是征夷大将军。
而绍仁亲王,则是后水尾天皇的第四子,明正天皇的异母弟,今年不过五岁。
这句话就表明,德川家光退隐,接替他的不会是德川家的人,而是绍仁亲王!
这个绍仁亲王并不一般,宫内传言要明正天皇退位,传位给的,就是这个绍仁亲王!
照这样一来,明正天皇退位,那么这个绍仁亲王将会集天皇与幕府将军一身!
这种情况,在倭国简直不可想象!
也唯有如此,才能堵住明人的嘴,让他们犹豫,停下脚步来观察,给幕府争取时间。
尽管德川家光这种隐退是假的,做给明人看的,但毕竟整个倭国也看到了,事后成败如何,德川家光都不可能再回来,最多也就是做一个暗中的“大院”,而不是明面上的大正院!
藤田面如死灰,他知道,他死定了,用不了多久。
这样的提议,谁说出口,谁就死,绝无生路!
德川家光听着,面色没有难看,反而和缓了几分,转头看向内藤正胜,道:“你怎么看?”
内藤正胜心里无比警惕,面色如常,故作斟酌的道:“天皇去了明国,择机退位,问题不大。绍仁亲王毕竟在五岁,他入住将军府,还需将军教导,也无大碍。”
松下看着内藤正胜,心里暗自佩服,难怪他能在生性多疑,多变的德川家光身前多年,但是这样的口才就不得了。
德川家光面色果然好了不少,但还是道:“一定要是绍仁亲王吗?”
藤田低着头,不敢说话。
内藤正胜知道德川家光不甘心,沉吟一声,道:“这件事,还需与明朝交涉,不急着做决定。”
德川家光脸色这才和缓,又道:“军队,粮草还需要多久?”
内藤正胜有些得心应手了,道:“还需十天左右。”
德川家光目光骤冷,道:“我最多给你七天时间,七天,必须有十万大军,挡住明军的攻势!”
从出云,备中两藩东撤五十里,就是让出了两个藩,以空间换时间,这已经是德川家光做出最大的让步,不能再让再等了。
内藤正胜默默点头,应了下来,忽然道:“一些藩国不稳,公方还是有作些事情。”
德川家光将各地大明的妻与子都扣押在江户,但在这个时候,已经不足够了。
德川家光眼神冷漠,道:“这个我知道,你们去准备吧。”
三个人赶紧跪坐,他们都知道,德川家光要进皇宫了。
德川家光第一见的是明正天皇兴子,说完就沉默的看着她。
兴子一样的沉默,一身和服,面上平静,不知道在想什么。
皇室的一切有赖于幕府,因此皇室相当穷困,皇室的亲王结不了婚出家为僧的比比皆是。作为天皇的兴子,也不可能嫁人,她已经做好了在皇宫枯守一辈子的打算。
但是这位舅舅给她带来的消息,她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一时间无法反应。
德川家光似乎看出来了,站起来道:“我去见你父亲。”
兴子连忙起身,送德川家光出去,自始至终都没有表态。或者说,她的表态根本不重要,一切都由不得她。
德川家光皇宫的禅房见到了后水尾天皇,这位太上皇对德川家光有一千万个不满,背对着他,动一点的意思都没有。
德川家光对后水尾天皇自然也是非常不满,将他的计划说完,不等后水尾天皇反驳,直接道:“我不管你打什么主意,我只告诉你,明人不是好易于的,微动计划,你答不答应都会继续。”
倭国的天皇就是空架子,更别说后水尾天皇还是个太上皇,德川家光如果一意孤行,后水尾天皇确实做不了什么事情。
按理说,后水尾天皇会很愤怒,却出奇的平静,放下手里的佛珠,淡淡道:“你走吧。”
这句话,就等同于默认了。
德川家光心里松口气,没有多言,起身,转身,出了禅房。
等德川家光走了,一个中年武士走进来,跪坐着道:“陛下。”
后水尾天皇道:“如果幕府议和,明人能接受吗?”
跪坐的人十分恭谨,道:“会,明国厌恶幕府的不听话,如果幕府听话了,他们就会撤兵。”
后水尾天皇手里的佛珠转动,禅房安静的可怕。
不知道过了多久,后水尾天皇淡淡的声音响起:“我希望你们守信。”
跪坐的人一躬身,道:“哈衣!”
德川家光的动作十分迅速,争分夺秒,是夜消息就传到了备中藩,一个大名作为特使,见到了多尔衮。
多尔衮这一天行军太快,攻占的地方太多,降卒多达五万,他需要时间整肃,消化战果。
对于幕府的使者,他也想听听,同时等待后方杨嗣昌是否有新的命令。
第1386章 倭国艰难的谈判
来自伯耆藩,德川家光的使者是日野氏,他与多尔衮对坐。
多尔衮这一战打的是酣畅淋漓,向东是一路坦途,二十大军,外加那天皇的名单,一路上降者如潮,根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虽然眼下遇到一些情况,他要整军,以免倭国投降军失控,但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再次上路。
因此,多尔衮气定神闲,看着这个精瘦的小老头,面容平静。
日野知道事态紧急,也没有讨价还价的意思,直接道:“我国天皇仰慕天朝大皇帝陛下久矣,期以和亲,息搁刀兵,为两国百姓避免这场灾祸。”
多尔衮右手摸索着扳指,目光静静的看着日野,声音沙哑的道:“幕府破坏天道秩序,有损华夷体系,这次天兵降临是为了征讨幕府,与天皇无关。”
日野对于这种扯淡的话仿佛没有听到,继续道:“公方深知过错,愿意退隐,归还大政于天皇。”
多尔衮哪里不知道这是以退为进,德川家光企图垂帘听政,面色如常的道:“德川家光需要前往京师,向大皇帝陛下当面请罪。”
这个自然是玩玩去不得,不然肯定回不来,日野沉默片刻,道:“将军应该知道,我国国力尚在,如果贵国逼迫过甚,玉石俱焚,我相信这也不是将军愿意看到的。”
多尔衮笑了一声,道:“最多明天中午我就会继续发兵,不出三日,大军就能攻破江户!”
日野脸色骤沉,多尔衮的话虽然是威胁,有些不切实际,但对倭国来说,确实很危险,必须阻挡多尔衮的步伐。
日野眼神闪烁一番,道:“我国天皇已经上路,若是贵国的海军相护,不出一个月就能抵达贵国京师,如此重大的事情,将军真的不需要上禀吗?”
多尔衮知道,这已经算是德川幕府的底线了,手里的扳指转动的慢了一点,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日野眉头紧拧,内心急躁如焚,直言道:“将军如何才肯罢兵?”
多尔衮道:“我刚才已经说了。”
“这个条件幕府绝对不会接受。”日野果断拒绝,而后道:“幕府已经下令军队后撤五十里,以示诚意,我相信归国也不希望与幕府血战,还请转达我们的诚意给杨大都督。”
多尔衮笑了声,道:“好。”
日野看着多尔衮,心里有不好的预感,从这里传消息到对马岛,即便有飞鸽传书,来回也不是三两天,看这多尔衮的意思,是没有停兵的意思。
所以,他必须要说服多尔衮!
日野神色变幻,脑中飞转。
青山忠俊之前判断明军爱惜羽毛,不会发生硬战,可现在他们拥有倭国的降卒多达五万,又岂会惧怕牺牲?
这样,明军还有什么缺点,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停步?
多尔衮好整以暇,看着日野抓耳挠腮,心里大是爽快,憋了两个多月的戾气发泄了干净。
日野忽然抬头看向多尔衮,道:“由新任幕府前往明朝,是否可以?”
多尔衮一怔,嘴角微微勾起。他已经断定德川幕府是真的急了,心念转动,道:“我可以停军,等候杨大都督以及朝廷的命令,但你们必须后撤一百里,不止我们这里,虾夷岛以南也是如此。”
日野脸色骤变,就算这里,后撤五十里已经是极限,要是面对虾夷岛的陆奥藩等后退一百里,那就是让明军登岸,两面而来,夹击倭国!
“幕府绝不会接受!”
日野毫不犹豫的拒绝,冷声道:“我劝将军考虑清楚,这样的要求,与要幕府投降有何异!”
多尔衮道:“最迟明天中午,我就会发兵!”
日野脸色难看,盯着多尔衮一阵,眼神一阵闪烁。
多尔衮面无表情,眼神冷漠,充斥着杀意。
日野硬生生的低下头,满心难受。他知道多尔衮说的是真的,形势比人强,他不得不低头。
挣扎好一阵子,日野再次抬头,道:“我需要禀报幕府,我希望在幕府没有回报之前,将军不要再发起新的行动。”
多尔衮毫不犹豫的道:“好,我也需要等待杨大都督的意见。”
日野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