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与尼德兰的交易中,有三十艘中舰,配备的火器以及各种武器,金额高达一百万白银。
  与西班牙的贸易额最大,不止增加了粮食的进口,也扩大了各方面的交易,除了奢侈品,就是军贸,时间也特别长,五年的贸易额近五千万两白银!
  奥斯曼对贸易似乎不太感冒,对舰船,西班牙,俄罗斯的情报比较感兴趣,再三催促,但随着大明的强烈要求,也签订了不少贸易合同。
  随着傍晚皇家银行行长傅涛的赶过来,又是一番热闹。
  这位尽管不掌握国库,没有财政的分配权,却比国库更有钱,掌握着大明货币的进出。
  傅涛在晚上的酒会上,发布了对多达二十项手工业,五项重工业,林林总总一百二十个行业进行大规模扶持的计划,主要是透过贷款扶持,计划五年投资超过三千万两白银,鼓励它们发展,壮大,行成行业,地方,国家品牌。
  这一个计划,自然惊动了大明整个商业社会,甚至海外的一些国家使者,商业公司都眼红,试探着能否从大明借钱。


第1410章 对外贷款援助
  傅涛对这个要求有些意外,在请示过孙传庭后,决定向财政拮据的西班牙提供三百万两白银的贷款额度,抵押物就是连接美洲的中间地带,也就是巴拿马。
  其中有一小块地方是卖给大明的,这一次,几乎将这个地域作为抵押,或许是因为西班牙自信区区三百万轻松能还的上,没有讨价还价,很高兴的拿走了大明的三百万白银。
  其他国家,公司也想借,傅涛的意思是需要研究具体的政策,等候朝廷的批准为由,收取了他们的申请书,没有立即答复。
  神龙府的世界贸易大会,对大明的影响越来越大,朝报等报纸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读。
  那些编辑已经不再打着“为国为民”,“补贴灾农”的旗号,而是公然宣称要大力发展大明“商品经济”,鼓励经商,推动商业稳步,有序,健康发展。
  外加这次贸易金额,在大明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朝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反对“商品经济”的声音最大,那些一直反对“新政”的势力找到新的攻击点,皆由批判“商品经济”,掀起新的攻势,试图阻止“新政”,“归本还原”,回到大明的祖制。
  孙传庭在离开神龙府之前,再次重申了朝廷的政策,言称“景正新政”是朝廷矢志不渝的改革计划,绝对不会更改。
  继而各部门同时发生,坚定改革的方向不会变,将全力推动“新政”落实。
  士林间的舆论对朝廷很不利,“高买低卖”的商人逐利本性被从头到尾的批判,同时“民为本”的思想在大明轰轰烈烈的发展,各种文章层出不穷,明面上是辩论,实则上都是批判朝廷的政策,仿佛是一种运动在酝酿。
  朱栩在神龙府逗留,住的是布木布泰那幢特殊的小楼。
  看着一份份报纸,朱栩摇了摇头,扔到一边,抬头看向曹化淳,道:“孙阁老去应天府了?”
  曹化淳道:“是,昨夜就走了,现在差不多应该快到了。”
  朱栩笑了声,端过身边的茶杯,道:“陈奇瑜该头疼了。”
  曹化淳低着头,脸上不敢笑。
  “新政”最大的阻力已经不在朝廷,而在底层,陈奇瑜到南直隶不过一年,不说对府一级的控制,怕是巡抚衙门都未必理顺,现在催促着他推动改革,很有可能适得其反的。
  曹化淳的身后还站着一个人,税务总局局长,李幼唐。
  朱栩放下茶杯,好整以暇的看着他,道:“你是不是觉得,朕太急了,逼迫地方过甚?既想马儿跑得快又不给马儿草吃?”
  李幼唐是毕自严的关门弟子,是他政治遗产的代言人之一,比起兵部尚书张国维,毕自严更欣赏李幼唐。
  李幼唐躬身而立,道:“臣不敢,臣只是觉得,这些年,朝廷推出的‘新政’太多,多到大部分悬于表面,无法落实……臣认为,当徐徐图之,一步一个脚印的走。”
  朱栩看着他,神色若有所思。
  李幼唐这种想法,秉持的毕自严,毕自严的想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大明的朝野官员,在士林间也有很大的市场。
  他们不是反对改革,而是反对朝廷的过于急功近利,操之过急,担心改革若是崩塌,失败,哪怕半途而废,反而比不改革更早。
  若是由此民乱四起,天下动荡,甚至群雄逐鹿,改朝换代,那就太可怕了。
  朱栩对这些人的担心自然是心知肚明,手指摸索着一阵,道:“那你觉得,他们是真的没有草,没吃饱吗?”
  李幼唐顿时怔住了,不知道如何回答。
  要说这些封疆大吏,他们的权职是集合了过往的三司,即便有大理寺,督政院等分权,但在行政事务上,权力那是前所未有,几乎是土皇帝!
  若非是现在的皇帝,内阁太过强势,对军队把控的太严,怕真的能出大乱子。
  这样的权力,怎么能说没草,没吃饱?
  问题又绕了回来,核心的问题是:皇帝与内阁太急,逼迫地方过甚,太急,让他们失去了转圜的空间,不能如以往那般舒服。
  李幼唐眉头皱了下,道:“皇上,臣认为,我大明的旧窠太重,太久,不能用急药,猛药,更不能用虎狼之药,从‘新政’以来爆发的问题来看,如果朝廷愿意花一些时间,是能妥善处理的。如此急迫的去推动‘新政’,付出的代价……可能会很高。”
  李幼唐的话还是谦虚的说,朝野一直有一种担心,忧虑“新政”进行过程会遭致隋朝或者王莽新朝那样的社稷夭折的可怕结果。
  朱栩对李幼唐也十分欣赏,这个人心思缜密,行为有度,知法守礼,是一个可以承前启后的人。
  毕自严将李幼唐当做是可以传承衣钵,继承他政治遗产的人。朱栩则希望他能稳步成长,将来入六部,进内阁,承接孙传庭之后的大明新局面。
  朱栩心里这样期待,也就耐着心解释道:“现在灾情严重,国力衰弱,民心日颓,朕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新政’改革,因为这段时间,所有的矛盾都能看得清楚,一旦灾情结束,国势会急剧恢复,那些矛盾就会被繁荣隐藏起来,再想去解决就要花费数十倍的力气,数十年的时间,还未必能解决……你觉得,朕是等还是不等?”
  李幼唐本来觉得现在改革,遇到的阻力最大,灾情过厚,国势恢复反而容易,现在听着才明白,原来皇帝与内阁,是这样考虑的。
  他认真思索一番,抬手道:“臣愚钝,谢皇上赐教。”
  朱栩拿过茶杯,平淡道:“朕知道,这样的理由说服不了你,也说服不了与你想法类似的人,但不管士林,民间如何议论,有问题,可以内部讨论消化,决不能扩散,造成分裂,朝廷上下必须保持与朕,内阁的一致,不得非议,不得使绊子拖后腿,这是铁的纲纪,任何人敢与触碰,朕决不轻饶!”
  李幼唐连忙抬手,道:“臣明白。”
  朱栩喝了口茶,道:“嗯,你在税务总局做的不错,有理有据,张弛得当,孙阁老几次在朕面前夸奖你,勉励自身,戒骄戒躁。”


第1411章 给孙传庭看的土地官司
  李幼唐平静如常,道:“谢皇上,谢孙阁老,臣告退。”
  朱栩更加满意了,目送他离开。
  等他离开,朱栩感慨的摇了摇头。
  大明身处的这个时间,实在是太过关键了,欧洲那几个国家很快就要进入殖民时代,明朝是不能慢上分毫,偏偏被灾情拖着。
  朱栩要尽快的完成国内改革,打开封建的缺口,这个缺口就是海贸。
  现在是历史上的崇祯十一年,灾情还有七年左右的时间。
  “太久了,朕等不了了……”
  朱栩轻吐口气,自语地说道。
  曹化淳对于朱栩的自言自语恍若未觉,抱着拂尘,立在一旁。
  小慈烨端着一盘衣服走过来,听着就好奇地问道:“父皇,什么太久了?”
  朱栩站起来,接过来准备换衣服,随口道:“十年太短,七年太长。”
  小家伙怔了怔,不明白,但朱栩已经进房换衣服,他转头看向曹化淳。
  曹化淳躬身,道:“奴婢也不知。”
  小家伙“哦”了声,转身去内房找他母妃。
  朱栩换衣服,他准备去出海,看看神龙府沿海的渔民的状况。
  在朱栩出门的时候,孙传庭已经出现在神龙府,不知道是无意还是有意,他的马车停在了省高院边上。
  车夫下去检查一番,站在窗外道:“老爷,轱辘坏了,一时半会儿怕修不好。”
  他话音落下,孙传庭的侍卫队长走过来,认真检查一番,看着咕噜里被塞入的铁屑,走近窗前,低声道:“大人,是有人故意这么做,末将失职。”
  孙传庭在里面正看着奏本,抬头看了眼“三高法院”的牌匾,继续低头看着奏本,道:“坏了那就修。”
  那车夫一怔,慌忙道:“是。”
  侍卫队长见孙传庭没有见责,瞥了眼前面领路的江苏巡抚衙门的卫兵,再次低声道:“能接近车辆让我们不易察觉,肯定是江苏巡抚衙门的人,路线也是他们安排的。”
  孙传庭放下一道奏本,表情如常,道:“人家只是破坏了车,没给我下毒毒死我就算不错了,还追究什么。”
  侍卫队长满头冷汗,连忙道:“末将知罪!”
  孙传庭淡淡的摆手,坐在马车上不动如山。
  远处角落两个常服的人一直在观察着,没多久后面走来一个老者,望了眼,低声道:“还没有下车?”
  那两人连忙抬手,又被老者压下,两人只得低声道:“从停下马车就没有一点动静,窗帘都放下了。”
  老者望着孙传庭安静的马车,揪着胡子,道:“你们小心点,不要被发现了。”
  “是。”两人连忙抬手,再次转身目不转睛的盯着孙传庭的马车。
  老者转身如雷大理寺,在大理寺一号庭,正在判决一个案子。
  这个案子是“新政”的一个延伸,江苏刑狱司状告应天府大户庞应城巧取豪夺,侵吞他人田亩。
  庭下两边,分别站着刑狱司的原告,庞应城以及他的状师。
  这位状师站着,看着法庭上的法官,侃侃而谈,道:“法官大人,前面我已经说过了,人证物证也在,我做最后的陈述:第一,旁员外与刘地桂是公平交易,有上元县衙门的交易地契为证,第二,事主刘地桂也说了没有强迫的事实,是他老娘生病,需要用银子,所以才买的地。人证物证俱在,本人请法官大人宣判我当事人无罪,开释被封查的田亩,并要刑狱司公开向庞员外道歉!我的事主在本地乐善好施,为人坦荡,名望极高,不应该受这平白之冤!”
  庞应城一听,连忙舔着大脸,笑呵呵的道:“道歉就不用了,公正判决,还我清白就行了。”
  法官没有说话,另一边刑狱司的检控官员一脸难看,目光死死的盯着证人席的刘地桂。
  因为这个刘地桂翻供了,导致他们现在无比的被动。
  刘地桂低着头,缩着脖子,眼神闪烁,根本不敢看他们。
  一个检控官站起来,一脸肃容,道:“法官大人,第一,我们有刘地桂的亲笔签字的陈述状,里面详细记录了庞应城勾结郎中,欺骗他,侵夺他的田亩,殴残他的妻子,那个郎中,那打手我们都已经抓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